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嘉兴市初中毕业生学科素养测试与调研卷语文 试题卷温馨提示:1.试题卷共6页,五大板块,20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一、为迎接第 55 个世界地球日,学校开展“全‘绿’以赴,珍爱地球”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20分)1.为宣传本次活动,901班拟写了国旗下讲话稿,请你帮助完善稿件的开头部分。 (8分)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徜徉在地球母亲的怀抱, 你是否感受到生命的脉(A. mò B. mài)动和自然的恩赐 地球是我们人类 (lài) ①_▲ _以生存的唯一空间, 生态兴则文明兴。 今天是第55 个世界地球日, 让我们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理念, 以此为(qì) ②_▲ _机, 全“绿”以赴, 用行动诠释对地球的热爱与责任。(1)阅读讲话稿,根据拼音写出①-②处相应的汉字。 (2分)(2)小语对讲话稿中“脉”字的读音有疑惑,请参考下图提示,结合语境,从词义和词性角度为他解惑。 (3分)字义溯源:“脉”是会意字。篆文中左边表示人体组成部分, 右边表示水的支流。本义是血管。 词语探秘:①形读mò, 如: 脉脉含情, 流水脉脉。 ②名读 mài, 如: 血脉, 山脉, 一脉相承。(3)小文将画线词语改为“全力以赴”,你认为用哪一个更好 请简述理由。 (3分)2.学校组织开设“古诗文与自然”研学课程,请你完成研学手记。 (6分)乐游经典 发现自然之趣赵师秀《约客》中“①▲ , ②▲ ”生动地写出了江南夏初时节细雨连绵,蛙声不断的乡野之景。体验自然之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③▲ , ④▲ ”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早春美景。感悟自然性灵欧阳修《醉翁亭记》中“⑤▲ , ⑥▲ ”两句写出了作者因山水而陶醉,借宴饮来抒怀。3.为鼓励两地同学植树护林,校团委设计主题明信片寄给结对学校。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把寄语补充完整。 (2分)素养测试调研 语文 试题卷 第 1 页 (共 6 页)A.一树一草皆成景,一砖一瓦都育人 B.沿着地球的足迹,查收来自山林的问候C.使天空更加蔚蓝,大地更加苍翠 D.为“浙”里植此青绿,使“黔”途共“木”春光4.为做好垃圾分类,改善生活环境,班级拟写了一封倡议书,请你补充两条切实可行的措施,完成倡议书。 (4分)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正在严重侵蚀我们的生存环境。日常中的一个小小举动能够决定地球的颜色。为此我们倡议,用自己的力量来守护地球,做到:1.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控制生活垃圾的产生。2.3.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齐出一份力, 同尽一份心,共担一份责。倡议人:九 (1)班班委2024年4月二、班级开展“名家笔下的父亲形象”阅读研讨活动,请你参与。 (21分)喜欢我十几岁的时候,很不受爸爸待见,做什么他都不喜欢。爸爸说我淘,淘得无边无沿。淘是我的天性,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爸爸喜欢。星期天,爸爸对我说: “儿子,和爸爸去你钟叔叔家玩儿。”爸爸说的钟叔叔,是爸爸的大学同学。出门时,我看见爸爸还拎上了一盒云南茶。这是我第一次和爸爸到钟叔叔家。钟叔叔高高的个子,浓眉大眼,他笑呵呵地对爸爸说:“老同学,来就来呗,带茶干吗 这么客气。”爸爸笑笑说: “不贵的,当地人说这茶清香祛火,滋阴补肾。”钟叔叔也有一个和我一样大的儿子,叫钟易。那天到钟叔叔家时,钟易刚画完一幅画。钟易把画拿到我爸爸面前,问: “伯伯,我画得好不好 ”爸爸接过画,画面上是一片大草原,还有一个太阳。A.爸爸凝视了一会儿画,竖着大拇指夸赞道:“这画画得真好!这太阳画得像真的一样。伯伯喜欢画画的孩子。”钟易听后,笑滋滋地拿着那画跑开了。爸爸有事要与老同学商量,我就去了钟易的卧室。在卧室里,钟易对我说: “小宇,其实我不爱画画,是我爸逼着我画的。我最喜欢的是游泳,但我爸不让。”我和钟易说: “我喜欢爬树,可好玩儿了。可惜,咱们城里的树不让爬,真没劲……”从钟叔叔家回来不久后的一天,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留了一篇作文,写一件受到爸爸或妈妈表扬的事。我仔细回忆了一下, 自己还从来没有被爸爸和妈妈表扬过。这让我犯了难,我想了一个小时,终于想出一个妙招。恰好“五一”假日,爸爸和妈妈去菜市场,我在家里开始行动起来。我从衣柜里找出妈妈的一条红裙子,还有爸爸的一件白衬衫。我倒好了水后,把那条红裙子和白衬衫放进盆子里,再倒进去一些洗衣粉,我开始给爸爸妈妈洗衣服。衣服洗完去阳台上晾晒时,发现爸爸素养测试调研 语文 试题卷 第 2 页 (共 6 页)的白衬衫上一片一片的红。我琢磨了半天后明白,应该是妈妈的红裙子褪色,把爸爸的白衬衫给染上了。事情变得这样糟糕,我内心忐忑不安。爸爸妈妈从菜市场回来后,眼尖的妈妈一眼就看到了挂在阳台上的那条红裙子,还有爸爸那件已变成“花鹿”的白衬衫。