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道德与法治专题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 量发展,坚定不移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目录1时政热点梳理2课本核心考点链接32024年中考命题思考4近年中考同类真题演练道德与法治部编版2024年中考二轮时政热点综合复习课一、时政热点聚焦1、2023年7月7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2、7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四川要进一步从全国大局把握自身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立足本地实际,明确发展思路和主攻方向,锻长板、补短板,努力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3、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工作总目标,把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稳中求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4、9月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扬长补短,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向北开放新高地,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积极履职尽责,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5、新华社浙江杭州9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6、新华社南昌10月1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江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立足江西的特色和优势,着眼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新要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7、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8、新华社上海12月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勇于开拓、积极作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9、新华社南宁12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发挥自身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10、明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习主席2024年新年贺词11、2024年2月2日下午,习近平听取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对天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希望天津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一、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二、新发展格局: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三:我国如何积极谋求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促进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二、课本核心考点链接之一: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1、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2、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和必要性:第一,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第二,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第三,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第四,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3、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二、高质量发展1、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3、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中国式现代化4、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作为中学生如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奋斗?(1)树立崇高远大理想,牢记时代赋予当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3)积极学习和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政、政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献计献策。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1)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中国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3)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四、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③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⑤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⑦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等3、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1)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2)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急需转型升级。(3)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4、面临机遇和挑战,我们该如何抉择?①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②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③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道德与法治部编版2024年中考二轮时政热点综合复习课三、2024年中考命题思考1、材料1: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 ——————习主席2024年新年贺词材料2:全面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出台稳定工业经济运行、支持先进制造业举措,提高重点行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升。数字经济加快发展,5G用户普及率超过50%。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放宽放开城市落户条件,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6.2%。强化农业发展支持政策,有力开展抗灾夺丰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一、我国发展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1)材料1和材料2共同说明了什么?答:我国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中国式现代化一年来行稳致远,得益于党中央采取的哪些有力的方针政策?答: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坚持五位一体格局,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等2、材料1: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遇到困难,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我都牵挂在心。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我深受感动。——————习主席2024年新年贺词材料2:综合分析研判,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加快壮大,发展内生动力在不断积聚,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同时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只要我们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把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一定能战胜困难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1)举例说明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我们面临的挑战?答: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区冲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世界经济下行导致各国消费低迷,外资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我国面临的气候等自然灾害等。(2)面对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答:①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②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③面对困难,我们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 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④同时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只要我们贯 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把各方面干 事创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一定能战胜困难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材料1:7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材料2: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二、高质量发展(1)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答: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能有效化解中国经济未来应对的各种重大挑战,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特点和本质要求,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坚持高质量发展?答:始终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坚持文化自信,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参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坚持共享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材料1: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工作总目标,把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稳中求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材料2:新华社南宁12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发挥自身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三、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总书记在新疆和广西考察时为什么要强调实现边疆稳定,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答: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困难,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亲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只有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才有我国现代化团结稳定的政治大局,才能动员中国力量,一步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2)近年来,我国为实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采取了那些举措?收到了怎样效果?答:举措:党中央每年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实行兴边富民行动,初步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展对口援藏、对口援疆政策;效果:极大的改善了少数民族生活条件,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友好往来,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3)实现边疆稳定,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学生可以尽哪些绵薄之力?答:在思想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了解、关注、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习俗等内容,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从小事、自己、现在做起,关爱民族同学,用实际行动自觉维护民族团结;1、材料1:2023年7月7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材料2:新华社上海12月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勇于开拓、积极作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四、发达地区走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前列(1)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实现示范引领作用有何意义?答:江苏、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管理科学,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发挥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实现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实现其积极组织和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有利于东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政策示范和牵引作用;发挥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实现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经济调整和优化先导作用;有利于发挥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扶持作用;(2)如何发挥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实现示范引领作用,早日实现现代化?答: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3)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重任在肩,我们中学生如何做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用之才?答:①树立崇高远大理想,牢记时代赋予当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积极学习和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政、政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④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献计献策。1、(2023年江苏扬州)2022年9月,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正式开工。北沿江高铁途经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是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建设北沿江高铁主要为了( )A.保护生态环境 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C.维护民族团结 D.确保经济高速发展四、近年中考同类真题演练【点拨】本题考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挑战。B:北沿江高铁是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标志性工程,证明北沿江高铁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说明建设北沿江高铁主要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B正确;AC:根据分析,建设北沿江高铁主要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C与题意不符;D: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在追求的是高质量发展,D错误;故本题选B。B2、(2023年湖南株洲)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株洲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02%,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一。株洲紧跟国际前沿发展趋势,组织攻克了一批对外过度依赖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占据世界科技前沿的优势技术。这说明( )①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②核心技术可以“要来”、“买来”、“讨来”③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④要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科技创新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点拨】本题考查建设创新型国家。①③④:题干中,株洲紧跟国际前沿发展趋势,组织攻克了一批对外过度依赖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占据世界科技前沿的优势技术。这说明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要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科技创新,故①③④正确;②:要走自主创新道路,故②错误;故本题选A。A3、(2023年四川眉山)目前,我国已建成145个国家节水型城市。据初步统计,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2022年我国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较10年前降低了5.5%。这一举措符合哪种发展理念( )A.共享发展 B.协调发展 C.开放发展 D.绿色发展【点拨】本题考查绿色发展。D:2022年我国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较10年前降低了5.5%,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D说法正确;ABC:题干描述没有体现共享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D4、(2022年浙江杭州)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中国倡议,成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这体现了,中国( )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 ②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新路径③构建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④以务实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的相关知识。①: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责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中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①正确;②: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新路径,②正确;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③错误;④: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以务实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正确;故本题选B。B5、(2022年云南昆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极大改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表明我国( )①全面准确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②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各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点拨】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②③④:国家高度重视民族问题。题干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说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各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②③④正确;①:民族问题不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故排除①;故本题选C。C6、(2022年湖南邵阳)2021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下列关于“新发展理念”表述正确的是(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开放、创新、协调、环保、共享C.创新、合作、绿色、开放、共享 D.绿色、创新、协调、信任、共享【点拨】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我国的新的发展理念。A: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A说法正确;BCD:环保、合作和信任不属于新的发展理念的内容,B、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A7、(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准备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制作一期宣传海报。以下是学校宣传小组的同学为制作宣传海报收集的数据和文字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示例将海报内容补充完整。【分析】考点考查:推动和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富裕。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推动和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富裕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可链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关键词②:生态文明建设→可链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键词③: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可链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答案】①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