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1.了解大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厘清二者与劳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关系,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通过搜集史料、图片等资料,认知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从“史料实证”角度探究现代工厂制度的特点,认知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之间的内在关联 3.立足“时空观念”,掌握现代工厂制在中西方的异同,联系近代中国实业救国等史实,培养“家国情怀” 一次转变:从工场到工厂 三大变革: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变化、生产力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 三大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知识点一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机器大生产(1)背景: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______。(2)标志: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__________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3)特点: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____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2.工厂制度(1)出现:随着工厂的出现,________逐渐形成。(2)特点模式 工人实行______规章 工厂主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方式 __________被广泛应用,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原料 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3)影响:有利于________、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3.工厂制度引入中国洋务派 19世纪中后期,创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近代企业,引进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民族资 本家 ____________等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1.知识拓展——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2.比较辨析——“工厂”与“工场”(1)工厂是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2)工场是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其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二者都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3.概念阐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1)“近代”从生产力角度理解,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2)“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而兴建的工厂制工业。(3)近代民族工业: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4.思维拓展——近代化与工业化(1)近代化是指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的过程。(2)近代化的表现主要包括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科学化、理性化。 知识点二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1)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2)问题: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3)解决: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2.__________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交通方式 工业革命中英国的人工____、铁路运输发展迅速作用 欧美国家形成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国际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______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1)以____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2)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1)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以后,人们必须守时,________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2)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原因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 西方 英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中国 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________”,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6.给民众生活带来消极影响。(1)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2)斗争:19世纪,欧洲________运动风起云涌,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5.学术前沿——英国就业人口的变化解读:材料反映了英国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减少,工业就业人口比重增加。反映出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6.学术前沿——癸卯学制“癸卯学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等。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高等学堂和大学堂,大学堂分为经学科大学、政法科大学等。——摘编自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解读:从“癸卯学制”的内容可以看出其特点有:课程设置门类较为齐全、学制体系比较完善、由精英教育转向国民普及教育等。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史料实证·史料一 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旁有一巨室,女工共百人。……户外又一屋,贫儿一百五,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彼皆穷人子,终日不得息。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又有一广厅,五十修剪工。各自施妙技,天衣真无缝。又有八十人,将呢加浆洗。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英国手工工场的歌谣思考:(1)根据史料一概括手工工场劳作的特点。解读:抓住关键信息:“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修剪工”“染工”“扦制匠”。史料二 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棉花分三路,原来泥沙搀杂,弹过六七遍,则白如雪,柔于绵矣。又以轮纺,由精卷而为细丝。凡七八过,皆用小轮数百纺之。顷刻成轴,细于发矣。染处则在下层,各色俱备。入浸少时,即鲜明成色。织机万张,刻不停梭。——斌椿《乘槎笔记》思考:(2)根据史料二概括英国织布大行(工厂)的特征。解读:史料二中关键信息“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分三路……弹过六七遍……凡七八过”“织机万张”等。手工工场与机器大工厂的区别项目 手工工场 机器大工厂盛行时间 约14-18世纪 18世纪60年代以来动力机械 使用手工工具 蒸汽动力、内燃机动力、电力生产规模 规模小 规模大生产技术 局限于手工技术 采用先进科技,技术成熟生产方法 分工少 采用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分工细致管理制度 小单位进行生产,无现代管理制度 实行倒班制,严格的奖惩制度,统一供应、合理调配原料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开放探究·材料 下表是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几部小说摘编的部分内容。