他们一起用惊异的目光望向我。我乖顺地站在爸妈面前,向他们承认错误,并把老师留作文作业,想让爸爸妈妈表扬的事情说了一遍。妈妈说:“小宇,你的初衷是好的,但你应该先和妈妈说一声,在妈妈的指导下去劳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爸爸在一边瞪着眼睛,对我说: “小子,你可真行,那是爸的一千元的衣服呀!”“花鹿”事件后,我心里暗想,一定要做一件让爸爸喜欢的事情,弥补他那一千元衬衫的损失。有一天,我突然想到钟易的那幅草原和太阳的画,还有爸爸说的他喜欢画画的孩子。为了讨爸爸的喜欢,我准备画草原和太阳。我没去过草原,但从电视上看过,凭着记忆里电视上草原的画面,我开始画草原和太阳。在经历了九十九次失败之后,画到一百张的时候,我觉得我画的草原和太阳,应该超过了钟易的画。在一天晚饭后,我见爸爸情绪挺好的,便把草原和太阳的画,拿出来让爸爸看,等待爸爸的表扬。B.但我没有想到,爸爸接过我的画,只扫了一眼,就把画狠狠地撕掉,然后扔进废纸桶里。爸爸还朝我怒吼: “以后不要再乱画,要好好学习!”我十分不解,怯怯地问: “爸爸,你不是喜欢画画的孩子吗 那次你夸钟易时就是这样说的呀,我都记住了。”爸爸看着我,皱着眉说: “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14期,有删改。作者 袁炳发)5.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帮助同学们理解内容。 (4分)6.品读文中AB 两处描写人物的句子并思考:文中的父亲是否喜欢画画的孩子 (3分)7.你认可文中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吗 联系上下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3分)8.喜欢是一种情感体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者以“喜欢”为标题,有何用意 结合全文,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加以分析。 (5分)9.回顾名著中涉及的父亲形象,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请从下面四部名著中选择其一,结合相关情节,分享你的阅读感悟。 (3分)A.《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户 B.《朝花夕拾》中的父亲C.《平凡的世界》中的孙玉厚 D.《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10.上述名著中,父亲形象都属于次要人物,请分析这些父亲形象并思考归纳:作者塑造这些父亲形象有何作用 (3分)三、班级文化墙开辟“诵台阁名胜,悟人文情怀”阅读专栏,请你参与。 (20分)月波楼记(节选)〔宋〕毛滂甲午秋九月,秀州修月波楼成,假守毛滂①置酒其上。因语坐上客曰:望而见月,其大素养测试调研 语文 试题卷 第 3 页 (共 6 页)不过如盘盂,然无有远近,容光必照。而秀,泽国也。水滨之人,起居饮食,与水波接。此二者,秀人成得而有之。昔令狐君②乃为此楼,以名“月波”,意将揽取二者于一楼之上 谓守得笼为己物,时分余光,以及宾客,顾不见笑于大方之家邪 是虽绳枢瓮牖③、渔椎之舍,皆可得二者之胜,宁待登此楼而后得之 然昔人升车褰⑧帷裳,意当高视远听,或者登楼四顾,使能明目洗心,有如月与波者乎 令狐君之名是楼,岂有意于此邪 今楼下之池水,才寻丈间,亦聊足浴鸥鹭尔。极目野田,无三数里远。郑毅夫题诗其上,乃云: “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⑤毅夫之喜夸也如此!虽然,天下孰大 泰山或为小,天下孰小 秋毫或为大。⑥而大小之相去,殆出吾方寸间,盖亦不可以语人矣。故此楼目力所及,虽不如毅夫言,倘以为大则穷日月之出入、极江海之泛滥,要当一眼吞之,是岂不近出眉睫之间哉 楼前翠潋如萦带,而高柳横塘,远入孤村;野花水草,微见幽处。阑干下瞰,烟雨空濛,朝霞暮云,凌乱衣袂,徘徊徙倚,心舒目行。盖可以散郁滞而忘吾忧也。【注释】①假守毛滂:毛滂,字泽民,为官坚守法度,关心百姓疾苦。因党争连坐下狱,后任秀州(今嘉兴)代理知州,故自称“假守”。在任期间重修月波楼。②令狐:即令狐挺,任知州时始建月波楼。③绳枢瓮牖:比喻贫穷人家。④褰 qiān:撩起。⑤原句出自北宋文学家郑獬的诗作《月波楼》。⑥原句出自《庄子》: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意为:天底下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秋天动物毛发的末端还大,那么泰山也是小的。11.下面是同学制作的文言词语梳理积累卡,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写出探究发现。 (4分)(1)秀人咸得而有之(2)昔令狐君乃为此楼(3)皆可得二者之胜我的探究发现:文言文中的实词存在 ▲ 的现象。12.小组同学想给本文配插图,请选出与文章内容描述最吻合的一幅,并阐述理由。 (2分)13.有同学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了下面疑问。请你选择一项,给他解惑。 (2分)A. “昔令狐君乃为此楼,以名‘月波’,意将揽取二者于一楼之上 ”一句中的“揽”能不能换成“览” B.