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精品课件(统编版(2019))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精品课件(统编版(2019))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导入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西罗马灭亡,东罗马
(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
15世纪
东罗马帝国灭亡
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
476年
封建时代
古代史
中古时期
近代史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
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日耳曼人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
民族大迁徙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经济:庄园和农奴制
思想: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1)原因
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内容
封君:授予土地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大权封臣:领取土地者,效忠封君,服兵役
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持自己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封君
封臣
双向契约
给予土地、保护封臣
宣誓效忠,服兵役
学习任务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④层级间相对独立,不可越级管理,政治上易出现割据分裂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3)特点(重点)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中世纪谚语
②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①以土地为纽带
③实质:双向契约关系,即双向权利义务
臣服之礼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4)影响
①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②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国王、皇帝或教会等理论上的所有者往往不能对其领土实行有效管辖 ,而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当地贵族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这就很容易引起国王与贵族 、王国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以及贵族、诸侯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中世纪欧洲战争起因类型计量分析》许二斌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探究一:封君封臣制度和西周分封制,有怎样的异同点?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中古西欧谚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平民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探究一:封君封臣制度和西周分封制,有怎样的异同点?
比较项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西周分封制
异 社会性质
管理
同 目的 内容 特点 影响 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各级封建主不可越级统治
以血缘为纽带,靠宗法制维系,实现天下共主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维护统治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前期维系统治,后期造成分裂割据
有条件地分封土地,行使权利,承担义务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
(1)构成
领主自营地
农民份地
农奴份地
自由农份地
①领主经营,由农奴耕种
②授予农民份地
③主持庄园法庭
自由人,缴纳租税服劳役
非自由人,缴纳租税服劳役
(2)性质
中古西欧的政治经济单位,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社会政治单位。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3)特征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①经济:自给自足、封闭独立
②政治:拥有自己的法庭,维
持社会秩序。
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
铁匠铺
教堂
公共草地
领主自营地
播种地
休耕地
播种地
谷仓
领主的房子
磨坊
森林
果园
(4)农奴与奴隶的异同
(P20页问题探究)
①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压迫
②异:相对奴隶,农奴的地位较高、受到的束缚更小
C.生产关系:
由奴隶制经济转变为封建制经济,生产关系进步
③生产关系:由奴隶制经济转变为封建制经济,生产关系进步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3、思想: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出生后首先在神父的主持接受洗礼
结婚时在教堂由神父主持婚礼
临终由教父主持涂香油仪式,以求灵魂能够升入天堂
死后葬礼在教堂举行,遗体被葬在教堂附属的墓地
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1)地位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表现
①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天主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西欧国王为获得教会支持,赏赐给教会大片土地,罗马教皇派出许多隐修士到西班牙、高卢、不列颠和北非等地区布教,广建修道院,扩建庄园出租土地,鼎盛时期,天主教会占有了欧洲三分之一的土地,成为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
公元6世纪开始,教会利用《圣经》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向信徒征收什一税。中世纪时,教皇索性宣布信徒可以支付相应的费用来获得救赎,这样教士兜售赎罪券,是西欧中世纪时特有的现象。
3、思想: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表现
3、思想: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②政治: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教阶等级制度。
神父
主教
大主教
红衣
主教
教皇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世俗君主无权对教会及神职人员行使权力。
——《教士不纳俗税》(1296年)
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
④王权与教权: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形成二元政治结构。
③思想:教会控制精神生活,打击“异端”,宗教戒律束缚人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政教合作
政教冲突
克洛维接受洗礼
卡诺莎之辱
教皇势力受到冲击
5世纪
13世纪
相互利用
相互合作
王权衰微
教权强化
王权加强
教权衰落
3、思想: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阿维农之囚
法兰西王国的强权国王腓力四世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077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任命主教等问题上矛盾尖锐,教皇宣布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并煽动诸侯反抗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到意大利卡诺莎城堡,极尽卑微悔过,受尽侮辱后才获教皇赦免,史称“卡诺莎之辱”。这一事件反映出( )
A.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 B.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制衡
