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一、导入暑假马上就要来到,同学们有什么旅游计划吗?老师这里有一条旅游路线推荐,(ppt:图片展示)在这有十三朝古都西安,有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有古代艺术博物馆之称的敦煌,还有可能会出现海市蜃楼的沙漠、绿草如茵的牧场,更有沙水共生的绝妙塞外风光。你能猜到老师介绍的是哪条线路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老而又神秘的丝绸之路。二、展开(一)物证丝路古镇生活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我愿意出生在1世纪的中国新疆。”当时的新疆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汤因比心神向往呢?老师特意找来描绘当时新疆,即西域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的砖壁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砖壁画,可不可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内容又说明了什么?(ppt:砖壁画)这些砖壁画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西域一带的社会生活情景。而这些先进的农耕文明又是如何从中原地区传播至此呢?(二)史论丝路畅通保障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时的统治者是煞费苦心。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记忆力,谁能结合本单元学习过的内容告诉我,西汉时曾对西域一带采取过哪些举措?(ppt:知识点回顾)老师再补充几则史料,请尝试从中解读出丝绸之路得以畅通的条件还有哪些。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史料,可是有一些不见得对你学习这一个主题有用,然后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资料中提取你想要的信息?有没有同学来支支招?(方法指导:一读二圈三联。即先读史料,圈出关键词,最后联系相关主题知识点。)请同学运用刚才习得的方法去解读史料中的有关信息吧。(三)图说丝路开通概括在这种种有利条件的推动下,当时人们历经艰险,终于编制了这一条中西方友好往来的纽带──丝绸之路。1.请同学们看课本68页图,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方法指导:读图名—图例—注记)2.那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两幅图《亚洲地形图》、《世界行政区图(欧亚部分)》,请联系刚才的《丝绸之路示意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那大家能不能结合这三幅地图自主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同学们通过联系阅读,思考,产生疑问,再次进行联系阅读,并自主答疑解惑,相信这是对大家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次很大提升。那刚刚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老师也问一个:请用一个词形容你眼中的丝绸之路。(四)时评丝路灿烂文明1.这条遥远、艰难、灿烂的丝绸之路的开辟离不开古代人民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也离不开政府强大的国力支撑。无论在任何时代,加强对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的发展,而国际的强大又进一步保障了对外交流。到今天,我国仍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013年9月,习近平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与中亚国家的交流联系,共创美好未来。2.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丝绸之路感受它的灿烂辉煌。但是根据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却有一些顾虑和担忧。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呢?你认为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保护这灿烂的中华文明?三、结束要复兴这一条积淀了千百年中华历史文化,凝聚了亿万中华儿女期盼的丝绸之路,我们仍在路上!《探寻丝绸之路》学习单课标2-2-7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历史。一、学习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的概况,知道汉朝推进和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各方面措施。2.通过对图片和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再认或再现有关丝绸之路的史实,理解丝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3.从丝路的兴衰演变中感受历史的变迁,增强历史责任感。二、学习过程(一)物证丝路古镇生活仔细观察上图,描述图片呈现了哪些内容?这说明了什么?(二)史论丝路畅通保障史料一:“(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的通中亚的大道,秦始皇的长城纯粹是一种防御的性质……但是汉武帝的长城用意乃是作为大规模的前进政策的工具。”──《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史料二:“(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史料三:“自敦煌西至盐泽(罗布泊),往往起亭(亭: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田卒:屯田兵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书?西域传》史料四:“开通道路,毋有障塞……脩利隄防……”──《四时月令诏条》(出土于在悬泉置驿站遗址的西汉时期的诏条文书)史料五:“於是(汉朝)以(滇国)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复:仍然)长(长:统治)其民”。──《史记·西南夷列传》史料六:元和元年(公元84年)十一月,北单于派人驱牛马万余头与汉朝商贾交易。北匈奴诸王大人前来,所在郡都设官邸接待。──《资治通鉴》根据史料一,对比汉朝长城与秦朝长城功能有何不同?以上哪些史料可以论证“汉朝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所具备的良好条件”?并请说明你的理由。(温馨提示:可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等角度考虑)(三)图说丝路开通概况结合《亚洲地形图》和《世界行政图(部分)》针对汉代丝绸之路你想提什么问题?你能尝试结合这些地图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吗?三、牛刀小试1.丝绸之路得以畅通的最根本的保障是( )A.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B.张骞出使西域C.农牧文化的交融 D.汉朝日益强大的国力2.改一改。(共有4处错误,看谁找的准,改的对)卫青出使西域,促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洛阳往西,经河西走廊,出阳关西行,经西藏,越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大秦,这就是横贯亚洲和非洲的“丝绸之路”。3.1982年8月25日,邮电部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一枚(见课本70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依据。课件14张PPT。扬场图牧马图犁耕图龟兹妇女采桑图仔细观察上图,描述图片呈现了哪些内容?这说明了什么? 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例举西汉时期对西域采取过哪些重大举措? 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军事:外交:行政管理: 派张骞出使西域。 1.公元前121年,设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 2.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 史料一: “(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的通中亚的大道,秦始皇的长城纯粹是一种防御的性质……但是汉武帝的长城用意乃是作为大规模的前进政策的工具。”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 史料二:“(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 史料三:“自敦煌西至盐泽(罗布泊),往往起亭(亭: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田卒:屯田兵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汉书?西域传》 史料四:“开通道路,毋有障塞……脩利隄防……”——《四时月令诏条》(出土于在悬泉置驿站遗址的西汉时期的诏条文书) 史料五:“於是(汉朝)以(滇国)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复:仍然)长(长:统治)其民”——《史记·西南夷列传》 史料六:元和元年(公元84年)十一月,北单于派人驱牛马万余头与汉朝商贾交易。北匈奴诸王大人前来,所在郡都设官邸接待。 ——《资治通鉴》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世界行政图(部分)亚洲地形图习近平强调,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一条神奇的飘带, 一头系着东土,一头连着西域。丝绸之路,一座岁月的丰碑, 一头系着开拓,一头连着辉煌。丝绸之路,一条腾飞的跑道, 一头系着今天,一头连着梦想。1.完成探究单“牛刀小试”。 2.查阅资料为一个丝路古镇写介绍词。 3.观看视频探索发现《丝路秘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doc 《探究丝绸之路》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