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浙江新中考冲刺模拟(三)一、选择题(每空3分,总计45分)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体现了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繁殖 D.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2. (2024 杭州模拟)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将在202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盛大开幕,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2为四种月相照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杭州开展亚运会期间,地球运动到丁位置附近②当天的月相最接近于图2中B图③杭州接下来将昼短夜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3. 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看到蜡烛A的像D.此实验选用玻璃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不仅能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便于找到像的位置4.如图为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的漂浮式指南针。铜片、锌片和食盐水溶液共同组成了“盐水电池”。铜片是盐水电池的正极,锌片是负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电螺线管A端为N极 B.通电螺线管静止时B端指向地理南方C.电子从铜片经螺线管流到锌片 D.通电螺线管外C点的磁场方向向左5. 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50N、20N,滑轮重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F=20N B.F=10N C.F=70N D.F=30N6. 如图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永磁动力单轨列车,安装有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和制动发电装置,当高压细水雾系统中水枪工作时,水对喷孔的压强p=10MPa,水雾喷出的速度v≥10m/s,若喷孔的总面积S=0.5cm2,当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制动减速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W1和内能W2,W1:W2=9:16,如图乙是机械能的变化量△W与速度变化量△v的关系图象。若列车从108km/h开始减速,转化的电能为1kW h,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枪工作时,水对喷孔的压力为500N B.细水雾系统工作时,水枪的功率为5000WC.列车减速时,机械能转化的内能为3.6×106J D.列车的速度最终将会减小到72km/h7.如图所示为居民家中某房间的电路,电灯L与电热壶均正常工作,在三孔插座上接入电饭煲后,电热壶突然停止工作,灯L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用测电笔分别测试三孔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此时电路故障可能是( )A.插座短路 B.CD间断路 C.AB间断路 D.电热壶短路8. 2022年2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决赛上,中国选手谷爱凌获得金牌。如图所示,当她静止站立在水平领奖台上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领奖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谷爱凌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谷爱凌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C.谷爱凌对领奖台的压力与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谷爱凌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谷爱凌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9. 有茶色玻璃的汽车内的人能看到车外的人,而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内的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1)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内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2)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内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3)车内比车外暗,车内人的瞳孔张开得比车外大。A.只有(1)(2) B.只有(1)(3) C.只有(2)(3) D.(1)(2)(3)10.工程师小林为生态农场设计了水箱水量显示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当水量减少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选择电压表作电表显示,水量减少时,则电表示数变大B.选择电压表作电表显示,水量减少时,则总电阻会变大C.选择电流表作电表显示,电路总功率减小,则水量增大D.选择电流表作电表显示,R0消耗功率增大,则水量增大11.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B.过程c、d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C.与血管甲相比,血管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氧D.血管乙处是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12.化学兴趣小组在某密闭容器中用CO2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探究某有机物R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前R的质量为0.62g,燃烧后经过数据换算可得装置中CO2 0.88g和H2O 0.54g(本实验条件空气中CO2和H2O含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R中C与H的元素质量比为4:1 B.本实验可推算出R中含有碳、氢、氧元素C.物质R的组成元素中O质量分数最高 D.R可能为C2H6O且实验中可能有剩余13.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用图像来建模,对图像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表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最有利于提高产量B.乙图中,该酶在B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C.丙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胃病消炎药,则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Ⅳ→Ⅱ→Ⅰ→ⅢD.丁图表示某人饭后4小时血糖变化曲线图,C点血糖含量高是糖尿病的表现1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组成示意图。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是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C.