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高中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课题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教科书 书 名: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业练习1.关于速度的定义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Δ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和时间Δt都无关 C.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v1=2 m/s、v2=-3 m/s,因为2>-3,所以v1>v2 2.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3.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A.刘翔在110米跨栏时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 B.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 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 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 4.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三分之二,接着以v2=20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程的平均速度v=28km/h,则v1应为 A.24 km/h B.32 km/h C.35 km/h D.36 km/h 5.某同学在百米比赛中,以6.0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m处的速度是8.2m/s,在他跑的全程的中间时刻即t1=6.25s时的速度为8.3m/s,最后以8.4m/s的速度冲过终点,他在百米比赛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m/s. 6.图示为某郊区部分道路图,其中C、D、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CD与AB垂直,一歹徒在A地作案后乘车沿AD道路逃窜,同时警方接到报警信息,并立即由B地乘警车沿道路BE拦截,歹徒到达D点后沿DE道路逃窜,警车恰好在E点追上了歹徒,已知警车行驶速度为72km/h,各段距离分别为AC=3km、CD=4km、BC=6km、DE=4km,取,求: (1)歹徒在逃窜期间走过的路程和发生的位移大小; (2)警方从出警到追上歹徒所需的时间. 参考答案: 1.B【详解】AB、是计算速度的定义式,只说明速度可用位移Δx除以时间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Δx成正比,与Δt成反比,故A错误,B正确.C、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故C错误.D、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故D错误.故选B. 2.A【详解】A、三个质点从N到M的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时间相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故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B、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故只有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A质点和C质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和平均速度方向不同;故B错误;C、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位移不同,则平均速度不同;故C错误;D、三个质点从N到M过程中,路程不全相同,时间相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平均速率不全相同;故D错误;故选A. 3.B【详解】A.刘翔在110米跨栏时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是瞬时速度,选项A错误;B.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是指平均速度,选项B正确;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是指瞬时速度,选项C错误;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是瞬时速度,选项D错误. 4.C【详解】设全程的路程为x,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汽车行驶全程和后1/3的路程所用时间分别为, 则行驶前2/3路程所用时间为t1=t-t2=所以v1==35 km/h C. 35 km/h与上述计算结论v1=35 km/h相符,故C正确; 5.【详解】百米比赛,在他跑的全程的中间时刻为,所以全程用时,则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概念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此题给了很多速度值,不要受到这些没用信息量的影响,要根据平均速度的概念求解。 6.(1)9km,8.5km (2)500s 【详解】(1)歹徒在逃窜期间走过的路程为:解得:歹徒在逃窜期间发生的位移为:解得:; (2)警方从出警到追上歹徒所需的时间为: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