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3.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课件(共23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3.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课件(共23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13.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政治认同: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超前思维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义重大。
科学精神:把握超前思维的要义,体会其在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方面的意义,掌握超前思维的基本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公共参与:立足现实,把握超前思维的方法,体会其在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方面的意义,用超前思维指导我们的生活,规划美好的未来。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1.理解超前思维的方法。
2.领会超前思维的意义。
1、超前思维的方法
2、超前思维的意义(哲学意义+现实意义)
自主学习要点
提示:超前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思考:中国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布局与发展体现了什么思维?该思维有什么意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 这是对中日战争矛盾的总体分析。具体而言,“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这些矛盾决定了这场战争要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经过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探究与分享
思考:毛泽东得出“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的结论采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提示 :
(1)矛盾分析方法:分析把握了中日战争的性质,以及中日双方实力的特点,又分析了中日战争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的不同方针,最后得出结论“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2)推理的方法: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运用推理方法预测战争经历三个阶段;
(3)调查研究方法:在对战争发展状况的把握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了解事实情况,分析、综合,认识战争规律,得出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的正确判断和预测。
1、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法
(1)客观基础(原因):
(2)含义:
(3)意义:
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
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
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括: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
【例】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全面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后认为,虽然攻打锦州比攻打长春、沈阳要困难得多,但先攻占锦州是夺取这一战役胜利的关键。打锦州是主要矛盾,打长春和沈阳是次要矛盾。辽沈战役的胜利证明,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相关链接: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
随着现代决策的科学化,对具体事物的预测往往采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预测
是对事物发展状况的直观估计和评价,比如采取历史类比推测相关事件的走势等。(分析矛盾的性质,推测事物的发展方向)
定量预测
是使用因素变量、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比如回归分析方法、组合预测方法等,构建数学模型,借以揭示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用于预测和推测事件的未来发展情况。,(分析矛盾的程度,推测事物的未来发展情况)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2、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1)推理的方法(逻辑思维):
(2)想象的方法(非逻辑思维):
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
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
【例】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运用推理方法预测战争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3、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
(1)必要性:
(2)内涵:
(3)作用:
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调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研究是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以便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调查
研究
了解
有计划、有目的
调查得到的材料
分析、综合
作出正确判断、预测
事物的真实
情况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认识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4、超前思维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1)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的。
(2)超前思维不能陷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之中。
(3)要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结果显示,男女比例仍然存在失调问题,婚育人士逐年降低;人口老龄化数据持续走高,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面临人口均衡发展的压力。
怎么减轻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知识拓展】:提高超前思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要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着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
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陷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之中。
超前思维不同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既包含对历史和现实的综合分析,也包含对未来的思考和预见。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
要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从事物发展实际出发,综合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预测的方向发展。
为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2013年秋,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各国实现联动和共同发展的普遍愿望,“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它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显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超前思维的角度分析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远意义。
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有助于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正确决策,抓住机遇
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
有利于企业…社会…国家…,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探究与分享:《共建“一带一路》
1.超前思维的哲学意义
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
超前思维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状态,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二、超前思维的意义
2.超前思维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
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
有利于社会绘制更为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
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有利于社会绘制更为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
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
我们党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基础上,将我国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主观题归纳: 如何培养/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①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把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结合起来,以实践问题为导向开展创新。
②继承前人和他人的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
③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运用联想思维,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④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 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与作用,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
⑤发挥逆向思维的作用,逆向思维应当合“理”,必须掌握正向思维的“正”,要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⑥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要运用矛盾分析法、推理和想象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注重调查研究。培养超前意识,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⑦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则基本要求,综合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科学的推理方法。
⑧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如: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辩证否定观……(新融合知识,补充)
1、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的目标,需要把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第一要务,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超前思维用矛盾分析方法是因为(  )
A.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
B.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
C.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
D.矛盾分析方法是超前思维最重要的方法
C
课堂练习
2、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我在浙江工作时,省委和省政府就提出了‘八八战略’。这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这说明浙江省委、省政府在运用________进行决策。(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B.比较分析法
C.调查研究方法 D.实地勘测法
C
3、高中阶段是我们学习任务重、压力比较大的特定阶段,每天面对各学科新知识的学习、繁重的作业,要想保持高效率,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各学科的学习任务。这要求我们在思维上必须( )
A.坚持辩证否定观,否定之前的学习计划
B.辩证把握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的互补关系
C.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
D.正确运用超前思维,制定符合规律的学习计划
D
4、人们通过对有关天气变化的各种信息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得出未来某段时间内天气变化的趋势。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现在天气预报活动的准确率很高。这说明(  )
①调查研究是超前思维最有效的方法 
②调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③研究是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 
④调查研究可以确保正确预判事物的发展趋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B
5、美国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虽已辞世,却给全世界留下了难得的精神财富。可以说,乔布斯开创了一个靠创意和超前思维推动的时代。这启示我们必须( )
①超越书本知识,否定理论权威 ②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观念
③关注科学现状,树立批判精神 ④培育问题意识,提升超前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6、九曲黄河奔流,在中华大地上勾勒出一个大大的“几”字。顶端的“几字弯”片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俱全,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黄河“几字弯”区域的生态治理,多次深入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考察调研,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2023年8月,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正式启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要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贺兰山等为重点,全面实施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加快沙化土地治理,保护修复河套平原河湖湿地和天然草原,增强防沙治沙和水源涵养能力。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各地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生态治理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实现“几字弯”的美丽蝶变。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谋划部署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超前思维方法的。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谋划部署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超前思维方法的。
①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黄河“几字弯”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要突出治理重点,全面实施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
②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黄河“几字弯”片区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为黄河生态治理谋划、定调。
③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考察调研,为黄河“几字弯”的生态治理把脉开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