乙和丙之间有捕食关系 D.甲、丙、丁都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15.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g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g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40分)16.如图所示,一光滑半圆弧槽与一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将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从高2米的槽顶静止释放,在水平面上滑行8米后在B处停下来。(1)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W= 。(2)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 。17.低碳环保的公共自行车,给嘉兴的市民出行带来方便,在设计时用了不少科学知识。(1)主体色橙色代表活力、服务与发展,与自行车颜色巧妙呼应;如图1我们看到车身为橙色是因为自行车反射_________光,我们能在不同角度看见自行车,是因为光在自行车的表面发生____________的缘故。(2)自行车的尾灯设计很巧妙,当后面开来的汽车的灯光,无论从哪个方向射向尾灯,它都能把光线从原路反射回去。图2四幅图中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______。18.如图是带螺纹的瓶子和瓶盖的结构图,瓶口上有四个斜向下的凸起,如图甲所示;瓶盖内侧边缘处有四个凸起,如图乙所示。当把盖子盖上并顺时针旋转,就可以将瓶盖拧紧,而且越拧越紧。盖子与瓶子之间的是 摩擦,瓶盖越拧越紧是由于 使摩擦力增大的缘故。19.钢铁冶炼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赤铁矿石冶炼成生铁的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钢铁冶炼的产品是生铁和钢,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3)在钢水铸件机中,高温钢水加工成钢制零件时,充入氮气的作用是 。(4)流程的最后一道操作是涂层(即在金属制品表面进行喷漆或搪瓷等),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20.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用这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A、B两种实心物体若干,如图乙所示在滑轮组下挂1个A物体,若要使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图乙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个。21.袁隆平说:海水稻如果扩大到一亿亩,可多养活8000万人口,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稻米颜色呈胭脂红,如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请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稻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植物。(2)若A表示细胞,则过程①为细胞的 (选填“生长”、“分裂”或“分化”)。(3)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4)海水稻细胞中的 (填细胞结构),能阻止多余的盐分进入细胞。22.图1是被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运输方向,代码I、II、III、IV表示物质,字母A、B、C、D表示结构。图2是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在某一时间段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图1中I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2)图2中6:00~20:00时间段,甲、乙两种植物合成图1中物质III较多的是 ,乙植物在12:00左右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为降低 ,D关闭,物质II不能进入叶片造成的。图2中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在16:00的光合速率关系是 。三、探究题(每空2分,总计40分)23.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医学价值,用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有山药多糖、生理盐水、降糖药物、30只糖尿病大鼠等;实验操作见下表,科研人员连续喂养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组别 小鼠类型 处理方式A 健康的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B 糖尿病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C 糖尿病大鼠 灌服山药多糖D 糖尿病大鼠 灌服降糖药物(1)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 。(2)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 只。(3)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 ;C组与 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24.实验 电压 电流(安)1 4.8 0.12 9.8 0.23 12 0.2524 厚膜电阻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电子设备中的定值电阻,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小宁想测定某一型号的厚膜电阻的阻值大小,设计如下实验。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连接电路时,应将最后一根导线a连接滑动变阻器的 (填“A”或“B”)接线柱,连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厚膜电阻的阻值是 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查阅资料发现:该厚膜电阻材料为导电金属陶瓷,滑动变阻器金属丝材料为镍铬合金丝,两种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小宁发现电压表示数减小,请解释其原因 。25.用DIS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气体的体积值可从注射器的刻度直接读出;气体的压强是由图中压强传感器等计算机辅助系统得到。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实验要求组装好实验装置,然后缓慢推动活塞,使注射器内空气柱从初始体积20.0mL减为12.0mL。实验共测出五组数据,每次体积值和对应体积的压强值记录在如表格中:实验 V/ml p/×105Pa pV/×105Pa ml1 20.0 1.001 20.0202 18.0 1.113 20.0343 16.0 1.251 20.0164 14.0 1.429 20.0065 12.0 1.668 20.016(1)完成本实验的基本要求是 (填字母编号)。A.在等温条件下操作 B.封闭气体的容器密封良好 C.必须测出所封闭气体的温度和质量(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3)实验反思:考虑到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存在少量气体无法读数,使测得的体积略偏小。为使实验数据更准确,排出这部分气体的操作方法是 。