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崇尚法治精神八下是宪法专册,前面我们学习了宪法和法律的有关知识,目的是增强宪法意识,崇尚法治精神,那么法治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崇尚法治精神??法治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精神是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单元导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人类共同的向往和追求。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价值追求保证第七课第八课1.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2.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则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3.因为法治,每个人都应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自由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4.因为法治,社会弱者也应分享公共资源,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5.因为法治,合法的行为得以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惩罚,正义的阳光洒满人间。为什么要崇尚法治精神?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7.1 自由平等的真谛1.政治认同: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懂得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道德修养: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3.法治观念: 崇尚法治精神,增强自由平等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学习目标高效预习1.自由的意义/作用? P99★2.如何正确认识自由/为什么自由要受必要的限制? P993.自由的含义及在法律上的体现? P100★4.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P1005.平等的意义? P101★6.平等的含义? P101★7.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P10201无法治不自由1.大家期待的五一假期过去了,在家这几天你自由吗?小采访2.你渴望拥有自由吗?问题:1.诗句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体现在哪些方面?【环节一】自由的向往①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启超(少年中国说②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毛泽东《心园春长沙》④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罗隐《筹笔驿》⑤星谱凯旋曲,水拍自由诗。毛泽东《水调歌头 归舟中迎日出》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的活动。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的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自 由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文化和旅游部5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文化和旅游部表示,文化和旅游消费有效释放,带动假日市场持续升温。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夜间经济活力满满。五一小假期又创新高“旅游自由”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环节二】自由的作用由于新冠疫情而被长久压抑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小明与家人相约一同旅游,出门感受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能够实现“旅游自由”的他觉得幸福感“爆棚”。从新闻中他了解到,整个“五一”假期,全国旅游需求井喷,无论是凭烧烤“出圈”的淄博,还是北京、成都等传统热门旅游地,甚至是小众旅游地,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复苏注入了新动力。比如说:淄博烧烤、甘肃天水麻辣烫出圈了······1.自由的作用(1)对个人: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2)对社会: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疫情解除后,人们实现了“旅游自由”,但有的人这样......还振振有词:“这是我的自由,谁也管不了”这是自由吗?你如何正确认识自由?轨道对火车的限制红绿灯对车辆的限制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2.如何正确认识自由如果我们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没有任何限制,我们的生活及社会会变成什么样?这说明了什么?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如何才能扭转现状,保证大家真正的享有自由?加以必要的限制,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在这些必要限制中,哪一个限制是行为的底线?秦朗,你的寒假作业丢在法国巴黎厕所了2024年2月16日下午,网红博主@Thurman猫一杯 发视频称,在巴黎一饭店,被服务员递来两本遗留在厕所的小学一年级寒假作业。该博主称,要将作业带回国还给秦朗小朋友。此事引起热议,并冲上热搜。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工作,经查后证实,为吸粉引流,网民徐某某与同事薛某共同策划、编造拍摄“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系列视频,公安机关依法对徐某艺(猫一杯)、编导薛某以及涉事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此后,各大平台对“Thurman猫一杯”账号进行了封号处置。人民日报点评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应有法律意识。秦朗丢作业事件发生反转该博主在网络上是否有言论自由?被罚说明了什么?我们又应如何正确认识自由?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2.如何正确认识自由?(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思考: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小蕊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海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阿梅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不同意。无限制的自由可能会触犯法律。不同意。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是受限制的、相对的。片面。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同时受道德、纪律约束。【环节三】自由的含义运用你的经验:畅所欲言:自由是什么?①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主要”一词: 除了法律的约束,还有道德和纪律等行为规范的约束。②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思考:请你列举我们享有哪些权利呢?3.自由的含义与在法律上的体现:P100回顾:你还记得宪法赋予了公民哪些基本权利?一、政治权利02言论、出版、结社等自由0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03监督权0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0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0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03住宅不受侵犯二、人身自由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01财产权02劳动权03物质帮助权04受教育权《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宪法》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阅读法律规定·思考法治和自由的关系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1)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2)一方面,法治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保障、规范、约束自由( )束缚、限制自由(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无法治不自由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规范)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保障)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有自由。02法眼看平等人类追寻平等的足迹美国独立宣言“人皆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的权利。法国人权宣言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世界人权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党的十八大把平等被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从“三纲五常”到人人平等,从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从民族歧视到民族平等,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平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今夕女性地位对比清朝大臣面见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5、平等的意义?结合漫画思考究竟什么才是平等?是不是只有一模一样才叫平等?平等的含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机会平等)(结果平等)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6、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平等的表现:人格平等、法律平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是不是存在矛盾呢?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离开”差别对待”讲平等,平等会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平均”,即弱者与强者的“均等”,这一思想会造成形式的平等,而实质的不平等。平等不是绝对的,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追求的不是绝对的平等,也不是“均等”,更多的是实质上的平等。平等≠平均、没有绝对的平等男女同工同酬小试牛刀——答案连连看公交车上设置爱心专座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城乡医保一体化建设教育均衡发展残疾人创业享优惠政策一次选举一人一票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材料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什么表现??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7.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 监察机关监督执纪:2022年监察机关收到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104.4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54万件,谈话函询32.5万件次,立案59.6万件。在处分的59.2万人中,受到党纪处分48.9万人、政务处分14.9万人。省部级53人,厅局级2450人,县处级2.1万人,乡科级7.4万人,一般干部8.3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3万人。★7.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笔记7.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权利、义务上(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在适用法律上(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保护,平等地追究简单概括就是: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法眼看平等无法治不自由平等的重要意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自由的含义与意义如何理解自由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自由平等的真谛课堂小结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法律意义上的平等1.(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随着“它”经济的兴起,依法养犬、规范养犬、文明养犬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某市自202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养犬管理条例》。对于该条例的实施,市民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①小王: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小南: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③小波: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④小陈:养狗是我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2.(2023.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法律援助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下列对这一制度理解错误的是( )A.体现了制度保障公平B.体现了特殊群体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C.反映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D.有助于人们用法治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B3.(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从平等角度看,这体现( )A.不同情况差别对待B.同等情况差别对待C.同等情况同等对待D.不同情况同等对待C4.(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2023年2月7日,黑龙江省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鹤岗市委原书记张恩亮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一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百三十万元。该案例说明(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法律是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刑法制裁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