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一、选择题1.(2024三上·巧家期末)第一个证明了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拉瓦锡 C.瓦特【答案】A【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空气也有重量,但空气的重量很轻。 伽利略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A选项符合题意。2.(2024三上·巧家期末)人们利用水平面原理制作了( )。A.水平仪 B.地球仪 C.天平【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 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可以用来测量课桌、讲台、窗台等是否水平。3.(2024三上·巧家期末)篮球内冲进足够的空气,可以蹦起来是因为( )。A.篮球里的空气占据了空间B.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具有弹性C.篮球的皮具有弹性【答案】B【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使内部压强增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具有弹性,所以球内冲进足够的空气,可以蹦起来。4.(2024三上·巧家期末)下列物质中,( )不能溶解于水。A.食盐 B.糖 C.沙子【答案】C【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观察和区别物质是否溶解:①颗粒是否变小,能否用肉眼看到;②分布是否均匀;③是否有沉淀;④是否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根据溶解的特征进行判断,不能溶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等。5.(2024三上·巧家期末) 下列物体中,属于固体的是( )。A.牛奶 B.砖块 C.空气【答案】B【知识点】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砖块属于固体;牛奶具有固定的体积和质量,没有固定的形状,属于液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有固定的质量属于气体。6.(2024三上·巧家期末) 下列物品中,哪个是混合物( )。A.红豆 B.面粉 C.八宝米【答案】C【知识点】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固体的特点是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固体混合物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体物质混合而成的。A、红豆是一种物质,不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B、面粉只有一种物质组成,不是固体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八宝米是由各种杂粮混合而成,比如小米、花生、桂圆等,它们都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属于固体混合物,故C符合题意。7.(2024三上·巧家期末) ( )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A.河流和湖泊 B.河流和海洋 C.海洋和湖泊【答案】A【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节约用水【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海洋被称作“人类的资源原宝库”,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为3500万立方千米,只占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的2.53%,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8.(2024三上·巧家期末) 我们可以用什么仪器来观察食盐晶体( )。A.显微镜 B.肉眼 C.望远镜【答案】A【知识点】晶体;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晶体是比较小的物质,我们观察晶体时,需要运用到显微镜。选项A正确。9.(2024三上·巧家期末) 热气球是利用( )上升。A.热空气 B.冷空气 C.空气很轻【答案】A【知识点】制作热气球【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会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类似的现象有孔明灯、热气球等。根据对热空气上升的认识,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10.(2024三上·巧家期末)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 )。A.3% B.30% C.50%【答案】B【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直接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局部,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325%,且分布不均。而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可以说是十分稀少。11.(2024三上·巧家期末)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 )。A.雨水 B.雨水、积雪融化 C.河水【答案】B【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分析】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12.(2024三上·巧家期末)人类呼出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答案】C【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通过呼吸,我们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吸入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氮气的含量不变。13.(2024三上·巧家期末)下列生物中,( )不是生活在海洋。A.小龙虾 B.海龟 C.鲨鱼【答案】A【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多种资源。海龟、鲨鱼生活在海洋,小龙虾生活在水体较浅、水草丰盛的环境。14.(2024三上·巧家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B.不吸烟,但可以不用远离二手烟C.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答案】B【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解析】【分析】为了保护呼吸器官的健康,我们应做到: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扫地前洒水,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不吸烟等。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属于正确做法。15.(2024三上·巧家期末)下列消化器官与它相对应的作用搭配不正确的是( )。A.口腔:吞咽食物B.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C.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答案】A【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人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食物“旅行”过程在;食物从口入,在空腔中进行咀嚼切碎,与唾液混合,然后通过食道进入胃内,在胃内储存并进行初步消化,变成食糜,向下进入小肠,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量的营养物质被消化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为人体利用。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在大肠内部分水分、营养物质被吸收,最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BC搭配正确,A搭配不正确。16.(2024三上·巧家期末)下列食物中,能给我们补充蛋白质的是( )。A.牛奶 B.红薯 C.植物油【答案】A【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食物种类及所含营养成分较多,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牛奶能给我们补充蛋白质,红薯能给我们补充糖类,植物油能给我们补充脂肪。17.(2024三上·巧家期末)工程师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 )。A.明确问题一前期研究一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展示交流B.明确问题一前期研究一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一展示交流C.