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末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科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试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3.选择题和判断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其他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2分)1. 鳄鱼的四肢粗壮,趾间有蹼,有利于( )。A. 搏斗 B. 跳跃 C. 游泳【答案】C【解析】【详解】鳄鱼趾间有蹼,有利于游泳时划水,生活在水域。鳄鱼是一种肉食性卵生脊椎类爬行动物,也是迄今生存着的最原始的动物之一,目前被列为濒危野生保护动物。2. 鱼身体表面的黏液对鱼生存的作用是( )。A. 保护身体 B. 减小鱼游泳时水的阻力C. 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鱼身体表面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有利于保护身体,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鱼身体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是一种保护色;身体表面有黏液,利于逃脱,减小游泳的阻力;鱼两侧有侧线,可以感知周围水流和障碍物的情况。3. 下列动物通过迁徙适应季节变化是( )。A. 乌龟、青蛙、刺猬 B. 大马哈鱼、乌龟、角马 C. 大马哈鱼、大雁、角马【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动物和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过程,动物的身体形态结构与其食物、习性都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大雁、 角马、大麻哈鱼的过冬方式是迁徙; 青蛙、乌龟、刺猬的过冬方式是冬眠。C符合题意。根据凤仙花图,回答下题。4. ①部分对凤仙花生存的作用是( )。A. 固定植物,吸收水分B. 支撑植物,运输水分C.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5. ②部分属于( )。A. 须根系 B. 直根系 C. 既不是直根系也不是须根系【答案】4. B 5. B【解析】【4题详解】①是茎,起到支撑植物,能将枝、叶等伸展到一定的空间和将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的作用。故选B。【5题详解】植物根部有明显的一根主根,属于直根系,根比较细小并且数量很多,属于须根系,根有一部分在土壤上方,属于变态根。凤仙花的根属于直根系。故选B。6. 使用酒精灯时,要取下灯帽,放在桌子上,正确方法是( )。A. 扣放 B. 横放 C. 随便放【答案】A【解析】【详解】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使用时,我们要牢记一些注意事项:首先,取下灯帽,扣放在桌面上;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A符合题意。7. 沙质土适宜种植( )。A. 需水量大,喜肥植物 B. 大多数植物C. 需水量少,抗旱耐寒植物【答案】C【解析】【详解】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不同的土壤适合生长不同的植物。壤土性质介于沙质土与黏质土之间,含沙量适中,保水性、保肥性、渗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好。壤土通气透水,耐旱耐涝,宜种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类型。沙质土适宜种植需水量少,抗旱耐寒植物。8. 下列矿物中,用来点豆腐的是( )。A. 滑石 B. 石英 C. 石膏【答案】C【解析】【详解】岩石的性质不同,其用途也不相同。岩石的用途非常广泛,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生产生活资料。矿物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用矿物石膏来点豆腐。9. 我们把一碗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水结冰后( )。A. 体积和质量都不变 B. 体积变大,质量不变C. 体积不变,质量变大【答案】B【解析】【详解】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了,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我们把一碗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水结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不变。10. 黄河和鄱阳湖的共同点是( )。A. 都是水的集合体B. 都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的水C. 都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答案】A【解析】【详解】河流是指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湖泊是湖的总称。黄河和鄱阳湖的共同点是都是水的集合体。A符合题意。11. 世界上最大大陆是( )。A 澳大利亚大陆 B. 亚欧大陆 C. 非洲大陆【答案】B【解析】【详解】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亚洲与欧洲紧紧连在一起,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12.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最多的是( )。A. 湖泊水 B. 冰川水 C. 河流水【答案】B【解析】【详解】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表面水体总量的2.53%,其中大部分(约70%)是固体冰川,很难加以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表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资源总量的0.3%。B符合题意。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3. 当猫从高处跳下时,它的利爪是伸出来的。( )【答案】×【解析】【详解】猫前脚有脚趾五个,后脚有脚趾四个。每只脚掌下生有很厚的肉垫,每个脚趾下又生有小的趾垫。每个脚趾上长有锋利的三角形尖爪。尖爪平时卷缩隐藏在趾球套及趾毛中,只有在摄取食物、捕捉猎物、搏斗、刨土、攀登时才伸出来。猫足趾下厚厚的肉垫起着极好的缓冲作用,它能使猫行走时悄然无声,便于袭击和捕捉猎物,这也是猫成为捕鼠能手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厚厚的肉垫还能使猫从高空中跌落下来时免受振动和冲击造成的损伤。这也是猫无论从高处跳下还是从高空中跌落均不会受伤的原因之一。14. 家里饲养的鸡鸭与多数鸟类一样,具有飞翔的能力。( )【答案】√【解析】【详解】鸟类具有的特征有:全身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能在空中飞翔,体温恒定且高。比如家里饲养的鸡、鸭都属于鸟类,与多数鸟类一样,具有飞翔的能力。15. 苹果树和葫芦藓都用种子繁殖后代。( )【答案】×【解析】【详解】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依靠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还能通过根、叶和茎繁殖。苹果树的主要繁殖方法是嫁接法,苹果树一般是在人为条件下用茎繁殖;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题目说法错误。16. 土壤形成过程较短,矿产资源形成过程很漫长( )【答案】×【解析】【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的形成过程很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所以土壤和矿产资源形成过程很漫长。17. 观察岩石需要在岩石的新断面上观察。