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游戏:“自由平等”飞花令
——描述你向往的自由或平等,不能重复
老师随机推选一位同学分享,该同学回答完毕指定下一位同学分享。
每位同学依次说一个我认为的自由和平等,不能重复。
【议题一】——无法治不自由
【环节一】——自由的向往
①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②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毛泽东《心园春长沙》
④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罗隐《筹笔驿》
⑤星谱凯旋曲,水拍自由诗。毛泽东《水调歌头 归舟中迎日出》
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的活动。
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
渴望不受他人的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自由带给我们哪些美好?
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对社会
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对个人
【环节二】——拥有自由的意义
自由带给我们哪些美好?
小调查
你觉得你现在自由吗?
讨论:如果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所有规则都会消失,学校、社会、家庭会变成怎样,你会实现“自由” 吗?
课堂讨论
从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思考
时间:3分钟
校园规则 没有这些规则的后果
关于着装的规则
关于零食的规则
关于时间的规则
关于手机的规则
关于考场的规则
禁止校园欺凌的规则
奇装异服、不伦不类
零食泛滥,垃圾满地
迟到盛行、秩序混乱
沉迷手机、课堂沦陷
抄袭成风、有失公平
校园伤害、暴力、欺凌事件频发
规则的缺失或者不健全、不合理,导致师生的自由受到损害!!!
假如规则不存在了,你真的“自由”了吗?
2024年2月16日下午,网红博主@Thurman猫一杯 发视频称,在巴黎一饭店,被服务员递来两本遗留在厕所的小学一年级寒假作业。该博主称,要将作业带回国还给秦朗小朋友。此事引起热议,并冲上热搜。
自称“秦朗舅舅”的网友发布视频回应,自己的姐姐并不知道此事,他还到书店为外甥购买了新的寒假作业送过去,并就此事开了一场直播。随后“丢寒假作业的秦朗家人回应”再次冲上热搜。
请你思考,该博主和网友是否有言论自由?行使该项自由要注意什么?
【环节三】——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1
2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3
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警情通报:猫一杯事件迎来终局
4月12日晚,杭州警方通报:
“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事件系策划编造。涉案两人自编视频脚本,网购寒假作业,用手机自拍、制作相关视频,并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影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截至目前,自媒体博主@Thurman猫一杯多平台账号已被封禁,其旗下服饰品牌OMETOO店铺终止经营。
猫一杯事件迎来终局
讨论:从网红猫一杯被封杀,说说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怎样?
自由的含义及体现?
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
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1)含义
(2)体现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
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还有:纪律、道德等
结合漫画思考究竟什么才是平等?
是不是只有一模一样才叫平等?
【议题二】——法眼看平等
依据视频,说说平等在法律上的含义。
说平 等
说平等
【环节一】——平等的含义
注意:离开”差别对待”讲平等,平等会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平均”,即弱者与强者的“均等”,这一思想会造成形式的平等,而实质的不平等。平等不是绝对的,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正是对宪法精神和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平等的含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机会平等)
(结果平等)
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男女同工同酬
小试牛刀——答案连连看
公交车上设置爱心专座
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城乡医保一体化建设
教育均衡发展
残疾人创业享优惠政策
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人类追寻平等的足迹
美国独立宣言
“人皆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的权利。
法国人权宣言
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世界人权宣言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党的十八大
把平等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三纲五常”到人人平等,从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从民族歧视到民族平等,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平等。
人们很早就有了平等的理想(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战国提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把平等变为现实,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今夕女性地位对比
清朝大臣面见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
【环节二】——平等的意义
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辞。
相关链接:圆桌会议指围绕圆桌举行的会议,圆桌并没有主席位置,亦没有随从位置人人平等。直到今天“圆桌会议”已成为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代名词,也是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一种重要的协商和讨论形式。
你向往平等吗?为什么从古至今人们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平等?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平等的意义是什么?
我国多部重要法律有关平等的规定
#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民法典规定#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权利平等
法律地位平等
我国多部重要法律有关平等的规定
#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有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以及劳动和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等。
#刑法规定#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义务平等
合法权利平等受法律保护
违法或犯罪平等予以追究
监察机关监督执纪:2022年监察机关收到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104.4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54万件,谈话函询32.5万件次,立案59.6万件。在处分的59.2万人中,受到党纪处分48.9万人、政务处分14.9万人。省部级53人,厅局级2450人,县处级2.1万人,乡科级7.4万人,一般干部8.3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3万人。
综合以上法律条文的规定和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的理解。
【权利平等、义务平等】
【平等受保护、平等地追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课堂小结
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自由
内涵
含义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权益受到保护,违法予以追究
平等
自由平等的真谛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自由是有限制的
B
1.“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说明( )
①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任何人违反社会规则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课堂练习
A
2.班级要以“崇尚法治精神”为主题制作黑板报,小兰负责“践行平等”板块内容的编写。以下她搜集的素材适合入选的是( ) A. 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戏孕”爱心专座
B. 中学生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研学活动
C. 解放军战士不畏严寒酷暑,守卫祖国边疆
D. 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
3.随处可见的无障碍坡道、房间内单臂可操作的推拉门……在北京冬残奥村,残奥运动员感受到贴心的无障碍环境带来的方便。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
①有利于维护残奥运动员的特权
②有利于残疾人平等地参与各项活动
③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关怀和善待
④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平等意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4.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这一法律格言蕴含的道理有(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是相同的
③不同情况不得差别对待
④不允许任何组织或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