(4)小组同学还想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改进方案为:通过水浴加热方式使密闭气体温度升高,用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压强和温度。下列四个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______ (填字母编号)。A.B.C.D.26.小强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1)探究时,小强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了下表所示的数据。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物距/cm 50 40 35 30 25 20 15像距/cm 12.5 13.3 14 15 16.7 20 30由上表可知,第3次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 的实像,第7次成的像比第6次成的像 (选填“大”或“小”)。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 移动。(2)探究后,小强总结了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则应向 移动凸透镜。27.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研究酸碱盐性质及用途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一】酸的用途(1)写出一个用稀硫酸制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碱的性质(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再滴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将上述实验浊液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说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实验三】酸碱盐的性质。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3)0﹣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点的溶质为 ;(5)根据图数据,要推算原溶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除已知数据外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 。四、综合(28题3分,29题8分,30题6分,31题6分,32题8分,33题4分,总计35分)28.小明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他加入的试剂p,结果鸡蛋吐了出来。请判断小明所加试剂p的名称,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鸡蛋被被吞进瓶内和吐出来的原因。29.【设计背景】我国设计的“蛟龙号”潜水艇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希望同学们也能像我国潜艇设计师一样设计出一艘属于自己的潜水艇!【产品设计】项目小组利用硬质塑料瓶制作潜水艇,塑料瓶厚度不计,两个舱之间密封不连通,水舱与注射器通过塑料软管相连,移动注射器活塞可以实现潜水器的浮沉,模型如图甲。【检验产品】如表为该小组制定的量表:自制潜水艇评价量表验收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功能仓分区设计 生活舱和水舱独立分开,生活舱不进水,且生活舱较大 ______ 生活舱和水舱没有独立分开浮沉情况 潜水艇能顺利实现下潜、上浮、悬浮、漂浮 潜水艇能下潜、上浮、悬浮、漂浮,但较困难 潜水艇不能实现下潜、上浮、漂浮(1)为实验潜水艇的上浮,小组同学的操作是: ,从而排出水舱内的水,实现上浮。(2)请在表格中填入“合格”的评价内容 。(3)如图乙所示,潜水艇完成从B到A上浮的过程,其浮力变化情况是 。(4)已知某小组同学采用的材料总质量0.5千克,体积650cm3,现有100毫升和200毫升两种规格的注射器,请通过计算说明应该选择哪种规格的注射器能实现在水中悬浮。30.为提高车辆通行量,宁波市交警支队将人民路、迎宾路等10条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打造成绿波带。在市区建成的绿波带道路上,车辆只要保持绿波速度就能一路绿灯通行。如图所示为某路段的绿波速度标牌,质量是1.2t的汽车,经过绿波路段上相距3.6×103m的两个路口,用时200s。问:(1)汽车的重力是多少?(2)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绿波通行”?(3)若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2m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3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12.0g石灰石样品,把4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g 8.0 16.0 24.0 32.0 40.0剩余固体的质量/g 9 6 3 2 n请计算:(1)该实验数据中字母n的值为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请你继续计算反应后得到的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32.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露营热”持续高涨,帐篷、烧烤架、天幕、露营车等户外装备销量激增。如图是一辆户外便携式折叠露营小推车,露营车拉杆角度可以调节,自重为8千克。小金一家使用这辆车运载约20千克的物资,在户外游玩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几种情景,请你帮小金解决他的疑问。(1)越过障碍物的推车可以视为杠杆,若把拉杆固定在竖直方向,当前轮遇到障碍时,需向上提把手,这时露营车可视为 杠杆。(2)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小金用脚抵住前轮,然后用力向左拉拉杆,恰好能将后轮翘起,杠杆的支点是 (填“前轮”或“后轮”),小金想知道用水平向左的拉力为多少,于是画出了模型(a为前轮,b为后轮,c为拉手),并根据产品说明得到了相关数据,ab=100cm,ac=80cm,假设整车的重力集中在ab的中点d,请计算拉扶手的力F。(3)在第(2)小题中,如果拉杆向左倾斜,并固定在如图2位置。用脚抵住前轮,用水平力向左拉拉杆,恰好能将后轮翘起,分析拉力F将如何变化?33.如图甲所示,在2022年某工厂要研发一种新型材料,要求对该材料的承受的撞击力进行测试。在测试时将材料样品(不计质量)平放在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s,由静止自由释放重物,经撞击后样品材料仍完好无损。从重物开始下落到撞击样品的这个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电源的电压=24V,定值电阻R0=10Ω.求:(1)在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的电阻是多少?(2)在撞击过程中,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是多少?2024浙江新中考冲刺模拟(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解答】解:生物具有能生长和繁殖的特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春燕在筑巢,说明生物具有能繁殖的特征。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 【答案】C【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上由于各地获得的太阳的光热不同,便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读图可知,2023年9月23日,地球运行到图1中乙位置附近,故①错误;202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晚上的月相是上弦月,人们看到凸向东边的半个月球,最接近图2中的B月相,故②正确;2023年9月23日,位于北半球的杭州接下来将昼短夜长,故③正确。