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学情监测
五年级 科学
一、填空题。
1.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 )开始的。
【答案】感觉
【解析】
【详解】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感觉开始的。
2. 下图中的剪刀属于(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答案】费力
【解析】
【详解】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 图中剪刀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费力杠杆。
3. 为了减慢热的传导,做饭时我们选塑料把的勺子,是因为塑料是__________。
【答案】热的不良导体
【解析】
【详解】传热性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传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为了减慢热的传导,做饭时我们选塑料把的勺子,是因为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4. 妙妙帮妈妈晾衣服的时候,发现家里的手摇晾衣架(如图)上面有好几个滑轮,在滑轮A、B、C、D、E、F中,动滑轮有( )个。
【答案】2
【解析】
【详解】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图中一共有2个动滑轮,4个定滑轮。
5. 地球内部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下图是奇奇画的地球内部结构的模拟图,其中c部分模拟的是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
【答案】地核
【解析】
【详解】从地球的表面到地球核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地壳、地幔和地核。上图是奇奇画的地球内部结构的模拟图,其中c部分模拟的是地球内部结构中的地核。
二、选择题。
6. 因为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流动,探探小区的垃圾站堆满了来不及清运的垃圾,从这里经过的人们都会用手捂住口鼻,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如何产生信号指挥我们的行为?请你列出正确的顺序( )。
①大脑做出捂住口鼻的决定
②信号沿嗅觉神经传递给大脑
③向手臂发出命令
④鼻子受到垃圾味道的刺激后产生信号
⑤手臂做出捂住口鼻的动作
A. ②④⑤①③ B. ④②③①⑤ C. ④②①③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人们对垃圾站的味道反应过程,这个过程中信号的正确传递顺序为鼻子受到垃圾味道的刺激后产生信号,信号沿嗅觉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做出捂住口鼻的决定,向手臂发出命令,手臂做出捂住口鼻的动作,因此④②①③⑤符合题意。
故选C。
7. 如图,我们能够看清物体是因为( )把物体清晰的呈现在视网膜上。
A. 角膜 B. 晶状体 C. 视神经
【答案】B
【解析】
【详解】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主要包括晶状体、瞳孔、视网膜、视神经等。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等,会在视网膜上成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如图,我们能够看清物体是因为晶状体把物体清晰的呈现在视网膜上。
8. 下图是妙妙假期回奶奶家时,见到的一种早期打水工具,它运用了( )的原理。
A. 杠杆 B. 轮轴 C. 斜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如图是妙妙假期回奶奶家时,见到的一种早期打水工具,它运用了轮轴的原理。
9. 进入青春期身高体重都会快速增长,一定要增加营养,尤其是摄入足够多的( )。
A. 脂肪 B. 蛋白质 C. 糖类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们正处在或即将进入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生长发育快,全身各个器官都在迅速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要特别注意增加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取。此外,还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等。
10. 奇奇在制订生活计划表之前,先列举了以下他平时的生活习惯,其中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有( )。
①经常洗头,头上没有头屑 ②做眼保健操,保持眼部卫生
③经常不吃早餐 ④每天坚持锻炼,保持匀称身材
⑤迷恋下围棋,经常不写作业 ⑥经常饭后立刻进行剧烈运动
⑦早睡早起,作息规律
A. 4个 B. 5个 C. 6个。
【答案】A
【解析】
【详解】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进行体育锻炼之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讲究饮食和个人卫生,经常洗头,头上没有头屑,做眼保健操,保持眼部卫生,每天坚持锻炼,保持匀称身材,早睡早起,作息规律,①②④⑦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③⑤⑥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A符合题意。
11. 化石常出现在( )中。
A. 岩浆岩 B. 变质岩 C. 沉积岩
【答案】C
