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北京朝阳六年级小升初语 文第一部分 识字与写字1.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此 动 驼托 领 实2.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 忧伤 B. 慌凉 C. 书籍 D. 万不得已3.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 奈何 B. 觉察 C. 拨弄 D. 司空见贯4.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 慢长 B. 理智 C. 尖锐 D. 焉知非福5.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 草丛 B. 哀思 C. 哄亮 D. 不可思议6.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 眨.zhǎ 眼 B. 凄.qī 凉 C. 间.jiān 断 D. 倾.qīng 覆7.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 避.bì 免 B. 徘徊.huí C. 深重.zhòng D. 剥削.xuē8.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 依偎.wèi B. 僻.pì 静 C. 唯恐.kǒng D. 挪.nuó 移9.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 清脆.cuì B. 惊惶.huāng C. 单调.diào D. 抵.dǐ 抗10. 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和“万象更新”的“更”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A. 更.名改姓 B. 除旧更.新 C. 改弦更.张 D. 更.进一步11. 下面每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A. 分.外 本分. B. 禁.受 不禁. C. 处.所 处.境 D. 丑恶. 恶.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百年风雨,岁月峥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第1页/共12页国人民浴血奋战、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在中国这片广 mào 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12. 下面词语中,与“浴血奋战”的“血”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A. 血雨腥风 B. 一针见血 C. 呕心沥血 D. 热血沸腾13. 把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解释选出来。(1)带领.A.大纲;要点 B.带;引 C.领取 D.接受( )(2)壮.美A.强壮 B.壮族 C.加强;使壮大 D.雄壮;大( )14. 如果把“争取”换个词,意思保持不变,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 )A. 夺取 B. 窃取 C. 获取 D. 采取15. “阔”字的第五笔是( )。16. 小明不认识文中的“砥砺”二字,他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先查“砥”字,找到部首( ),再查( )画,接着就可以查到这个词的读音。17. 材料中有“广 mào”一词,其中“mào”字查《现代汉语词典》后,根据意思,应选择的一项是( )A. 冒:向外透;往上升 B. 贸:交易;贸易C. 袤:长度,也指南北的长度 D. 貌:相貌第二部分 阅读与积累语言的积累18. 下面诗句中,与“中庭地白树栖鸦”出自同一首诗的一项是( )A.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D.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9. 同学们想做一本关于“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古诗集。下面诗句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C.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D.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下面语句中与上述思想一致的一项是( )A.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C.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D.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第2页/共12页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咸菜茨菰汤①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②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③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菰片,那就是咸菜茨菰汤。或者叫茨菰咸菜汤,都可以。④我小时候对茨菰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菰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菰,而且是不去茨菰的嘴子的,真难吃。⑤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菰,并不想。⑥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菰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菰,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菰、土豆。因为久违,我对茨菰有了感情。⑦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菰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菰,都由我一个人“包圆儿”了。⑧北方人不识茨菰。我买茨菰,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这是茨菰。“茨菰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⑨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⑩我想念家乡的雪。(作者汪曾祺 文章有删改)21. 