可以随心所欲,不用按照流程做设计【答案】B【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一前期研究一设计方案一制作模型一测试改进一展示交流。能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18.(2024三上·巧家期末)碘酒滴到含有淀粉的食物上会变成( )。A.紫色 B.没有变化 C.蓝色【答案】C【知识点】淀粉的检验【解析】【分析】 淀粉属于多糖类,它遇到碘元素的时候,会发生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显蓝色。所以碘酒在遇到淀粉时会变成蓝色。19.(2024三上·巧家期末)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需要用到( )。A.液体温度计 B.水杯 C.量筒【答案】C【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需要用到量筒。液体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水杯是盛水的工具。20.(2024三上·巧家期末)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 )。A.变浑浊 B.变清澈 C.没有变化【答案】A【知识点】认识空气;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人体呼吸时,吸进含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就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我们往澄清石灰水中呼气,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21.(2024三上·巧家期末)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没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答案】错误【知识点】液体的认识【解析】【分析】根据对液体的认识,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体积和质量。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2.(2024三上·巧家期末)我们在选择食物时,应该尽可能地多样化,不挑食、偏食。( )【答案】正确【知识点】平衡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食物要多样化,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23.(2024三上·巧家期末)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 )【答案】正确【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解析】【分析】 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24.(2024三上·巧家期末)我们可以用磁铁分离回形针和牙签。( )【答案】正确【知识点】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混合物的分离要充分考虑物体的性质,利用常见的工具使其分离。比如磁铁、水等。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离,回形针和牙签可用磁铁吸附分离,回形针能够被磁铁吸引,而牙签不能被磁铁吸引。25.(2024三上·巧家期末)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 )【答案】正确【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 根据对消化器官的认识,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26.(2024三上·巧家期末)粉笔碎了,就不再是固体了。( )【答案】错误【知识点】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流动、大多数不易被压缩。将一支粉笔压碎成一堆粉笔灰,它还是具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它还是固体。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7.(2024三上·巧家期末)肺活量就是人一次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答案】正确【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 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 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 2500~40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 6000毫升以上。28.(2024三上·巧家期末)地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答案】错误【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根据对水资源的认识,地下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过度的开采导致了地下水资源的逐步衰竭。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9.(2024三上·巧家期末)为了赶时间,我们可以狼吞虎咽地将食物快速吃完。( )【答案】错误【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身体健康与生活习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如果狼吞虎咽,食物就不能充分地被牙齿切碎,不能和唾液充分混合进入胃里,会影响后面的消化和吸收,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被消化。30.(2024三上·巧家期末)湖泊的蓄水量比海洋大。( )【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湖泊的蓄水量比海洋小。三、连线题31.(2024三上·巧家期末)将下列呼吸器官与它们相对应的作用连接起来。鼻腔 与鼻腔、口腔相通,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咽喉 位于胸腔内,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里面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 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气管、支气管连接着喉和肺,有清除异物、调节 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答案】【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人的呼吸要靠呼吸器官来完成,所以呼吸器官非常重要。鼻腔里面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喉与鼻腔、口腔相通,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支气管连接着喉和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位于胸腔内,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四、nbsp;、实验探究题。32.(2024三上·巧家期末)探究土壤中成分(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发现纸巾 。(2)将土壤放在水中,土壤周围 。(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壤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土壤分为 。(4)把土壤在酒精灯上加热,闻到土壤 。(5)实验结论: 。(6)有的土壤缺少肥力,粮食产量不高,请写出两种改良贫瘠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答案】(1)潮湿(2)有气泡(3)三层(4)有焦糊味(5)土壤有水分,空气,黏土,沙粒,腐殖质等组成(6)①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常见的有机肥料有腐熟的粪便、植物残渣、堆肥等。②深耕细作:深耕细作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同时,深耕细作还可以将底部的土壤翻到表层,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肥力。【知识点】土壤中的动植物;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捏捏发现纸巾潮湿,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2)把水加入土壤中,看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3)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分为三层,颗粒相对较大的砂砾沉积在最下面,说明土壤是一种混合物。(4)把土壤在酒精灯上加热,看到土壤的颜色变浅、发白,会闻到焦糊味或刺激性气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5)实验结论:土壤有水分,空气,黏土,沙粒,腐殖质等组成。