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9.1 生活需要法律以法之名,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2023年10月24日,我国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聚焦时政热点思考:这部《爱国主义教育法》带我们走进一个什么天地?走进法治天地,体会法治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CONTENT目录法治的内涵、要求、地位?03为什么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01法律的含义、本质各是什么?02法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04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01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矛盾和纠纷,不仅要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有时更需要法律来调整。如:《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食品安全法》探究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①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考考你----你还知道中国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规范生产者、销售者的行为,调整消费生活,保护消费者。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生活,保护人们的财产安全。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生活。②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法律与生活的关系生活制定和颁布法律生活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活处处有法律,法律无处不在在家里:《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民法典》在社区:《民法典》《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在路上:《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学校:《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等在超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法典》《食品安全法》住行衣食法律已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探究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小东,我骑车带你回家吧,快上来!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说明了什么?③法律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不用了,我自己走回去,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骑自行车,不得载人。我开了一家网店,生意火爆,主动申报纳税!法律与我同行思考:《法律与我同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④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未我们提供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1、出生后,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身份证。2、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3、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4、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5、年满18周岁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6、年满18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7、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8、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A.劳动法B.宪法 选举法C.民法典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D.户口登记条例 居民身份证法E.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F.未成年人保护法 劳动法G.宪法、兵役法H.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权利权利义务权利权利权利义务义务权利义务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探究与分享:把我一生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①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用以规范和调整生活,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②法律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③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02法治的脚步探究2:法律的产生、含义、本质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法律的本质含义: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 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2、什么是法律?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的本质)②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③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探究与分享:法律制度产生以后,人类走上法治的道路了吗?法制法治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目标:保障权利、制约权力。强调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法律制度的总称。目标: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的统治秩序。理清易错易混点1:法制与法治从法制到法治有多远?法律产生后,人类社会走上依法治国道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3、法治的内涵、要求、地位?①内涵: 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②要求: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③地位: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行依法治国1999年通过我国现行宪法1982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202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0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新中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法治建设,人人受益。近年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2023年6月28日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3年12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24年1月1日起实行。严肃党的纪律,实现政治清明,探究4、法治的意义?有利于实现政治清明1有利于民心稳定3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42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4、法治的意义?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②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5、为什么要法治?(地位+意义)?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②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④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课堂小结生活需要法律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脚步法律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用以规范和调整生活法治产生: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创制法律法律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含义: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 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要求: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地位: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意义:有利于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下列体现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有( )A.在公交车上,我主动为老人让座B.尽己所能,关爱他人C.到了法定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上学D.仪表整洁,举止端庄C属于道德义务属于道德义务文明有礼的要求、不符合题意2、学习了“法治的脚步”后,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法律就产生了B.国家产生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造法律C.法律的本质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D.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B国家产生之后才创制法律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长达千年的私有制社会一直是人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3、(2024·云南昭通·一模)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保障。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下列对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法律就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C.法律能够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D.人类社会出现以后,法律就一直发挥着作用C法治国家产生之后才创制法律4、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可判处死刑。这体现我国法律(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生命权最有效的方法C.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C为我们提供自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5、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 )①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 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③助推中国梦的实现④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A谢谢聆听遇见你真好NICE TOMEET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1 《生活需要法律》 课件.pptx MyVideo_1.mp4 从法制到法治有多远.mp4 爱国主义教育法.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