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期末复习01基础知识(五大考点:字音字形 文学常识 语句衔接 语法常识 基础综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01基础知识(五大考点:字音字形 文学常识 语句衔接 语法常识 基础综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 基础知识
(五大考点:字音字形 文学常识 语句衔接 语法常识 基础综合)
题型一:字音字形
1.(22-23八年级下·江苏常州·期末)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反动派挑拨离间( ),bēi( )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miǎn ( )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目前的形势依然严 jùn( )。狂风暴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 )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着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的麦穗。
(选自《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
汉字 注音
题型二:文学常识
2.(22-23八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和韩愈《马说》。“说”既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D.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婵娟”“黄发”“垂髫”来分别代指家乡、月亮、小孩、老人。
3.(22-23八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市”是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文易的场所。唐代的“宫市”名为交易,实为掠夺。
B.“漏断人初静”句中“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漏断”指“深夜”。
C.《马说》中的“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石”是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D.“虞山王毅叔远甫”句中的“甫”,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4.(22-23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壶口瀑布》是梁衡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游记散文,描绘了黄河磅礴的气势,歌颂了中华民族坚韧顽强、自强不息的精神。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小石潭记》渲染了凄神寒骨的气氛,抒发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凄凉忧伤之情。
C.《社戏》这篇散文不是专门写看社戏,而是通过看社戏这一段经历表现劳动人民的善良、淳朴、有爱,六一公公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5.(22-23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作者用时空顺序结构文章,描写了两天跟随摄制组到各拉丹冬游历的见闻感受,让我们感受到了藏北高原的原始美、苦痛美、短暂美。
B.《核舟记》运用先船头到中间的空间顺序给读者展示了一个长不盈寸的核桃,刻而成舟,生动再现苏轼泛舟赤壁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雕刻者的高超技艺。
C.《回延安》描述“我”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追忆延安难忘的岁月,展望延安的风土人物、革命传统等,让我们感受到“我”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喜悦和展望未来的豪情。
D.《最后一次演讲》围绕李公朴先生被害事件,揭露了反动派的无耻罪行,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全国青年愤世嫉俗、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满腔的爱国热忱。
6.(22-23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选自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庄子》,文章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表达了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充满浪漫色彩。
B.《关雎》和《蒹葭》都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
C.《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文中写放牛时小伙伴们嘲笑“我”、偷六一公公的豆而且踏坏了不少、议论不怕八公公而且要当面叫他“八癞子”等,含蓄表达了作者对不够和谐的乡村生活的失望之情。
D.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登勃朗峰》这篇游记综合运用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写登山过程中所见的勃朗峰景色和下山时遇到的奇人奇事以及惊险的旅途,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乐观、积极、率真的生活态度。
7.(22-23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下列关于名篇常识及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散文的笔法以小见大,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家庭的重要意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有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C.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都是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认识。
D.战国时期庄子的《北冥有鱼》,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题型三:语句衔接
8.(22-23八年级下·江苏镇江·期末)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②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③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
④人类必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
⑤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正、公平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消费必需品。
A.④⑤③①② B.④⑤①②③ C.②①③④⑤ D.④①②⑤③
题型四:语法常识