文中毛滂推测令狐挺命名月波楼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14.作者关于“泰山”和“秋毫”大小的哲思与下列哪一项表达的意思不相同。(▲)(2分)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C.(鹏)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5.选文中毛滂评价郑獬的《月波楼》诗(见右图)颔联的描写太夸张,与实景不符,你赞同吗 结合诗歌内容阐述理由。 (4分)16.毛滂的《月波楼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二者寄寓的情思有何不同 请结合两文内容进行阐述。 (6分)素养测试调研 语文 试题卷 第 4 页 (共 6 页)四、学校开展“气象课堂,助力成长”宣传周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9分)一、强对流天气的“暴脾气” 二、夏季午后强对流天气的形成三、常见的强对流天气现象冰雹 雷电冰雹相对于短时强降水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更为严格。它要求雷暴云发展非常旺盛,并且有合适的-20℃层和0℃层高度,以保证冰雹的生成和在降落过程中不被融化。 浙考神墙620雷暴云中还伴有强的下沉气流,强下沉气流到达地面产生短时大风。大量水滴的重力>上升气流的浮力.四、强对流预警信号强对流预警信号: 出现雷电伴有阵风, 或出现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根据强度分为三级。出现雷电并伴有8级以上阵风, 或出现冰雹。出现雷电并伴有10级以上阵风, 或出现直径20毫米以上冰雹, 或出现龙卷风。出现雷电并伴有12级以上阵风, 或出现直径50毫米以上冰苞, 或出现强龙卷风。素养测试调研 语文 试题卷 第 5 页 (共 6 页)2024年嘉兴市初中毕业生学科素养测试与调研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全‘绿’以赴,珍爱地球”主题实践活动(20分)1.(8分)(1)(2分) ①赖 ②契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错字、别字或漏字均不给分。(2) (3 分)此处应读脉(mài)动。 “脉动”的“脉”和“血脉”的“脉”意思相近,形容生命像脉搏那样跳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作名词用,所以读mài。而读mò时,作形容词用,解释为含情凝视或用眼神表达情思。评分标准:共3分。能正确判断读音1分,能从词义和词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2分,意符即可。(3)(3分)本题采用分层评分。第一层:只是从词语的表层理解。(1分)[示例1]用“全力以赴”好。因为这是成语,读上去朗朗上口,有气势。第二层:能从词语的意义角度进行辨析。(2分)[示例2]“全力以赴”更好,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强调要为守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第三层:能够结合语境,从表达运用的效果角度分析。(3分)[示例3]“全‘绿’以赴”更好,表现力更强。是成语“全力以赴”的谐音,意思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护自然中去,更契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体现携手守护绿色家园的用意。用“全力以赴”则显得一般。2.(6分)①黄梅时节家家雨 ②青草池塘处处蛙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 ④浅草才能没马蹄。⑤山水之乐 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评分标准:共6分。每空1分,错字、别字或漏字均不给分。3.(2分) D4.(4分)[示例](1)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并分类放置。(2)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用品,强化节能减排意识。(3)有害垃圾单独存放,投入小区内有害垃圾桶。(4)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评分标准:共4分。每条2分,围绕垃圾分类主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意符即可。二、“名家笔下的父亲形象”阅读研讨活动(21 分 )5.(4分) (1) 迷茫(或失落) (2)帮忙洗衣失败 (3)期待 (4)画作撕掉被扔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意符即可。6.(3分)我觉得父亲不喜欢画画的孩子。A 句描写父亲“凝视”画作, “竖着大拇指”的动作和“画得真好”的语言,表现他对钟易画作的赞美,但这只是出于礼貌和客气。