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高一政治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写清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或考试号),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答非选择题时,答案要填写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的指定位置。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③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④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某同学画了如下图示。图中反映的信息包括( )①共产国际的帮助起了决定性作用②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③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随着杭州亚运会日益临近,浙江各地持续放大亚运效应,通过亚运场馆惠民开放、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等举措,使亚运红利全民享成为现实。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B. 组织文化建设是国家职责所在C.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这充分表明改革开放( )A.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 是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C. 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D.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5. 某班政治研学小组搜集了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同经济成分的占比情况(下表)。根据他们搜集的资料,我们可推断出不同经济成分占比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合作社经济 1.5% 53.4%公私合雪经济 0.7% 73%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个体经济 71.8% 71%A. 新中国的建立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 人民公社化的推进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6.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由此可见( )A. 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B. 加强党的建设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C.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 )A. 全面从严治党 B.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C. 贯彻新发展理念 D. 坚持以人民中心8. 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下面对依法执政理解正确的是( )①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②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③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④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9.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 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B. 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C.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 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10. 某地坚持以“党建红”引领“微网格”编织服务网,街道党员带头任网格员,广泛带动村民小组长、人民调解员等扎根网格,理服务。此举( )①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责任担当③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④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拒绝国外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国、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自主研发关键技术、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海上度过、研制“海牛II号”在海底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纪录……近日,“时代楷模”万步炎的先进事迹经报道后,引发热烈社会反响。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党员( )A. 严守纪律,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B. 乐于奉献,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C. 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D. 攻坚克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2. “实实在在”四个字看来平常,却饱含浓厚的为民情怀。立一盏街灯能照亮夜路,修一条道路能方便群众,盖一所养老院能带来温暖……件件看似小事,无一不在考验干部办事的实与不实。这启示广大党员干部要( )①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②着力塑造党员的光辉形象③深化认识进行理论创新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3. 入党誓词(见图)短短八十个字,字字铿锵,句句深意!入党誓词镌刻着中国共产党( )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②必须自觉放弃个人利益③自身必须始终过硬④是全世界无产者的主心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 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旨在( )①保持党的先进性②扩大党的领导权力③改变党的执政理念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5. 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把立法的“大门”开到群众家门口,将老百姓接地气的立法意见征询直通人大,同时,又开阔了立法机关的视野、同步掌握社情民意。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①拓宽了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 ②巩固了法律实施的民意基础③是健全法律服务体系的探索 ④提高了立法机关的立法效能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6. 漫画《无处扎根》蕴含的道理( )A. 党面临着能力不足、脱离群众的危险 B. 党的干部要主动查找并勇于承认错误C.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 D. 党建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着力点17. 《领导留言板》是人民日报社为中央部委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搭建的网上群众工作平台,供广大网民向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表达诉求、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由各地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办理、回复。开设该平台( )A. 坚持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B. 推进了全面依法治国进程C. 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全部诉求 D. 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18. 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期间,扬州市政府食堂提供游客餐,并推出免费开放停车场等举措,受到网友热捧,成为市民游客新“打卡地”。给这则新闻起个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 落实公民民主权利,广泛凝聚共识 B. 加强党全面领导,巩固执政基础C. 积极落实群众路线,建设服务政府 D. 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助力旅游发展19.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该法强调要为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等提供便利。材料表明( )①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②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④全国人大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20. 两会新力量,青春长报国。2024年全国两会,又有10件来自模拟政协活动的提案,由政协委员们成功递交到两会。中学生通过模拟政协活动( )A. 体验协商民主制度 B. 参加基层民主管理C. 依法行使提案权 D. 参与政策法规制定21.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此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表明( )①我国各国家机关之间既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政治生活安定有序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2. 近年来,某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推出乡镇人大主席团“四单”工作法(见下图),着力打造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样板。“四单”工作法( )A. 在群众点单中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B. 在代表定单中切实行使其审议权和决定权C. 在政府买单中履行其人大常设机关的职能D. 在人大验单中发挥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优势23. 心系国计,关注民生。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协委员通过专题调研、提案、网络主题议政等多种形式,围绕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充分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等话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由此可见( )A. 政协委员积极履职,以实际行动展示责任和担当B. 政协委员在国家重要决策中发挥着民主监督作用C. 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机关,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D. 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制定国家政策24. 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可高度概括为四句话,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下列符合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是( )①支持鼓励人们信仰宗教②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③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④信教群众应放弃宗教信仰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5.