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方国家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2.了解我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3.理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2.难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预习新知】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医疗保障体系等内容。
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
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其药品供应也得到了基本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____________________在很多西方国家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起来。
我国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国家逐步把_________________、健康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染病以及_______________等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
中国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_______________,国家已经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改革开放后,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全民病有所医。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医学突飞猛进,自然科学领域新技术的应用,为治疗疑难杂症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断肢再造手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婴儿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二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_____________当作一件大事,它体现出我国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_________成为现代公民基本素质。精神卫生越来越为世界所关注。
【深化探究】
主题一 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一 新中国刚成立时,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缺乏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体系,社会公众的健康水平低下,表现在婴儿死亡率高达200‰,孕妇死亡率为15‰,人均期望寿命只有35岁。……国家财政能力有限,卫生事业处于百废待兴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向社会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对医疗服务实行统一管理,对承担预防保健任务的卫生机构实行全额拨款。这一时期中国的婴儿死亡率从195‰降到41‰,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65岁。
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增强,同时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医疗服务人才。在科技上,国家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医学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
三 2003年肆虐全国的“非典”暴露的决不仅仅是应急医疗系统问题,而是整个医疗卫生体制,特别是常规医疗卫生体制的失效问题。有专家认为:我国过去十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
由于市场逐利机制作用下,大型公立医院扩建,公益性不断被弱化;特需服务快速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被弱化。“以药养医”、过度医疗等现象普遍存在,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公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卫生事业发展的公平性下降。
 史料一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医疗卫生事业概括,关键信息为数字。史料二主要介绍改革开放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关键信息为“市场经济体制”“教育”“科技”。史料三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后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结果,关键信息为“失效”“弱化”“公平性下降”。
 (1)根据史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形成的因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进入新一轮改革。根据史料三,分析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背景。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版参考:(1)起步晚,水平低,基础薄弱;政府统一管理;成就显著。
(2)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群众医疗健康意识增强;医学人才增加;医学技术进步。
(3)常规医疗卫生体制失效;应急医疗体制存在弊端;医疗事业中不公平现象增加。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现代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内容
(1)科学规划,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医疗卫生体系。
①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切实巩固基层医改成果。
②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建立特色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
③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④鼓励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2)突出公益性,积极推进市属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①调整“以药补医”机制。
②调整政府补偿机制: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履行政府出资人责任,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
③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完善医疗服务收费结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原则,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价格,使医院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补偿。
2.实施医疗保障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2)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劳动者对疾病风险的后顾之忧,增加消费支出,扩大有效需求。
(3)有利于合理使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
(4)保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5)有利于稳定社会生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疾病而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主题二 国外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一 1941年,贝弗里奇设计的社会保障计划涵盖了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妇女、儿童等八大保险项目,此后瑞典发展了这些思想,对公民实行全民性的普遍保障和广泛优厚的公共津贴,而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贝弗里奇报告成为战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也为后来社会保障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根据史料一“对公民实行全民性的普遍保障和广泛优厚的公共津贴”,结合福利国家的实行及影响,分析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借鉴意义。根据史料二“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工党政府……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分析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借鉴意义。
 (1)史料一中社会保障计划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有何借鉴意义?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料二中社会保障主张、措施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有何借鉴意义?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版参考:(1)要依本国实际量力而行,确定医疗保障水平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强化政府在医疗保障中的职责;逐步扩大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层次。
(2)要逐步扩大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层次,主要保障民众享有医疗服务权利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加快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医疗保障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在医疗保障中的职责。
 国外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1)强化政府在医疗保障中的职责。
(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要依本国实际量力而行,确定医疗保障水平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