B 句中,描写父亲“扫”一眼画作, “撕” “扔”等动作,表现出他对“我”画画的反对,可见父亲不喜欢画画的孩子,他内心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应该把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上。评分标准:共3分。从描写角度分析 AB 两句中父亲的形象各得1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判断得1分。认为父亲喜欢画画的孩子,能结合A句分析,最多得1分。语文参考答案(JX) 第1页 (共6页)7.(3分)[示例1]不认可,父亲教育孩子方式简单粗暴。①不关心、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天性爱好,就因为“我”淘气,无论做什么他都不喜欢,从来不表扬孩子。②在为父母洗衣服一事中,只因为“我”搞砸了,就横加训斥,并不了解孩子的美好愿望与辛苦付出,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③对“我”努力画画且比钟易画得好,并没有肯定赞扬。[示例2]认可,对顽皮淘气的孩子只有严厉管教才有效果。①文中孩子淘气得无边无沿,需要严厉管教才有效果。②自己家的孩子毕竟年幼,还不是很明白事理,不成熟,需要父亲加以指导。③父亲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意在让孩子明白不能一味揣摩大人的心意,去迎合大人做事。④父亲认为孩子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上等。评分标准:共3分。观点1分,结合原文事件分析理由2分,写出2点,意符即可。8.(5分)本题采用分层评分。第一层: (1分)仅从标题的作用角度来分析用意,表述简单。[示例1]文章以“喜欢”为标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示例2]小说围绕“喜欢”来写,小说内容更集中。[示例3]小说主要写了“我”为了让父亲喜欢,努力做自己并不喜欢做的事,标题概括了主要内容。第二层: (2分)仅从“我”的角度分析,理解肤浅或有一定偏差。[示例4]小说讲述了“我”为了讨父亲的喜欢,主动帮助洗衣服,却把父亲的衣服洗坏了。 “我”想要弥补错误,认为父亲喜欢画画的孩子,因此努力画画,可父亲非但不喜欢,反而撕了“我”的画,让“我”好好学习,反映了大人的想法与孩子的想法总是充满矛盾这一现象。[示例5]小说主要讲述了“我”为了讨父亲的喜欢,主动帮助洗衣服,却把父亲的衣服洗坏了。“我”想要弥补错误,认为父亲喜欢画画的孩子,因此努力画画,画得比钟易还好,作者意在说明:有时,有外在驱动力。原来不喜欢的东西,也可变得喜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要有外在动力。第三层: (3分)能找到文本多个信息进行思考,理解准确但不够深刻、全面。[示例6]小说围绕“喜欢”展开情节, “我”看到父亲喜欢同学孩子的画,原来并不喜欢画画的“我”为了获得父亲的表扬,开始刻苦自学画画,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 “我”画的画反倒进步很快。可是父亲不但不喜欢“我”的画,反倒把它撕了。作者意在说明:大人总是让孩子做他不喜欢做的事,而孩子总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教育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常常形成矛盾对立,文中父亲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适得其反,引人深思。[示例7]小说写“我”原来并不喜欢画画,但因为看到父亲喜欢同学的孩子画画, “我”为了获得父亲的表扬,开始刻苦自学画画,而且比钟易画得更好。可父亲不但不喜欢“我”的画,反倒把它撕了。小说通过这样的叙述,想告知人们: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后天引导培养的,要积极地正面鼓励,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否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第四层: (4分)能统整文本内容思考,较准确、深入地阐述本文的主旨及写作意图。 (能准确理解、关联思考)[示例8]小说写钟易不喜欢画画,被父亲逼着学; “我”原来并不喜欢画画,但因为看到父亲喜欢同学孩子的画, “我”为了获得父亲的表扬,也开始刻苦自学画画,而且比钟易画得更好。可父亲不但不喜欢“我”的画,反倒把它撕了。小说试图表现这样的主旨:父母对子女的期待目标不能只按照自己的喜好而设定,要了解、顺应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要积极肯定,让孩子健康自由快乐地成长。第五层: (5分)能结合文本内容、结构、写作手法等,全面深入阐述本文的主旨及写作动机,并能结合当下社会实际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全面深入理解、关联拓展思考)[示例9]小说围绕“喜欢”这一话题,运用对比后法,一方面,写了“我”无论做什么,父亲都不喜语文参考答案(JX)第2页 (共6页)欢;钟易不喜欢画画,喜欢游泳,可他父亲不喜欢。 “我”喜欢爬树,可父亲不让等等。