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围绕中共中央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由此可见,民主党派( )A. 积极参政议政 B. 在组织上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 主动参与执政 D. 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26. 近年来,某地探索建立“善信惠民”信用评价体系,通过量化基层治理各项事务,对群众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鼓励,推动基层治理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由此可见,推动基层治理要( )A. 实行民主监督 B. 创新治理方式C. 制定自治章程 D. 规范选举程序27. 每天清晨,某社区总有一群居民在小广场使用高音喇叭跳舞带来噪音扰民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社区居委会召开谈会以完善居民公约,居民们对此畅所欲言。以下居民的建议适宜纳入公约的是( )甲:街道办要定期派出巡逻队伍,对扰民活动进行惩处。乙:成立居民监督小组,对噪音扰民现象进行及时劝阻。丙:在社区公共场所使用音响设备跳舞须经过居民会议同意。丁:居民使用高音设备开展活动要在规定的时段和场所进行。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丁 D. 丙和丁28. 党的十八大以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各有关方面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援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西藏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口支援有利于( )A. 发展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B. 实现各民族的同步富裕C. 建立和完善新型民族关系 D. 保障自治区行使自治权29. 近年来,新疆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石榴籽”文艺小分队进乡村、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展览园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中华文化的涓涓细流浸润新疆各族人民心田。上述活动( )A. 夯实了民族平等的制度基础 B.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C. 消除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别 D.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30. 某同学为一次政治讨论课准备了一些材料,内容涉及民主党派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的协商、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居民委员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事务提出建议。据此推断,该次政治课要讨论的主题是我国的A. 政党制度 B. 根本政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基本政治制度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31. 2023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2023年经济形势和2024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引奋进方向。制度优势是我国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保证。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32.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围绕今年的人大会议,某班同学搜集了以下素材。序号 政治现象 蕴含的《政治与法治》道理①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比16.69%;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34名,占比21.3%党政领导干部代表969名,占比32.55% A② 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并请各位代表审议。 B③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活动。6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新质生产力、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主题接受现场采访。 (④ 3月11日下午的会议议程包括:表决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 D根据上述政治现象分别写出蕴含的《政治与法治》道理。33.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对各民族、基层自治组织、宗教组织、公职人员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求。◆要增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国家鼓励和支持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爱国情感; ◆应当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他们在忠于国家、为国奉献,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对以上不同群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34.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要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有储备三年行动,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高一政治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写清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或考试号),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答非选择题时,答案要填写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的指定位置。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③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④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根据教材可知,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故①③正确。②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与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近代社会存在的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故②④不选。故本题选B。2.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某同学画了如下图示。图中反映的信息包括( )①共产国际的帮助起了决定性作用②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③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由图可知,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再加上共产国际的帮助,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故③④正确。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但共产国际的帮助不起决定性作用,①错误。②:材料介绍了党诞生的条件,未介绍党的最高理想,②排除。故本题选D。3. 随着杭州亚运会日益临近,浙江各地持续放大亚运效应,通过亚运场馆惠民开放、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等举措,使亚运红利全民享成为现实。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B. 组织文化建设是国家职责所在C.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答案】C【解析】【详解】A: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A错误。B组织文化建设是国家职责所在,但这不是题干举措的根本原因,B不选。C:随着杭州亚运会日益临近,浙江各地持续放大亚运效应,通过亚运场馆惠民开放、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等举措,使亚运红利全民享成为现实,这样做根本原因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主人,需要维护、保障和实现人民的合法权益,故C符合题意。D:题干不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这充分表明改革开放( )A.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 是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C. 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D.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详解】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这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说法正确。BC: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BC不合题意。D: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5. 某班政治研学小组搜集了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同经济成分的占比情况(下表)。根据他们搜集的资料,我们可推断出不同经济成分占比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合作社经济 1.5% 53.4%公私合雪经济 0.7% 7.3%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个体经济 71.8% 7.1%A. 新中国的建立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 人民公社化的推进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D【解析】【详解】ACD:从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各种所有制经济占比的变化,可以看出公有制经济在1956年占绝对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A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B:该选项是1978年之后的事,排除B。故本题选D。6.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由此可见( )A. 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B. 加强党的建设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C.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答案】D【解析】【详解】ABC: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民执政,没有强调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从严治党以及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ABC不符合题意。D: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 )A. 全面从严治党 B.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C. 