(6)植物离不开土壤,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盐渍、瘠薄、质地过重或过轻、缺肥等不良性状,严重影响植物生长。所以要对土壤进行改良,贫瘠的土壤加以改良的方法:①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常见的有机肥料有腐熟的粪便、植物残渣、堆肥等。②深耕细作:深耕细作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同时,深耕细作还可以将底部的土壤翻到表层,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肥力。33.(2024三上·巧家期末)探究搅拌与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关系。(1)给下列实验步骤排序,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同时向两杯水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盐②用搅拌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静止不动③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正确的操作顺序: 。(2)实验现象:搅拌溶解得 ,不搅拌溶解得 (3)实验结论: 。(4)盐溶解的快慢除了与是否搅拌有关外,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案】(1)③①②(2)快;慢(3)搅拌可以加快盐在水中的溶解(4)水温【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解析】【分析】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1)在研究搅拌是否能够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对比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序是:③.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①.同时向两杯水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盐;②.用搅拌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静止不动。同时观察实验现象。(2)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搅拌溶解得快,不搅拌溶解得慢。(3)由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搅拌能够加快物质溶解速度。(4)盐溶解的快慢除了与是否搅拌有关外,还水温高低、盐的颗粒大小,水温越高,盐溶解的越快,水温越低,盐溶解的越慢。盐的颗粒越细小,溶解的越快。五、简答题34.(2024三上·巧家期末)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成胁。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呢 【答案】①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②合理规划用地③垃圾分类和回收④推广环保农业⑤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土壤的作用【解析】【分析】土壤保护:使土壤免受水力、风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如土壤盐渍防治,封山育林和水土流失区植树种草等。节约用水,又称节水,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我们应该避免哪怕是很小的破坏行为,同时提倡植树种草,护路护坡,美化我们的生存空间,要多施用生物有机肥;退耕还林,减少白色污染,以此作答即可。35.(2024三上·巧家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为了珍惜宝贵的淡水资源,我们可以怎么做 【答案】①节约用水②合理安排农业生产③推广节水科技④循环利用水资源⑤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水不是取之不尽的,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节约用水;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推广节水科技;循环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等。1 / 1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一、选择题1.(2024三上·巧家期末)第一个证明了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拉瓦锡 C.瓦特2.(2024三上·巧家期末)人们利用水平面原理制作了( )。A.水平仪 B.地球仪 C.天平3.(2024三上·巧家期末)篮球内冲进足够的空气,可以蹦起来是因为( )。A.篮球里的空气占据了空间B.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具有弹性C.篮球的皮具有弹性4.(2024三上·巧家期末)下列物质中,( )不能溶解于水。A.食盐 B.糖 C.沙子5.(2024三上·巧家期末) 下列物体中,属于固体的是( )。A.牛奶 B.砖块 C.空气6.(2024三上·巧家期末) 下列物品中,哪个是混合物( )。A.红豆 B.面粉 C.八宝米7.(2024三上·巧家期末) ( )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A.河流和湖泊 B.河流和海洋 C.海洋和湖泊8.(2024三上·巧家期末) 我们可以用什么仪器来观察食盐晶体( )。A.显微镜 B.肉眼 C.望远镜9.(2024三上·巧家期末) 热气球是利用( )上升。A.热空气 B.冷空气 C.空气很轻10.(2024三上·巧家期末)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 )。A.3% B.30% C.50%11.(2024三上·巧家期末)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 )。A.雨水 B.雨水、积雪融化 C.河水12.(2024三上·巧家期末)人类呼出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13.(2024三上·巧家期末)下列生物中,( )不是生活在海洋。A.小龙虾 B.海龟 C.鲨鱼14.(2024三上·巧家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B.不吸烟,但可以不用远离二手烟C.积极参加体育运动15.(2024三上·巧家期末)下列消化器官与它相对应的作用搭配不正确的是( )。A.口腔:吞咽食物B.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C.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16.(2024三上·巧家期末)下列食物中,能给我们补充蛋白质的是( )。A.牛奶 B.红薯 C.植物油17.(2024三上·巧家期末)工程师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 )。A.明确问题一前期研究一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展示交流B.明确问题一前期研究一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一展示交流C.可以随心所欲,不用按照流程做设计18.(2024三上·巧家期末)碘酒滴到含有淀粉的食物上会变成( )。A.紫色 B.没有变化 C.蓝色19.(2024三上·巧家期末)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需要用到( )。A.液体温度计 B.水杯 C.量筒20.(2024三上·巧家期末)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 )。A.变浑浊 B.变清澈 C.没有变化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21.(2024三上·巧家期末)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没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22.(2024三上·巧家期末)我们在选择食物时,应该尽可能地多样化,不挑食、偏食。( )23.(2024三上·巧家期末)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 )24.(2024三上·巧家期末)我们可以用磁铁分离回形针和牙签。( )25.(2024三上·巧家期末)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 )26.(2024三上·巧家期末)粉笔碎了,就不再是固体了。( )27.(2024三上·巧家期末)肺活量就是人一次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28.(2024三上·巧家期末)地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9.(2024三上·巧家期末)为了赶时间,我们可以狼吞虎咽地将食物快速吃完。( )30.(2024三上·巧家期末)湖泊的蓄水量比海洋大。( )三、连线题31.(2024三上·巧家期末)将下列呼吸器官与它们相对应的作用连接起来。