通过两个少年的遭遇,表现出少年常常处于一种“喜欢”和“不喜欢”的无奈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写父亲在同学家夸奖钟易画的画, “我”为求得表扬,去努力学我本不喜欢的画画,且比钟易画得好,却遭父亲撕碎并呵斥的经历。小说以此为题,意在反映当下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父母对子女的期待目标往往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而设定,与孩子的天性爱好常常错位,因而结果常常适得其反,甚至有时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同时,引发读者多元思考:孩子的成长应该以谁的“喜欢”为目标 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后天引导培养的,作为家长应如何根据孩子的天性爱好,顺势利导,以促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取得的成绩,积极鼓励、正面引导以培养、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 以“喜欢”为题,丰富、深化了小说主旨。9.(3分)[示例1]胡屠户是一个自大又自卑、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胡屠户是范进的老丈人,专做杀猪营生。范进中举前生活潦倒穷困,胡屠户辱骂他痴心妄想;范进中举后,他备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道贺,夸赞范进是文曲星下凡。[示例2]《朝花夕拾》中的父亲是一个注重孩子教育、管教严厉的旧知识分子。他在少年鲁迅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完书才能去,这种做法让少年鲁迅困惑不解。可见父亲对鲁迅既严厉又慈爱。[示例3]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玉厚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的中国农民形象。他教育孩子们要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如把白馒头先给奶奶吃。虽然家里穷,在心里依然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他努力供孙少平读高中,同意他出去闯一闯。他把孩子们都培养成材。[示例4] 《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是一个势利冷漠的剥削者形象。他是车厂的大老板,却十分吝啬,为人苛刻。因为自私,把车厂倒卖,不给女儿虎妞留下一点财产。他的眼里没有亲情,只有钱。浙考神墙620评分标准:共3分。形象特点1分,结合名著内容分析2分,意符即可。10.(3分)①通过父亲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风貌和精神风尚。②作为父亲,他们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走向。③通过描绘父亲这一类次要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推动作品情节的发展。评分标准:共3分。写出一点2分,写出两点3分。围绕次要人物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对主要人物所起的陪衬作用、揭示或凸显主旨、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意符即可。三、“诵台阁名胜,悟人文情怀”阅读专栏(20 分 )11.(4分)(1) 全、都 (2) 修建 (3)美好的景色 (4)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第 (4)空意符即可。12.(2分)选C。文中作者登楼望见月如大而圆的盘盂,楼下还有波光粼粼的池水,此图与文章内容相符。而A选项的建筑是有顶无墙的亭子,B选项中的月亮不符合选文的真实情境。评分标准:共2分。选择1分;能从建筑形制、所见之景等具体分析,写出一点1分,意符即可。选错不得分。13.(2分)A:不能。“揽”意为延揽,“览”则是欣赏的意思。毛滂认为令狐挺命名“月波楼”的用意是要将皎洁的月光与秀丽的水色都收纳在这座楼上,表现了令狐挺对月波楼周围优美环境的喜爱之情。所以“览”字用在这里不适合。B:意当高视远听,或者登楼四顾,使能明目洗心,有如月与波者。评分标准:共2分。选A句,能结合词句意思、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答出一点1分,意符即语文参考答案(JX) 第3页 (共6页)可。选B句,若写“望而见月,其大不过如盘盂,然无有远近,容光必照。而秀,泽国也。水滨之人,起居饮食,与水波接。”给1分。14. (2分) D评分标准:共2分。选对得2分,选错不得分。15.(4 分)[示例1]赞同。“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这句诗描绘了野外景色,没有山的隔断,天光和水光相通的景象,给人水天一色,无边无际的广阔之感;而毛滂《月波楼记》中真实的月波楼下池水很浅,仅有寻丈,极目远眺,视野也不过几里。所以郑獬诗句中的景物描写有夸大之嫌。[示例 2]不赞同。