故选:C。3. 【答案】D【解析】【答案解析】D4.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判定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判定螺线管的极性;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的;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解答】解:A、铜片是“盐水电池”的正极,锌片是负极,则螺线管中的电流是从右端流入的,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B端为N极,A端为S极,故A错误;B、静止时通电螺线管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B端指向地理北方,故B错误;C、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铜片经过螺线管流向锌片;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锌片经螺线管流向铜片,故C错误;D、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的,即C点的磁场方向是向左的,故D正确。故选:D。5. 【答案】A【解析】【考点】滑轮组中的相关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图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GB,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出摩擦力的大小;当拉动A向左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确定出拉力的大小。【解答】解:滑轮重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由图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B物体的重力,所以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绳子上的拉力FA=GB=×20N=10N;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A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对A的拉力平衡,所以f=FA=10N,方向水平向左;若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受向左的拉力F、向右的摩擦力和向右的绳子拉力FA,且A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0N),因A处于平衡状态且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不变,则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向左的拉力:F=FA+f=10N+10N=20N。故选:A。6. 【答案】C【解析】【分析】(1)知道水对喷孔的压强和喷孔的总面积,根据p=求出水对喷孔的压力;(2)根据P===Fv求出水枪的功率;(3)知道转化的电能,根据电能W1与内能W2之比为9:16求出转化的内能;(4)转化的电能和产生的内能之和即为减小的机械能,再对照图象得出减小的速度,最后求得列车的速度将会减小到的速度。【解答】解:A.由p=可得,水枪工作时,水对喷孔的压力F压=pS=10×106Pa×0.5×10﹣4m2=500N,故A正确;B.水枪的功率P===Fv=500N×10m/s=5000W,故B正确;C.转化的电能W1=1kW h,由=可得,转化的内能W2=kW h=×3.6×106J=6.4×106J,故C错误;D.减小的机械能△W=1kW h+kW h=kW h=×3.6×106J=1×107J,由图象乙可知,列车减小的速度为10m/s=10×3.6km/h=36km/h,则列车的速度将会减小到108km/h﹣36km/h=72km/h,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力了压强公式、功率推导公式的应用以及单位的换算,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关键是求出减小的机械能,对照图象得出减小的速度。7. 【答案】B【解析】【考点】电路故障的分析.【分析】电热壶突然停止工作,灯L仍正常发光,说明灯泡相连的火线和零线正常,但电路中一定出现断路;测电笔测试三孔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说明两孔与火线是连通的,故只可能是零线断了。【解答】解:灯L仍正常发光,说明A、C左边的火线、零线均正常;而把测电笔分别插入三孔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说明火线正常,而零线出现断路现象,因此是CD间发生了断路,此时三孔插座的左孔通过电热壶与火线连通,则此时左右两孔都能使氖管均发光。故选:B。8. 【答案】D【解析】【考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分析】(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A、领奖台受到的重力等于领奖台和谷爱凌受到的重力之和,则领奖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谷爱凌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谷爱凌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谷爱凌对领奖台的压力与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且大小不等,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谷爱凌静止站立在水平领奖台上时,处于平衡状态,谷爱凌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谷爱凌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9. 【答案】D【解析】【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分析】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解答】解:①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人在暗的环境下瞳孔张的比较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中,因此车内比车外暗,车内人的瞳孔张开得比车外大,故即使在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光线还能看到车窗外的人,故(1)(3)正确;②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内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所以坐在装有茶色玻璃汽车内的人能看到车外的人,而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内的人,故(2)正确。故选:D。10.【答案】D【解析】【解答】解:AB.闭合开关S,电路中R和R0串联接入电路,电表并联在R的上半部分;若为电压表,水量减少时,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上移,由于电压表所在电路相当于断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不变,总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不变;滑片向上移动,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的电阻变小,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小,故AB错误;CD.