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政治认同:通过对法律特征的学习,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明白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法治观念:认识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能够体会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教学难点:法律的作用1.法律的特征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法律的作用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问题导学法律的特征第一目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道德等徒手画方圆与用尺、圆规画方圆比较讲授新知法律和道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道 德校纪校规法 律共同点规则讲授新知道德校纪校规法律思考:1.观察三幅漫画,分析漫画中的行为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来约束和规范?2.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谈论他们的区别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无故迟到、旷课,是违法校规的。无证驾驶、后悔呀!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讲授新知教材P90 比一比,填一填,从生产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法律道德校纪 校规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自然形成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制定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舆论监督,风俗习惯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全体社会成员全体社会成员在校教职员工,在校学生讲授新知⑴联系:道德、纪律与法律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⑵区别:法律、道德、纪律、规章等行为规范在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等方面存在区别。1.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 它们有什么关系?(联系与区别)P90笔记中华儿女历来崇尚“精忠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今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12月21日上午,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宣传解读和贯彻实施,形成推动法律正确有效实施的浓厚社会氛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共同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新闻发布会。想一想: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如何产生的?讲授新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过程2022年7月提出,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2023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2023年10月24日思考: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过程,我们能看出法律具有什么特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我国的立法机关: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案的公布我国的立法程序:知识拓展根据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产生过程,思考: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什么?社会上已经存在的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之中。根据实际需要,认可其为法律讲授新知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修改 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有法律效力的活动。认可制定国家创制法律的形式提案——审议——表决与通过——公布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讲授新知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法律后,会对谁起作用呢?如果有人不遵守怎么办?讲授新知军队追捕犯罪嫌疑人警察抓捕犯罪嫌疑人法庭审理犯罪嫌疑人监狱监禁罪犯这说明了什么?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讲授新知军队法庭警察监狱合法为前提相关链接 国家强制力讲授新知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指出,五年来,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1.9万件13.9万人。依法从严惩处孙政才等92名原中管干部,对赵正永、孙力军、王立科、傅政华、刘彦平等依法适用终身监禁,对赖小民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彰显党中央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同时,人民法院坚决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对挪用惠农资金、克扣征地补偿款、贪污危房改造补助等腐败犯罪严惩不贷。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坚持不懈涵养清风正气。讲授新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思考:材料体现了法律具有怎样的特征?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平等地享有权利)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平等地履行义务)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平等地适用法律)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P92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笔记2.法律的特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教育法修正案,加大了对考试作弊行为处罚的力度,规定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存在抄袭、代考等作弊行为的,可以取消考试资格或成绩,情节严重的可以“禁考”一到三年,甚至追究刑事责任。请续写下表,使材料内容与其体现的法律特征一一对应。材料内容 法律特征①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该规定适用于任何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考生 ②③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教育法修正案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国家教育考试中存在情节严重的作弊行为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学以致用随堂练习1.(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了( )A.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随堂练习2.(2023·河南·中考真题)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之一。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 )①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③只对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人具有约束力④能让公民不再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侵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3.(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上述行动表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只针对严重违法犯罪行为C.法律主要依靠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力量保证实施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随堂练习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2023年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这体现了(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随堂练习5.(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这则材料体现的法律特征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随堂练习6.(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体现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B.刘某因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C.学校处分违反校纪的学生D.某公司制定员工考勤制度B随堂练习7.(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唐某等三人非法捕捞青海湖裸鲤,情节严重,被人民法院依法判令刑事附带承担生态修复费用,并组织增殖放流。此案件说明( )①法律保护生态文明②行政违法行为都要受行政制裁③法律禁止捕捞行为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随堂练习8.(2022·云南昆明)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学校严肃批评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并给予纪律处分B.乘客们纷纷谴责在公交车上争抢爱心专座的李某某C.张某因制作、传播侮辱他人的漫画,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D.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C随堂练习9.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D. 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B随堂练习法律的作用第二目交通混乱不堪“交通井然有序”思考:两幅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讲授新知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法律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讲授新知《网络安全法》第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可以做什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应当做什么新《环保法》第三十八条 “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应该怎样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不应当做什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歌舞厅、游戏室、录像厅和网吧。不应当做什么权利与义务以案说法七年级学生小云的父亲,买了一辆中巴车,从事客运生意。为了节省开支,小云的父亲一直想让小云辍学,帮他售票,但小云始终不同意。后来在小云父亲执意要求下,小云被迫辍学。学校得知此事后,会同社区、镇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做小云父亲的思想工作……思考:你认为小云的父亲应该怎么做?法律依据是什么?应该让小云重返校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讲授新知《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讲授新知真实案例:: 游客朱先生一家在某景区的大排档用餐,点菜时已经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账时却变成38元一只,整盘收费1500多元……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对该烧烤店作出罚款9万元、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并要求其退还非法所得。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以案说法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作用)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规范作用)知识小结三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作用)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总述)知识小结2.法律的作用讲授新知法律保障生活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和其他行为规范的共同点:共同约束行为,维护秩序法律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规范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解决纠纷、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合法权益规定权利、义务,指引、教育人向善课堂小结1.(2023·浙江湖州·中考真题)截至2023年5月,全国“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依法清理违规信息141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92万多个,其中永久关闭账号6.66万余个,有力震慑了“自媒体”违法违规行为。这充分彰显了( )①法治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识②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③法治让我们的网络生活更美好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随堂练习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可判处死刑。这体现出我国法律( )A.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B.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C.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D.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生命权最有效的方法A随堂练习3.(2023 湖南株洲)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株洲市区公安机关5月份共处置中心城区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警情22起,对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这体现( )A.法律只服务于当前的生活B.法律对犯罪分子毫不留情C.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D.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C随堂练习4.(2023 四川广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国事”,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这部法律的实施( )①体现了法律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②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有利于促进父母承担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责任④表明该法律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A随堂练习C5.(2023 江苏扬州)下列观点与如图漫画最吻合的是( )A.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D.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随堂练习新学期要加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