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季童趣》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材分析:歌曲《四季童趣》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充满童趣的歌曲。4/4拍,五声徵调式。歌中出现了一幅幅生动而饶有情趣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儿童们在一年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心情。歌曲中的第1-4小节与第5-8小节旋律的变化重复,使得曲调富于跳跃感,把孩子们在春风中放飞风筝和秋天打枣、摘苹果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第9-12小节音调上下三度音区移动进行,旋律呈现起伏,抒情而又欢乐。那欢乐的笑声,在空中久久回荡,歌声时时在人们耳边回响。学情分析: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心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如何学习的启示。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四季变化有太多的生活元素,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四季变化的唯美,这些都要从感受开始。“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音乐是听觉艺术,让学生从听入手,逐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音乐鉴赏力。在本课中,让学生听歌曲范唱,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全组学生共同讨论。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时,可相互激励,互相启发,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活泼、轻快,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音乐特点,学会演唱歌曲《四季童趣》。2、通过合作表演唱歌曲,体会“四季”的不同特色及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3、激发学生对生活、热爱生活的热情,懂得感恩,培养音乐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感受四季变化童年的欢乐情感,能够完整流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给歌曲创编动作及伴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电子琴)、打击乐器(沙锤)。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生问好。2.谈话激趣。①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块学习,有四个小伙伴很顽皮,它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躲起来了,同学们能找到他们吗?②课件出示四季娃娃配乐场景,聆听《捉迷藏》片段③反馈:这是那四个小伙伴?它们分别躲在了哪里?④指名学生回答3、点明教学内容①师:春夏秋冬四个顽皮的小伙伴,伴随我们快乐成长,春天百花齐放我们可以去放风筝,感受春姑娘的温暖;夏天骄阳似火,我们可以可以游泳、打水仗,还可以抓鱼抓蟹;秋天可是丰收的季节,满山沉甸甸的果实,可以去打枣、摘苹果;冬天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可以打雪仗、堆雪人别提有多美了。②课件出示课题师:四季变化让我们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了欢声笑语,这节课老师和你一起寻找四季中我们那些快乐的事情,学唱一首好听的歌曲《四季童趣》设计目的:借助同类歌曲的元素,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贴合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出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知新觉,歌曲学习。(一)歌曲初探。1.四季中的哪些事。①师:一年四季好像四个可爱的伙伴,他们和我们形影不离,会带着我们做许多有趣的事情,这四个好伙伴在哪里?同学们你看,他们来了。②课件出示:一年四季画面。③感受及认知。A师:从他们的穿着打扮上,你能分辨出他们非别是那个伙伴吗?这四个伙伴中您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B学生回答。④歌曲初听。A师:这四个好伙伴都会带着我们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从这首好听的歌曲中找一找,或许会有发现。B课件播放:动画配乐歌曲。C学生听赏。⑤聆听反馈。A课件出示四幅图:春天放风筝、夏天捉鱼虾、秋天打枣摘苹果、冬天滑雪橇。B思考及回答:这四个好伙伴都带我们做那些事情?这首歌曲听起来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C依次指名回答及评价。设计目的:赋予歌曲形象,教师关注“四季伙伴”一词,把学生带到一个童趣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场景及画面,同时起到歌词记忆的帮辅作用。用引导性语言帮助学生认四季,勾起学生的生活记忆,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四季变化给自己的乐趣,把音乐形象隐喻在四季的生活经验中,帮助学习。