( )【答案】√【解析】【详解】观察方法是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观察岩石需要在岩石的新断面上观察,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来观察和描述。18. 同一个篮球,充足气和排出气的质量是不一样的。( )【答案】√【解析】【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同一个篮球,充足气后的质量比排出气后的质量大,这说明了空气有一定的质量。19.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 )【答案】√【解析】【详解】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形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我国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20. 我们生活在地球的南半球。( )【答案】×【解析】【详解】地球仪是人们制作的地球模型,赤道把它分成了南北两半球,我们生活在地球的北半球。21.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答案】√【解析】【详解】节约用水,又称节水。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正日益短缺,我们应该节约用水。22. 沙漏所测物体的质量一般用克做单位,用符号“g”表示。( )【答案】×【解析】【详解】天平所测量的物体质量一般用克做单位,用符号g 表示。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等,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装置,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题目说法错误。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23. 海燕能在暴风雨中飞翔,主要原因是:海燕的翅膀上有许多羽毛,羽毛的特点是( )、( )、( )。【答案】 ①. 很轻 ②. 不易沾水 ③. 中空【解析】【详解】羽毛是禽类表皮细胞衍生的角质化产物,被覆在体表,质轻而韧,略有弹性,具防水性,有护体、保温、飞翔等功能。海燕能在暴风雨中飞翔,主要原因是:海燕的翅膀上有许多羽毛,羽毛的特点是很轻、不易沾水、中空。24. 土壤中的( )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答案】腐殖质【解析】【详解】腐殖质是土壤中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后,重新合成的复杂的有机物质。它含有多种养分,并有黏结土粒成团粒结构的作用。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是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腐殖质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25.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 )土地和切实保护( )。【答案】 ①. 合理利用 ②. 耕地【解析】【详解】为了保护土地,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管理法中提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6. 大理岩主要由( )、( )等矿物组成。【答案】 ①. 方解石 ②. 白云石【解析】【详解】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27. 啤酒瓶、发胶罐等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 ),瞬间释放时有一定的( )。【答案】 ①. 能量 ②. 破坏性【解析】【详解】啤酒瓶、发胶罐等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瞬间释放时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有些压力容器中装有易燃易爆气体,使用不当容易引发事故。所以压力容器使用不当会给人们带来危害。28. 海洋是地球表面连成一体的( )的统称,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答案】 ①. 海和洋 ②. 71%【解析】【详解】海洋是地球表面连成一体的海和洋的统称,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从太空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四、综合能力题。(共7分)请结合下图,认识量筒。29. 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结构部位名称。A( ) B( )C( )30. 请问,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水体积的方法是什么?【答案】29. ①. 量程 ②. 单位 ③. 刻度30. ①选用合适量程的量筒,将量筒微微倾斜,烧杯口紧挨量筒口,让水缓缓流入量筒内。②读书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水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解析】【分析】量筒是具有刻度的圆柱形量器,用来量取液体体积。【29题详解】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根据对量筒的认识可知,A是量程,B是单位,C是刻度。【30题详解】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首先选用合适量程的量筒,将量筒微微倾斜,烧杯口紧挨量筒口,让水缓缓流入量筒内。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水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中国卫生部发表的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多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溺水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请同学们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1)请问,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至少两条)(2)我们怎样预防溺水?(至少两条)【答案】(1)岸边湿滑,容易致人落水;水草绵长,容易缠住人手脚;河道淤泥松软,人易陷入泥沼;水下暗藏旋涡,容易把人卷走;身体过度疲劳容易导致溺水;腿抽筋可能会导致溺水等。(2)不到危险区域游泳,游泳时要有家长或老师陪同;游泳前要做热身运动;要远离不明冰面;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遇到险情不盲目下水施救等。【解析】【详解】(1)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水进入呼吸系统引起缺氧窒息,使人体处于危急的状态。溺水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导致溺水的原因很多,大致有:岸边湿滑,容易致人落水;水草绵长,容易缠住人的手脚;河道淤泥松软,人易陷入泥沼;水下暗藏漩涡,容易把人卷走。身体过度疲劳容易导致溺水;腿抽筋可能会导致溺水等。(2)生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我们应该做到:不到危险区域游泳,游泳时要有家长或老师陪同;游泳前要做热身运动;要远离不明冰面;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遇到险情不盲目下水施救等。五、实验探究题。(共9分)32. 叶的蒸腾作用。1.实验目的:探究叶的蒸腾作用。2.实验材料:一株植物、两个透明塑料袋、皮筋。3.实验步骤:(1)在同一株植物上选定两根长势( )(填写“相同”或“不同”)的枝条,把其中一根枝条的叶去掉。(2)把透明塑料袋分别罩在两根枝条上,并把袋口扎紧。(3)过一段时间,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水珠的变化。4.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 )。【答案】 ①. 相同 ②. 