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作文热点话题之劳动教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作文热点话题之劳动教育

资源简介

2024中考作文热点话题之“劳动教育”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之际,我们向广大劳动者致敬,感谢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将“劳动”刻进了骨血里,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是要重新擦拭勤劳荣耀,唤起对勤劳、劳动应有的尊重。正因如此,“劳动教育”话题在中考作文中占据重要地位。
角度一:记一次劳动经历
【考题预测】
1.我眼中的劳动之美;
2.劳动,让我 ;
3.一堂特别的劳动课;
4.请以“劳动与成长”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5.请以“劳动,乐趣无穷。”为开头或结尾,记叙你的一次劳动经历。
【思路点拨】记叙自己的劳动实践,“我”一定要参与其中,并且要记录完整的劳动过程。在劳动实践中,“我”看到了什么,做了哪些事,从中体味到什么。体现出这次劳动对“我”的影响和意义。
角度二:致敬劳动楷模
【考题预测】
1.劳动楷模,时代之光;
2.像他这样的人;
3.你有没有用心留意过身边的劳动者?他们也许是环卫工人;也许是公交司机;也许是学校的后勤人员。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为我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请以《向致敬》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思路点拨】首先要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劳动楷模;其次要以具体事件体现出其值得赞扬和学习的品质与精神,如热爱岗位、默默奉献、对工作精益求精等;要有独特感悟,表明自己的敬意,表达向他/她学习的决心。
角度三:劳动教育与青年成长
【考题预测】
1.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日益普及,有人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将会被取代,劳动精神是否还有其价值和必要性?围绕“新时代下的劳动精神”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是议论文、记叙文或散文,探讨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劳动精神的新内涵与重要性,字数不少于600字。
2.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高尔基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要求:从以上材料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把你的故事或感悟写出来。
3.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为了让劳动教育在校园里生根。校刊编辑部现面向全校同学征稿。请任选一个任务,撰写稿件。
【任务一】生活中你认真观察劳动者的手吗?他们或许同你只有一面之缘,他们也或许和你朝夕相伴。他们虽来自各行各业,但都用勤勉装点着世界。请你以《致敬每一双勤劳的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为了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请以“小劳动,大教育”为话题,撰写一篇演讲稿。
【思路点拨】行文中要明确体现劳动教育如何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培养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尊重劳动等优良品德。
满分作文
角度一:记一次劳动经历
我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刚放暑假,我便回到乡下避暑。正值农忙,我戴着一顶草帽,坐在田垄上,看着爷爷和农户们收割麦子。
太阳从山腰爬上云端,爷爷挺直腰杆,把镰刀放到地上,喘着粗气招呼我下去。我唯恐被炙热的阳光灼烧臂膀,被灰黄的土地弄脏裤脚,忙连连摇头,冲爷爷喊道:“别了,爷爷,我做不了这个。”
然而,爷爷并没有放弃,他将镰刀放在地上,走过来:“来吧!怕什么?先向前迈出这一步,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你总能学会的。”还不等我开口,他又爽朗地大笑几声,说:“咱家几代都是种地的,黄土地就和母亲一样亲切,在母亲怀里走一遭,有什么迈不动步的呢?来吧!”
爷爷拉着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走着,阵阵暖风吹过,将尘土和热浪带到我的脸颊上。我敞开双臂,感受着呼啸而过的风沙,内心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家乡情愫。我的心脏似乎开始加速跳动,血液也似乎在体内沸腾。于是,我一大步迈出去,面向属于我的田地。
接下来,我一边用镰刀笨拙地割着麦梗,一边品味着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当我的手指触摸到细细的黄沙时,当我的小臂拂过粗糙的麦芒时,我仿佛看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里,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画面。几辈人的汗水滚落到这富有盐碱的土地里,让这里的小麦更加饱满。微风拂过,我感到格外清爽舒适,躬耕在这片土地上,只觉得身心舒畅。日落时分,看到一摞摞的麦梗堆在自家的院落里,我的疲惫感顿时消散,只有满心愉悦。
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我所学到的不仅仅是农耕技巧,更明白了人不该骄矜自傲、迷失方向,需潇洒坦荡,前路才不会迷茫。像挪威作家阿澜·卢所言:“我们已经习惯了所谓舒适的城市生活,但偶尔也需要去体验一下自然的浩瀚,感知我们到底来自何方。”
同样需要倾洒汗水的,还有我们人生的田地,坚定地挥舞起镰刀,在自己的人生田地里耕耘吧!
【满分点评】文章语言质朴细腻,记叙了“我”自己在爷爷的引导下由拒绝、畏惧劳动,转变从劳动中获得喜悦和满足。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由眼前的田地联系到人生的田地,揭示了自我成长的主题。使文章读来真实自然,发人深省。
角度二:致敬劳动楷模
有匠人精神相伴
我是一块被磨损的钟表,身上的金属构件早已结上铁锈。我曾是清朝贵重的手工艺品,远渡重洋归来,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我的心宛如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了下去。
直到我遇见了你,得到了你的陪伴。王师傅,您是故宫修文物的一员,虽然着装与常人无异,但却是顶级的匠人!