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作者对茨菰的情感态度。时间 小时候 离家三四十年 前好几年 前几年情感态度 ____ ____ ____ ____22. “我们家”的咸菜汤,“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原因是:________23. 文章第⑨自然段“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是因为( )A. 我的故乡有下雪天喝咸菜汤的习惯。B. 茨菰在北京很少见,我现在喜欢吃。C. 咸菜茨菰汤是家乡的味道,我想念家乡。D. 我从小就爱喝咸菜茨菰汤,很多年没有喝了。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抗日英雄杨靖宇①1940 年 2 月的一天晚上,杨靖宇带着十几名战士向濛江东边的大森林进发。但此次行动不幸被叛徒告密,他们在离濛江不远的地方被数千名日寇包围了。第3页/共12页②杨靖宇挥动着两支匣子枪,左右开弓,边向敌人射击,边命令同志们向林子里撤。到了晚上会齐时,队伍只剩下七个人了。一天没吃东西了,大家围在火堆旁忍受饥饿。杨靖宇看了看仅有的一块包米干,默默地对警卫员说:“就这点干粮,捣碎熬点汤给大家喝吧!”警卫员用鬼子的半边钢盔盛水,将包米干捣碎放在里边,在火堆上熬好后,七个人一人喝了几口汤。随后,杨靖宇对大家说:“暖和过来了吧,同志们。趁天黑我们翻过这座山就好了。”但敌人层层包围着,密密匝匝如铁桶一般,转了一夜仍无法过岭。同志们饿着肚子,在冰天雪地里与数千名敌人周旋。到了第五天的中午时分,敌人采取“拉网”“篦梳”战术,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到晚上,又有四位同志负伤了。③杨靖宇把大家招呼到一起,果断地说:“情况非常危急,大家必须分开走!”同志们紧紧拥在一起说:“死,就死在一块儿;活,也活在一块儿”“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杨靖宇让四位负伤的同志往回走,到可靠的老乡家暂避养伤;自己则带着另两名战士继续往前走,争取能与友邻部队联系上。敌人的兵力大都集中在前面。在这生死关头,杨靖宇毅然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可能让给了同志。杨靖宇和留下的两位同志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的煎熬,与数千名日寇又奋战了三天三夜后,一名战士牺牲了,另一名战士也负了重伤。杨靖宇把受伤的同志隐蔽到一个树洞里,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④23 日凌晨,杨靖宇边打边走,来到了濛江县的保安屯附近。但不幸被敌人的一个坐探发现,一大股敌人将杨靖宇团团围住了。杨靖宇沉着地紧握两支短枪,倚着一棵古松,弹无虚发地痛击扑上来的敌人。敌人吓得不敢上前,缩在远处猛叫着“杨靖宇,你跑不了啦,快投降吧。你过来就让你当东边道司令。”杨靖宇回答敌人的是一梭子仇恨的子弹。鬼子军官气得发疯,机枪、步枪一起向杨靖宇射击。突然,杨靖宇右手一沉,他挂彩了。杨靖宇顽强地用左手向敌人射击,在他面前,敌人的尸体倒了一大片。又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腰,顿时鲜血把军装浸透了一大片。敌人见杨靖宇负了重伤,嚎叫着蜂拥而上。杨靖宇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为了人民的解放,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解剖了他的遗体,在他的肚子里竟找不到一粒粮食。⑤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上抗日前线。24. 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小标题补充完整。25. 文章第③自然段中,杨靖宇让大家分开走,他带着两名战士继续往前走,争取能与友邻部队联系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26. 读了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感受到_____________。27. 读了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小明想到了小英雄雨来和他的事迹,你想到了谁?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第4页/共12页第三部分 习作28. 习作。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点点滴滴,你有过感动、欣喜、盼望、惧怕、沮丧、难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要求:(1)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感情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2)自拟题目。(3)不少于 400 字。第5页/共12页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识字与写字1. 【答案】【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彼、寄、域”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B.慌凉——荒凉。故选 B。3.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D.司空见贯——司空见惯。故选 D。4.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A.慢长——漫长。故选 A。5.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C.哄亮——洪亮。故选 C。6.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字音。C.间 jiān 断——间 jiàn 断。故选 C。7.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第6页/共12页B.徘徊 huí——徘徊 huái。故选 B。8.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字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依偎 wèi——wēi。故选 A。9.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字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B.惊惶.huāng——huáng。故选 B。10.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 gēng ]1.改变;改换。2.经历。3.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gèng ]1.副词。2.更加;越发。