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7.1自由平等的真谛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1.自由的涵义及意义是什么?2.如何正确认识自由?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4.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是什么?5.平等的意义是什么?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目 录《人生》《你怎么也想不到》《黄叶在秋风中飘落》《平凡的世界》《我与六叔的五次见面》《早晨从中午开始》1.自由的含义及意义是什么?含 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意 义:①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个人)。②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社会)。2023年2月19日,曾因粉色头发而遭遇大规模网暴的杭州女孩郑灵华走了;2月14日,开着拖拉机到西藏自驾的网红“管管”遭遇黑粉的网暴、辱骂,最终受不了喝农药自尽;刘学州寻亲、河南教师直播间被“爆破”“糖水爷爷”等类似事件无一例外都在警醒着我们“按键伤人”。“按键伤人”频频发生,这引发你的哪些思考?①.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②.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③.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二、如何理解自由应该受限制(P99)思考:对于自由来说,法律只有标定界限的作用吗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三、法治与自由的关系?(P100)板块二 法眼看平等图一 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结合上图和身边的实例,与同学分享自己对平等的认识。图二 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活动一:感性认知析平等合作交流:任选一个话题探讨是否体现平等?请说明理由残疾人创业享优惠政策男女同工同酬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一次选举一人一票要求: 1.讨论时间3分钟2.所有组员都要记录讨论结果3.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4.可把关键词写在学历案上笔记整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平等的含义:(P101)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学习目标美国独立宣言“人皆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的权利。法国人权宣言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世界人权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党的十八大把平等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追寻平等的足迹为什么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平等?析平等平等的意义?(P101)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笔记整理析平等孙某利用网络发布侵害某死者名誉的言论,这些言论在公众网络平台快速传播,给死者的家属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死者家属将孙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死者家属精神损害抚慰金。判决下来后孙某以自己有发明创造为由拒不履行判决,请求改判。有人认为,有贡献的人可以“法外开恩”,你觉得呢?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析平等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平等的法律规定吗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适用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笔记整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P102-103)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平等的适用法律) 3.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P100)(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2)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3)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4)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一句话:享受自由须守法治底线,法治规范、保障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法律链接P100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结合漫画以及上述的新闻,思考究竟什么才是平等?是不是只有一模一样才叫平等?【议题二】——法眼看平等二、法眼看平等4.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比如男女同工同酬、 一次 选举一人一票等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 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 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 —— 柏拉图( 1 ) 含 义机会平等结果平等有同学认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也是让他们有条件享受平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追求的不是绝对的平等,也不是“均等”,更多的是实质上的平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既是平等的法律含义,也是平等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平等的精神和理念,共同构成了平等法治观的重要内涵相关链接P101给我们什么启示?4.(2)平等的意义?(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相关链接P102给我们什么启示?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适用法律上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权利、义务上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平等地保护,平等地追究(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简单概括就是: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1.自由的含义及意义是什么 2.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 1.平等的含义及意义是什么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现 *A iiiii自由平等的真谛无法治不 自 由课堂小结法眼看平等课堂练习1.法律援助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済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下列对这一制度理解错误的是( )A.体现了制度保障公平B.体现了特殊群体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C.反映了不同情兄差别对待D.有助于人们用法治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B课堂练习2.好友发朋友圈: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这符合平等的要求吗 你会留言( )A.符合,这是法律赋予的特权B.符合,不同情况可以差别对待C.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不符合,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