【解析】
【详解】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岩石通常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遗骸或遗迹,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
12. 若突发泥石流,你恰好在泥石流流经的路上,应该沿( )的方向逃生。
A. 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B. 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C. 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滑坡体下滑时,应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山上跑;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时,立即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安全地带逃跑。在泥石流流通区两岸和泥石流注入主河道的对岸处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
A、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很容易被泥石流掩埋,是错误的逃生方法,故A错误;
B、泥石流前进速度很快,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很难逃生,故B错误;
C、泥石流向下运动,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是正确的逃生方法,故C正确。
13. 雾霾是生活环境被污染的一种现象,它会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主要危害有( )。
A. 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B. 引起鼻炎、咽炎和支气管炎等病症
C. 引起肠胃疾病、皮肤病
【答案】B
【解析】
【详解】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雾是自然天气现象,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小水滴;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PM25)。这些物质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咽炎和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人体健康有伤害。B符合题意。
14. 下列做法中能保护感官的是( )。
A. 耳朵痒用笔掏耳朵
B. 夏天出门打遮阳伞
C. 长时间带耳机听音乐
【答案】B
【解析】
【详解】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睡眠充足,按时休息;注意合理饮食,吃饭不挑食,适当的吃一些蔬菜、水果;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坚持做眼保健操、勤洗手,勤换内衣,有利于保护人体感觉器官。
A、耳朵痒用笔掏耳朵,会损害人体感觉器官,做法错误;
B、夏天出门打遮阳伞有利于保护我们的皮肤,能保护感官,做法正确;
C、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损害人体感觉器官,做法错误。
15. 人体各器官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各种活动,指挥它们工作的器官是( )。
A. 脑 B. 心脏 C. 眼睛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体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完成的。
16. 噪声会干扰我们的睡眠和学习,甚至还会造成听力下降,请你找出下列减弱噪声不合理的方法( )。
A. 在高速路上安装隔音板
B. 在摩托车排气筒上安装消声器
C. 不说话不产生声音
【答案】C
【解析】
【详解】控制噪音的方法有:在声源处控制,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在接收处控制。一、在声源处控制:如在城市,禁止汽车鸣笛,给汽车、摩托车安装消音器;二、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如在公路边植树形成“绿色银屏”,或安装隔音板;三、在接收处控制:如人佩戴耳塞。不说话不产生声音,做法不合常理。
17. 造纸厂每天会生产制作大量纸制品,仓库里最多的安全标志应该是( )。
A. B. C.
【答案】A
【解析】
【详解】造纸厂每天会生产制作大量纸制品,纸制品易燃烧,所以仓库里最多的安全标志应该是当心火灾。
故选A。
18. 遇到大暴雨天气,积水可能会流入家中,最正确的做法是( )。
A. 找到避震空间躲起来 B. 打电话并到家外边的高处等待救援 C. 打电话在家里等待救援
【答案】B
【解析】
【详解】生活中常用的求救方式有:警报求救、敲击求救、呼喊求救、电话求救。遇到大暴雨天气,积水可能会流入家中,我们要躲在高处,并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B做法正确。AC做法会有危险,不安全。
19. 社区垃圾箱上有一个标识(如图所示),它表示( )。
A. 有害垃圾 B. 其他垃圾 C. 可回收垃圾
【答案】C
【解析】
【详解】垃圾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人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不同的废旧物资用不同的符号标注,这个形成特殊三角形的三箭头标志,就是在这几年在全世界变得十分流行起来的循环再生标志,有人把它简称为回收标志。C符合题意。