3.再。A.名改姓:改换了原来的姓名。故“更名改姓”中“更”读 gēng。B.除旧更新:除去旧的,更换新的。故“除旧更新”中“更”读 gēng。C.改弦更张: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改变方针、计划和方法。故“除旧更新”中“更”读 gēng。D.更进一步:继续努力拼搏。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故“更进一步”中“更”读 gèng 。故选 D。11.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A.都读[fèn]。B.都读[jīn]。C.“处所”中“处”读 chù,“处境”中“处”读 chǔ。读音不同。D.都读[è]故选 C。【答案】12. B 13. ①. B ②. D 14. A第7页/共12页15. 点##丶16. ①. 石②. 5##五 17. C【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血”是多音字。[ xuè ]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3.比喻刚强热烈。4.指月经。5.姓。[xiě]义同“血”(xuè)。浴血奋战:浑身是血仍然奋力战斗。形容顽强地坚持战斗。“浴血奋战”中“血”的读音为“ xuè”。A.血雨腥风:形容屠杀残酷。“血雨腥风”中“血”的读音为“ xuè”。B.一针见血:比喻论断直截了当,切中要害。“一阵见血”中“血”的读音为“xiě”。C.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和精力。“呕心沥血”中“血”的读音为“xuè”。D.热血沸腾:身上的一腔热血都翻腾起来了。形容情绪的激昂高涨。“热血沸腾”中“血”的读音为“xuè”。故选 B。【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1)带领:在前带头使后面的人跟随着。领:带;引。故选 B。(2)壮美:雄壮美丽。壮:雄壮。故选 D。【14 题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结合“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可知此处“争取”的意思是:力求获得或实现。近义词为:夺取。故选 A。【15 题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笔顺。“阔”是半包围结构的汉字。笔顺为:点、竖、横折钩、点、点、提、撇、横、竖、竖、横折、横。第五笔是:点。【16 题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砥”共 10话,的部首是“石”,除去部首再查 5 画。【1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第8页/共12页结合“广”和“土地”可知形容的是范围大。广袤:广阔;宽广。故选 C。第二部分 阅读与积累语言的积累18.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诗词默写。“中庭地白树栖鸦”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原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出自唐朝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原诗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B.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原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D.出自唐代白居易《暮江吟》,原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故选 C。19.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意思。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是: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解释: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这一天,长安城里到处花在飞舞,皇宫的御苑里春风也吹拂着柳絮。结合题干,做一本关于“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古诗集,“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和寒食节有关。故选 D。20.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意思是只有改革者才能进步,只有创新者才能强大,只有改革创新者才能胜利。它强调了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提醒我们应第9页/共12页该珍惜时间,不应浪费时间。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它强调了不断改进和学习的重要性,要时刻保持警觉,不断反省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不断获得成功。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是常在水边,会熟悉不同鱼儿的习性;久近山林,能辨别各种鸟儿的叫声。比喻要了解事物的本质、把握其内在规律,需融入其所处环境近距离观察研究,通过实践加深认识。D.“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是用心栽种的花反而没有开,而无意插下的柳枝却成了一片柳荫。比喻想做一件事情,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结果并没能如愿,而不经意的事情,反而很顺利的得到好结果。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答案】21. ①. 没有好感②. 不想③. 有了感情④. 想念22. 因为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 23. C【21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④自然段“我小时候对茨菰实在没有好感”可知这时作者对茨菰的情感态度是“没有好感”;结合第自⑤然段“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菰,并不想”可知这时作者对茨菰的情感态度是“不想”;结合第⑥自然段“因为久违,我对茨菰有了感情”可知这时作者对茨菰的情感态度是“有了感情”;结合第⑦自然段“前几年,北京的莱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菰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和第⑨自然段“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可知这时作者对茨菰的情感态度是“很想”。