2、歌词及节奏。①师:四季好伙伴可真调皮,他们能躲藏在不同地方,它们玩的那么开心,我们拍手给他们助助兴吧,跟着老师在每个乐句结束的最后两拍拍手。X X (拍手)。 同时细细听一听歌曲的情绪和强弱有哪些变化?②课件播放歌曲,学生复听。课件说明:这是一个“卡拉ok”式设计,伴随着歌曲,歌词逐字逐句出现,帮助学生识记和感知。③完整欣赏音乐,学生拍手参与到音乐中。④认识休止A师:欢快的音乐把我们也带入美妙的画面中,我们用四个表示温度的词对应四季,如: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B课件出示节奏,师生对应练习。师: X X O X X X 怎样 的 春 天生: X X O X X X 温 暖 的 春 天C教师用上面的节奏先问“怎样的春天”,然后全体学生回答。可用动作帮助念准节奏。师:四季的变化会怎样?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二)歌曲学唱。1.识谱及训练。①课件出示:曲谱师:看到这四个可爱的四季小伙伴,老师也想唱一唱这首歌曲,老师有个小要求,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把歌曲中的趣事用动作或表情表达出来。你们能做到吗?教学策略:老师可以自弹自唱也可以跟着伴奏范唱,听伴奏演唱有助于直观的带动学生,表情、动作交流。②师范唱。③训练及八分音符教学。A师:春华秋实、夏雷冬雪,每一个季节都是那么的诱人,同学们对四季的喜爱,吸引了季节娃娃们的到来,你听---B课件标注第一乐句,师轻轻示范奏,拍手伴奏。师:他们是一群怎样的小伙伴?(高兴的,快乐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④指导学生哼唱第一乐句。(你能轻快、活泼地唱一唱吗?)⑤八分休止节奏:A师:而造成这种跳动感的关键是什么?再听老师唱一次,就能发现原因了。(Da哼唱乐句)B生听辨,交流。(音的长短、断音和连音演唱的方法不同)策略:教师示范,用不同的方式对比演唱,区分正确的演唱方式。C加强训练,哼唱乐句。2、训练演唱。教学策略:以下学唱是一个灵活机动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表现,教师及时的给予指导和订正。1 跟琴学唱前两个乐句。2 指导:A师:找一找歌曲里面哪些地方就像孩子们的脚步声一样轻快?哪些地方像春风一样十分地轻盈、连贯。B学生交流。C师:童趣在春天的时候,悄悄地唤醒了万物,我们唱的时候要用“弱”的力度来唱。③跟琴学唱后两个乐句,注意力度、强弱的变化。【课件标注】④完整演唱歌曲A歌曲处理及细节。强化训练后部分演唱,课件标注。B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如:分组唱、师生接口唱等等。教学策略:第一段学生自荐或推荐领唱,第二段齐唱。第一段男女生接唱,第二段合唱,集体表演唱。全程利用伴奏教学。3、情感及表演。(1)情感突破。①童年往事。课件出示:四季主题画面“春天的故事”“夏天的目光”“秋天的歌声”“冬天的童话”。师:同学们,一天天长大,在你幸福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的童年往事,你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您的这些快乐吗?②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童年往事。策略:学生说一说,春夏秋冬,自己做过或者经历过什么快乐的事情。③教师小结。师:同学们的童年生活,伴随四季变化,那么的丰富与多彩,别忘了是谁伴随在你们身边。我们要把这种快乐与别人分享,一起感受四季的快乐。(2)创编表演。①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怎样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肢体语言来描绘这四个不同的季节。②分组展示他们创编的动作。③沙锤伴奏。④训练: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表演:A四组同学表演四个不同的季节。B教师和其它的同学们演唱歌曲。(3)汇报表演唱。【课件背景衬托】课件说明:课件制作动态背景,利用舞台幕布做曾托,呈现一个规范的、正式的演唱环境,鼓励学生带着感情演唱。幕布升起,伴奏自然想起,学生有感情演唱。设计目的:学唱环节是一个综合呈现及互动的环节,教学中,教师考虑歌曲的特质,从歌曲学唱开始,分步教学,把知识点放在自我发现及训练的过程中开展,按会唱到唱好再到有感情的唱为教学顺序,兼顾学生心理注重对学习方法的引导。三.课堂拓展及自悟.1、折翼的小鸟①师:我们今天学了这首快乐的歌曲,同学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老师想给你们介绍一群和你们差不多大小的伙伴,他们是不是也能像我们一样享受四季的快乐呢?②自制配乐小短片欣赏。课件说明:课件是自制配乐短片,利用黑白画面配合一个天籁般的童声演唱,展示贫困、战争、饥饿下同龄孩子的童年生活,学生观看自悟。2、感恩自悟。师:和他们相比,你们的童年五彩缤纷,他们却要面对那么的困苦。同学们的父母、亲人、老师、给您们创造很好的环境和条件,你们可以像快乐的小鸟,自由飞翔。同学们,你展翅高飞的时候别忘了是谁为你编制了温暖的鸟巢,谁一直在默默地呵护你的成长。设计目的:给学生一个自己感受的过程,不走“说教模式”的老路。教育教学新理念提倡学生自主收获音乐情感,在音乐环境中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感支系。利用歌曲欢快的特点在这特意设计一个“泼冷水”环节,给学生有情感对比及落差,学生独立的自悟及思索,注重深度的把控,学生能触碰到的基本元素,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同时为他们的成长做积极的展望和鼓励。四.总结,课堂结束。1.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很高兴和同学度过愉快的40分钟,老师期待着能和同学们再次一起快乐的玩耍和学习,同学们,再见。2.伴随音乐,学生离开教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