带叶枝条的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又多又大 ③.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散失到空气中【解析】【分析】叶的表面有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由于实验是叶的蒸腾作用,所以其他条件要相同,应该选用长势相似的两根枝条来实验;【32题详解】1.实验目的:探究叶的蒸腾作用。2.实验材料:一株植物、两个透明塑料袋、皮筋。3.实验步骤:(1)在同一株植物上选定两根长势相同的枝条,把其中一根枝条的叶去掉。(2)把透明塑料袋分别罩在两根枝条上,并把袋口扎紧。(3)过一段时间,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水珠的变化。4.实验现象:被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的植物,枝叶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会凝结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形成又多又大的小水珠。5.实验结论: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用。33. 观察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1.实验目的:观察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2.实验材料:石块、木块、水、牛奶、气球。3.实验步骤:(1)观察固体、液体、气体,描述形状。(2)按压固体、液体、气体,观察形状的变化。(3)把液体倒进不同形状的杯子中,观察液体的形状。(4)挤压气球中的空气,观察气球的变化。把气球中的空气排出来,观察空气散到空气后的形状。4.实验结论:( )。【答案】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解析】【详解】液体倒进不同形状的杯子,可以发现液体变成了杯子的形状;挤压空气中的气球可以发现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挤压固体,发现固体不会发生变化。综上,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末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科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试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3.选择题和判断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其他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2分)1. 鳄鱼的四肢粗壮,趾间有蹼,有利于( )。A. 搏斗 B. 跳跃 C. 游泳2. 鱼身体表面的黏液对鱼生存的作用是( )。A. 保护身体 B. 减小鱼游泳时水的阻力C. 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3. 下列动物通过迁徙适应季节变化的是( )。A. 乌龟、青蛙、刺猬 B. 大马哈鱼、乌龟、角马 C. 大马哈鱼、大雁、角马根据凤仙花图,回答下题。4. ①部分对凤仙花生存的作用是( )。A. 固定植物,吸收水分B. 支撑植物,运输水分C.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5. ②部分属于( )。A. 须根系 B. 直根系 C. 既不是直根系也不是须根系6. 使用酒精灯时,要取下灯帽,放在桌子上,正确方法是( )。A. 扣放 B. 横放 C. 随便放7. 沙质土适宜种植( )。A. 需水量大,喜肥植物 B. 大多数植物C 需水量少,抗旱耐寒植物8. 下列矿物中,用来点豆腐的是( )。A. 滑石 B. 石英 C. 石膏9. 我们把一碗水放冰箱冷冻室里,水结冰后( )。A. 体积和质量都不变 B. 体积变大,质量不变C. 体积不变,质量变大10. 黄河和鄱阳湖的共同点是( )。A. 都是水的集合体B. 都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的水C. 都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11.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A. 澳大利亚大陆 B. 亚欧大陆 C. 非洲大陆12.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最多的是( )。A 湖泊水 B. 冰川水 C. 河流水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3. 当猫从高处跳下时,它的利爪是伸出来的。( )14. 家里饲养的鸡鸭与多数鸟类一样,具有飞翔的能力。( )15. 苹果树和葫芦藓都用种子繁殖后代( )16. 土壤形成过程较短,矿产资源形成过程很漫长。( )17. 观察岩石需要在岩石的新断面上观察。( )18. 同一个篮球,充足气和排出气的质量是不一样的。( )19.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 )20. 我们生活在地球的南半球。( )21.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22. 沙漏所测物体的质量一般用克做单位,用符号“g”表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23. 海燕能在暴风雨中飞翔,主要原因是:海燕的翅膀上有许多羽毛,羽毛的特点是( )、( )、( )。24. 土壤中的( )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25.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 )土地和切实保护( )。26. 大理岩主要由( )、( )等矿物组成。27. 啤酒瓶、发胶罐等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 ),瞬间释放时有一定的( )。28. 海洋是地球表面连成一体的( )的统称,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四、综合能力题。(共7分)请结合下图,认识量筒。29. 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结构部位名称。A( ) B( )C( )30. 请问,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水体积的方法是什么?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中国卫生部发表的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多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溺水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请同学们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1)请问,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至少两条)(2)我们怎样预防溺水?(至少两条)五、实验探究题。(共9分)32. 叶的蒸腾作用。1.实验目的:探究叶的蒸腾作用。2.实验材料:一株植物、两个透明塑料袋、皮筋。3.实验步骤:(1)在同一株植物上选定两根长势( )(填写“相同”或“不同”)的枝条,把其中一根枝条的叶去掉。(2)把透明塑料袋分别罩在两根枝条上,并把袋口扎紧。(3)过一段时间,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水珠的变化。4.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 )。33. 观察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1.实验目的:观察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2.实验材料:石块、木块、水、牛奶、气球。3.实验步骤:(1)观察固体、液体、气体,描述形状。(2)按压固体、液体、气体,观察形状的变化。(3)把液体倒进不同形状的杯子中,观察液体的形状。(4)挤压气球中的空气,观察气球的变化。把气球中的空气排出来,观察空气散到空气后的形状。4.实验结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