鼻腔 与鼻腔、口腔相通,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咽喉 位于胸腔内,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里面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 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气管、支气管连接着喉和肺,有清除异物、调节 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四、nbsp;、实验探究题。32.(2024三上·巧家期末)探究土壤中成分(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发现纸巾 。(2)将土壤放在水中,土壤周围 。(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壤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土壤分为 。(4)把土壤在酒精灯上加热,闻到土壤 。(5)实验结论: 。(6)有的土壤缺少肥力,粮食产量不高,请写出两种改良贫瘠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33.(2024三上·巧家期末)探究搅拌与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关系。(1)给下列实验步骤排序,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同时向两杯水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盐②用搅拌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静止不动③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正确的操作顺序: 。(2)实验现象:搅拌溶解得 ,不搅拌溶解得 (3)实验结论: 。(4)盐溶解的快慢除了与是否搅拌有关外,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五、简答题34.(2024三上·巧家期末)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成胁。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呢 35.(2024三上·巧家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为了珍惜宝贵的淡水资源,我们可以怎么做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空气也有重量,但空气的重量很轻。 伽利略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A选项符合题意。2.【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 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可以用来测量课桌、讲台、窗台等是否水平。3.【答案】B【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使内部压强增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具有弹性,所以球内冲进足够的空气,可以蹦起来。4.【答案】C【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观察和区别物质是否溶解:①颗粒是否变小,能否用肉眼看到;②分布是否均匀;③是否有沉淀;④是否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根据溶解的特征进行判断,不能溶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等。5.【答案】B【知识点】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砖块属于固体;牛奶具有固定的体积和质量,没有固定的形状,属于液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有固定的质量属于气体。6.【答案】C【知识点】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固体的特点是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固体混合物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体物质混合而成的。A、红豆是一种物质,不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B、面粉只有一种物质组成,不是固体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八宝米是由各种杂粮混合而成,比如小米、花生、桂圆等,它们都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属于固体混合物,故C符合题意。7.【答案】A【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节约用水【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海洋被称作“人类的资源原宝库”,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为3500万立方千米,只占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的2.53%,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8.【答案】A【知识点】晶体;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晶体是比较小的物质,我们观察晶体时,需要运用到显微镜。选项A正确。9.【答案】A【知识点】制作热气球【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会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类似的现象有孔明灯、热气球等。根据对热空气上升的认识,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10.【答案】B【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直接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局部,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325%,且分布不均。而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可以说是十分稀少。11.【答案】B【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分析】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12.【答案】C【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通过呼吸,我们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吸入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氮气的含量不变。13.【答案】A【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多种资源。海龟、鲨鱼生活在海洋,小龙虾生活在水体较浅、水草丰盛的环境。14.【答案】B【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解析】【分析】为了保护呼吸器官的健康,我们应做到: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扫地前洒水,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不吸烟等。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属于正确做法。15.【答案】A【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人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食物“旅行”过程在;食物从口入,在空腔中进行咀嚼切碎,与唾液混合,然后通过食道进入胃内,在胃内储存并进行初步消化,变成食糜,向下进入小肠,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量的营养物质被消化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为人体利用。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在大肠内部分水分、营养物质被吸收,最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BC搭配正确,A搭配不正确。16.【答案】A【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食物种类及所含营养成分较多,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牛奶能给我们补充蛋白质,红薯能给我们补充糖类,植物油能给我们补充脂肪。17.【答案】B【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一前期研究一设计方案一制作模型一测试改进一展示交流。能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18.【答案】C【知识点】淀粉的检验【解析】【分析】 淀粉属于多糖类,它遇到碘元素的时候,会发生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显蓝色。