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通过蕴含哲理故事的分享,了解哲学的起源,认识到哲学史追求智慧的学问,领会哲学思维的重要意义,培养科学精神。
2.通过归纳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厘清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培养辩证全面地看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议题一:悟生活哲理,探哲学起源
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把这间黑暗的房子完全装满。”
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地塞满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
另外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点燃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法。”
一位哲学家,带着四位学生去周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很多国家,拜访了很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是饱学之士,真是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学生说:“十年游学,你们现在有了很多学问,长了不少见识。现在,学业就要结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便围绕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方?”“我们坐在旷野里。”
“这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如何装满小屋
一个弟子先开口了:"老师,只要有把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散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第四个弟子说:"斩草要除根,要把根挖出来才行。"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办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经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子坐了下来,等待老师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发现哲学家在书的最后补上了这样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美德占据心灵。
如何除掉杂草
议题一:悟生活哲理,探哲学起源
1.哲学的本义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智慧
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注意
爱 + 智慧 =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议题一:悟生活哲理,探哲学起源
种地
发现长得慢
怎么办
禾苗枯死
总结经验
实践
产生问题
思考
实践
结果
反思
拔高助长
【哲理】: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提示: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议题一:悟生活哲理,探哲学起源
2.哲学的产生
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
人类的
两项活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探究问题: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能自发地产生哲学吗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观察洪水,阅读尼罗河每年涨退的记录,发现洪水退去之后留下肥沃的淤泥,粮食的胚芽从淤泥中长出,粮食又孕育了万物。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老子观察天地万物,发现大自然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并且周而复始。于是,老子得出“道法自然”的结论。
他们的哲学智慧不是生来就有的,泰勒斯的哲学智慧来自对洪水的观察与思考,老子的哲学智慧来自对天地万物的观察。
说明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与思考。
议题一:悟生活哲理,探哲学起源
2.哲学的产生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生活实践中,人们思考世界、周围的人和事,并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生活实践
迷惑、好奇
哲学
议题一:悟生活哲理,探哲学起源
3.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2)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3)哲学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中国百家争鸣
古希腊雅典学院
一切从实际出发
发展观
意识的作用
职业规划
当前成绩
学习兴趣
联系观
专业限制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高一选科,你是基于哪些因素作出最佳选择?
议题一:悟生活哲理,探哲学起源
4.哲学对人的生活的影响
1.哲学产生于惊讶,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一成不变的。
3.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华。
4.哲学的本义就是聪明、智慧。
5.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6.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7.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产生于实践
×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本义是爱智慧、追求智慧。

课堂练习
× 只有正确哲学是。
× 哲学是一种精神力量。
议题二:品不同心境,析世界观与方法论
有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家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
秀才第二天赶紧找了个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叹气道:“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看见了感到非常奇怪,就问他:“不是明天才考试吗,怎么今天你就要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我倒觉得,这次你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说明这次你有备无患吗?”
秀才听后很高兴,就留下来刻苦攻读,结果高中第三名探花!
思考:故事里算命的、店老板和秀才的看法与做法体现了哪些不同的思想观念?
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方法论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决定
体现
人的思想观念
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天才出于勤奋
颓废、消沉
勤勉、刻苦
我命天注定
哲学不仅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而且指导人们怎样面对世界。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议题二:品不同心境,析世界观与方法论
议题二:品不同心境,析世界观与方法论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而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
注意:A、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有正确错误之分
B、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
②世界观是不自觉的,零散的
③世界观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特点:
哲学意义上的世界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思维意识
议题二:品不同心境,析世界观与方法论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主体 自发形成,人人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
特点 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 系统化、理论化的
联系 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错误倾向 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特别提醒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议题二:品不同心境,析世界观与方法论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联系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②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因此,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议题三:具体科学与哲学
1.具体科学的分类
整个世界
物质世界
精神世界
人类社会
自然界
人的思维
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学
社会科学知识,如:政治经济学、法学
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
议题三:具体科学与哲学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揭示规律
作用
联系
错误倾向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根本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哲学万能论: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②哲学无用论: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
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个性)
注意:
“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哲学是百科全书”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可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可以说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但不可盲目说提供科学的指导。
追求智慧的学问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本义
哲学的产生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的含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