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第五课内容。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二个繁荣时期。本课承接上几课的内容,介绍了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和北宋的建立,是我国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为下一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1. 知识与能力
识记:黄巢起义、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改革、北宋建立、杯酒释兵权等基本史实。
理解: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原因和措施;正确评价周世宗改革。
运用:通过思考和探究“五代十国政权更替频繁说明了什么?”“北宋建立后,为什么要加强中央集权?”等问题,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取有效信息,归纳五代十国和北宋建立的基本史实,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五代十国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绘制五代十国形势图和北宋建立示意图,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五代十国政权更替频繁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学习北宋建立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建立。
确立依据: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建立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现象,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
确立依据: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北宋建立初期,为了改变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武将专权的局面,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深远。但由于初一学生年龄小,知识有限,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乐于表现,但他们还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能力还不够强,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和学情,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导入法:通过播放电视剧《隋唐英雄传》片头曲,并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将学生带入历史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讲述法: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五代十国和北宋建立的历史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3. 图表分析法:利用五代十国形势图和北宋建立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四、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掌握以下方法:
1. 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文,提取有效信息,形成对五代十国和北宋建立的基本认识。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隋唐英雄传》片头曲,并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唐朝的繁荣景象。然后提出问题:“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怎样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二)讲授新课
1. 五代十国
(1)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
首先,介绍黄巢起义的爆发和唐朝的灭亡。通过讲述黄巢起义的经过和影响,以及唐朝末年的政治腐败和军阀割据,帮助学生理解唐朝灭亡的原因。然后,指出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时期。
(2)五代十国的形成和特点
接着,介绍五代十国的形成过程和特点。通过展示五代十国形势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一时期的历史地理特征。同时,介绍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的社会状况,以及各政权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五代十国的影响
最后,分析五代十国的影响。指出五代十国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不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同时,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也为后来的北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1)北宋的建立
首先,介绍北宋的建立过程。通过讲述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的经过,帮助学生理解北宋建立的背景和原因。同时,指出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中央集权的加强
接着,重点讲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通过分析北宋建立初期面临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然后,介绍宋太祖采取的“杯酒释兵权”、设置转运使等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和影响。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最后,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指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为后来的北宋灭亡埋下了伏笔。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历史变迁。五代十国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不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北宋的建立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体现了统治者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重视。
(四)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搜集有关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历史资料,了解这一时期的更多历史细节和人物故事。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能够体现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知识框架。本课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五代十国
1.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2. 五代十国的形成与特点
3. 五代十国的影响
二、北宋的建立与中央集权的加强
1. 北宋的建立
2. 中央集权的加强
(1)原因
(2)措施
3.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七、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讲述法、图表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了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历史变迁。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我也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五代十国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启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我也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让他们通过历史学习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规律。
八、拓展与延伸
在理解了五代十国到北宋的历史变迁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思考这一历史时期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五代十国时期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具体表现。例如,通过讲述各民族间的通婚、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交流对后世的影响,如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其次,可以探讨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的影响。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后世政治体制的影响,以及这些措施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问题,如“冗官、冗兵、冗费”等,以及这些问题对北宋灭亡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利弊,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权力分配的平衡和有效治理。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的理解,可以布置一些课外拓展活动。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史料、故事和人物传记,然后进行课堂分享和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历史细节和人物故事,增强他们的历史素养和人文情怀。
通过以上拓展与延伸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五代十国到北宋这一历史时期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人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