若电表为电流表,则R的上半部分被短路,R0和R的下半部分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测该部分电路电流;电路总功率减小,根据P=U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上移,水量减小;R0消耗功率增大,由P=I2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滑片向下移动,水量增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1.【答案】D【解析】D解析:A ab为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所以A 正确B cd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实现,所以B正确C 通过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加,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所以C正确D 人体内的二氧化碳是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所以浓度最高的为组织细胞内。12.【答案】D【解析】【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88g×=0.2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54g×=0.0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氢元素都来自R,则物质R中C与H的质量比为0.24g:0.06g=4:1,故A正确;B、由选项A可知,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和为0.24g+0.06g=0.3g<0.62g,所以R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B正确;C、物质R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0.62g﹣0.3g=0.32g,所以物质R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该C正确;D、若R为C2H6O,无论其是完全燃烧时,最终C2H6O~3H2O,通过生成水的质量求出乙醇的质量是0.46,则R一定有剩余,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但是要注意碳燃烧的不同情况。13.【答案】D【解析】【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2、乙图中B点对应的酶的活性最强。3、心脏的结构为:Ⅰ左心房;Ⅲ左心室;Ⅱ右心室;Ⅳ右心房。4、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解答】解:A、甲图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最多,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大,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在35℃以上时,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光合作用强度低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开始减少,A正确。B、根据图像可以看出,该酶在B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B正确。C、血液循环路线为: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头部动脉→头部毛细血管→病灶。所以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即Ⅳ→Ⅱ→Ⅰ→Ⅲ,C正确。D、C点是血糖含量最高的点,并非糖尿病的表现,D错误。故选:D。14.【答案】D【解析】【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是由食物链相互交错而形成的。(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4)由图可知: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丁为消费者。【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乙。A正确。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B正确。C、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乙和丙之间有捕食关系。C正确。D、由分析可知甲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D错误。故选:D。【点评】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15.【答案】C【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金属的活动性、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计算。解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锌粉加入溶液中,先置换出银单质,再置换出铜单质,溶液的质量先减小后增大,当反应完全后溶液的质量不变。由题可知,当加入锌粉6.5g时,溶液质量最小,此时溶液中的银全部被置换完,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g时,恰好反应完全,此时溶液中只含有溶质Zn(NO3)2。A选项中,AgNO3质量应随加入锌的质量的增加而减少;当加入锌的质量为6.5g时,AgNO3的质量为0。B选项中,Cu(NO3)2质量在开始加入锌时应保持不变,当加入锌的质量为6.5g后随锌的质量的增加而减少;当锌的质量为13.0g时,Cu(NO3)2的质量为0。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得,6.5g锌可分别置换出21.6g银、6.4g铜,即生成固体总质量随加入锌的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加入锌的质量为6.5g时,生成固体总质量为21.6g;当加入锌的质量为13.0g时,生成固体总质量为21.6g+6.4g=28.0g,此后保持不变。D选项中,由题可知,当加入锌的质量为6.5g时,溶液中Zn(NO3)2的质量分数=×100%=×100%≈22.26%;当加入锌的质量为13.0g时,溶液中Zn(NO3)2的质量分数=×100%=×100%≈44.47%。]故选C二、填空题16.【答案】(1)20J;(2)2.5N【解析】【考点】功的计算.【分析】(1)物体从高2米的光滑半圆弧槽顶静止释放,运动至水平面时,根据W1=Gh=mgh得出重力做功,在水平面上滑行8米后在B处停下来,则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根据W=W1得出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根据f=得出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解答】解:(1)物体从高2米的光滑半圆弧槽顶静止释放,运动至水平面时,重力做功W1=Gh=mgh=1kg×10N/kg×2m=20J,在水平面上滑行8米后在B处停下来,则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故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W=W1=20J;(2)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2.5N。故答案为:(1)20J;(2)2.5N。17.【答案】答案 (1)橙 (2)漫反射 (3)B【解析】【答案解析】答案 (1)橙 (2)漫反射 (3)B18.【答案】滑动;压力增大【解析】【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的种类.【分析】(1)当物体与接触面之间仅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并未产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称为静摩擦;当物体与接触面之间已产生相对运动,且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相对滑动,这种摩擦称为滑动摩擦;当物体与接触面之间并未直接接触,中间隔有可滚动的物体,如滚珠、圆柱或滚针等,或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自由滚动,这种摩擦称为滚动摩擦。