C.神权统治阻碍民族国家发展 D.封建诸侯是神权政治的支柱
1308-1378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连续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卡诺莎之辱”到“阿维农之囚”反映了( )
A.社会生活实现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
B.专制王权日益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
C.欧洲民族意识加强和民族国家胜利
D.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法国揭开序幕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学习任务二:中古中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新变化?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分裂割据
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自给自足
文化:基督教会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 束缚人性
政治:王权加强,民族国家奠基
经济:城市兴起,市民自治
文化:大学兴起,思想解放
黑 暗
曙 光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十一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使得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当西欧封建制趋于完型时,内部已经孕育了新的因素。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政治:王权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基
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②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
(1)背景
(2)表现
①15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的强大王权
②15世纪晚期,法兰西国王逐渐完成统一,王权加强
③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政治:王权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基
(3)影响
思考:王权强化产生的影响是什么?(政治、经济、思想)
有利于欧洲各国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国家统一,中央集权,英法议会形成。
①政治
②经济
强大的王权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有力支持者,促进城市自治和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③思想
一定程度削弱基督教会的思想控制,促进宗教改革运动的到来。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2、经济:城市自治运动,城市兴起,市民自治
国王颁发的城市特许状
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城市的自治不是政治性的,而是法律性的,即从管辖它的领主或国王那里得到一种特权证书来保障它的一些权利。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琅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
探究二:以法国琅城为例并结合教材,分析中世纪城市发动自治运动的原因?方式?影响?
2、经济:城市自治运动,城市兴起,市民自治
(1)原因
①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②城市居民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
③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2)方式
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法律意义上的自治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2、经济:城市自治运动,城市兴起,市民自治
(3)影响
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①经济: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②政治:城市市民和王权结盟,推动王权强化和国家统一。
中世纪大学最早出现在交通便利、商业贸易比较发达、拥有自治权利和人身自由的城市。 ——武寅主编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③思想:大学兴起,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二、中古时期的东欧
(一)拜占庭
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
1、建立
(1)经济: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
(2)军事: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3)法律: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2、统治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二、中古时期的东欧
(1)原因
①连年征战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
②游牧部落的冲击,帝国陷入混乱
(2)灭亡
1453年,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一)拜占庭
3、衰亡
拓展:罗马法
1、历程
①起源,BC5世纪中期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
②发展,3世纪左右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帝国时期
③完善,6世纪
《民法大全》,系统化、法典化
2、影响
①稳定秩序、巩固统治
②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奠基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
(二)俄罗斯
中古西欧
中古东欧
基辅罗斯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
9世纪
13世纪上
17世纪末
伊凡四世加冕沙皇
1547年
建立统一国家
(莫斯科公国)
基辅罗斯
被金帐汗国征服
地跨两洲的庞大帝国
16世纪初
小结
政治:
封君封臣制度、分裂割据
经济:
庄园经济和农奴制
思想:
神权至上,束缚人性
王权强化,议会兴起
西欧
东欧
拜占庭
俄罗斯
近代资本主义
城市兴起,市民自治
大学兴起,思想解放
西欧封建制行将崩溃,即将迈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
东欧继续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稳固
背诵
1、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与新变化
2、封君封臣制度的特征
特征
新变化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分裂割据
经济:庄园和农奴制,自给自足
思想:基督教占统治地位,束缚人性
政治:王权加强,民族国家奠基
经济:城市兴起,市民自治
文化:大学兴起,思想解放
①以土地为纽带
②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③实质:双向契约关系,即双向权利义务
④层级间相对独立,不可越级管理,易割据分裂
3、封君封臣制与宗法制的异同
4、王权与神权的斗争,王权加强的影响
5、市民自治运动的影响
①经济:推动了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②政治:城市市民和王权结盟,推动王权强化和国家统一。
③一定程度削弱基督教会的思想控制,促进宗教改革运动的到来。
斗争
5世纪前,相互合作
8世纪-13世纪,王权衰微,教权强化
13世纪以后,王权逐渐加强,教权逐渐衰微,16世纪,宗教改革
王权加强的影响
①政治: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国家统一,中央集权,英法议会形成。
②经济:强大的王权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有力支持者,促进城市自治和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③思想:一定程度削弱基督教会的思想控制,促进宗教改革运动的到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