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二、单元目标(一)课标要求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知道电压和电阻。3.会使用电压表。4.探究并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二)核心素养要求1.感知类比的思想,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2.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连接电流表、电压表,通过实验活动、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到电压表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体会电源和用电器是能量转化的应用,建立健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意识。4.体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第1节 电压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了解电压的概念,会用类比法理解电压。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主要内容包括电压和电压的测量。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认识电压及其单位;通过阅读“××××型直流电压表使用说明书(节选)”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如何正确读数。学生对电压概念的建立普遍感觉有一定难度,教学中需要充分进行类比讲解,同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与物理知识建立连结。学生通过引导逐步形成“电压→电压与电流→电压大小→电压的测量”的认知过程。电压表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上的说明书,之后进行总结和尝试,并与之前学习的电流表进行对比,加深理解。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及方法: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连接串、并联电路,掌握了正确使用电流表及正确读数的技能,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在生活中,对电压有一定感知。未知知识及方法:缺乏对电压的理性思考和认知,对电压表的使用没有经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作用,了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记住常见的电压值。3.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了解电压表的外部结构,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会用电压表测电压。核心素养1.通过电压概念的建立,使学生领会类比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2.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3.通过介绍伏特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会物理学家探索世界的钻研精神。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会用电压表测电压。难点:初步认识电压,了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观看《三国演义》片头曲视频。 提问:为什么中国河流大都向东流 由地势差引出“电势差”。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激发兴趣,进入情景。 创设情景,由地理知识导入,体现跨学科的思想。续表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环节二:电压 1.类比水压与电压 播放“水压和电压类比”的视频。 问题1:先向左侧容器加水,使其水位比右侧容器的高,再打开阀门,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现象 液面相平后,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问题2:刚才这个水流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想要得到持续的水流,该怎么办 问题3:抽水机的作用是什么呢 问题4:电路中的各个部件跟水路中的哪个部件是一一对应的 2.认识电压 (1)电压的符号:物理学中常用字母U表示电压。 (2)电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换算关系:1 kV=103 V,1 V=103 mV。 (3)各种常见的电压:见教材“小资料”。 例1 下列有关常见电压值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 V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110 V C.手机电池的电压约为3.7 V D.电脑USB接口输出的电压是220 V 例2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48 V= kV= mV。 (2)350 kV= V。 通过类比法理解电压的概念。 学生讨论后总结:如果想要有持续的水流,就要有持续的水压,而持续的水压由抽水机提供。 知道一些常见电压的大小,加深对电压概念的理解。 学生答题,教师答疑。 利用图片展示有关电压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讲解,了解电压的作用、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练习和互相纠错,进一步体会单位换算,识记常见的电压值,及时巩固,检验学习成果。环节三:电压的测量 1.电压表 (1)作用:测量电压的大小。 (2)电路符号:。 (3)构造:三个接线柱(两个红色的为正接线柱、一个黑色的为负接线柱)、表盘、指针、调零螺丝等。 注意观察量程,分度值。 能对之前学习的电流表的知识进行对比迁移。 让学生能分辨电压表和电流表。续表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环节三:电压的测量 请读出两个电压表的示数。 2.阅读教材中“××××型直流电压表使用说明书(节选)”,总结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并联。(电压相同) (2)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反接,指针会向左偏转) (3)必须正确选择量程。(试触或先连接大量程) 3.测量简单电路的电源电压和灯泡两端的电压。 实验次数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123 实验结论: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 4.自制盐水电池 例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测( ) A. L1 两端的电压 B. L2两端的电压 C. L1、L2的总电压 D.电源和L1两端的电压 学生回答: 甲:2 V。 乙:12.5 V。 阅读教材中电压表的说明书,总结出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学生观察、思考、分工合作、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学生动手操作简单有趣的小实验,观察现象,用今天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对知识进行运用。 学生答题,教师答疑。 能回答电压表的量程与分度值,会正确读数。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熟练电压表的使用,同时通过分析数据得到结论。 能结合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及指针的摆动方向,判断出自制电池的正、负极,对知识活学活用。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成果。续表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板书设计 第1节 电压 一、电压 1.电压的形成 2.符号:U。 3.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为V。 二、电压表 1.结构 2.使用方法 3.读数课堂练习 相关练习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第十六章第1节。 2.“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4题。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