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史料实证,探究现代工厂制度的特点及影响,从历史解释的角度明确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2.观察本课教材中的各种图片,立足于时空观念,掌握现代工厂制在中西方的异同。3.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并联系中国近代的实业救国等史实,培养家国情怀。【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近代以来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的出现。难点:充分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的革命性意义。【预习新知】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一、大机器生产与工厂制度:大机器生产与工厂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大机器生产与工厂制度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大机器生产与工厂制度有何历史作用?这一制度是怎样向近代中国扩展的?1、形成:(1)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手工工场由 向 发展,逐步实现了生产过程 化。(2)18世纪60年代, 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大批产业工人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3) 期间,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 制度随即形成。2、特点(内容):●将生产资料与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1)厂房要有一定规模,工人实行 制。(2)制定 ,强化 意识,对工人进行管理。(3)生产 线广泛应用,各部门 劳作,进行标准化生产。(4)原料由 统一分发,合理调配。(5)制定市场方案,开拓产品销售渠道。3、历史作用:(1)带来生产 和 形式的巨变,有利于提高生产 ,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 。(2)使工业革命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4、向中国扩展: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了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范旭东等人投身实业救国。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1、促进了 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 空间。(1)城市人口猛增,不少小城镇发展为工业城市。曼彻斯特成为英国城市化的典型。(2)鸦片战争后,上海、青岛等地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3)20世纪至今,西方国家逐渐重视城市规划,促使城市布局日益宜居化。2、 业迅速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1)英国兴建大量铁路;修建人工运河,曼彻斯特、伯明翰是著名的水运枢纽。(2)英国港口同陆上交通连接,形成了不列颠的水陆运输网,被称为“运输革命”。3、 差别逐渐缩小。英国等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村和城市连为一片。4、人们的 观念空前加强,生活节奏加快。坚持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许多人戴表,大城市多处设有标准钟。5、 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1)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由政府发展教育,通过立法、经费支持等措施促进初等教育的发展。(2)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推广义务教育,还出现了工人学校。6、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如劳动 过长,工作和生活 恶劣, 病和 病时常发生等。【巩固训练】1.法国政府于1872年开始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并于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注 B.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C.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D.民主政治发展对国民的素质要求2.1700—1701年,美洲殖民地占英国出口值的11%,进口值的20%;1772—1773年,北美和西印度占英国出口的38%,进口的39%;到1797—1798年,分别为57%和32%。这一变化( )A.推动了机器取代手工劳动 B.由欧洲的价格革命所引起C.确立了英国殖民霸主地位 D.新航路开辟起了推动作用3.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从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角度看,使英国“变得越来越富”的原因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手工工场的建立C.机器大生产出现 D.工厂制度的建立4.在19世纪中后期,奥斯曼土耳其、俄国、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为此,各国都进行了以西方为样板的近代化改革。这说明( )A.工业文明向落后区域扩展 B.落后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C.西方国家的中心地位巩固 D.经济全球化取得积极成果5.“他(李鸿章)得到的资金不仅用于支付淮军军饷,还用在了全国的自强运动中,通过仿效西洋军事技术和接受现代武器……军队就能加强帝国对抗内忧外患的能力。”下列企业创办的直接目的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发昌机器厂6.19世纪,英国政府在各工业城市建立城市学院,推行职业教育和科技教育。这些城市学院紧扣当地人民生活,教授有助于他们工作的知识。不少的城市学院在20世纪发展为完全大学。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工业革命扩大了教育需求 B.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优势C.政府极力调解劳资矛盾 D.经济发展导致劳动力不足7.英国国会大厦大本钟是伦敦地标。它的著名之处在于准确报时。大本钟的出现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更为严格的时间观念——标准时。与这种观念形成相关的有( )①工厂制度确立的要求②交通工具改进的必然③民主政治完善的需要④展示钢铁工业新发展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8.下图是英国城市发展的统计图,由此可以推论出( )A.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进行 B.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C.英国各地城市化发展不均衡 D.英国城市化推动工业化发展9.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中叶……大量数字说明工业革命造成的贫富距离在拉大,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化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B.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C.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社会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10.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下列哪一重要现象( )A.手工工场建立 B.城市化进程开始C.垄断组织产生 D.资本全球扩张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法国政府创立徒工学校,开展徒工教育,与无产阶级的斗争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徒工学校的建立旨在提升工人技术水平,同时法国政府于1880年制定《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反映了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故C项正确;徒工学校的建立旨在提升工人技术水平,与民主政治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2.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英国的海外市场扩大,当海外市场扩大之后,国内手工工场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机器取代手工劳动便成为历史的必然,故选A项;价格革命主要体现为物价上涨,金银贬值,封建地主势力下降,资产阶级势力上升,而这些现象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题干主要反映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进而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无法得出英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的结论,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排除D项。3.答案:D解析:蒸汽机属于生产工具范畴,不属于生产组织形式,排除A项;手工工场是工业革命前的生产方式,排除B项;机器大生产是当时生产力提高的表现,并非生产组织形式创新,排除C项;从材料“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可得出,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工厂制度建立,故选D项。4.答案:A解析:“各国都进行了以西方为样板的近代化改革”体现了材料的主旨,说明工业文明向落后区域扩展,故选A项;材料并不是说明落后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西方文明的扩展,并不是西方国家中心地位的巩固,排除C项;材料论述的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企业,与材料中“全国的自强运动中,通过仿效西洋军事技术和接受现代武器……军队就能加强帝国对抗内忧外患的能力”描述相符,故选C项;轮船招商局是民用企业,与材料“仿效西洋军事技术和接受现代武器”不符,排除A项;汉阳铁厂是民用企业,排除B项;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D项。6.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城市学院建立在工业城市和主要内容是进行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可知,城市学院的建立适应了工业革命之后国家对教育程度、多种人才需求增多的要求,故选A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更多的人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与材料中城市学院教育的发展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学院的发展状况,没有涉及工人和资本家的劳资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学院教育领域的发展状况,没有体现出劳动力不足,排除D项。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英国国会大厦大本钟是伦敦地标……著名之处在于准确报时……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更为严格的时间观念——标准时"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厂制度的确立,要求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故①正确;同理,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革命,公共交通工具对时间的要求也较高,故②正确;大本钟的准确报时,与政治的完善程度无直接关联,故③错误;同理,材料强调的是时间观念,非大本钟的材质,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8.答案:A解析:柱状图显示1760-1851年,英国5万到30万人口城市数量呈上升趋势,这正是英国工业革命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完成,城市化进程加快,说明英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进行,故A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排除B项;材料没有比较英国各地的城市化进程,排除C项;英国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排除D项。故选A。9.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贫富分化严重,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这说明社会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故选D项;工业革命不仅要发展现代经济又要关注社会公平,排除A项;“贫富差距扩大”仅是材料中的一个表现,并没有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B项;材料认为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矛盾、贫富分化,与城市化进程无关,排除C项。10.答案:B解析:手工工场的建立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发生于工业革命之前,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促进了许多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资本全球扩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