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1 生活需要法律 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1 生活需要法律 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框 生活需要法律
政治认同: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修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法治观念: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责任意识:激发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为什么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法治的重要性
1.为什么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3.法治的含义、要求
2.法律的产生及本质
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导学
4.法治的重要性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第一目
你知道除了《刑法》,还有哪些法律在保护着我们吗?
思考:
_____生活离不开法律
______生活离不开法律
______生活离不开法律
家庭
学校
社会
《反家庭暴力法》
《家庭教育促进法》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劳动法》
《环境保护法》
那些保护着我们法律:
交通瘫痪
社会秩序混乱
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人们随心所欲,矛盾和纠纷不能很好地解决,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
思考: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①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1.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023年10月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条,包括总则、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则。 
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增强制度针对性,明确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实践中成熟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定。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②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
制定和颁布
规范和调整
法律
生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食品安全法》
《网络安全法》
《知识产权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消防法》
《民法典》…
《道路交通安全法》《社会治安管理条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探究与分享
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
出生后,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身份证。
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
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
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
年满18周岁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年满18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
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
A、劳动法
B、宪法、选举法
C、婚姻法、老年人
权益保障法
D、户口登记条例
E、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F、未成年人保护法、
劳动法
G、宪法、兵役法
H、婚姻法、未成年
人保护法
义务
权利和义务
义务
权利和义务
权利
权利
权利
权利
婴儿期
《户口登记条例》
《居民身份证法》
《国籍法》
少年期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成年期
《劳动者权益保障法》
《婚姻法》
老年期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继承法》
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 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 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关系密
影响广
时间长
第二目 法治的脚步
法治的脚步
是否有了人类就有了法律?
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
生产资料公有
氏族成员平等、互助
习惯符合全体成员利益
原始社会人类用习惯约束自己的行为。
原始社会末期
产生阶级
建立国家
创制法律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②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P87
“禹刑”是夏朝的法律制度,其作用是镇压奴隶暴动,惩罚奴隶,维护夏朝的统治。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把人分成若干等级,奴隶不归入“人”,没有权利,受奴隶主剥削和压迫。
思考: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皇帝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
人治
>
法治
封建专制历史,有法律而无法治,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大权集于君王,把对盛世的追求寄托在“明君贤臣”上,其本质是人治。
你所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政府
司法机关
社会成员
依法行政
以法律为准绳,
公平公正司法。
学法守法用法,
自觉遵纪守法。
4、法治的含义、要求
(1)含义:
(2)要求: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要求任何个人和组织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5、法治的作用
(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2)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必由之路
中国梦的实现
依法治国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P8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课堂笔记(重点)
生活需要法律
生活与法律
息息相关
法治的
脚步
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调整。(关系密)
法律嵌入我们的生活,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广)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响随形,相伴一生。(时间长)
法律的产生、本质
法治的内涵、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地位)
课堂总结
考考你
例1: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打印的遗嘱有法律效力吗?现实中,打印的遗嘱十分常见,却常常引发纠纷。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等频发,高利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失,让不少人心惊胆战。对于这些困惑,民法典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表明( )
A.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有时需要道德来调整
B.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C.法律只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没有关系
D.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考考你
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等,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这说明( )
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②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③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
④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考你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违法的人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
B.任何人都要与法律打交道
C.守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与法律打交道
D.未成年人年龄尚小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
考考你
例4:出生后,父母为我申报户口;到了上学年龄,父母要送我去上学;年满 18 周岁,我享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老了,我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表明( )
A.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B.法律一定会让生活更美好
C.青少年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D.法律保障我们生活的一切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