贯彻新发展理念 D.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答案】B【解析】【详解】B: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B符合题意。ACD:材料强调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必然联系,与全面从严治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无关,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 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下面对依法执政理解正确的是( )①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②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③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④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体现了科学执政,①与题意不符。②: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体现了民主执政,②与题意不符。③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表现在要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 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B. 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C.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 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A:国体决定政体,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说法错误。B: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B说法错误。C:首先要坚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说法正确。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0. 某地坚持以“党建红”引领“微网格”编织服务网,街道党员带头任网格员,广泛带动村民小组长、人民调解员等扎根网格,理服务。此举( )①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责任担当③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④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某地坚持以“党建红”引领“微网格”编织服务网,街道党员带头任网格员,广泛带动村民小组长、人民调解员等扎根网格,理服务。此举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责任担当,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强调了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没有强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③不符合题意。④:材料没有涉及从严治党,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1. 拒绝国外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国、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自主研发关键技术、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海上度过、研制“海牛II号”在海底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纪录……近日,“时代楷模”万步炎的先进事迹经报道后,引发热烈社会反响。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党员( )A. 严守纪律,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B. 乐于奉献,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C. 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D. 攻坚克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D:“时代楷模”万步炎的先进事迹要求新时代党员要攻坚克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D符合题意。ABC:材料不涉及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以人民为中心等问题,ABC排除。故本题选D。12. “实实在在”四个字看来平常,却饱含浓厚的为民情怀。立一盏街灯能照亮夜路,修一条道路能方便群众,盖一所养老院能带来温暖……件件看似小事,无一不在考验干部办事的实与不实。这启示广大党员干部要( )①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②着力塑造党员的光辉形象③深化认识进行理论创新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实实在在”四个字看来平常,却饱含浓厚的为民情怀,件件看似小事,无一不在考验干部办事的实与不实,这启示广大党员干部要勤走“田间地头”,常问“衣食冷暖”,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①④符合题意。②:党员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而不是着力塑造党员的光辉形象,②不选。③:材料强调党要脚踏实地坚守人民立场,未涉及理论创新,③不选。故本题选B。13. 入党誓词(见图)短短八十个字,字字铿锵,句句深意!入党誓词镌刻着中国共产党( )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②必须自觉放弃个人利益③自身必须始终过硬④是全世界无产者的主心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中国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反映了我们党从不放松党的建设,要求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与纯洁性,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但并不意味着党员要放弃个人的正当利益,②错误。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不是全世界无产者的主心骨,④错误。故本题选B。14. 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旨在( )①保持党的先进性②扩大党的领导权力③改变党的执政理念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持续努力是因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①④说法正确。②:宪法是党的根本活动准则,党的领导权力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②说法错误。③: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可以改变,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5. 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把立法的“大门”开到群众家门口,将老百姓接地气的立法意见征询直通人大,同时,又开阔了立法机关的视野、同步掌握社情民意。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①拓宽了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 ②巩固了法律实施的民意基础③是健全法律服务体系的探索 ④提高了立法机关的立法效能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的实质是开门立法,有助于立法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推进群众对立法的理解,推进决策的实施,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①②符合题意。③:题干涉及的是依法治国的立法环节,这与健全法律服务体系无关,③排除。④:民主与效率没有必然联系,④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③④。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16. 漫画《无处扎根》蕴含的道理( )A. 党面临着能力不足、脱离群众的危险 B. 党的干部要主动查找并勇于承认错误C.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 D. 党建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着力点【答案】C【解析】【详解】ABC:漫画《无处扎根》反映出贪腐现象在党的规矩、条例等面前无处扎根,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而不是强调党面临着能力不足、脱离群众的危险,也没有体现党的干部要主动查找并勇于承认错误,AB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D:党建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D错误。故本题选C。17. 《领导留言板》是人民日报社为中央部委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搭建的网上群众工作平台,供广大网民向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表达诉求、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由各地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办理、回复。开设该平台( )A. 坚持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B. 推进了全面依法治国进程C. 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全部诉求 D. 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答案】D【解析】【详解】A:材料没有体现专政,A不符合题意。B:材料没有涉及推进了全面依法治国,B不符合题意。C:满足人民群众的全部诉求说法错误,C排除。D:《领导留言板》供广大网民向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表达诉求、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由各地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办理、回复。开设该平台体现了人民民主,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8. 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期间,扬州市政府食堂提供游客餐,并推出免费开放停车场等举措,受到网友热捧,成为市民游客新“打卡地”。给这则新闻起个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 落实公民民主权利,广泛凝聚共识 B.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执政基础C. 积极落实群众路线,建设服务政府 D. 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助力旅游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A:该市政府的做法主观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不是落实公民民主权利,A不符合题意。B:材料的主体是政府,没有涉及党的领导,B不符合题意。C:政府食堂提供游客餐,并推出免费开放停车场等举措更好服务游客,体现了政府积极落实群众路线,建设服务政府,C符合题意。D:材料体现政府服务人民,不强调政府治理效能,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9.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该法强调要为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等提供便利。材料表明( )①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②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④全国人大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强调要为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等提供便利。