听闻您在故宫修文物已有四十余年,满墙的钟表都在您的手中重获新生。您的心如春风般温暖,您的眼有秋毫不放之功,您的手有毫厘千钧之力。“修旧如旧,不留痕迹”,您因为热爱,所以倾心,一笔一画地描绘,一刀一锉地雕刻,小心翼翼地修补,每一个动作都是如此专注。
初来乍到,我激动又紧张,但您的手很暖和,慢慢安抚着我。您小心翼翼地用布遮挡住我的身体,您还得时时刻刻控制零件周围的湿度和温度,为此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
文以载道,物传精神。匠人在修复文物时,会注入自己的专注、耐心、细致。这便是匠人精神,这种精神支撑着和您一样优秀的匠人默默无闻地付出。
您的工作看似琐碎、重复,但这平凡中蕴含的意义,早已在每一次焊接、每一次上色中暗暗呈现。我想,这便是匠人精神的内涵吧!您追求的、实践的,正是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品质。
我终于再次容光焕发、笑容满面,恢复了百年前的自信。如今,我被展览,被人们欣赏,这便是我跨越百年与您相遇的结果!虽然文物“无痕”,但匠心“有痕”;虽然文物表面无迹,但匠人精神永远都在传承。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档节目播出时,我再一次看到您的面庞。有记者采访您时发问:是什么让您如此坚持?您笑而不语。但我明白,那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匠人精神。如您一样的匠人还有很多,你们无名无我,无功无利,却以修补疤痕的形式接近永恒。
何其有幸遇见了您,因为有您,才让蒙尘已久的文物再一次焕发光彩!有了您的陪伴,我才明白何为匠人精神!
【满分点评】构思新颖巧妙,作者想象自己是一块钟表,并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故事,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文物与匠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突显出匠人精神的可贵。表达了作者对匠人精神的钦佩和赞美,并强调文物修复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修补,更是匠人内心情感的表达,主旨深刻。
角度三:劳动价值意义
实践后才发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将知识以简单的形式告诉我,而实践让我将知识带入生活现实,并发现知识背后真正的奥义。
我曾在乡村老家度过一个假期。那时大暑刚过,书中曾提到此时应锄草、浇水。我跟着爷爷到田间干活,看着宽广的农田,我产生了将书中的知识付诸实践的想法。
我提出与爷爷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但当我真正站在田里的时候便后悔了——脚上穿着的跑步鞋不仅让我站不稳,还非常容易打滑。我跌了一跤,下意识地去扶地面,可一伸手便扎进松软的泥土里。平日里泛舟于《天工开物》《齐民要术》的我,实践的时候竟如此笨拙。
刚刚站稳后,我便想着大展身手,按照书里的方法:先看颜色和高度,确定杂草的区域,再过去弯腰仔细找,最后连根拔出。说着轻松,但这些杂草星罗棋布、肆意生长。我不仅要在打滑的农田中走来走去,还要不时俯下身仔细辨认并除掉杂草。没一会儿,我的腰和腿就一起拉响了警报。
爷爷让我在田边树荫下歇会儿,我咕嘟咕嘟地喝着水,爷爷笑着向我传授经验。原来,我的方法过于刻板,俯下身逐个辨认,既费时又费力。爷爷说拔之前先辨别庄稼与杂草的长势,便能轻松锁定杂草的位置。走近以后,再看看颜色和叶子的形状,便能“一击命中”。我便用爷爷的方法,和杂草开启了第二回合的较量……
在漫长的体力劳动后,我意识到,实践带给我的,不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这一句浅显的感慨,而是真真切切的“知行合一”。
实践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它或许不是想象中的水到渠成,但它绝对有着蝴蝶飞过沧海的波澜壮阔。知识让我们以最简单的形式认识了并不简单的生活,而实践让我们发现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高明艺术,也让我们在体验和试错的过程中逐渐知晓生活的真相。
【满分点评】文章选取“我”在田间拔草的典型事例,记叙了“我”在实践过程中验证知识、获取经验,从而对“知行合一”有了深刻理解的经历。作者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叙事时有升华、议论时有支撑,并在叙事过程中增添细节,使文章内容生动而丰满。
主题素材
1.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2.天穹一望无际,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风抚过我的脸颊,带来了阵阵稻香。外婆在田中忙碌的身影,在阳光下绽放出明丽的色彩。
3.绿树下,泥土和生机在水中沉淀;草叶间,稻花的清新在空中漫散;田埂上,两鬓斑白的他盘坐于地,望着稻田,望着田中的孩子。
4.劳动是一首歌,唱响时代的脉搏;劳动是一幅画,绘出时代的蓝图;劳动是一首诗,颂出时代的诗意。今日之少年,当以劳动修炼自我、砥砺身心,奏出时代最强音。
5.望着点亮稻田的萤火虫,我不禁感叹,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劳动就像生命中的微光,只要热爱劳动,不断付出,那么微光便会汇聚成灿烂的光束,从而点亮人生。
6.平凡的花朵也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色彩,正如这一代又一代的制陶匠人,他们是尘埃里的花朵,虽然平凡,却在岁月里绽放着独特芬芳。
7.能守便守,他守的也许不只是这门手艺,更是一种传统,一种在这快节奏的时代中想要慢下来的匠心传承。这样的守护实在很中国!
8.知识扩展视野,劳动锻造技能。当劳动进入课程,我辈少年当以此为契机,砥砺前行,用劳动为自我赋能。
9.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