所以碘酒在遇到淀粉时会变成蓝色。19.【答案】C【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需要用到量筒。液体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水杯是盛水的工具。20.【答案】A【知识点】认识空气;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人体呼吸时,吸进含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就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我们往澄清石灰水中呼气,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1.【答案】错误【知识点】液体的认识【解析】【分析】根据对液体的认识,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体积和质量。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2.【答案】正确【知识点】平衡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食物要多样化,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23.【答案】正确【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解析】【分析】 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24.【答案】正确【知识点】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混合物的分离要充分考虑物体的性质,利用常见的工具使其分离。比如磁铁、水等。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离,回形针和牙签可用磁铁吸附分离,回形针能够被磁铁吸引,而牙签不能被磁铁吸引。25.【答案】正确【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 根据对消化器官的认识,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26.【答案】错误【知识点】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流动、大多数不易被压缩。将一支粉笔压碎成一堆粉笔灰,它还是具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它还是固体。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7.【答案】正确【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 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 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 2500~40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 6000毫升以上。28.【答案】错误【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根据对水资源的认识,地下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过度的开采导致了地下水资源的逐步衰竭。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9.【答案】错误【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身体健康与生活习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如果狼吞虎咽,食物就不能充分地被牙齿切碎,不能和唾液充分混合进入胃里,会影响后面的消化和吸收,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被消化。30.【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湖泊的蓄水量比海洋小。31.【答案】【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人的呼吸要靠呼吸器官来完成,所以呼吸器官非常重要。鼻腔里面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喉与鼻腔、口腔相通,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支气管连接着喉和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位于胸腔内,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32.【答案】(1)潮湿(2)有气泡(3)三层(4)有焦糊味(5)土壤有水分,空气,黏土,沙粒,腐殖质等组成(6)①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常见的有机肥料有腐熟的粪便、植物残渣、堆肥等。②深耕细作:深耕细作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同时,深耕细作还可以将底部的土壤翻到表层,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肥力。【知识点】土壤中的动植物;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捏捏发现纸巾潮湿,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2)把水加入土壤中,看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3)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分为三层,颗粒相对较大的砂砾沉积在最下面,说明土壤是一种混合物。(4)把土壤在酒精灯上加热,看到土壤的颜色变浅、发白,会闻到焦糊味或刺激性气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5)实验结论:土壤有水分,空气,黏土,沙粒,腐殖质等组成。(6)植物离不开土壤,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盐渍、瘠薄、质地过重或过轻、缺肥等不良性状,严重影响植物生长。所以要对土壤进行改良,贫瘠的土壤加以改良的方法:①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常见的有机肥料有腐熟的粪便、植物残渣、堆肥等。②深耕细作:深耕细作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同时,深耕细作还可以将底部的土壤翻到表层,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肥力。33.【答案】(1)③①②(2)快;慢(3)搅拌可以加快盐在水中的溶解(4)水温【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解析】【分析】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1)在研究搅拌是否能够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对比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序是:③.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①.同时向两杯水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盐;②.用搅拌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静止不动。同时观察实验现象。(2)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搅拌溶解得快,不搅拌溶解得慢。(3)由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搅拌能够加快物质溶解速度。(4)盐溶解的快慢除了与是否搅拌有关外,还水温高低、盐的颗粒大小,水温越高,盐溶解的越快,水温越低,盐溶解的越慢。盐的颗粒越细小,溶解的越快。34.【答案】①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②合理规划用地③垃圾分类和回收④推广环保农业⑤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土壤的作用【解析】【分析】土壤保护:使土壤免受水力、风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如土壤盐渍防治,封山育林和水土流失区植树种草等。节约用水,又称节水,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我们应该避免哪怕是很小的破坏行为,同时提倡植树种草,护路护坡,美化我们的生存空间,要多施用生物有机肥;退耕还林,减少白色污染,以此作答即可。35.【答案】①节约用水②合理安排农业生产③推广节水科技④循环利用水资源⑤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水不是取之不尽的,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节约用水;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推广节水科技;循环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等。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