(2)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盖子与瓶子直接接触,并产生了相对滑动,所以盖子与瓶子之间的是滑动摩擦;瓶盖越拧越紧,压力变大,盖子与瓶子之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是由于压力增大使摩擦力增大的缘故。故答案为:滑动;压力增大。【点评】此题考查摩擦力的分类、增大摩擦的方法,难度不大,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19.【答案】(1)Fe2O3+3CO2Fe+3CO2;(2)含碳量不同;(3)作保护气,防止铁在高温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4)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金属制品生锈。【解析】【考点】铁的冶炼;生铁和钢;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生铁和钢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解答。(4)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解答】解:(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2)生铁和钢,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钢水铸件机中,高温钢水加工成钢制零件时,充入氮气的作用是作保护气,防止铁在高温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4)流程的最后一道操作是涂层(即在金属制品表面进行喷漆或搪瓷等),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金属制品生锈。故答案为:(1)Fe2O3+3CO2Fe+3CO2;(2)含碳量不同;(3)作保护气,防止铁在高温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4)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金属制品生锈。20.【答案】故答案为:2。【解析】【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由图甲可知,当m=20g时,A、B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AB的密度;利用G=mg=ρVg求A、B的重力之比;要使滑轮组悬挂的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设方框中挂N个B物体,则有NGB=GA,求出N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图甲可知,当m=20g时,VA=10cm3,VB=40cm3,则ρA===2g/cm3,ρB===0.5g/cm3,所以ρA:ρB=2g/cm3:0.5g/cm3=4:1;因为A、B的体积相同,所以由G=mg=ρVg可得,A、B的重力之比:GA:GB=ρAVg:ρBVg=ρA:ρB=4:1;由图乙可知,使用的滑轮组中n=2,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设方框中挂N个B物体,则有:N GB=GA,则N=×=×=2。故答案为:2。21.【答案】(1)被子;(2)分化;(3)器官;(4)细胞膜。【解析】【解答】解:(1)海水稻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2)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图中的A表示细胞。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细胞的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图中的①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B表示组织;(3)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属于器官。水稻的谷粒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4)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即海水稻细胞中的细胞膜(填细胞结构),能阻止多余的盐分进入细胞。故答案为:(1)被子;(2)分化;(3)器官;(4)细胞膜。22.【答案】(1)水(2)甲;蒸腾作用;相等【解析】【解答】解:(1)光合作用指的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图1是被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根据图1可知,图1中I表示水,Ⅱ表示二氧化碳,Ⅲ为有机物,Ⅳ表示的物质为氧气,结构A表示导管,B表示筛管,C表示叶绿体,D表示气孔。(2)图1中物质Ⅲ为有机物,图2中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光合速率,6时﹣20时,光合速率都大于0,植物都会积累有机物,植物的光合速率可以用有机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所有光合速率×时间可以表示有机物的积累量,即甲植物和乙植物曲线与横坐标时间围成的图形面积可以分别表示它们积累的有机物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植物的面积大于乙植物,所以甲植物合成Ⅲ有机物较多。乙植物在12时左右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为降低蒸腾作用水分的散失,D气孔关闭,物质Ⅱ二氧化碳不能进入叶片,光合作用缺少原料,速率下降。图2中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在16时的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交汇在同一点,表示此时甲乙光合速率相等。故答案为:(1)水(2)甲;蒸腾作用;相等三、探究题23.【答案】(1)对照作用;(2)10;(3)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D;【解析】【考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解答】解:(1)由表可知,A组表示正常大鼠,血糖浓度正常,B组表示为无药物处理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过高。C组表示灌服山药多糖的糖尿病大鼠,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D组表示灌服格列苯脲(降糖药物)的糖尿病大鼠,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所以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对照作用;(2)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10只;(3)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变量是有无灌服山药多糖,可得出结论: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C组与D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且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血糖浓度接近正常水平;(4)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答案为:(1)对照作用;(2)10;(3)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D;24.【答案】(1)B;开关没有断开;(2)48.3;(3)镍铬合金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电金属陶瓷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解析】【考点】伏安法测电阻.