“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这句诗在描绘登楼远眺时,运用想象,描绘了视野广阔无际,天光和水光相通的景象,营造了通透明亮、浩渺自由的意境,传达了诗人置身宽广的天地之间,悠然自在的情态。郑獬的诗并非实写眼前之景,而是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从眼前之景写到心中之景,并借景抒情,表现出物我相融的情思。因此并非如毛滂所说的“喜夸”。评分标准:共4分。赞同或不赞同均可,从诗意、诗情角度具体分析,一点2分,意符即可。16.(6分)《月波楼记》中毛滂登楼赏月,倚栏远眺,既表达了对月波楼美景的喜爱,同时也表现了他政治失意的内心苦闷,寄情于景、自我排遣的乐观。范仲淹《岳阳楼记》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强调个人应当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他这种忧乐观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评分标准:共6分。每篇各3分;其中分析内容1分,分析情感2分,意符即可。四、“气象课堂,助力成长”宣传周系列活动(9分 )17. (2分)由于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突然发生、生命史短暂且强度剧烈的天气现象,它常伴随着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灾害。评分标准:共2分。能抓住强对流天气的成因、特点、危害等本质特征进行阐述,意符即可。18. (3分)选B,理由:一个好的标题能够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这一标题中“暴脾气”一词高度概括了强对流的成因、特点、危害等内容。根据强对流的特点,借助材料四中的“强对流预警信号”,可以尽早进行防御,契合了标题中的“预警信号”一词。其次,好的标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暴脾气”一词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强对流天气突然发生、破坏性强等特点,富有吸引力。评分标准:共3分。选择1分,能够结合材料,从标题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角度分析1分,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角度分析1分。能从其他角度(如能区分其他材料)分析也可酌情给分。19. (4分)乙社区宣传效果更好。其张贴的材料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向小区居民介绍了遭遇雷电、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时应该采取的防御措施,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而甲社区张贴的材料内容侧重于介绍强对流天气的特点、成因、类别以及预警信号等,未说明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起到防灾减灾的宣传效果。评分标准:共4分。判断准确1分(只判断没有理由不给分),能够结合材料,从宣传对象、宣传目的、宣传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3分。如选甲社区最多给2分。五、“学海领航”学习经验分享(50分)语文参考答案(JX) 第4页(共6页)20. 作文(50分) 评分标准:(一)书信维度 分值 标准内容25分 25—21 写作目的明确, 选择的文体恰当, 文体特征明显。 能够选择独特的视角表现写作主题。 写作内容真实具体,叙事生动,有具体细节,描摹能抓住主要特征,论说充分,逻辑严密。 情感真挚, 能够表达出自己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的真切感悟和收获。20—16 写作对象明确, 能根据主题选择内容。 能够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呈现写作内容。 写作内容真实, 叙事清楚, 描写准确, 论说合理。 情感真挚, 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的真实感悟和收获。15—0 写作对象含糊, 表达主题不明确。 行文中未表现出精心构思。 写作内容不够真实, 叙事不够完整, 描写不够准确, 议论空泛枯燥。 情感不够真实,没有表达出自己运用学习方法的感悟和收获。表达15分 15—11 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情达意。 词汇丰富, 能够选择有表现力的词语。10—6 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 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准确、流畅。 词汇比较丰富, 能够选择准确表达的词语。5—0 写作顺序不合理, 详略不得当, 表达不清楚。 ○不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表达方式, 语言不够通顺。 