2024年嘉兴市初中毕业生学科素养测试与调研科学试题卷(word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嘉兴市初中毕业生学科素养测试与调研科学试题卷(word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嘉兴市初中毕业生学科素养测试与调研
科学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卷Ⅰ (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全卷共8页, 有4大题, 32小题, 满分为160分。
3.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Na-23 Cl-35.5 Ca-40 I-127
4. g取 10N/kg
5.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卷I
一、选择题(本题有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科研人员将-196℃的液氮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观察到液氮发生了“沸腾”,周围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
2.在“观察各种动植物细胞”活动中,小科观察了血涂片以及洋葱表皮、狗的骨骼肌和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下列图像为神经细胞的是
3.潜水艇内“氧再生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钠(Na O ),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钠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由钠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 D.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4.当一个人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常会不自觉地叹气以抒发郁闷的情绪。下列关于叹气时身体发生的变化,错误的是
A.肋骨下降 B.横膈上升 C.肺胀大 D.胸腔体积缩小
5.使用机械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用下列杠杆,能节省距离的是
6.小明因食用不洁食物而导致上吐下泻,为迅速补充体力,医生决定为他输液。要迅速恢复体力,输液中应加入
A.葡萄糖 B.维生素 C.蛋白质 D. 脂肪
科学试题卷(JX) 第 1 页 (共 8 页)
7.《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世界冶金史上最早的炼锌方法:碳与氧化锌充分混合反应,其微观模型如图,由该模型可知
A.反应物的微粒个数比为 1:1 B.反应后生成的生成物有3种
C.该反应中利用了碳的氧化性 D.反应中锌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8.使用真空吸盘挂钩时,只要挤出吸盘内空气,吸盘就能牢牢“吸”在磁砖表面。小科分别将漏勺与刷子挂在 a 和b两吸盘的挂钩上(如图),漏勺的质量比刷子的质量大,若不计吸盘质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吸盘a受到的摩擦力与漏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吸盘a 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吸盘b受到的摩擦力
C.吸盘b 只受到墙面的摩擦力与刷子的拉力
D.将吸盘内的空气多挤出点,其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9.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伤口侵入,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伤口破坏了人体第一道防线 B.伤口包扎要紧密以促进愈合
C.抗生素对治疗破伤风无效 D.注射狂犬疫苗可预防破伤风
10.某温度下不同质量的KNO 饱和溶液,溶质与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点对应的数值为45
B.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a溶液
C.随着溶液质量增加,KNO 的溶解度也增大
D.降低相同温度,a、b两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相同
11.如图,在北半球用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拍摄,可以得到以北极星为圆心的星迹影像,原因是
A.地球绕着北极星运动 B.北极星位于银河系中心
C.恒星都绕着北极星公转 D.地球的自转轴正对着北极星
12.小科与小嘉到水上乐园玩水滑梯。小科选择较陡的a滑梯,小嘉选择较平坦的b滑梯,两滑梯高度相等(如图)。小科的质量比小嘉大,当他们从滑梯的顶部由静止滑至底部的过程中,若不计阻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顶部时,小科的势能要小 B.下滑途中,小嘉的动能不变
C.到底部时,小嘉的动能要大 D.到底部时,小科的机械能要大
13.海水淡化后产生的浓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镁,可用于制备金属镁,主要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 X可能是氢氧化钙
B.物质 Y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C.过程①中需要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D.过程②中的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科学试题卷 (JX) 第 2 页 (共 8 页)
14.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时,所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灯L 的电阻大于灯 L 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连接电路时, 应闭合S, 断开 S 、S
B. 先闭合 S、S , 再闭合S 时, 观察到灯 L 变暗
C. 先闭合S、S ,再闭合S 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不变
D.当S、S 、S 全部闭合时, 电流表的示数大小为
15.科学具有实证性,可验证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因此,学习科学离不开观察、实验、探究等各种实践活动。下列实践活动的设计,正确的是
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
16.桑寄生是一种半寄生植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桑寄生可以通过侵入寄主植物茎中的 ▲ 部直接吸收有机物为生,还可以侵入寄主植物的茎吸收水分,通过自身的叶片进行 ▲ 制造有机物。
17.今年3月 24 日,在我国黑龙江漠河等地出现了清晰的极光。
(1)当天为农历二月十五,月相为 ▲ 。
(2)极光与太阳表面发生的强耀斑有关,耀斑是太阳 ▲ (选填“光球层”、“色球层”或“日冕层”)上出现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耀斑释放出的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受到地磁场影响,且地球 ▲ 附近的地磁场强度强,从而形成极光现象。
