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学习目标]1.梳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成就,构建“时空观念”,从“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角度理解医疗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2.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现代医疗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影响。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党和政府、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在抗疫胜利中的作用,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知识点一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1.内容: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2.表现(1)西方国家①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②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药品供应得到基本保障,城乡居民都享有一定的医疗服务权利。③现代医疗保障制度在很多西方国家推广,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2)中华人民共和国①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起来。搭建医疗网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推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等。②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药品供应体系、医疗扶贫力度等方面不断发展。③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使全民病有所医,创造了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知识点二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影响 表现促进了人 民健康状 况的改善 ①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医学突飞猛进,自然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②许多国家把防疫工作视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不少长期困扰人类的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③孕产妇与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④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长;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断肢再植手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造瓣膜、试管婴儿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⑥中国人口平均寿命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方式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科学处理垃圾等做法在城市中推广,乡村卫生条件有所改观,刷牙、洗手、洗脸、洗澡等行为成为个人卫生习惯;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公共卫生事业当作一件大事,开展形式多样的清理环境、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爱国卫生运动,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 ①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②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③注重精神卫生及心理健康知识拓展全面认识现代医疗体系1.内涵:现代医疗体系包括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服务制度、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制度等内容。2.特征(1)机构完备,覆盖面广。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国家完善了各级医疗组织,构建基本覆盖的各级医疗网络,方便患者就医。(2)统筹规划,措施多样。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下,各国政府既注重治疗,又规划免疫,还加强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督。(3)社会服务,规范管理。二战后各国政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各级机构的服务职能凸显,我国各级卫生机构明确服务意识,扩大服务内容。同时政府规范药品的收费,保障药品供应,加大医疗扶贫的力度。(4)全民医保,全面覆盖。进入近代社会后,西方欧美国家开始形成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基本得到物质保障。中国政府大力推行城镇和农村的医疗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全民病有所医。习题巩固1.19世纪以前,英国专科医生盛行,其服务价格昂贵,19世纪以后,这个群体市场份额缩小,全科医生迅速崛起,且价格低廉。这一变化说明( )A.医疗资源呈现社会化大生产趋势B.专科医生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C.工业革命导致人们健康状况恶化D.工业革命推动了医院的全面普及2.1949~1952年,在中央防疫委员会的领导下,各地迅速掀起了群众性卫生运动的新高潮,即“除四害运动”。仅半年里,全国就清除垃圾1 500多万吨,共扑鼠4 400多万只,消灭蚊、蝇、蚤共200多万斤。60年代初,我国全面消灭了天花,白喉和百日咳的发病率也逐年降低。这反映出( )A.文学与艺术事业繁荣B.国民经济基础全面高速发展C.教育与卫生事业发展D.医疗卫生状况有了显著改善3.新中国成立后,培养了大量不脱离农业集体劳务、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到1975年全国已有150多万名。几乎每个生产大队都能拥有2名深受群众欢迎的“头戴草帽身背药箱、一根银针、一把草药”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的出现( )A.提高了国家整体的医疗卫生水平B.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C.推动了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发展D.是特殊时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