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2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简介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探究并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首先设置了串联的两个灯泡亮度不同的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也适当降低了接下来设计实验的难度,然后通过两个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探究活动,归纳总结结论。本节课在本章及整个电学部分都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其他物理概念(如电阻、电功)的基础,是掌握电学中的物理规律(如欧姆定律)、认识电学中的物理现象必不可少的知识。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及方法:认识了电压和电压表,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已经具备了测量电流的方法和操作经验。
未知知识及方法: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如何。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训练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3.会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核心素养
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养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培养协作意识,以及概括总结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实验,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难点:会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实验引入——不同规格的两灯泡串联。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两灯泡明暗程度一样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学生观看实验并思考、交流。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起思维冲突,引发对电压规律的思考。
环节二: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1.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引导学生猜想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设计实验:需要什么器材 要测量什么物理量 测几次 怎样设计实验电路图 归纳总结: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 2.想想做做 把几节电池串联起来组成电池组,先用电压表分别测量每节电池两端的电压,再测量每个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论:电池组两端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两端的电压之和。 例1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4.5 V,当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L1 两端的电压为    V。   学生思考、交流、分工合作、动手实验。 进行实验: (1)测L1两端的电压U1。 (2)测L2两端的电压U2。 (3)测电源电压U。 记录数据:    学生答题,教师答疑。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学生亲自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成果。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引导学生猜想假设:并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设计实验:需要什么器材 要测量什么物理量 测几次 怎样设计实验电路图 归纳总结:并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U=U1=U2)。 例2 将L1、L2、L3三盏灯并联在电路中,发现L1最暗,L2较亮,L3最亮,则这三盏灯两端的电压(  ) A. U1>U2>U3    B. U1=U2=U3 C. U1环节四:实验注意事项   交流评估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若不能估测电压的大小,应先进行试触。 3.一次实验结束后,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 4.多次实验的目的: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例3 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时,小红同学用电压表测出Uab=3 V,Ubc=3 V,Uac=6 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B.对换L1和L2的位置,再测出一组电压值 C.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D.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答题,教师答疑。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查找、分析原因。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成果。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板书设计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 电池组两端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两端的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U=U1=U2)。 3.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若不能估测电压的大小,应先进行试触。 (3)一次实验结束后,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 (4)多次实验的目的: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课堂练习 相关练习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第十六章第2节。 2.“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4题。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