18.硫化氢(H S)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安全、高效地处理硫化氢气体,可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1)测定硫化氢气体水溶液的酸碱度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 上,待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值。
(2)处理硫化氢的方法通常是:在高温高压下,通过燃烧将硫化氢转化成硫和水。但该过程会产生 SO 气体,造成新的污染。工业上常用 NaOH 吸收 SO ,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 。
(3)近日中国科学院采用新技术,在室温、常压下全分解硫化氢气体,其中产生的 ▲ 是一种清洁能源。
科学试题卷(JX) 第 3 页 (共 8 页)
19.在清澈的池水中,小科看到鱼在慢慢游动,池底有鱼留下的黑色影子(如图)。
(1)水底的黑色影子是由于光的 ▲ 造成的。看到的“鱼”其实是鱼的像,其比鱼的实际位置 ▲ (选填“深”或“浅”)。
(2)傍晚时,吹来一阵微风,会看到水面波光粼粼,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 (选填“漫”或“镜面”) 反射。
20.在人体生命运动过程中,需要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如图为人体循环系统及参与物质交换的部分器官示意图。
(1)图中将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器官是 ▲ (填序号)。
(2)由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心脏时,首先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 ▲ 。
(3)维持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是确保身体健康的基础,因此血常规检测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其中包括血糖、血脂等指标。要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体检前需保持空腹,原因是 ▲ 。
2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对该反应进行如下可视化设计:
(1)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迅速盖紧瓶盖后振荡一段时间,若发现 ▲ ,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2)室温下,在 A、B试管中分别盛放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将二氧化碳通入两支试管(如图甲),用测温仪测得 B试管温度高,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且该反应 ▲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室温下,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饱和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如图乙),观察到 ▲ 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已知:室温下,氢氧化钠能溶解在酒精中,而碳酸钠不溶)
22.科学小组为夜跑者设计制作了一款节能夜跑灯,其结构如图,图中 LED 灯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发光,从“一”极流入时不发光。晚上跑步时,随着手臂的摆动,磁体在管中运动,LED灯就会发光,其原理是 ▲ ;若磁体从图中位置向右运动时灯发光,则当它从右端运动到左端时,灯会发光吗 ▲ 。节能夜跑灯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为 ▲ 。
科学试题卷(JX) 第 4 页 (共 8 页)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6空格,第23小题9分,第24、25 小题各8分,第26小题9分, 第27小题6分, 共40分)
23.小科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进行如下研究: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滑动变阻器(20Ω,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导线若干。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欧姆 5 10 15
电流/安培 0.4 0.2 0.13
【实验步骤】①按图甲电路图连接电路,图乙为小科连接的部分电路,请你补充完整: ▲
②选5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将电流表的示数记录于表中;
③更换其它定值电阻,重复上述操作,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结论】以电流为纵坐标,电阻为横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请你将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上描点,画出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像。 ▲
【交流表达】小科认为3 次实验次数太少,于是用20 欧的电阻进行了第四次实验,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原因是: ▲
24.小科通过实验知道金属锌能与可溶性的硝酸银反应,他产生疑问:“金属锌是否能与不溶性的氯化银反应 ”,于是他进行如下研究:
【实验步骤】①取10mL 的AgNO 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 NaCl溶液至过量;
②过滤后再用蒸馏水洗涤沉淀 3次,向第3次所得洗涤液中加入AgNO 溶液, 无明显现象;
③将洗涤后的沉淀放入另一烧杯中,加入 50mL 蒸馏水,将锌片加入烧杯中,并搅拌(如图);
④10分钟后,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AgNO 溶液,观察现象。
【验证与推理】(1)步骤②中,向第3 次洗涤液加入AgNO 溶液的目的是 ▲ 。
(2)步骤③中,锌片放入前需进行预处理,消除表面氧化膜对实验的影响,预处理的具体操作是 ▲ 。
(3)步骤④中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得出的结论是 ▲ 。
(4)小科观察到锌片表面有灰黑色固体生成。取生成的灰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发现 ▲ ,证明有 Ag生成。
科学试题卷(JX) 第 5 页 (共 8 页)
25.同学们做了不同食物中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后,尽管能够比较出相同质量的不同食物所含能量不同,但是实验所测得数据是否就是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值 于是项目化学习小组展开进一步实验与探究。
【初步测定】同学们以花生种子为材料,使用如图甲装置进行测定。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发现第三组中有一数据被污损看不清了,他们尝试根据其余数据进行分析,经计算该数据为 ▲ 。(已知:水的比热为
组别 种子 质量/g 试管中水加热前水温/℃ 试管中水加热后水温/℃ 试管中水体积/mL 吸收能量/J
1 0.5 20.4 28.5 50 1701
2 0.5 20.7 28.9 50 1722
3 0.5 21.1 ▲ 50 1680
小组同学要重复测定3次来获得实验数据,其目的是 ▲ 。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每克花生种子实际所含的能量高达23528J,可见大量热量并没有被试管中的水分吸收。
