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4课《背影》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4课《背影》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
14 背 影
1. 揣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2. 品味语言,感悟父子情深。
学习目标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素朴缜密,意境隽永,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诗集《雪朝》(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等。散文代表作品有《春》《荷塘月色》《匆匆》等。
走近作者
本文记叙的是1917年的事。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作者的父亲朱鸿钧也被解除了职务。朱鸿钧没有积蓄,两手空空,还欠下五百元外债,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从北京赶到徐州,同父亲一道奔丧回家。到了扬州,父亲将金银首饰都拿出来,又当了一件狐皮袍,才还上欠债。又借钱办了丧事。办完丧事,作者回北京念书,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父子二人便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背影》所写的就是这一段史实。
写作背景
迂( ) 拭( ) 搀( )
交卸( ) 狼藉( ) 簌簌( )
赋闲( ) 游逛( ) 踌躇( )
马褂( ) 蹒跚( )颓唐( )
琐屑( ) 触目伤怀

shì
chān
xiè



guàng
chóu chú
guà
pán shān
xiè
tuí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与父亲月台惜别
父亲为“我”买橘子
父亲对“我”的疼爱。 “我”对父亲的愧疚、感念之情。


全文共写了父亲的哪四次背影?请画出相关语句,体会“背影”在全文中的作用。
整体感知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整体感知
第一次(第1段)
难忘背影(思念父亲)
第二次(第6段)
刻画背影(望父①_____)
第三次(第6段)
②_____背影(父子分别)
第四次(第7段)
回忆背影(别后怀念)
买橘
惜别
文章除了写父亲外,还写了自己的感受,其中四次写了自己的流泪。在课文中找出来并说说表现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感动之泪(望父买橘);
不舍之泪(父子离别);
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外貌描写:
“父亲是一个胖子”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表现出父亲买橘子的不易。
“紫毛大衣”
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对 比
请认真研读第6段,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
动作描写:“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
“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
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写作点拨:
在描写外貌时,抓住父亲穿着简陋与身材肥胖的典型特征,在动作描写中也集中体现出父亲攀月台不易的形象。作者这种抓住典型特征做简要勾画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叫白描手法。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劝解和安慰,也表现了父亲的坚强。
品味语言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细心关照之后,又想起儿子路上口渴的问题,担心橘子买来之后找不到儿子,又怕行李丢失,于是又叮嘱儿子不要走动,可见为儿子想得周到。
(3)“进去吧,里边没人。”
不让儿子送他,催促儿子回车厢去照看行李,事事为儿子着想。
父亲因为事忙,不打算送“我”,且托人照顾“我”
终究还是不放心而送了“我”
“再三嘱咐”
“我”永远是那个没长大的需要他关怀照料的儿子。
“终于不放心”
“踌躇”
“终于决定”
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不耐烦
“他说话不大漂亮”
“迂”
十分感动
背 影
爬上、爬下
质疑解惑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资料助读
1921年,朱自清回母校任中学教员,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朱自清只能怅然离开。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
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新旧思想交替时期,作者与父亲之间曾有种种不合。直到后来,作者才深深理解父爱。所以,作者借背影不只在写父爱,更是表达自己的愧疚与感念。
内容: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
结构:“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
结合全文,说说“背影”在文中的作用。
父爱沉沉,一个买橘的背影打动了无数读者,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父亲和自己。爱需要付出,需要理解。古人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亲情亦然。让我们珍惜拥有,再一次齐读: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如何运用描写方法
本文中,作者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勾画出父亲买橘子的动人一幕。请你仿照这种写法,选取父母让你感动的一个瞬间,完成一次片段写作。
写作策略:
一课一得
①选好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来源于生活,能以小见大。如早上上学前妈妈的唠叨,下晚自习后等在校门口的爸爸的身影等。
②确定描写方法,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征的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或者兼而用之。
在你的印象中,是否也有人给你留下过如此感动的回忆呢?请你仔细回忆当时的场景,具体到对方是什么形象,他(她)做了什么动作,或说了什么话,将这些叙述出来,记住要表现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
布置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