表明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①正确。②:材料强调民主的真实性,没有体现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②不符合题意。③: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③正确。④:政府是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主体,④错误。故本题选A。20. 两会新力量,青春长报国。2024年全国两会,又有10件来自模拟政协活动的提案,由政协委员们成功递交到两会。中学生通过模拟政协活动( )A. 体验协商民主制度 B. 参加基层民主管理C. 依法行使提案权 D. 参与政策法规制定【答案】A【解析】【详解】A:2024年全国两会,又有10件来自模拟政协活动的提案,由政协委员们成功递交到两会。中学生通过模拟政协活动体验协商民主制度,A符合题意。B:材料强调的是模拟政协活动,不是基层民主管理,B不符合题意。C:人大代表拥有提案权,C不符合题意。D:政协不能参与政策法规制定,可以参与协商,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1.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此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表明( )①我国各国家机关之间既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政治生活安定有序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在我国,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因此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不是相互制衡,①说法错误。④:材料信息说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行,而不是政治生活安定有序,④说法错误。②③:材料中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表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也有效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③观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2. 近年来,某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推出乡镇人大主席团“四单”工作法(见下图),着力打造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样板。“四单”工作法( )A. 在群众点单中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B. 在代表定单中切实行使其审议权和决定权C. 在政府买单中履行其人大常设机关的职能D. 在人大验单中发挥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优势【答案】D【解析】【详解】A:在群众点单中,强调的是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未体现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A不符合题意。B: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B说法错误,排除。C:人大常设机关是人大常务委员会,不是政府,C说法错误,排除。D: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监督方案,检查工作,听取报告等工作,体现了在人大验单中发挥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优势,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3. 心系国计,关注民生。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协委员通过专题调研、提案、网络主题议政等多种形式,围绕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充分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等话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由此可见( )A. 政协委员积极履职,以实际行动展示责任和担当B. 政协委员在国家重要决策中发挥着民主监督作用C. 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机关,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D. 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制定国家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A:政协委员对人口老龄化进行专题调研、提案、网络主题议政,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发展“银发经济”、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提出意见和建议,这表明政协委员积极履职,以实际行动展示责任和担当,A正确。B:题干主要强调政协委员在国家重要决策中发挥着民主协商、参政议政的作用,而未涉及民主监督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C: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C错误。D: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而不是人口老龄化,且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政策制定,D错误。故本题选A。24. 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可高度概括为四句话,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下列符合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是( )①支持鼓励人们信仰宗教②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③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④信教群众应放弃宗教信仰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不鼓励和支持民族地区宗教信仰,也不会让信教群众应放弃宗教信仰,①④说法错误。②: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不断推动我国宗教的中国化,②正确。③: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③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25.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围绕中共中央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由此可见,民主党派( )A. 积极参政议政 B. 在组织上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 主动参与执政 D. 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答案】A【解析】【详解】A: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围绕中共中央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由此可见,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A符合题意。B: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组织独立、法律地位平等,二者没有组织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说法错误。C: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参与执政,C说法错误。D: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6. 近年来,某地探索建立“善信惠民”信用评价体系,通过量化基层治理各项事务,对群众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鼓励,推动基层治理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由此可见,推动基层治理要( )A. 实行民主监督 B. 创新治理方式C. 制定自治章程 D. 规范选举程序【答案】B【解析】【详解】A:民主监督强调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多应该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实际挂你了工作进行评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监督,A不符合题意。B:某地探索建立“善信惠民”信用评价体系,通过量化基层治理各项事务,对群众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鼓励,推动基层治理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体现了创新治理方式,B符合题意C:自治章程是村民(或居民)会议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通过的实行村民(或居民)自治的综合性规范。而材料强调量化基层治理的各项事务,而不是制定自治章程,C不符合题意。D:材料没有涉及规范选举程序,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7. 每天清晨,某社区总有一群居民在小广场使用高音喇叭跳舞带来噪音扰民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社区居委会召开谈会以完善居民公约,居民们对此畅所欲言。以下居民的建议适宜纳入公约的是( )甲:街道办要定期派出巡逻队伍,对扰民活动进行惩处乙:成立居民监督小组,对噪音扰民现象进行及时劝阻。丙:在社区公共场所使用音响设备跳舞须经过居民会议同意。丁:居民使用高音设备开展活动要在规定的时段和场所进行。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丁 D. 丙和丁【答案】C【解析】【详解】甲:街道办要定期派出巡逻队伍,对扰民活动进行惩处,街道办不能居对民进行惩处,甲错误。乙丁:成立居民监督小组,对噪音扰民现象进行及时劝阻,居民使用高音设备开展活动要在规定的时段和场所进行,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噪音扰民的问题,乙丁符合题意。丙:在社区公共场所使用音响设备跳舞须经过居民会议同意,“必须”说法过于绝对,丙排除。故本题选C。28. 党的十八大以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各有关方面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援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西藏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口支援有利于( )A. 发展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B. 实现各民族的同步富裕C. 建立和完善新型民族关系 D. 保障自治区行使自治权【答案】A【解析】【详解】A:援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西藏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说明对口支援有利于发展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故A符合题意;B: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实现同步富裕,B说法错误;C: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早已经建立,故C说法错误;D:对口支援与保障自治区行使自治权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9. 近年来,新疆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石榴籽”文艺小分队进乡村、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展览园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中华文化的涓涓细流浸润新疆各族人民心田。上述活动( )A. 夯实了民族平等的制度基础 B.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C. 