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四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3分,共39分)
1.(6分)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    。射出的子弹能把钢板击穿,说明运动的物体有很大的    。
2.(9分)物体的运动方式有   、   、   、   、   等。
3.(3分)在鼓面上放些沙粒,敲打鼓面,听到鼓声的同时   。
4.(3分)水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而声波向    传播。
5.(6分)科学上,声音有    和    之分。
6.(9分)地球是一个很大的    ,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    。月球是地球的    。
7.(3分)播种之前要翻耕土壤,因为疏松的土壤能给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
二、选择(每小题3分,共24分)
8.(3分)下列物体运动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的是(  )
A.垂直上下的电梯 B.被拍到的乒乓球
9.(3分)飞起来的石子能把玻璃砸碎,这说明飞行的石子(  )
A.力气大 B.有能量 C.没有能量
10.(3分)与污水、废气、垃圾一起被称为污染环境“四大公害”的是(  )
A.光 B.噪音 C.电
11.(3分)在月球上第一个留下足迹的人是(  )
A.阿姆斯特朗 B.伽利略
C.杨利伟
12.(3分)农历下半月月相变化规律是(  )
A.由圆到亏 B.不变 C.由亏到圆
13.(3分)我们吃的豆芽实际上是植物的(  )
A.果实 B.种子 C.幼苗
14.(3分)声音的高低与(  )有关。
A.物体振动的幅度 B.物体振动的快慢
C.物体振动的次数
15.(3分)声音能控制路灯的开关说明(  )
A.声音具有导电性
B.声音具有能量
C.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判断(每小题3分,共27分)
16.(3分)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  )
17.(3分)使劲敲击铜锣的时候,它的声音就会变高。 (  )
18.(3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有平原、高山,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
19.(3分)同一天不同时刻月相形状不一样。 (  )
20.(3分)太阳表面温度很高,目前没有航天器能靠近它。 (  )
21.(3分)一般情况下,背阴处的植物比向阳处植物长势弱。 (  )
22.(3分)一个复杂的运动形式往往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形式。(  )
23.(3分)安全岛的设置不利于大型车辆的通行。(  )
24.(3分)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  )
四、回忆实验(每空2分,共10分)
25.(10分)实验名称: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实验。
①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现水面    。
②用手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用另一只手拨动钢尺,发现钢尺会    。
③用两只烧杯交替倒水制造水流声,发现水在    。
④对着瓶口吹气,听到“呜呜”的声音,是因为瓶内的    在振动。
以上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固体、液体、气体)    产生的。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四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每空3分,共39分)
1.(6分)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  力 。射出的子弹能把钢板击穿,说明运动的物体有很大的  能量 。
【答案】力;能量。
【解答】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射出的子弹能把钢板击穿。
故答案为:力;能量。
2.(9分)物体的运动方式有 移动 、 转动 、 滚动 、 振动 、 摆动 等。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振动和摆动五种,也叫直线运动;转动就是物体围绕一个中心点转动,如风车的旋转,如车轮的滚动,如钟摆。
故答案为:移动;转动;振动。
3.(3分)在鼓面上放些沙粒,敲打鼓面,听到鼓声的同时 振动 。
【答案】振动
【解答】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鼓面上放些沙粒,听到鼓声的同时。
故答案为:振动。
4.(3分)水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而声波向  四面八方 传播。
【答案】四面八方
【解答】声波和水波的传播方向不一样,水波向水平方向传播。
故答案为:四面八方。
5.(6分)科学上,声音有  高低 和  强弱 之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但可以感受它、强弱。因此、强弱是表示声音的基本特征。
故答案为:高低;强弱。
6.(9分)地球是一个很大的  球体 ,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  行星 。月球是地球的  卫星 。
【答案】球体;行星;卫星。
【解答】宇宙中的天体有很多种类,就单一的星球类天体而言、矮行星、恒星等。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本身不能发光,像月球这样的围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属于卫星。
故答案为:球体;行星。
7.(3分)播种之前要翻耕土壤,因为疏松的土壤能给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空气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土壤是沙、小石子、腐殖质。适度翻耕土地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利于透气,有利于种子萌发。
故答案为:空气。
二、选择(每小题3分,共24分)
8.(3分)下列物体运动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的是(  )
A.垂直上下的电梯 B.被拍到的乒乓球
【答案】B
【解答】运动轨迹是直线的属于直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属于曲线运动,是直线运动,是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的运动。