【22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自然段“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可知“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的原因是: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23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者远离故土后,对故乡难舍的乡情,使得他在人生的暮年怀念儿时的咸菜茨菰汤。作者写家乡的咸菜茨菰汤目的在于表现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作者说“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表达他对故乡难舍的乡情,想通过咸菜茨菰汤来解除对故乡的思念。故选 C。【答案】24. 叛徒告密,日寇包围 沉着战斗,壮烈牺牲第10页/共12页25. 敌人的兵力大都集中在前面,他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可能让给了同志26. 杨靖宇的视死如归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27. 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烈火焚身一动不动【24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1940 年 2 月的一天晚上,杨靖宇带着十几名战士向濛江东边的大森林进发。但此次行动不幸被叛徒告密,他们在离濛江不远的地方被数千名日寇包围了。”可知叛徒告密,日寇包围;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杨靖宇沉着地紧握两支短枪,倚着一棵古松,弹无虚发地痛击扑上来的敌人。”“为了人民的解放,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解剖了他的遗体,在他的肚子里竟找不到一粒粮食”可知沉着应战,壮烈牺牲。【25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敌人的兵力大都集中在前面。在这生死关头,杨靖宇毅然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可能让给了同志。”可知杨靖宇让大家分开走,他带着两名战士继续往前走,争取能与友邻部队联系上。原因是敌人的兵力大都集中在前面,他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可能让给了同志。【26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面对敌人的威胁与诱惑,杨靖宇回答敌人的是一梭子仇恨的子弹。从中可以感受到杨靖宇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他不惧牺牲,视死如归。【27 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与积累,说说由杨靖宇自己想到了什么英雄人物和他的事迹,如:董存瑞,解放隆化的战斗中用手托着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碉堡。第三部分 习作28. 【答案】例文:师生情人们往往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蜡烛,我却总觉得我们的班主任韩老师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记得那是初秋的一天早晨,天刚刚亮,我感到一阵阵的难受,头昏昏沉沉的,在床上辗转反侧。实在睡不着了,只好穿衣起床,头重脚轻、无精打采地来到学校。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老师像往常一样夹着书本平稳地走进教室,用她那慈祥的目光扫视着全班同学,目光在我的脸上停了一会,就开始上课了。不多时,我的胃里一阵阵翻滚,直往上涌,真想吐,脸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老师发现了我的异样,关切的问:“晓迪,你不舒服?”为了不影响同学们上课,我尽力装出没事的样子,使劲摇摇头。老师用疑惑的目光望了望我,又接着讲课。第11页/共12页猛然,我觉着有许多东西涌上了喉咙,我再也压抑不住了,“哇”地吐了一地。顿时,一股难闻的气味把周围的同学熏得纷纷捂住了鼻子。韩老师急忙把书放下,疾步走到我跟前,一手轻轻地为我拍着后背,一手抚摸着我的额头,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情。待我稍稍感到舒服些了,韩老师又到办公室倒了一杯热水递给我。我喝了几口开水,觉得心里好受多了。韩老师关心地说:“晓迪,你到卫生室去看一看,顺便回家休息一下,落下的功课我会抽空给你补上的。”老师又担心地问:“自己能走吗?”能走。”我听完韩老师的话,透过模糊的视线,看见的是韩老师正在注视我的那双焦虑的眼睛。韩老师用自己的手绢为我擦干脸,然后让一个同学扶着我回去看病。她一直跟着我们,把我们送出门口。我走过楼道拐弯,回头望了望,只见老师双手拿着杯子,关切地望着我,我默默地望着老师,有气无力地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的,你回去吧,全班的同学在等着你呢。”我病好回到学校,听同学们说,那天我走后,老师怕影响同学们学习,忍着酸臭把我吐得扫了出去,继续给同学们上课。我听了,一股暖流传遍全身:韩老师一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你不是母亲胜似母亲,我怎能不感激你呢 从此后,白天在课堂上,我坐直身躯全神贯注听课;晚上,我灯下伏案疾笔苦拼。因为我深深地知道,珍惜老师的劳动,是对老师最好的感谢;献上优异的成绩,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详解】本题考查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件给你深刻情感体验的事。所写内容应选择一件难忘的事,这件事给你一种深刻的体验,或高兴,或激动,或愤怒,或后悔,或害怕,或悲伤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选择一个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达的去写。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你的收获是什么?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开头:排比的修辞引出下文。中间部分:中间为重点部分,围绕中心意思选取典型事例,详细记叙事件的过程,注意叙事的六要素,注意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结尾:首尾呼应,点明中心。第12页/共1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