【分析】(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2)根据表中数据利用欧姆定律求出3次实验的电阻值,然后取平均值作为厚膜电阻的阻值;(3)根据图乙分析两电阻受温度影响的大小,利用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分压原理进行分析回答。【解答】解:(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由图甲可知,滑片位于A端,因此应将最后一根导线a接入滑动变阻器的B接线柱;由图甲可知,在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2)由表中数据可知,3次实验的电阻值为:R1===48Ω,R2===49Ω,R3===48Ω,则厚膜电阻的阻值为:R==≈48.3Ω;(3)由图乙可知,镍铬合金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电金属陶瓷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保持滑片不变,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由于温度升高,镍铬合金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厚膜电阻的阻值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根据分压原理,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厚膜电阻两端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故答案为:(1)B;开关没有断开;(2)48.3;(3)镍铬合金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电金属陶瓷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较小。25.【答案】(1)A、B;(2)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不变;(3)用手握住注射器,缓慢推动活塞;(4)D。【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来判断选项,选项AB符合题意。(2)从表格中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不变。(3)结合打针排除空气法,使得吸入水的体积等于前端的体积。(4)温度传感器应该处于封闭的玻璃管内,且玻璃管中的气体要全部浸没在水中。【解答】解:(1)本实验的条件是:温度不变、气体质量一定、所以要在等温条件下操作,注射器的密封性要好,故A、B正确。本实验研究的是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不需要测量气体的质量,故C错误。(2)从表格中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不变。(3)先在注射器内吸入水,然后竖直向上推动顶部后重新吸入空气进行实验,吸入的空气体积等于针筒的示数。(4)AB、这个实验研究对象是玻璃管封闭的气体,温度传感器应该处于封闭的玻璃管内,故AB错误。CD、为了能够让玻璃管中的气体受热均匀,玻璃管中的气体应该全部没入水中,故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1)A、B;(2)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不变;(3)用手握住注射器,缓慢推动活塞;(4)D。26.【答案】(1)缩小;大;上;(3)右。【解析】【解答】解:(1)由图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f=40.0cm﹣30.0cm=10.0cm。(2)由上表可知,第3次实验中,u>2f,故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第7次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第6次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第7次成的像比第6次成的像大;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蜡烛变短了,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光屏向上移动。(3)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可以向右移动凸透镜,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1)缩小;大;上;(3)右。27.【答案】(1)CuO+H2SO4=CuSO4+H2O;(2)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蓝色沉淀逐渐溶解;(3)Ba(OH)2+2HCl=BaCl2+2H2O、BaCl2+MgSO4=BaSO4↓+MgCl2;(4)BaCl2;(5)a点对应的沉淀质量。【解答】解:(1)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2)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所以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再滴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将上述实验浊液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说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的现象是:蓝色沉淀逐渐溶解,化学方程式为:Cu(OH)2+2HCl=CuCl2+2H2O;(3)0﹣a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BaCl2+MgSO4=BaSO4↓+MgCl2;(4)硫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所以c点的溶质为BaCl2;(5)由图中数据,要推算原溶液盐酸的质量分数,已知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还需要知道稀盐酸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Ba(OH)2+2HCl=BaCl2+2H2O,只需知道a点对应的硫酸钡质量,BaCl2+MgSO4=BaSO4↓+MgCl2,即可求出与硫酸镁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Ba(OH)2+2HCl=BaCl2+2H2O,依据求出的氯化钡的质量,即可求出混合溶液中稀盐酸的质量,代入可求出混合溶液中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1)CuO+H2SO4=CuSO4+H2O;(2)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蓝色沉淀逐渐溶解;(3)Ba(OH)2+2HCl=BaCl2+2H2O、BaCl2+MgSO4=BaSO4↓+MgCl2;(4)BaCl2;(5)a点对应的沉淀质量。四、综合128.【答案】稀盐酸(或稀硫酸等);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使瓶中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碳酸钠和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使瓶内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瓶内气体将鸡蛋吐了出来。稀盐酸(或稀硫酸等)。【解析】【解答】解: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进入瓶内。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使瓶内压强增大。可以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或稀硫酸,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瓶内的压强增大,蛋被吐出。