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运用你的经验
立法机关(人大)制定了法律,我们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执法机关(政府)只有做到执法必严,才能保障法律的顺利实施。
司法机关做到违法必究,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树立法律的权威。
公民做到自觉守法,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01
树立法律意识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反应了什么问题?
1.法律意识的含义?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和服从。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社会生活中部分人缺乏法律意识
2.为什么要树立法律意识?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建设法治中国与人民的关系图解
2.为什么要树立法律意识?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有何意义?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①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
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
③有利于全社会成员形成尊从宪法、拥护宪法、践行宪法的氛围;
④有利于推进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的进程。
有利于
动词
“谁”
关键词
答题格式
2.为什么要树立法律意识?
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重大任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
2.为什么要树立法律意识?
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参观法治文化长廊
青少年模拟法庭
少年交通警察
参观监狱
02
学会依法办事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五条规则:旅客应当依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坐。樊某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扰乱了公共秩序,受到法律惩罚。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3月17日12时许,D2214次列车停靠在荆州站,旅客丁先生持本人的车票上车,发现一名旅客坐在他的座位上,丁先生便向该旅客阐明状况,但旅客樊某回绝让座并辱骂丁先生。
乘警接到报警后,前往处置,樊某拒不配合。乘警立刻通报前方站派出所辅佐,2名民警上车增援配合乘警,将樊某制服并强迫带离。旅客樊某最终因霸占别人座位,被铁路警方处以行政拘留7日处分。
自主探究
思考:樊某最终被行政拘留给我们哪些启示?
课堂笔记
3.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在某小区旁的小广场上,十儿名居民在整齐划一地跳着舞 ,现场却听不到一一点音乐声。原来,他们都佩戴了一副能够接收指定频段的耳机,通过播放器设定的频号, 所有耳机都能同步接收到同一首歌。不少居民对这种“静音模式”的广场舞表示赞赏。
为什么这种“静音模式”的广场舞受到居民的赞赏
如果生活中遇到广 场舞扰民问题,你会怎么办
既可以强身健体,又没有噪音扰民的现象,自觉维护了公共秩序。
①向所在小区的物业反映情况让物业出面解决。②拨打报警电话,让警察来协商处理。③如果上述方法都没用,找城管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探究与分享
①依法办事,就是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的选择是?
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的选择是?
采用的方式
导致的后果
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与对方“私了”
助长恶劣行为,自身合法权益遭受损害
助长恶劣行为,自身合法权益遭受损害
以牙还牙,报复对方
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会使自己触犯法律
通过法律手段维护
自己权益
使自身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保障
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你想对欺凌者、助威者或旁观者或说些什么?
你想对欺凌者、助威者或旁观者说些什么?
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课堂笔记
4.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依法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P103 D1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P103 D1
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P103 D2
二、学会依法办事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你打算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呢?
课后拓展:
A.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课外多读关于法律的书籍,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B.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不触犯法律。C.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当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告诉家长和老师,或通过法治方式来维权,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5.青少年可以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些什么?
①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学会依法办事。
②做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与法律同行
树立法治意识
学会依法办事
法治的含义
法治的重要性
对青少年的要求
增强法治意识——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违法的后果
遵守各种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尊重他人、集体权益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1. 七年级学生张鑫由于心烦,拨打火警电话19谎称林区失火,消防队员开着消防车赶到林区后发现是骗局,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张鑫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   )
A.公民应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B.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
C.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D.青少年应该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尊法守法的习惯
D
课堂练习
2.树立法治意识就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上学快迟到了,骑到路口看到两边没有车加速闯红灯过马路
B.疫情期间不配合社区防疫执勤人员工作,并辱骂工作人员
C.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在机场大闹
D.刘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持保守国家秘密
D
3.七年级小亮私自将家里的电动车改装,擅自调高速度。私自改装的电动车在路上违章行驶,会威胁行人安全,扰乱交通秩序。对此,我们应这样劝说小亮(   )
①坚持自己的改装,这是动手能力强的表现
②在行动之前,要想一想“是否可以做,有什么后果”
③我们要依法律己、依法办事,做合格公民
④青少年要遵自觉守法律法规,做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4、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刘萌的爸爸今天回到家,气呼呼的说:“今天气死我了,不知是谁划了我的车,还把窗户的玻璃砸坏了,要是让我抓到,我非狠狠的揍他一顿不可。”学习了“学会依法办事”相关内容后,刘萌想到了劝解爸爸的好方法。
刘萌会怎样劝解爸爸?
参考答案: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5.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上面件事说明了什么?
答:①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②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应该:①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③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