20. 当我们听到刺耳的声音时,会立刻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因为( )。
A. 防止耳朵流血受伤
B. 保护耳朵,避免受到噪声的伤害
C. 更好的听清声音
【答案】B
【解析】
【详解】耳朵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平时要注意做好自我防护,听到很大的声音时,用手捂住耳朵,减小过强音量对耳朵的影响,B符合题意。
21. 如果给你两个钩码,使图中的杠杆保持平衡,那么钩码应该挂在支点右边的第( )格处。
A. 1 B. 2 C. 3
【答案】B
【解析】
【详解】杠杆尺平衡的条件:左边格数×钩码数=右边格数×钩码数,根据杠杆尺平衡的条件认识,左边在4格处挂了1个钩码,左侧=4×1=4,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可以在右边2格处挂2个钩码,4×1=2×2。
故选B。
三、连线题。
22. 请把以下行为和对脑产生的影响相连线。
每天保证9-10小时睡眠
多参加体育锻炼 对脑有利的行为
抽烟喝酒
蒙头睡觉 对脑有害的行为
多做益智游戏
【答案】
【解析】
【详解】脑是人体的高级中枢,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物质基础,要勤于用脑、不要用脑过度、保证大脑的合理营养;保持乐观的情绪;此外,不抽烟,不酗酒,防止各种有害的因素对大脑的损害,平时生活有规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等,对保护和加强大脑功能也很有好处。所以,每天保证9-10小时睡眠、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做益智游戏等都是对脑有利的行为,抽烟喝酒、蒙头睡觉等都是对脑有害的行为。
23. 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为脑的相应部分标注名称。
【答案】
【解析】
【详解】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类的一切感觉活动(包括视觉和听觉等)、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工作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大脑包括大脑左半球和大脑右半球。
如图:
四、阅读分析。
材料一: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地球上地壳板块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大多发生在地球构造板块的边缘。地震时会产生纵波和横波两种地震波,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5.5~7千米/秒,破坏力较弱,横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大约为3~4千米/秒,破坏力比纵波强,纵波与横波在相遇后互相干扰产生混合波——面波,传播速度最慢,破坏力最强,能够引起剧烈的摇晃,是造成房屋等建筑物强烈破坏最重要的因素。
材料二: 2021年8月22日四川省西部的三岩龙乡发生泥石流,造成道路交通中断、河道部分阻断、房屋受损。今年春天,三岩龙乡发生过一场森林火灾,地上的植被也被烧光,造成土体松散。当暴雨冲刷时,泥石流来得比其他地方更猛更急。
24. 地震是( )过程中造成的振动。
25. 我国四川省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因为该地区处于( ),地壳活动活跃。
A. 海水较浅区域 B. 板块交接地带 C. 板块中心地带
26. 关于横波、纵波、面波传播速度快慢排序正确的是( )。
A. 横波>纵波>面波
B. 面波>纵波>横波
C. 纵波>横波>面波
27. 地震时,如果来不及到室外,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趴在床沿下或坚固家具附近
B. 站在阳台上等待救援
C. 迅速进入厨房、厕所等开间小的地方
【答案】24. 地壳快速释放能量 25. B 26. C 27. B
【解析】
【分析】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破裂,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24题详解】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
【25题详解】
我国四川省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因为该地区处于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活动活跃。
故选B。
【26题详解】
传播速度,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纵波>横波>面波。
故选C。
【27题详解】
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要学会地震时保护自己的方法。地震发生时,如果来不及到室外,应该趴在床沿下或坚固的家具附近,迅速进入厨房、厕所等开间小的地方,不能乘电梯快速下楼,不能站在阳台上等待救援,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故选B。
泥石流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为探索预防泥石流的发生,探究小组做了以下实验。他们准备了两个水槽,用松散泥土堆了两个同样的山坡模型,其中甲山坡模型上覆盖草皮,乙山坡模型上没有覆盖草皮,然后用洒水壶在同样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山坡喷洒相同的水量。如图所示,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28. 实验探究的是( )对预防泥石流的作用。
A. 坡度 B. 植物覆盖 C. 降水
29. 实验中,洒水壶洒水模拟的是( ),草皮模拟的是( )。
30. 根据实验,你认为应该怎样预防泥石流发生?