故答案为:稀盐酸(或稀硫酸等);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使瓶中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碳酸钠和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使瓶内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瓶内气体将鸡蛋吐了出来。稀盐酸(或稀硫酸等)。五、综合229.【答案】(1)推动活塞,向潜水艇打气;(2)生活舱和水舱独立分开,生活舱不进水;(3)先不变后变小;(4)应选200mL的注射器。【解析】【解答】解:(1)为实验潜水艇的上浮,小组同学的操作是:推动活塞,向潜水艇打气,排出水舱内的水,潜水艇浮力大于重力时实现上浮,漂浮在水面上时,浮力等于重力;(2)根据量表进行分析可知,“合格”的评价内容为:生活舱和水舱独立分开,生活舱不进水;(3)潜水器完成从B到A上浮的过程,露出水面之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受到的浮力不变;露出水面后,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则浮力变小;所以整个过程中其浮力变化情况是先不变后变小;(4)要使潜水器实现在水中的悬浮,则浮力应等于潜水器的总重力,该潜水器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ρ水gV=1×103kg/m3×10N/kg×650×10﹣6m3=6.5N;材料的总质量为0.5kg,则材料的总重力为:G=0.5kg×10N/kg=5N,因该潜水器材料的总重力小于悬浮时的浮力,所以需在水舱内注水,则需注入水的重力为:ΔG=F浮﹣G=6.5N﹣5N=1.5N,需注入水的体积为:V====1.5×10﹣4m3=150mL,假设注射器抽出多少气体就有多少体积的水进入水舱,则注射器的体积应大于等于150mL,因此应选200mL的注射器。故答案为:(1)推动活塞,向潜水艇打气;(2)生活舱和水舱独立分开,生活舱不进水;(3)先不变后变小;(4)应选200mL的注射器。六、综合330.【答案】(1)1.2×104N;(2)64.8km/h,不是“绿波通行”;(3)6×104Pa。【解析】【解答】解:(1)汽车的重力:G=mg=1.2×103kg×10N/kg=1.2×104N;(2)由图知,绿波速度为50km/h,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18m/s=64.8km/h,因64.8km/h>50km/h,所以,该汽车不是“绿波通行”;(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1.2×104N;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6×104Pa。答:(1)汽车的重力是1.2×104N;(2)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64.8km/h,不是“绿波通行”;(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6×104Pa。31.【答案】(1)2;83.3%(2)24.3%【解析】【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解答】解:(1)该实验数据中,由1、2、3可知,8.0g稀盐酸恰好和3g碳酸钙反应,加入32.0g稀盐酸时剩余固体质量是2g,说明稀盐酸过量,继续加入稀盐酸时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因此字母n的值为2,样品中碳酸钙质量:12.0g﹣2g=10g,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3.3%。故填:2;83.3%。(2)设反应生成氯化钙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 111 4410g x y==,x=11.1g,y=4.4g,反应后得到的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24.3%,答:反应后得到的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3%。32.【答案】(1)省力;(2)前轮;拉扶手的力F为175N;(3)拉力F将变大。【解析】【解答】解:(1)把拉杆固定在竖直方向,当前轮遇到障碍时,需向上提把手,支点在后轮,动力臂等于ab的长,阻力臂等于动力臂的一半,这时露营车可视为省力杠杆。(2)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小金用脚抵住前轮,然后用力向左拉拉杆,恰好能将后轮翘起,绕着前轮转动,故杠杆的支点是前轮,根据图中画出的模型(a为前轮,b为后轮,c为拉手),动力长为ac=80cm,阻力长为L2=ab=100cm=50cm,假设整车的重力集中在ab的中点d,拉扶手的力F动力,F2为阻力,BC为动力臂,由图知,F2=G总=m总g=(8kg+20kg)×10N/kg=280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c=F2×L2,F×80cm=280N×50cm,解得:拉扶手的力F=175N;(3)如果拉杆向左倾斜,并固定在如图2位置。用脚抵住前轮,用水平力向左拉拉杆,恰好能将后轮翘起,此时的动力臂是前后到拉力F竖直的高度,比竖直时的力臂小,而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动力将变大。故答案为:(1)省力;(2)前轮;拉扶手的力F为175N;(3)拉力F将变大。33.【答案】答:(1)在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的电阻是110Ω;(2)在撞击过程中,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是600N。【解析】【分析】(1)在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不变,电阻不变,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由图乙可知,重物下落过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2)在撞击过程中,样品受到的撞击力最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小,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压敏电阻的阻值,然后根据图丙得出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解答】解:(1)在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不变,电阻不变,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0.2A,由I=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12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R=R总﹣R0=120Ω﹣10Ω=110Ω;(2)在测试过程中,样品受到的撞击力最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小,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1.2A,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20Ω,则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R′=R总′﹣R0=20Ω﹣10Ω=10Ω,由图丙可知,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为600N。答:(1)在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的电阻是110Ω;(2)在撞击过程中,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是600N。【点评】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由图示图象求出电流、力与电阻的对应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