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青县期中)当环境发生改变时,动物的行为也会改变以适应环境变化。如:由于不同季节、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会有   的行为,青蛙会有会   的行为。
【答案】迁徙;冬眠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由于不同季节、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会有迁徙的行为,青蛙会有冬眠的行为。
2.(2024五下·青县期中)不同的船的动力不同,独木舟的动力来自   ,核潜艇的动力来自   。
【答案】人力;核能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的动力。船的动力有很多种,不同的船的动力不同,独木舟的动力来自人力;核潜艇的动力来自核能。
3.(2022五下·红塔期末)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
【答案】食物链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链的定义,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4.(2024五下·青县期中)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写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当轻快的小舟在水里行驶时,小舟受到了水的   力。
【答案】浮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所以当轻快的小舟在水里行驶时,小舟受到了水的浮力。
5.(2024五下·青县期中)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水中有食物和氧气等物质。生态瓶中氧气的制造者是   。
【答案】绿色植物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所以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水中有食物和氧气等物质。生态瓶中氧气的制造者是绿色植物。
二、选择题。
6.(2024五下·青县期中)绿豆种子发芽时不需要施肥,主要是因为(  )。
A.种子发芽不需要营养物质
B.种子本身储藏有营养物质
C.种子自己能吸收营养物质
【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其中,子叶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所以绿豆种子发芽时不需要施肥。
7.(2024五下·青县期中)下列关于蚯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对蚯蚓也有影响,蚯蚓更喜欢黑暗的环境
B.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把蚯蚓放到水里,它更舒服
C.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是因为它需要氧气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 A:光照对蚯蚓也有影响,蚯蚓更喜欢黑暗的环境,正确;
B: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把蚯蚓放到水里,它更舒服,错误;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但是把蚯蚓放到水里就会缺少空气,所以蚯蚓不能放在水里;
C: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是因为它需要氧气,正确。
8.(2024五下·青县期中)下面图中三种形状的船的制作材料和重量等条件都相同,(  )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驶得最快。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在水中行驶,会受到水的阻力。不同形状的船首在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不同。与圆形、方形的船首相比,尖形船首受到的阻力更小,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
9.(2024五下·青县期中)在独木舟上放置多个重物,最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圆形重物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所以应该将圆形重物均匀放在独木舟中。
10.(2024五下·青县期中)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A.4 B.5 C.6
【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蛇→鹰。
11.(2024五下·青县期中)小科体验了制作生态瓶的活动,下面步骤正确的是(  )
A.准备玻璃瓶——种水草——铺沙装水——放鱼虾
B.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
C.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答案】C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的制作步骤:(1)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2)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4)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所以小科体验了制作生态瓶的活动,生态瓶的制作步骤是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12.(2024五下·青县期中)“曹冲称象”的故事中,船上石块的重量等于大象的重量,理由是()
A.在同一水面上完成称量
B.在同一艘船上完成称量
C.两次称量中船排开的水量相同
【答案】C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利用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可知浮力相等时,吃水深度一定相等,这样排开水的体积才会相等。曹冲利用了浮力的知识,当船的吃水深度相同时,排开的水的体积相同,两次实验中船受到的浮力相同,即船上石头的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
13.(2024五下·青县期中)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  )造出来的。
A.竹筒 B.树干 C.树叶
【答案】B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但是,独木舟在水中装载的货物也有限,且稳定性差,很容易侧翻。
14.(2024五下·青县期中)青蛙的体色与它周围的环境色彩相似,很难被发现。这种体色有利于青蛙捕食和躲避敌害,这种现象说明(  )。
A.青蛙的生存影响环境
B.青蛙的生存依赖环境
C.青蛙的生存适应了环境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的防身术有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等方式,不同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是不一样的。青蛙的生存适应了环境,所以青蛙的体色与它周围的环境色彩相似,很难被发现,这种体色有利于青蛙捕食和躲避敌害。
15.(2024五下·青县期中)我们知道,橡皮泥和铝箔放在水中是会下沉的,但是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  )
A.橡皮泥和铝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B.橡皮泥和铝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减小了
C.橡皮泥和铝箔在水中的体积变小了
【答案】A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三、判断题。
16.(2023五下·阿荣旗期中)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船的形状和功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货物运到远方。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船体材料、构造、形状、载重量、动力系统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7.(2024五下·青县期中)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 60mm,这是对温暖环境的适应。(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 60mm,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18.(2024五下·青县期中)底面积同样大小的船,不管船沿高低,都能装同样多的货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底面积同样大小的船,船沿的高低决定了它们的体积,从而也决定了它们装的货物,即载重量。