【答案】28. B 29. ①. 降雨 ②. 植物
30. 多植树造林
【解析】
【分析】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雨量的大小。
【28题详解】
分析实验可知,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是否覆盖草皮有区别,这是对比实验,探究的是植物覆盖对预防泥石流的作用。
【29题详解】
用洒水壶在相同高度洒下大量的水流,这是模拟我们自然状态下的降雨,相同条件下,我们发现甲图中覆盖草皮的土质山坡被水流带走的泥土较少,流下的水较清澈,乙图中没有覆盖草皮的土质山坡被水流带走的泥土较多,流下的水较浑浊,草皮模拟的是自然条件下的植物覆盖。
【30题详解】
我们发现甲图中覆盖草皮的土质山坡被水流带走的泥土较少,流下的水较清澈,乙图中没有覆盖草皮的土质山坡被水流带走的泥土较多,流下的水较浑浊,通过现象我们可知,预防泥石流的方法是多植树造林,多种树种草。
五、实验探究。
下面是奇妙小组在学习“热传递”时,将一段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用酒精灯在铁丝左端加热。
31. 奇妙小组用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 热在金属条中传递的方向
B. 金属热胀冷缩
C. 金属和木头谁的传热效果好
32. 实验发现,火柴会掉落下来,其掉落的顺序是( )。
33. 如图,如果酒精灯放在铁丝的中间,则火柴( )和( )先掉落下来,其次是火柴( )和( )再掉落下来。
34. 火柴掉落的情况来看,热是从( )传向( )的部分。
【答案】31. A 32. 1.2.3.4
33.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34. ①. 温度高 ②. 温度低
【解析】
【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31题详解】
根据对实验装置的认识,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热在金属条中传递的方向。实验装置中没有用到木头,也不是对热胀冷缩的探讨。
【32题详解】
热总是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加热过程中火柴会逐渐掉落下来,其掉落的先后顺序是1→2→3→4。
【33题详解】
热总是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所以如果酒精灯放在铁丝的中间,则火柴①和②先掉落,因为离酒精灯最近,是2厘米,然后火柴③和④再掉落下来,因为离酒精灯远,是4厘米。
【34题详解】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火柴掉落的情况来看,热是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的。
探究小组在探究单层结构与双层结构对热影响,以下是他们的探究过程:
实验器材:透明塑料瓶(1大2小)、剪刀、胶带、橡皮泥、温水、温度计(2支)、计时器。
实验步骤:
A.用大塑料瓶套小塑料瓶的方法,制作双层结构瓶;
B.分别在双层瓶和单层瓶内倒入同样多的温水,记录初始温度。
C.用橡皮泥将温度计固定在测量位置。
D.每2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共观察10分钟。
根据温度计显示的示数,探究小组完成了以下记录。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单层结构温度 (℃) 48 46.5 45.5 44.7 44 43.2
双层结构温度 (℃) 48 47 46.5 46.3 45.9 45.5
35. 根据数据,探究小组要选择保温性更好的瓶子来保温热水,应选择( )结构的瓶子。
36. 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作了保温瓶。如图1是常见的老式保温瓶,图2是保温瓶的内胆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保温瓶的外部和内部构造,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保温瓶的内胆由两层玻璃制成,中间抽成了真空。真空的作用是( )。
A. 加快热传导和热对流 B. 减缓热传导和热对流 C. 阻隔热传导和热对流
37. 保温瓶的瓶塞是软木材料做成的,因为软木是( )。
38. 保温瓶内胆的两层玻璃都镀上了银,像镜子一样光亮。这样制作的目的是有效的阻止( )。
A. 热传导 B. 热辐射 C. 热对流
39.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影响保温杯保温效果的因素不包括( )。
A. 结构 B. 材料 C. 外观
40. 如果让你选择制作保温杯的材料,在陶瓷、单层不锈钢和双层不锈钢中,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
A. 应该挑选陶瓷材质,因为它是热的良导体,不烫手
B. 应该挑选单层不锈钢,因为单层不锈钢比双层不锈钢的保温效果好
C. 应该挑选双层不锈钢,因为双层不锈钢碗不仅防烫,并且保温效果好。
【答案】35. 双层 36. B
37. 热的不良导体 38. B 39. C 40. C
【解析】
【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保温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节能技术措施,可以让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减缓热传递。
【35题详解】