【实验改进】同学们分析了导致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巨大差异的可能原因,针对分析结果,对实验进行了反复迭代改进,最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其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
根据改进的实验设计,实验时还需增加一个数据记录表,请在答题纸上填写该表格的表头栏目的内容。 ▲
【继续完善】通过改进实验,测得每克花生种子所含能量为11848J,远大于使用图甲实验所测得的值,但与实际所含能量依然存在很大差异,于是同学们进一步完善改进实验
26.为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科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研究:
【建立假设】①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②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假设需要一定的事实经验作为支撑,举一个支持假设②的事实: ▲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注射器个数/个 3
铁块数量/块 1 2 3 4 5
弹簧形变量/格 2 4 6 8 10
科学试题卷(JX) 第 6 页 (共 8 页)
【探究过程】科学小组经讨论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并在注射器的活塞下安装相同的弹簧,将注射器固定在木板上。实验时,在针筒上分别叠放1块、2块、3块、4块、5块相同的铁板,观察弹簧形变量并记录于表中。
本实验中通过弹簧的形变量来显示 ▲ 。
【探究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
27.小科发现“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如图所示),不同粗细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
查阅资料获知,影响物质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有: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②氧气浓度;③可燃物的性质等。
为探究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对燃烧的影响,小科进行如下研究:
【实验器材】直径分别为1.0mm、1.6mm、2.2mm三根铁丝、体积为250mL集气瓶3个、火柴、酒精灯、镊子、托盘天平、清水等。
【实验过程】(1)小科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瓶氧气,验证氧气收集满的操作是 ▲ 。
(2)请写出该实验的步骤。 ▲ □
四、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 第28、29 小题各 6分, 第30小题7分, 第31、32小题各 8分, 共35分)
28.近年来,小龙虾已成为国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现在正是一年中小龙虾大量上市的季节。
(1)小龙虾是一种淡水生物(如图甲),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通过羽毛状的腮呼吸。下列生物与小龙虾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
A. 蝗虫 B. 蜥蜴 C. 青蛙 D. 鱼
(2)目前浙江多地推行“水稻-小龙虾-中华鳖”的综合养殖模式,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生态农业。小龙虾属于稻田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
(3)小龙虾属于外来物种,当它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时,其种群的数量通常会呈现如图乙所示的变化,请对这一变化的原因做出解释: ▲ 。
29.江南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温度适宜,各种物品都易滋生霉菌。人们常用除湿剂来缓解室内空气的湿度。
(1)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菌丝的顶端产生孢子进行繁殖,该繁殖方式属于 ▲ (选填“无性”或“有性”) 生殖。
(2)某除湿剂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吸水形成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 ·nH O, n=1~6),该过程是 ▲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请通过计算说明222克氯化钙吸水形成结晶水合物,最多能够从空气中吸收多少克水
30.学校开展制作简易浮力秤项目活动。某科学小组的活动过程如下:
【项目要求】制作的浮力秤能较为精确的测出物体的质量。
【方案设计】小组同学根据要求,设计如下方案:
①截去矿泉水瓶的瓶底,在瓶身的圆柱体部分标注刻度,并将秤盘粘于瓶上。
科学试题卷(JX) 第 7 页 (共 8 页)
②确定零刻度线。将磁铁分别吸附于瓶盖内外,使瓶身竖直浮于水中,调整磁铁的质量,使秤盘上未放置物体时,零刻度线恰好与液面相平。
③将待测物体置于秤盘上,读出液面对应刻度值即为物体质量。
【实践操作】(1)根据上述方案,同学们制作了如图所示浮力秤。
图中所示的矿泉水瓶的底面积为20cm ,最大的有效高度为9cm,则刻度“9”右侧标注的质量值应为多少克
(2)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0与9之间标注刻度线时,刻度线是均匀划分的,你是否赞同该划分方法并说明理由 ▲ 。
31.民间盛传“千沸水”(指反复烧开的水)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喝了会影响健康。为验证该说法的真伪,某科学兴趣小组以煮沸多次的桶装水为水样,进行分析认证。
(1)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 NaNO ,据此推测亚硝酸钠中有毒的微粒是 ▲ (用离子符号表示)。
(2)测定沸水中亚硝酸钠含量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经测定,1升水样中产生了 毫克的I 。请通过计算说明喝反复烧开的饮用水会不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
(已知:合格饮用水中 NaNO 的含量应低于 毫克·升 )
(3)亚硝酸钠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用液泵将2000 升(密度为 千克/米 )亚硝酸钠溶液,从地面抽到5米高的槽罐车中,至少需要做功多少焦
32.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在空间站首次开展“斑马鱼”的养殖实验。科学兴趣小组在地面实验室也开展“斑马鱼”的养殖研究,查阅资料获知,“斑马鱼”生活的水温需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为此,兴趣小组设计一套自动控温装置(如图甲),其中L 为电磁铁,R 为热敏电阻,R 为电热丝。
(1)在太空中选择斑马鱼为实验对象,是因为斑马鱼与人体基因相似度高达87%。基因是 ▲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能控制生物体的特定性状。
(2)当水温度过低时电磁铁吸引衔铁,电热丝工作;当水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电路自动断开,电热丝停止加热,从而使水温度自动控制在一定范围。为实现上述功能,热敏电阻应选择图乙中的 ▲ (选填“a”或“b”)。
(3)若电热丝 R 的阻值为24.2欧,电热丝工作时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则该电热丝工作一天 (24小时)消耗多少电能
科学试题卷(JX)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