19.(2024五下·青县期中)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它们对环境的需求是不同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它们对环境的需求是不同的。环境不适合时,动物会选择适合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
20.(2024五下·青县期中)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的动力。船的动力有很多种,包括人力驱动、风力驱动、电力驱动、发动机驱动(如蒸汽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动力机组)等。
21.(2024五下·青县期中)几十只蜜蜂生活在一起,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影响,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瓶的应用
【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个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几十只蜜蜂生活在一起,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只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22.用木料做的小船如果处理不好会较快地腐烂。
【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船的耐用性不同,用木料做的船更容易腐烂。
23.(2024五下·青县期中)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开花结果开始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萌发开始的。
24.(2024五下·青县期中)因为石头沉入了水底,所以石头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浸入水中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因为石头沉入了水底,是因为石头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并不是石头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25.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答案】正确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如果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相互协作、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将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连一连
26.(2024五下·青县期中)将下面船的结构与其对应的功能连线。
双体帆船 船体底面积大 增加底部的宽度 电动风帆 船型体积大 蒸汽动力
提高船身的稳定性 增加船的载重量 提高船的行驶能力
【答案】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船的不同结构设计都有一定科学道理。增加底部的宽度、船体底面积大可以提高船身的稳定性;电动风帆、蒸汽动力可以提高船的行驶能力;船身体积大可以增加船的载重量。
27.(2024五下·青县期中)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把绿豆苗的生态系统填写究整。
【答案】落叶;蚜虫;瓢虫;蚯蚓;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故原叙述正确。
五、简答题。
28.(2024五下·青县期中)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光对植物生长起着什么作用
【答案】需要;光可以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获得营养物质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糖类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所以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光可以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获得营养物质。
29.(2024五下·青县期中)我国船舶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哪三个区域,分别以哪为中心
【答案】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珠三角(以广州为中心)和环渤海地区(以大连为中心)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我国船舶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分别位于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珠三角(以广州为中心)和环渤海地区(以大连为中心)。据统计,我国有三千多家船厂,能够制造出各类船舶。我国已经建造了自己的航空母舰。
30.(2024五下·青县期中)竹筏有哪些不足之处 你打算怎样改进
【答案】易浸水、不牢固、装载量小、不稳定。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空心的竹竿在水中漂浮能力强,把一些竹竿紧密并排平铺扎牢固做成竹筏,竹筏的缺点是易浸水、不牢固、装载量小、不稳定。制作竹筏的竹竿换成比较粗的竹竿,可以增加浮力,提高竹筏的载重量;增加竹筏的宽度和长度可以提高竹筏的稳定性;加强竹竿之间捆绑连接,使竹筏更加坚固耐用。
六、实验探究。
31.(2024五下·青县期中)李丽用手将铝箔漫没在水中,放开手后铝箔沉在水底。李丽用铝制作了三只不同体积的小船(如下图),把它们放在水中,往船舱中分别放置相同的垫围,测试铝箔船的载重量,数据见下表。
(1)根据上面表格中提供的数据,我们发现铝箔船的   越小,承载的重量越小,其中载重量最大的小船是   ,载重量最小的小船是   。
(2)由这个实验我们可知,铝箔能沉水,但是做成   后,就能漂浮在水面上。像这样的物体,如橡皮泥也是如此,它能沉水,但是做成   (“实心的圆球”、“实心的长条"或“小盒子的形状”)就能浮在水面上,并能承载一些物品。
【答案】(1)体积;A;C
(2)船型;小盒子的形状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1)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A的体积最大,载重量最大;C体积最小,载重量最小。
(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橡皮泥也是如此,它能沉水,但是做成小盒子的形状,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所以就能浮在水面上,并能承载一些物品。
1 / 1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青县期中)当环境发生改变时,动物的行为也会改变以适应环境变化。如:由于不同季节、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会有   的行为,青蛙会有会   的行为。
2.(2024五下·青县期中)不同的船的动力不同,独木舟的动力来自   ,核潜艇的动力来自   。
3.(2022五下·红塔期末)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
4.(2024五下·青县期中)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写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当轻快的小舟在水里行驶时,小舟受到了水的   力。
5.(2024五下·青县期中)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水中有食物和氧气等物质。生态瓶中氧气的制造者是   。
二、选择题。
6.(2024五下·青县期中)绿豆种子发芽时不需要施肥,主要是因为(  )。
A.种子发芽不需要营养物质
B.种子本身储藏有营养物质
C.种子自己能吸收营养物质
7.(2024五下·青县期中)下列关于蚯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对蚯蚓也有影响,蚯蚓更喜欢黑暗的环境
B.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把蚯蚓放到水里,它更舒服
C.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是因为它需要氧气
8.(2024五下·青县期中)下面图中三种形状的船的制作材料和重量等条件都相同,(  )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驶得最快。