通过观察,单层结构的塑料瓶10分钟时间前后温差差别较大,塑料瓶热传导速度较快,故单层塑料瓶内的水温下降较快。要选择保温性更好的瓶子来保温热水,应选择双层结构的瓶子。
【36题详解】
保温瓶的内胆由两层玻璃制成,中间抽成了真空。真空层的主要作用是减缓热传递,达到保温的效果。
故选B。
【37题详解】
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制作软木塞的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38题详解】
温瓶内胆用双层玻璃做成,双层玻璃都镀上了金属物质,好像镜子一样,能把热辐射反射回去,这样制作的作用是减少热辐射。
故选B。
【39题详解】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我们发现影响保温杯保温效果的因素不包括外观,外观是什么样都不影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故选C。
【40题详解】
A.陶瓷虽然是热的良导体,不烫手,但是很脆弱,容易破碎,对他弟弟来说不安全,故A错误;
B.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单层不锈钢碗传热速度快,保温效果差,而且容易烫手,故B错误;
C.他应该挑选双层不锈钢碗,因为双层不锈钢碗不但不烫手、保温效果好,而且不易摔碎,使用安全,故C正确。
故选C。
探究小组做斜面实验,他们拿来4块木板,长度分别是20厘米、40厘米、60厘米、80厘米,把4块木板的一头搭在一个高度10厘米的木块上,形成四个倾斜角度不同的斜面,再沿斜面匀速提拉同一个重3.5N的物体,得到以下数据:
斜面 A B C D
测力计读数(N) 1.7 1.35 12.5 1.15
41. 实验数据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 )。
42. 实验中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比较科学的做法是( )。
A. 直接修改数据
B. 更换所有的测量仪器
C. 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
43. 分析数据,我知道斜面A是用长度为( )厘米的木板搭建的。
44. 四个斜面中,倾斜角度最大的是( ),倾斜角度最小的是( )。(选填:A、B、C、D)
45. 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最省力的斜面是( ),最费力的斜面是( )。(选填:A、B、C、D)
46. 如图所示, 如果想把一些大油桶搬到车上,最合适的工具是( )。
A. 轮轴 B. 杠杆 C. 斜面
【答案】41. 12.5 42. C
43. 20 44. ①. D ②. A
45. ①. D ②. A 46. C
【解析】
【分析】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41题详解】
观察表格数据可知,斜面C的数据跟其它斜面的数据差距比较大,实验数据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12.5。
42题详解】
实验中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比较科学的做法是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不能随便修改数据,不用更换所有的测量仪器。
故选C。
【43题详解】
分析数据,我知道斜面A是用长度20cm的木板搭建,A斜面的最短,坡度最大,相对用力较大。
【44题详解】
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最省力的斜面是D,倾斜角度最大;最费力的斜面是A,倾斜角度最小的是A。
【45题详解】
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最省力的斜面是D,最费力的斜面是A。
【46题详解】
根据对简单机械应用的认识,我们可以利用斜面原理来搬运油桶。找一块结实的木板搭在货车上,将油桶放倒沿着木板滚动卡车上面。
故选C。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学情监测
五年级 科学
一、填空题。
1.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 )开始的。
2. 下图中的剪刀属于(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3. 为了减慢热的传导,做饭时我们选塑料把的勺子,是因为塑料是__________。
4. 妙妙帮妈妈晾衣服的时候,发现家里的手摇晾衣架(如图)上面有好几个滑轮,在滑轮A、B、C、D、E、F中,动滑轮有( )个。
5. 地球内部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下图是奇奇画的地球内部结构的模拟图,其中c部分模拟的是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
二、选择题。
6. 因为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流动,探探小区的垃圾站堆满了来不及清运的垃圾,从这里经过的人们都会用手捂住口鼻,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如何产生信号指挥我们的行为?请你列出正确的顺序( )。
①大脑做出捂住口鼻的决定
②信号沿嗅觉神经传递给大脑
③向手臂发出命令
④鼻子受到垃圾味道的刺激后产生信号
⑤手臂做出捂住口鼻的动作
A. ②④⑤①③ B. ④②③①⑤ C. ④②①③⑤
7. 如图,我们能够看清物体是因为( )把物体清晰的呈现在视网膜上。