故选:B。
9.(3分)飞起来的石子能把玻璃砸碎,这说明飞行的石子(  )
A.力气大 B.有能量 C.没有能量
【答案】B
【解答】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飞起来的石子能把玻璃砸碎。
故选:B。
10.(3分)与污水、废气、垃圾一起被称为污染环境“四大公害”的是(  )
A.光 B.噪音 C.电
【答案】B
【解答】噪音、污水、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B符合题意。
故选:B。
11.(3分)在月球上第一个留下足迹的人是(  )
A.阿姆斯特朗 B.伽利略
C.杨利伟
【答案】A
【解答】1969年7月16日,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7月20日,当天下午10时他和奥尔德林跨出登月舱。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于1969年8月21日时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
故选:A。
12.(3分)农历下半月月相变化规律是(  )
A.由圆到亏 B.不变 C.由亏到圆
【答案】A
【解答】月相变化是有规律性和周期性的,上半月月相从新月到满月,月相由亏到圆,亮面在左侧。
故选:A。
13.(3分)我们吃的豆芽实际上是植物的(  )
A.果实 B.种子 C.幼苗
【答案】B
【解答】生活中食物,我们有的吃的是果实。我们吃的豆芽实际上是植物的种子。
故选:B。
14.(3分)声音的高低与(  )有关。
A.物体振动的幅度 B.物体振动的快慢
C.物体振动的次数
【答案】B
【解答】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物体振动得越快;物体振动得越慢。
故选:B。
15.(3分)声音能控制路灯的开关说明(  )
A.声音具有导电性
B.声音具有能量
C.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B
【解答】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声音能控制路灯的开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故选:B。
三、判断(每小题3分,共27分)
16.(3分)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液体,通常固体传播速度最强,气体传播能力最弱。
故答案为:√。
17.(3分)使劲敲击铜锣的时候,它的声音就会变高。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高低是由它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同一面锣,它的振动频率是一定的,它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变。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8.(3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有平原、高山,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月球表面高低起伏。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高原。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故答案为:√。
19.(3分)同一天不同时刻月相形状不一样。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月相变化周期是一个月,因此,每天同一时刻,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不会有明显的变化,看起来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
20.(3分)太阳表面温度很高,目前没有航天器能靠近它。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它内部的温度高达1500万℃,目前没有航天器能够靠近它。
故答案为:√。
21.(3分)一般情况下,背阴处的植物比向阳处植物长势弱。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植物光合作用离不开阳光。所以一般来说,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
故答案为:√。
22.(3分)一个复杂的运动形式往往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形式。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例如运动的自行车包括平动。
故答案为:√。
23.(3分)安全岛的设置不利于大型车辆的通行。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安全岛”是在车辆来往频繁的路口或道路中间划出的供行人穿越时躲避车辆的小块地方。安全岛的设置不利于大型车辆的通行。
故答案为:√。
24.(3分)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理论上的,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KHZ的声波之间,因此,故该判断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四、回忆实验(每空2分,共10分)
25.(10分)实验名称: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实验。
①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现水面  出现波纹 。
②用手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用另一只手拨动钢尺,发现钢尺会  发出声音 。
③用两只烧杯交替倒水制造水流声,发现水在  振动 。
④对着瓶口吹气,听到“呜呜”的声音,是因为瓶内的  空气 在振动。
以上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固体、液体、气体)  振动 产生的。
【答案】①出现波纹。
②发出声音。
③振动。
④空气;振动。
【解答】实验名称: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实验。
①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现水面出现波纹。
②用手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用另一只手拨动钢尺。
③用两只烧杯交替倒水制造水流声,发现水在振动。
④对着瓶口吹气,听到“呜呜”的声音。
以上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①出现波纹。
②发出声音。
③振动。
④空气;振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