A. B. C.
9.(2024五下·青县期中)在独木舟上放置多个重物,最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是(  )
A. B. C.
10.(2024五下·青县期中)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A.4 B.5 C.6
11.(2024五下·青县期中)小科体验了制作生态瓶的活动,下面步骤正确的是(  )
A.准备玻璃瓶——种水草——铺沙装水——放鱼虾
B.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
C.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12.(2024五下·青县期中)“曹冲称象”的故事中,船上石块的重量等于大象的重量,理由是()
A.在同一水面上完成称量
B.在同一艘船上完成称量
C.两次称量中船排开的水量相同
13.(2024五下·青县期中)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  )造出来的。
A.竹筒 B.树干 C.树叶
14.(2024五下·青县期中)青蛙的体色与它周围的环境色彩相似,很难被发现。这种体色有利于青蛙捕食和躲避敌害,这种现象说明(  )。
A.青蛙的生存影响环境
B.青蛙的生存依赖环境
C.青蛙的生存适应了环境
15.(2024五下·青县期中)我们知道,橡皮泥和铝箔放在水中是会下沉的,但是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  )
A.橡皮泥和铝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B.橡皮泥和铝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减小了
C.橡皮泥和铝箔在水中的体积变小了
三、判断题。
16.(2023五下·阿荣旗期中)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船的形状和功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
17.(2024五下·青县期中)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 60mm,这是对温暖环境的适应。(  )
18.(2024五下·青县期中)底面积同样大小的船,不管船沿高低,都能装同样多的货物。(  )
19.(2024五下·青县期中)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它们对环境的需求是不同的。(  )
20.(2024五下·青县期中)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  )
21.(2024五下·青县期中)几十只蜜蜂生活在一起,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影响,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22.用木料做的小船如果处理不好会较快地腐烂。
23.(2024五下·青县期中)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开花结果开始的。(  )
24.(2024五下·青县期中)因为石头沉入了水底,所以石头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
25.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四、连一连
26.(2024五下·青县期中)将下面船的结构与其对应的功能连线。
双体帆船 船体底面积大 增加底部的宽度 电动风帆 船型体积大 蒸汽动力
提高船身的稳定性 增加船的载重量 提高船的行驶能力
27.(2024五下·青县期中)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把绿豆苗的生态系统填写究整。
五、简答题。
28.(2024五下·青县期中)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光对植物生长起着什么作用
29.(2024五下·青县期中)我国船舶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哪三个区域,分别以哪为中心
30.(2024五下·青县期中)竹筏有哪些不足之处 你打算怎样改进
六、实验探究。
31.(2024五下·青县期中)李丽用手将铝箔漫没在水中,放开手后铝箔沉在水底。李丽用铝制作了三只不同体积的小船(如下图),把它们放在水中,往船舱中分别放置相同的垫围,测试铝箔船的载重量,数据见下表。
(1)根据上面表格中提供的数据,我们发现铝箔船的   越小,承载的重量越小,其中载重量最大的小船是   ,载重量最小的小船是   。
(2)由这个实验我们可知,铝箔能沉水,但是做成   后,就能漂浮在水面上。像这样的物体,如橡皮泥也是如此,它能沉水,但是做成   (“实心的圆球”、“实心的长条"或“小盒子的形状”)就能浮在水面上,并能承载一些物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迁徙;冬眠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由于不同季节、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会有迁徙的行为,青蛙会有冬眠的行为。
2.【答案】人力;核能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的动力。船的动力有很多种,不同的船的动力不同,独木舟的动力来自人力;核潜艇的动力来自核能。
3.【答案】食物链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链的定义,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4.【答案】浮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所以当轻快的小舟在水里行驶时,小舟受到了水的浮力。
5.【答案】绿色植物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所以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水中有食物和氧气等物质。生态瓶中氧气的制造者是绿色植物。
6.【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其中,子叶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所以绿豆种子发芽时不需要施肥。
7.【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 A:光照对蚯蚓也有影响,蚯蚓更喜欢黑暗的环境,正确;
B: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把蚯蚓放到水里,它更舒服,错误;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但是把蚯蚓放到水里就会缺少空气,所以蚯蚓不能放在水里;
C: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是因为它需要氧气,正确。
8.【答案】A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在水中行驶,会受到水的阻力。不同形状的船首在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不同。与圆形、方形的船首相比,尖形船首受到的阻力更小,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
