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居民节能建筑在夏至日、冬至日的正午日照示意图。下列关于夏至日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效学习状元卷冬至日正午日照的说法正确的是太阳光线①A.太阳光线①为冬至日正午太阳照射的光线示意图太阳光线②窗户科学试题卷B.根据示意图可判断,该建筑的窗户朝北C.从夏至日到冬至日,正午射人屋内的阳光面积会增大考生须知:D.正午站在窗口,冬至日的影长将小于夏至日的影长(第8题图)1.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9.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gZS04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依据如图所示的2.答题前,考生务必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实验和ZnSO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卷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60 g ZnSO.4.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图形线条描黑。5.本卷计算中g取10N/kg,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Na-23C1-35.530Ca-4020100g水40、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第9题图)选、错选均不给分)A.20℃时,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60g1.利用下列装置不能达成相应实验目的的是()B.从20℃升温到40℃时,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的长颈漏斗C.从60℃升温到80℃时,烧杯中的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D.10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1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是蜡烛,B是蜡烛所成的像,C是玻璃板。若实验中把玻璃板向右平移一段距离,白纸保持不动,蜡烛A依然能成像,则(第1题图)A.像B将向右移动B.像B将向左移动A.甲: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B.乙:检查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C.像B将不会移动D.像B将向后移动C.丙:检验甲烷燃烧生成CO2D.丁:采用该装置收集O2B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1滴生理盐水,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UA片上滴的是1滴清水,所滴液体不同是因为洋葱表皮细胞具有A.细胞膜B.液泡C,细胞壁D.叶绿体(第10题图)第11题图3.科学假说是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事物产生的原因11.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图,先用止水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下列事实不能用地壳变动学说解释的是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A,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貌B.东非大裂谷还在不断地增大的广口瓶内液体增加量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三,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液体增加量明显大于瓶C.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具有亲缘关系D.在喜马拉雅山山峰上找到海底古生物化石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止水夹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甲滴入试管②与气体乙充分反应后,内空气体积的三。对于这两种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打开止水夹,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则液体甲和气体乙的组合可能是A.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过量,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气液体甲B.甲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甲为氢氧化钠溶液,乙为二氧化碳气体98℃的水气体乙C.乙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B.甲为稀硫酸溶液,乙为二氧化碳气体个D.乙同学可能未夹紧止水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热的空气从导管逸出C.甲为双氧水溶液,乙为氧气(第4题图)1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关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呼吸、D.甲为氯酸钾溶液,乙为氧气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如图所示为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时,工作人员在返回舱外的情景,请你估测图中返回舱的(n2高度大约为A.0.5mB.2.5mC.5mD.10m6.我们常常用一系列流程来清晰明了地表示一系列连续的生理活动,下列流程中正确(第5题图)的是7丙A.神经冲动传递: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第12题图)B.番茄的一生:种子萌发→植株成熟→开花→受精→传粉→结果A.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图甲中的②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后,被吸收进入血液C.植物的水分运输:根毛区>根的筛管→茎的筛管→叶的筛管→气孔B.图乙中肺泡慢慢鼓起时,在血管AB之间,氧气浓度降低D.食物链的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上肢输液时,药物最先进入图丙中的℃,到达脚趾处的毛细血管时需经过心脏2次7.如图,A、B两同学用甲、乙两种方式推墙。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中A、B同时向前推D.图丁①④⑤中,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为①墙,墙均未动。假如用甲、乙两种方式推时每人的推力大小都为F,则下列说法中墙13.用细绳把摆锤悬挂起来,将摆锤拉到某一高度后释放,摆锤做如图所示的运动。当摆锤处于甲正确的是乙位登时,关于摆锤具有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A.重力势能不同,动能相同B.乙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B.重力势能不同,动能不同…低乙C,甲方式中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F(第7题图)C.重力势能相同,动能相同(第13题图)D.乙方式中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FD.重力势能相同,动能不同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效学习状元卷·科学第1页(共6页)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效学习状元卷·科学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效学习状元卷科学试题.docx 科学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