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1课时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学习目标
1.了解推理的类型
2.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
一、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1.推理的含义:
(1)判断的形成途径:
①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
②借助已有的判断(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
(2)推理含义:由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3)推理结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
2.推理的种类:
(1)在哲学认识论中:
依据 种类 特点
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 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归纳推理 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类比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2)在形式逻辑中:
①依据:前提与结论是否有必然联系。
②分类: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3.形式逻辑与推理结构的关系:形式逻辑不研究每个推理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具体内容,把推理结构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二、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1.特点:演绎推理是前提蕴涵结论的必然推理。
2.确保得到真实结论的条件:
(1)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
(2)推理结构正确。
3.意义:
(1)便于人们掌握正确的演绎推理的方法;
(2)掌握演绎推理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作用。
【归纳总结】
1.推理的组成:
(1)推理是由两个部分,即前提和结论所构成的。
①前提:前提是已知判断,是整个推理的出发点,它通常叫做推理的根据或理由。
②结论:结论是推理所引出的新判断,是推理的目的和结果。
(2)不同种类的推理,其前提判断的形式、性质和数量是不一样的。其结论判断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但是,任何推理,都有其所依据的前提,也都有它所要推出的结论。这对任何推理来说,都是共同的。
自我测试
1.对漫画中“不明真相的议论就是诋毁”的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①全称肯定判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②换位后应该是“诋毁就是不明真相的议论”
③换质后应该是“不明真相的议论不是非诋毁”
④“不明真相的议论”和“诋毁”是对称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习近平主席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段新年贺词既有演绎推理,也有归纳推理
②“国货潮牌广受欢迎”这一判断中的谓项是周延的
③“神舟家族太空接力”是“中国奋力攀登”的必要条件
④“国货潮牌”与“国产新手机”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是交叉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吕氏春秋·察今》中写道:“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从逻辑与思维角度,这段话说明( )
A.逻辑推理是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 B.运用了演绎推理方法获得新认识
C.逻辑推理是检验认识的重要标准 D.合乎逻辑的推理能获得新的认识
4.列宁曾说:“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形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是人们实践中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②思维形式结构决定了逻辑推理结论的真与假
③运用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④运用逻辑形式能在思维层面上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据此,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有的高等教育强国是教育强国
B.任何一个高等教育强国都是教育强国
C.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不是高等教育弱国
D.任何一个高等教育弱国都不是教育强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