9.【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圆形重物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所以应该将圆形重物均匀放在独木舟中。
10.【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蛇→鹰。
11.【答案】C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的制作步骤:(1)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2)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4)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所以小科体验了制作生态瓶的活动,生态瓶的制作步骤是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12.【答案】C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利用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可知浮力相等时,吃水深度一定相等,这样排开水的体积才会相等。曹冲利用了浮力的知识,当船的吃水深度相同时,排开的水的体积相同,两次实验中船受到的浮力相同,即船上石头的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
13.【答案】B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但是,独木舟在水中装载的货物也有限,且稳定性差,很容易侧翻。
14.【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的防身术有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等方式,不同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是不一样的。青蛙的生存适应了环境,所以青蛙的体色与它周围的环境色彩相似,很难被发现,这种体色有利于青蛙捕食和躲避敌害。
15.【答案】A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货物运到远方。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船体材料、构造、形状、载重量、动力系统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 60mm,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底面积同样大小的船,船沿的高低决定了它们的体积,从而也决定了它们装的货物,即载重量。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它们对环境的需求是不同的。环境不适合时,动物会选择适合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的动力。船的动力有很多种,包括人力驱动、风力驱动、电力驱动、发动机驱动(如蒸汽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动力机组)等。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瓶的应用
【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个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几十只蜜蜂生活在一起,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只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船的耐用性不同,用木料做的船更容易腐烂。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萌发开始的。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浸入水中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因为石头沉入了水底,是因为石头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并不是石头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如果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相互协作、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将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6.【答案】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船的不同结构设计都有一定科学道理。增加底部的宽度、船体底面积大可以提高船身的稳定性;电动风帆、蒸汽动力可以提高船的行驶能力;船身体积大可以增加船的载重量。
27.【答案】落叶;蚜虫;瓢虫;蚯蚓;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故原叙述正确。
28.【答案】需要;光可以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获得营养物质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糖类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所以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光可以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获得营养物质。
29.【答案】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珠三角(以广州为中心)和环渤海地区(以大连为中心)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我国船舶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分别位于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珠三角(以广州为中心)和环渤海地区(以大连为中心)。据统计,我国有三千多家船厂,能够制造出各类船舶。我国已经建造了自己的航空母舰。
30.【答案】易浸水、不牢固、装载量小、不稳定。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空心的竹竿在水中漂浮能力强,把一些竹竿紧密并排平铺扎牢固做成竹筏,竹筏的缺点是易浸水、不牢固、装载量小、不稳定。制作竹筏的竹竿换成比较粗的竹竿,可以增加浮力,提高竹筏的载重量;增加竹筏的宽度和长度可以提高竹筏的稳定性;加强竹竿之间捆绑连接,使竹筏更加坚固耐用。
31.【答案】(1)体积;A;C
(2)船型;小盒子的形状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1)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A的体积最大,载重量最大;C体积最小,载重量最小。
(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橡皮泥也是如此,它能沉水,但是做成小盒子的形状,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所以就能浮在水面上,并能承载一些物品。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