(3)逐步扩大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层次。
(4)必须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5)加快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医疗保障的法律体系。
(6)加强医疗保障的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开支监督与约束机制,严格财务管理,杜绝腐败现象发生。
(7)要体现社会公平与效率原则,必须处理好生产效率与公平分配的关系。
(8)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巩固训练】
1.2020年初,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迅速蔓延,疫情非常严重。全国4万多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大救治、大转运、大接治、大防疫规模空前,一个多月时间基本控制住了疫情。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 )
A.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和发展 B.人民的支持和救援
C.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力的支持 D.医疗技术水平先进
2.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80年的62.8岁增长到2019年的72.6岁,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9年的77.3岁,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
A.把防疫工作视为重中之重 B.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C.乡村医生业务水平的提高 D.对食品药品的严格监管
3.2009年3月,我国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改革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这表明我国政府( )
A.不断地完善医疗卫生体制 B.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C.工作重点是基层社会保障 D.有效缓解医疗卫生不平衡现象
4.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 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
5.1951年,我国建立城镇职工医保医疗体系。截至2017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5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2020年,新冠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提出巨大挑战,在中共的领导下,我国经受住了考验。这说明我国( )
①医疗卫生体系的逐步完善
②国家治理效能的显著提高
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
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开始逐渐在国家机关中实行公费医疗制度。1988年,政府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到2001年底,全国97%的地市启动了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7629万人。材料表明( )
①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②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辐射范围较广
③中国的医疗保险主要惠及城市居民
④公费医疗已全部被医疗保险所取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宣传画,该作品( )
A.控制了疫病的暴发和扩散 B.开启了对疫病的专业研究
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 D.标志卫生防疫体系全面建立
8.2019年新冠疫情时期,中南建筑设计院除夕夜接到武汉市政府建设雷神山医院的任务,在1天内定设计方案,3天内定设计施工图,从设计到落成仅用了12天。12个昼夜的全力奋战,于2月6日顺利开展验收工作,建筑面积7.9万平方,集装箱总计进场3000余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成,堪称“世界奇迹”。它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中国精神和中国速度。材料说明我国( )
A.已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B.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C.基建能力全球领先是有效防疫的根本保证
D.卫生保障制度建设的完善创造了世界奇迹
9.1911年4月,国际鼠疫研究会在沈阳召开,这是中国召开的首次国际卫生会议,来自英、日、俄、德、法等12个国家的公共卫生专家聚集一堂,确定了很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该会议的召开( )
A.推动了公共防疫事业的发展 B.标志着中西医结合进入新阶段
C.使得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 D.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西医人才
10.1928年,针对染坊及制革厂“所用制染药质随即与水混合,城市河道浅狭尤易沉淀”的问题,浙江省民政厅下令“各市县长严于取缔染坊及制革厂,限令迁移至距离城市较远、河道宽广处所”。这说明浙江省政府( )
A.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 B.着力应对民族危机
C.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重视公共卫生问题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大救治、大转运、大接治、大防疫规模空前”可知,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在防疫和抗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A正确。BCD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9年的77.3岁,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B项正确;“把防疫工作视为重中之重”、“乡村医生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药品的严格监管”均属于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的表现,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排除A、C、D项。故选:B。
3.答案:A
解析:A.从材料中“改革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可以看出我国政府不断的完善医疗卫生体制;B.材料中能够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但是选项中的“全面”表述不准确;C.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我国政府重点工作是基层社会保障;D.材料信息看不出缓解了医疗卫生不平衡的现象。故选:A。
4.答案:C
解析: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表明其主要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ABD均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5.答案:A
解析:根据“2020年,新冠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提出巨大挑战,在中共的领导下,我国经受住了考验。”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逐步完善,国家治理效能的显著提高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
6.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部分发展历程,①正确;从材料中的数字来看,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辐射范围比较广,②正确;中国的医疗保险系统也包含农村,农村中的医疗保险内容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③错误;公费医疗在部分城市中仍然存在,④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根据“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可知该宣传画是宣扬卫生观念,所以能够推动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故选C;这只是一幅宣传画,所以ABD中的说法均无法确定,排除。故选:C。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19年新冠疫情时期,中南建筑设计院在除夕夜接到武汉市政府建设雷神山医院的任务后,从设计到落成仅用了12天,堪称“世界奇迹”。它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中国精神和中国速度,说明我国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B项正确;材料只强调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成,无法体现已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成的速度快,不能说“基建能力全球领先是有效防疫的根本保证”,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卫生保障制度建设是否完善,排除D项。故选:B。
9.答案:A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中西医结合,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已经把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只是影响有限,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该会议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西医人才,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城市是人口密集区,“取缔染坊及制革厂,限令迁移至距离城市较远、河道宽广处所”,可以减少水源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体现对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视,D项正确;这只是搬迁污染企业,不能体现压制民族工业,排除A项;这与民族危机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排除C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