消除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别 D.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A:民族平等的制度基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题干活动不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不符合题意。B:新疆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石榴籽”文艺小分队戏曲进乡村、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展览园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中华文化的涓涓细流浸润新疆各族人民心田。由此可见,上述活动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B符合题意。C: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不能消除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别,C说法错误。D:材料强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没有体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0. 某同学为一次政治讨论课准备了一些材料,内容涉及民主党派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的协商、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居民委员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事务提出建议。据此推断,该次政治课要讨论的主题是我国的A. 政党制度 B. 根本政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基本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D:根据题意,题中内容民主党派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协商,涉及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涉及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居民委员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事务提出建议,涉及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上述三项制度都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D符合题意。A:政党制度仅仅是上述现象的内容之一,A与题意不符。B:上述政治内容体现的是基本政治制度,而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与题意不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仅仅是上述政治内容之一,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31. 2023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2023年经济形势和2024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引奋进方向。制度优势是我国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保证。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通过政党协商这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经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引奋进方向。→可联系教材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关键词②: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2023年经济形势和2024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可联系教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通过政党协商这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经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32.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围绕今年的人大会议,某班同学搜集了以下素材。序号 政治现象 蕴含的《政治与法治》道理①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比16.69%;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34名,占比21.3%党政领导干部代表969名,占比32.55% A② 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并请各位代表审议。 B③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活动。6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新质生产力、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主题接受现场采访。 (④ 3月11日下午的会议议程包括:表决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 D根据上述政治现象分别写出蕴含的《政治与法治》道理。【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B:国家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C:人民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考点考查:人民当家作主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体现类主观题,需要调用人民当家作主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比16.69%;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34名,占比21.3%党政领导干部代表969名,占比32.55%→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关键词②: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并请各位代表审议→可联系教材知识国家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关键词③:6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新质生产力、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主题接受现场采访→可联系教材知识人民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关键词④:表决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可联系教材知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33.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对各民族、基层自治组织、宗教组织、公职人员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求。◆要增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国家鼓励和支持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爱国情感; ◆应当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他们在忠于国家、为国奉献,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对以上不同群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答案】对各民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促进基层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实践。对宗教组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多做贡献。对公职人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促使他们积极履行国家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保卫国家安全。【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考点考查:人民当家作主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需调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要增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等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可联系教材对各民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关键词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可联系教材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促进基层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实践。关键词③:国家鼓励和支持宗教团体、院校、场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联系教材对宗教组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多做贡献。关键词④:应当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可联系教材对公职人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促使他们积极履行国家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保卫国家安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34.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要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有储备三年行动,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顶层设计和部署,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推进乡村振兴,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③在乡村振兴中要建好坚强基层党组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④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需调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可联系教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顶层设计和部署,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关键词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可联系教材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推进乡村振兴,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关键词③:要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有储备三年行动,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可联系教材在乡村振兴中要建好坚强基层党组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关键词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联系教材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政治试题(原卷版).docx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