A. 角膜 B. 晶状体 C. 视神经
8. 下图是妙妙假期回奶奶家时,见到的一种早期打水工具,它运用了( )的原理。
A. 杠杆 B. 轮轴 C. 斜面
9. 进入青春期身高体重都会快速增长,一定要增加营养,尤其是摄入足够多的( )。
A. 脂肪 B. 蛋白质 C. 糖类
10. 奇奇在制订生活计划表之前,先列举了以下他平时的生活习惯,其中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有( )。
①经常洗头,头上没有头屑 ②做眼保健操,保持眼部卫生
③经常不吃早餐 ④每天坚持锻炼,保持匀称身材
⑤迷恋下围棋,经常不写作业 ⑥经常饭后立刻进行剧烈运动
⑦早睡早起,作息规律
A. 4个 B. 5个 C. 6个。
11. 化石常出现在( )中。
A. 岩浆岩 B. 变质岩 C. 沉积岩
12. 若突发泥石流,你恰好在泥石流流经的路上,应该沿( )的方向逃生。
A. 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B. 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C. 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13. 雾霾是生活环境被污染的一种现象,它会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主要危害有( )。
A. 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B. 引起鼻炎、咽炎和支气管炎等病症
C. 引起肠胃疾病、皮肤病
14. 下列做法中能保护感官的是( )。
A. 耳朵痒用笔掏耳朵
B. 夏天出门打遮阳伞
C. 长时间带耳机听音乐
15. 人体各器官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各种活动,指挥它们工作的器官是( )。
A. 脑 B. 心脏 C. 眼睛
16. 噪声会干扰我们的睡眠和学习,甚至还会造成听力下降,请你找出下列减弱噪声不合理的方法( )。
A. 在高速路上安装隔音板
B. 在摩托车排气筒上安装消声器
C. 不说话不产生声音
17. 造纸厂每天会生产制作大量纸制品,仓库里最多的安全标志应该是( )。
A. B. C.
18. 遇到大暴雨天气,积水可能会流入家中,最正确的做法是( )。
A. 找到避震空间躲起来 B. 打电话并到家外边的高处等待救援 C. 打电话在家里等待救援
19. 社区垃圾箱上有一个标识(如图所示),它表示( )。
A. 有害垃圾 B. 其他垃圾 C. 可回收垃圾
20. 当我们听到刺耳的声音时,会立刻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因为( )。
A. 防止耳朵流血受伤
B. 保护耳朵,避免受到噪声的伤害
C. 更好的听清声音
21. 如果给你两个钩码,使图中的杠杆保持平衡,那么钩码应该挂在支点右边的第( )格处。
A. 1 B. 2 C. 3
三、连线题。
22. 请把以下行为和对脑产生的影响相连线。
每天保证9-10小时睡眠
多参加体育锻炼 对脑有利的行为
抽烟喝酒
蒙头睡觉 对脑有害的行为
多做益智游戏
23. 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为脑的相应部分标注名称。
四、阅读分析。
材料一: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地球上地壳板块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大多发生在地球构造板块的边缘。地震时会产生纵波和横波两种地震波,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5.5~7千米/秒,破坏力较弱,横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大约为3~4千米/秒,破坏力比纵波强,纵波与横波在相遇后互相干扰产生混合波——面波,传播速度最慢,破坏力最强,能够引起剧烈的摇晃,是造成房屋等建筑物强烈破坏最重要的因素。
材料二: 2021年8月22日四川省西部的三岩龙乡发生泥石流,造成道路交通中断、河道部分阻断、房屋受损。今年春天,三岩龙乡发生过一场森林火灾,地上的植被也被烧光,造成土体松散。当暴雨冲刷时,泥石流来得比其他地方更猛更急。
24. 地震是( )过程中造成振动。
25. 我国四川省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因为该地区处于( ),地壳活动活跃。
A 海水较浅区域 B. 板块交接地带 C. 板块中心地带
26. 关于横波、纵波、面波传播速度快慢排序正确的是( )。
A. 横波>纵波>面波
B. 面波>纵波>横波
C. 纵波>横波>面波
27. 地震时,如果来不及到室外,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趴在床沿下或坚固的家具附近
B. 站阳台上等待救援
C. 迅速进入厨房、厕所等开间小的地方
泥石流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为探索预防泥石流的发生,探究小组做了以下实验。他们准备了两个水槽,用松散泥土堆了两个同样的山坡模型,其中甲山坡模型上覆盖草皮,乙山坡模型上没有覆盖草皮,然后用洒水壶在同样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山坡喷洒相同的水量。如图所示,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28. 实验探究的是( )对预防泥石流的作用。
A. 坡度 B. 植物覆盖 C. 降水
29. 实验中,洒水壶洒水模拟的是( ),草皮模拟的是( )。
30. 根据实验,你认为应该怎样预防泥石流的发生?
