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 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 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一章 直线与圆
1.6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1)
1. 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 会用坐标法解决平面几何中的问题.
3. 会使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进行实际应用.
会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使用.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实际应用;会用坐标法解决平面几何中的问题.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如下图,如何表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呢?
如果把上述问题拓展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又如何来求两点间的距离呢?
如右图所示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如果与轴或者轴平行,此时两点间的距离是什么?刚才得到的公式还适用么?
与轴平行
与轴平行
满足
对于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我们还有别的理解方式么?请大家结合前面学过的平面向量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两点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成向量的长度,即




方法1:
对于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我们还有别的理解方式么?请大家结合前面学过的平面向量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可以理解为向量在轴上的投影数量的绝对值
则,.
可以理解为向量分在轴上的投影数量的绝对值
设向量和分别是与轴和轴正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
方法2:
再由勾股定理可得: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与两点的先后顺序无关,也就是说公式也可以写成
.
(2)平行于坐标轴时,距离公式简化为数轴上的距离公式
当直线平行于轴时,;
当直线平行于轴时,.
(3)原点与任意一点间的距离.
已知是直线上的两点,若,求||.
解:在直线上,
.
由,
得.
根据两点间得距离公式,
得.
点在直线上,点满足直线方程,可以用表示,可以用表示,再代入距离公式即可.

是直线: 上两点,
.
.
.
解:设点的坐标为 ,
由,
得,解得.
所求点为,
.
已知点,在轴上求一点,使,并求的值.
点在x轴上,可设出,再利用距离公式分别表示根据列方程.
解:(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即,
所以是直角三角形.
如图所示,已知的三个顶点分别为.
(1)试判断的形状;
(2)设点为的中点,求边上中线的长.
(2) 的中点
横坐标,
纵坐标.
边上中线的长
.
已知三点,三角形就是确定的,其各边长及各边的中线长都可求.
如果和是直线上得两点,求这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由题意得知:,
所以和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已知点和间的距离为,求的值.
解析: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求出的值为或.
已知的三个顶点是,试判断的形状.
解析: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
因为
所以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 ,

即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即平行四边形为矩形,
,

所以,即矩形为正方形,故四边形为正方形.
已知四边形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判断这个四边形是哪种四边形.
1.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平面内两点为间的距离:
(2)原点与任意一点间的距离.
2. 利用“坐标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建立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的量;
第二步:进行有关的代数运算;
第三步:把代数运算的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教材第25页练习第1、3题,第26页练习第3题.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