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阶段综合素养评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阶段综合素养评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阶段综合素养评价
(答题时间为40分钟)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54%)
(一)如图是蚕豆的相关图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的豆荚是蚕豆的___________(选填“种子”或“果实”)。
2.图二中,会发育成茎和叶的是__________,会发育成根的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3.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 )。
A.种皮 B.子叶 C.水
4.蚕豆的豆荚成熟后外壳干燥而坚硬,很容易裂开,由此推测蚕豆靠( )传播种子。
A.动物 B.弹力 C.风力
5.如图所示的种植杯,在透明种植杯中用纸巾将蚕豆种子和土壤隔开,主要是为了( )。
A.方便固定种子的位置 B.保证水分的供应 C.方便观察
6.上图中把萌发的四粒蚕豆种子朝不同方向放置一段时间后,根都会( )生长。
A.朝摆放的方向 B.朝上 C.朝下
7.观察蒲公英、樱桃、椰子的果实,根据特点推断种子传播的方式。(填写字母)
A.水流传播 B.风力传播 C.弹力传播 D.动物传播
植物名称 果实/种子的特点 种子传播方式
蒲公英 果实上有轻轻的绒毛 ( )
樱桃 果实鲜艳、美味 ( )
椰子 果实可以漂浮在水面 ( )
(二)下面是小科做的关于植物生长变化的研究,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8.为了研究植物根的作用,以凤仙花为材料,下列实验最合理的是( )。
A. B. C.
9.用红色记号笔在试管外壁水面的位置画线,目的是( )。
A.使试管美观 B.固定植物 C.方便观察水量的变化
10.一段时间后,试管里的水位会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这说明植物的根具有_________的作用。
11.小科继续探究水分去了哪里?小科剪去凤仙花的根,将其茎的下端浸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观察。
①在烧杯中盛放红色染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剪开凤仙花茎的纵切面,可以观察到纵切面( )。
A.全被染红了 B.没有被染红 C.出现一条条红线
③这个实验能证明植物的茎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
12.细心的小科发现了凤仙花叶片微微泛红,猜测水分可能跑到了叶子再散发到空气中。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选取了一棵新的植株,在叶子上套上干燥的塑料袋。若小科的猜测是正确的,则在塑料袋内壁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3天后,观察到这片叶子枯黄了,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 )。
A.水分 B.阳光 C.空气
(三)本学期,我们播种了凤仙花,观察记录了凤仙花的生长变化。科学探究小组详细记录了凤仙花的一生,并根据记录作了整理。下图是根据凤仙花在不同生长阶段植株的高度绘制成的折线图。
14.要想凤仙花种子正常发芽,应该选择的种子是( )。
A.籽粒饱满、没有受过伤的
B.干瘪瘦小的
C.有虫孔的
15.关于播种凤仙花,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在花盆底部的出水孔上放一个小石块,能更好地排水
B.在土中挖一个深约10厘米的坑,放几粒种子,再用土盖上
C.凤仙花种子种下后,往花盆里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
16.从上图可知,茎高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生长速度一直很平均 B.先长得慢,再长得快 C.开花之后生长变慢
17.他们还想了解花的结构,于是对凤仙花进行解剖,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夹住基部撕下各部分
B.从内到外依次解剖
C.解剖后将各部分分类摆放
18.请你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对凤仙花的四个部分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雌蕊”“雄蕊”“花瓣”或“花萼”)
19.该小组还了解到番茄种植户为了提高番茄产量会进行人工授粉,使_________上的花粉落到_________的上端。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均选填“雌蕊”或“雄蕊”)
二、电路(46%)
(四)粒粒同学在家中找到两节干电池、一个小灯泡和一些导线,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 乙 丙
20.上图中,短路的电路是图_________,小灯泡能正常发光的是图_________。(均选填“甲”“乙”或“丙”)
21.粒粒同学拿出干电池作为电路的电源,请在括号中用“+”或“-”分别标出干电池的正负极。
22.粒粒同学观察了导线的结构,如图所示。导线最外面包裹着一层塑料,塑料属于___________;导线里面的材质是铜丝,铜丝属于___________。(均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3.下列对电路短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可能引发火灾 B.用电器正常工作 C.电路中的电流很大
24.在图丙电路中的两个接线头之间接入( ),小灯泡会亮。
A.铁钉 B.玻璃 C.橡皮
25.下图中电池、灯泡和导线完好,小灯泡会亮的在括号里打“√”,不亮的打“×”。
26.粒粒同学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检测结果如表所示,试着画出接线盒内可能的连接方式。
接线 1-2 1-3 1-4 2-3 2-4 3-4
通路 √ √ √
断路 √ √ √
(1) (2) (3) (4)
(五)某班级在学习了“电路”单元之后,设计了一个家庭照明电路(如图)。
27.运用所学的电路知识,用线代替导线在1号房间画出电路连接图点亮小灯泡,并用
箭头表示电流方向。
28.通过组装,1号房间的灯泡点亮了,说明有( )通房间过灯丝。
A.电流 B.导线 C.电池
29.第一小组发现2号房间的灯时暗时亮。下列用电路检测器排除故障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检测前,把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看灯泡是否亮
B.检测导线时,把两个检测头分别连接导线的两端
C.检测时,只需要检测一次就可以了
30.第二小组发现3号房间的灯一直亮着,检测发现电路中没有开关,于是决定自制开关。他们在班级中寻找到很多物品,有木块、铝条、塑料片、图钉、回形针、纸片。其中属于导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绝缘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他们选择一些材料制作开关,下列物品不能制作成开关的是( )。
A.图钉、铝条、塑料片 B.木块、图钉、回形针 C.木块、纸片、塑料片
32.该班级完成了作品展示,并进行了用电安全宣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湿毛巾擦拭开关 B.户外活动时远离高压线
C.导线的橡胶外皮老化不用管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阶段综合素养评价
参考答案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共54分)
(一)(每空2分,共20分)
1.果实 2.2;4
3.B 4.B
5.C 6.C
7.B;D;A
(二)(每空2分,共18分)
8.A 9.C
10.下降;吸水
11.①;②C;③运输水分
12.水珠 13.B
(三)(每空2分,共16分)
14.A 15.B
16.C 17.B
18.(每空1分,共4分)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19.雄蕊;雌蕊
二、电路(共46分)
(四)(每空2分,共30分)
20.甲;乙
21.(每空1分,共2分)
22.绝缘体;导体 23.B
24.A 25.√;×;×;√
26.(每图2分,共8分)
(五)(每空2分,共16分)
27.(每线1分,箭头1分,共4分)
28.A
29.C
30.铝条、图钉、回形针;木块、塑料片、纸片
31.C
32.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