内容 作品“这个小镇到处都是机械与高耸的烟囱,它们永不停息地冒着黑烟,不断袅绕的烟雾犹如幽幽阴魂,永远没有散去之日” 《艰难 时世》奥利弗一入伦敦街头的贫民窟,就感到“街道非常狭窄,满地泥泞,空气中充满了各种污浊的气味”,“有些房屋因年久失修,眼看要坍倒在街上……水沟阻塞不通,恶臭难闻” 《雾都 孤儿》这些议员“常常拿着手表赶乘北上的火车,并在事先拍一份电报,说自己很快就要到了。这些征服一切的机车隆隆地日夜向远方奔驰,或者平稳地驶到它们的旅程终点,像驯服的龙一样滑行到指定的地点,停靠方位的误差不会超出一英寸” 《董贝 父子》“煤灰和烟尘”给枯萎的叶子和花朵“镀了层黑色”,“挣扎的蔬菜”像是“生了病似的在火灶和熔炉的热气喷射之下低下头来”,周围的一切好像“更要枯萎而又死气沉沉” 《老古 玩店》思考: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促使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发挥了作用。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1)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2)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3)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劳作方式 和生产关系,工厂和工厂制度出现。 2.工厂制度采用流水线生产,各个环节协同劳作,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3.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采用机器生产,由政府投资,引进技术,产品售于市场以赚取利润,辅助军事企业。 4.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的阶级矛盾激化,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1.18世纪后半叶,随着生产技术变革的进行,尤其是动力机器的发明与应用,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格局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 )A.分散的手工作坊消失B.工厂制度的兴起C.集中的手工工厂发展D.工人阶级的崛起2.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有人这样评价福特汽车生产:“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儿,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它。”据此可知,福特的成功在于( )A.世界市场的形成B.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C.垄断组织的产生D.自动化技术的应用3.张之洞掌管湖北期间,重点发展汉阳当地工业,建设长江中游交通网;左宗棠掌管福建期间,大力发展当地沿海区域的航海及船舶工业,并建立了厦门这一近代化城市。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成立了总理衙门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创办了新式学堂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4.下面为英国近代人口结构变化简表(局部)。年代 1700年 1801年 1851年总人口(万人) 506 866 2 088城市人口(万人) 85 238 1 119城市率 16.8% 27.5% 53.6%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A.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B.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C.海外殖民活动的扩展 D.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5.伊丽莎白塔,俗称“大本钟”,它起到准确报时的作用,成为伦敦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更为严格的时间观念。与这种时间观念形成相关的是( )A.工厂制度的确立 B.初等教育的推广C.民主政治的完善 D.钢铁工业的发展6.1848年,英国漫画家威廉·纽曼在《庞奇》杂志上发表了一首题为“脏兮兮的泰晤士老爹”的配图诗。其中“泰晤士老爹”被拟人化地描绘成一副流浪汉的模样。该图反映了当时( )A.社会矛盾尖锐 B.生活方式改变C.生态环境恶化 D.人与自然和谐[必备知识·素养奠基]知识点一1.(1)专业化 (2)改良蒸汽机 (3)聚集 2.(1)工厂制度 (2)倒班制 生产流水线 (3)科学管理3.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张謇、范旭东知识点二2.交通运输业 运河 流动性3.(1)英国4.(1)准时准点 5.癸卯学制6.(2)社会主义[关键能力·素养提升]主题一(1)提示 生产规模大,雇佣工人集中生产;以手工劳动为主;工人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微薄;分工协作。(2)提示 特征:工厂规模庞大,工人数量众多,男女混杂,工序繁多。主题二提示 示例:历史现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火车和电报。阐述: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大量使用,促使煤炭大量开采,进而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火车机车得以发明;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更便捷的通讯手段,电报应运而生。这些重大发明都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结论:工业革命中交通和通讯工具的革新,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学业达标·素养评价]1.B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随着动力机器的发明与应用,工厂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工厂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生产组织形式发生质的变化,故选B项;“消失”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手工”说法错误,排除C项;“工人阶级的崛起”是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不属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排除D项。]2.B [根据材料“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儿,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它”可知这是流水线生产,这使得生产工序被分割成各个环节,工人分工更为细致,属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故选B项;福特的成功源于流水线生产,不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排除A项;垄断组织指为获取高额利润,多家大企业通过协议、控股、持股等形式建立的组织,排除C项;自动化技术出现于二战后,排除D项。]3.D [根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及民用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业,促进了中国城市近代化,推动了中国近代化,D项正确;总理衙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设立的,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创办新式学堂,排除C项。]4.B [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进而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故选B项;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的具体表现,民主政治主要表现为公民权利的行使、部门职责的分化,故“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的具体表现,海外殖民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进行掠夺和剥削,把落后国家变成它们的垄断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变成它们的军事战略基地,从而取得和保证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故“海外殖民活动的扩展”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反而引发很多社会问题,排除D项。]5.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大本钟的出现传递一种崭新的、更为严格的时间观念,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史实可知,这与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建立,要求工人遵守时间有关,故选A项。]6.C [由材料“1848年”“脏兮兮的泰晤士老爹”“被拟人化地描绘成一副流浪汉的模样”及图示漫画可知,漫画作者意在告诉人们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造成当时生态环境恶化,C项正确,排除D项;漫画主旨不是关于社会矛盾的,排除A项;通过漫画无法看出当时生活方式改变,排除B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