五、实验探究。
下面是奇妙小组在学习“热传递”时,将一段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用酒精灯在铁丝左端加热。
31. 奇妙小组用该实验研究问题是( )。
A. 热在金属条中传递的方向
B. 金属热胀冷缩
C. 金属和木头谁的传热效果好
32. 实验发现,火柴会掉落下来,其掉落的顺序是( )。
33. 如图,如果酒精灯放在铁丝的中间,则火柴( )和( )先掉落下来,其次是火柴( )和( )再掉落下来。
34. 火柴掉落的情况来看,热是从( )传向( )的部分。
探究小组在探究单层结构与双层结构对热的影响,以下是他们的探究过程:
实验器材:透明塑料瓶(1大2小)、剪刀、胶带、橡皮泥、温水、温度计(2支)、计时器。
实验步骤:
A.用大塑料瓶套小塑料瓶的方法,制作双层结构瓶;
B.分别在双层瓶和单层瓶内倒入同样多的温水,记录初始温度。
C.用橡皮泥将温度计固定在测量位置。
D.每2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共观察10分钟。
根据温度计显示的示数,探究小组完成了以下记录。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单层结构温度 (℃) 48 46.5 45.5 44.7 44 43.2
双层结构温度 (℃) 48 47 46.5 46.3 459 45.5
35. 根据数据,探究小组要选择保温性更好的瓶子来保温热水,应选择( )结构的瓶子。
36. 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作了保温瓶。如图1是常见的老式保温瓶,图2是保温瓶的内胆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保温瓶的外部和内部构造,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保温瓶的内胆由两层玻璃制成,中间抽成了真空。真空的作用是( )。
A. 加快热传导和热对流 B. 减缓热传导和热对流 C. 阻隔热传导和热对流
37. 保温瓶的瓶塞是软木材料做成的,因为软木是( )。
38. 保温瓶内胆的两层玻璃都镀上了银,像镜子一样光亮。这样制作的目的是有效的阻止( )。
A. 热传导 B. 热辐射 C. 热对流
39.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影响保温杯保温效果的因素不包括( )。
A. 结构 B. 材料 C. 外观
40. 如果让你选择制作保温杯的材料,在陶瓷、单层不锈钢和双层不锈钢中,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
A. 应该挑选陶瓷材质,因为它是热的良导体,不烫手
B. 应该挑选单层不锈钢,因为单层不锈钢比双层不锈钢的保温效果好
C. 应该挑选双层不锈钢,因为双层不锈钢碗不仅防烫,并且保温效果好。
探究小组做斜面实验,他们拿来4块木板,长度分别是20厘米、40厘米、60厘米、80厘米,把4块木板的一头搭在一个高度10厘米的木块上,形成四个倾斜角度不同的斜面,再沿斜面匀速提拉同一个重3.5N的物体,得到以下数据:
斜面 A B C D
测力计读数(N) 1.7 1.35 12.5 1.15
41. 实验数据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 )。
42. 实验中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比较科学的做法是( )。
A. 直接修改数据
B. 更换所有的测量仪器
C. 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
43. 分析数据,我知道斜面A是用长度为( )厘米的木板搭建的。
44. 四个斜面中,倾斜角度最大的是( ),倾斜角度最小的是( )。(选填:A、B、C、D)
45. 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最省力的斜面是( ),最费力的斜面是( )。(选填:A、B、C、D)
46. 如图所示, 如果想把一些大油桶搬到车上,最合适的工具是( )。
A. 轮轴 B. 杠杆 C. 斜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