词汇贫乏, 词不达意。文本呈现10分 10—8 文面整洁,汉字书写美观、规范。(三个以内, 重复不计) 标题位置正确, 分段符合要求。 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借助标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7--4 ○文面整洁, 汉字书写规范。(五个以内, 重复不计) 标题位置正确, 分段符合要求。 能够基本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3—0 文面不够整洁, 汉字书写有错误。 标题位置不正确, 段落划分不准确或没有分段。 能够有意识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但使用有错误。说明: 1.文体特征不明,未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表达,〔内容〕最高分为20分。 2.对有独到之处的文章,包括见解新颖、思想深刻、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严密、想象丰富、语言有表现力, 鼓励〔内容〕〔表达〕打高分, 直至满分。 3.抄袭或套题的作文,根据抄袭或套题程度,〔内容〕〔表达〕酌情扣分, 扣至 0 分为止。语文参考答案(JX) 第5页(共6页)4.未写题目〔文本呈现〕扣 2 分。 5.文中出现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内容〕酌情扣2分。 6.字数不足, 每少 50 字〔内容〕扣1 分。不足400字,〔内容〕最高分为15分。(二)演讲稿维度 分值 标准内容 25分 25--21 能根据目的、主题选择恰当的内容, 观点鲜明,见解深刻。 能够选择独特的视角表现写作主题。 写作内容真实具体, 叙事生动,论说充分, 逻辑严密。 情感真挚, 能够表达出自己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的真切感悟。20--16 写作对象明确, 能根据主题选择内容, 观点明确。 能够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呈现写作内容。 写作内容真实, 叙事清楚, 描写准确, 论说合理。 情感真挚, 能够表达出自己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的真实感悟。15—0 写作对象含糊, 表达主题不明确。 行文中未表现出精心构思。 写作内容不够真实, 叙事不够完整, 描写不够准确, 议论空泛枯燥。 情感不够真实, 没有表达出自己学习方法的感悟。表达15分 15—11 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情达意。 词汇丰富, 能够选择有表现力的词语,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感染力。10—6 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 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准确、流畅。 词汇比较丰富, 能够选择准确表达的词语。5—0 写作顺序不合理, 详略不得当, 表达不清楚。 ○不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表达方式, 语言不够通顺。 词汇贫乏, 词不达意。文本 呈现 10分 10—8 文面整洁,汉字书写美观、规范。(三个以内, 重复不计) 标题位置正确, 分段符合要求。 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借助标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7—4 文面整洁, 汉字书写规范。(五个以内, 重复不计) 标题位置正确, 分段符合要求。 能够基本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3—0 文面不够整洁, 汉字书写有错误。 ○标题位置不正确, 段落划分不准确或没有分段。 能够有意识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但使用有错误。语文参考答案(JX) 第6页(共6页)说明: 1.文体特征不明,未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表达,〔内容〕最高分为20分。 2.对有独到之处的文章,包括见解新颖、思想深刻、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严密、想象丰富、语言有表现力,鼓励(内容)〔表达〕打高分, 直至满分。 3.抄袭或套题的作文,根据抄袭或套题程度,〔内容〕〔表达〕酌情扣分, 扣至 0 分为止。4.未写题目〔文本呈现〕扣 2 分。 5.文中出现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内容〕酌情扣2分。 6.字数不足, 每少 50 字〔内容〕扣1 分。不足400字, 〔内容〕最高分为15分。语文参考答案(JX) 第7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