9.(22-23八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文文决定参加“青春有梦·阅读有法”的主题演讲比赛。以下关于演讲内容的相关设想,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经典常谈》为例,介绍选择性阅读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诗经》、《周易》《尚书》等认真阅读,深入思考。
B.以《名人传》为例,介绍做笔记、写心得的阅读方法,将阅读产生的体验、感想记录下来。
C.以《苏菲的世界》为例,介绍代入式阅读法,将自己想象成主人公,达到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效果。
D.以《平凡的世界》为例,介绍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阅读方法,将书中介绍的历史、哲学思想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以求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题型五:基础综合
10.(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京·期末)本学期校园十大新闻遴选,你精心准备推荐语。
4月的读书演讲比赛中,我们分享了许多关于阅读的思考和感悟。大家深切地感受到,浮躁的社会需要更多人静下心来阅读经典,从中汲取智慧,进而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判断和jué择的能力。当我们能够用虔诚的理想去读书,不仅可以让知识获得提升,也可以使人格得到升华。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各种变化和挑战纷至tà来,我们更需要用读书来充实和武装自己,才能不被负能量的漩涡所波及。
(1)给加点字注音。虔诚 漩涡
(2)根据拼音写汉字。jué 择 纷至tà 来
(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帮他将修改意见填在横线上。
11.(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京·期末)小清探访宝船厂遗址公园并写了一段文字,请阅读后按要求答题。
来到宝船厂遗址公园,望着矗立的郑和宝船模型,我仿佛看见它在惊涛骇浪中驰骋。宝船到达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yì着大明朝的繁荣兴盛,促进了中外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郑和是名fù其实的和平使者,令人敬佩。他七下西洋的壮举,彰显了世界航海业发展的里程碑。
(1)给加点字注音。
①矗 立
②驰骋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演yì
②名fù 其实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12.(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京·期末)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崇尚“和”的思想。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和,悦耳动听;青、赤、黄、白、黑,五色相谐,多彩xuàn丽;酸、苦、甘、辛、咸,五味调和,滋味萦绕……以和为贵,万物相fǔ相成。
不仅如此,“和”的思想,还可用来解决纠纷,改善人际交往水平。将相和有容乃大成经典,□□□邻里相让传佳话。“和”的思想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探寻它的真谛!
(1)给加点字注音,看拼音写汉字。
①相和( ) ②xuàn丽 ( )
③萦绕( ) ④相fǔ相成( )
(2)用与“和”有关的历史故事,补写空格处。
(3)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13.(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期末)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翻开史书,小文看到了这样一段激动人心的文字,请你和他一同阅读。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她的历史可以追溯( )到八千年以前,她把光荣深深_____在史册上。她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璀璨的文化和光辉的业绩,这些慰jiè( )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形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bó( )力量。
(1)给加点字注音。
追溯(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慰jiè( ) 磅bó( )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篆刻 B.雕刻 C.铭刻
14.(22-23八年级下·江苏·期末)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增长见识;读书可以拓宽视野,开阔心胸;书可以愉悦精神,积累智慧;读书可以优化谈吐,(hán)养气质。
读书就要心无旁(wù),将自己完全浸入书中,在深度阅读过程中更好地体验作者的思绪。读书贵在持之以恒,毫不懈怠,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mò)、坐得住冷板凳。读书还要笔耕不辍,记录阅读时产生的想法、念头和观点,可以圈点批注,可以摘抄,可以笔记。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是这个世界(kuì)赠我们的最好的礼物。让我们与书为友,一起去开启世界的未知之门,搭建精神的五彩城堡!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hán)养 ②心无旁(wù) ③寂(mò) ④(kuì) 赠
(2)请为下列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①笔耕不辍 (A.zhuì B.chuò) ②载体 (A.zài B.zǎi)
(3)小语打算从诗句中选择自己的读书座右铭,下面哪一项不合适( )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通·期末)漫步文学的殿堂,品味人生最醇的酒酿;chí chěng文字的世界,打开世间最美的画卷。读《桃花源记》,观自然美景,叹世外桃源的tián jing悠然;读《核舟记》,赏jīng zhàn技艺,赞民间智慧的博大精深; A ;读《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寻生命起源,感雪域高原的静穆壮丽。文字如心,浅笔静开,让我们一同感受并阅读文学的美好!
15.根据拼音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16.请结合语境,仿写一个句子,填在A处横线上。
17.画线句语序安排不合理,请写出修改意见。
18.(22-23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追sù( )“和”字起源,它本来指声音之间的调和。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赋予了“和”丰富的内涵。“和”可以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体自身内部的一种和谐默qì( )、相辅相成的关系。与他人相处时,要 A ;与自己相处时,要 B 。“和”融合于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之中,并成为其精髓所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追 sù( ) 默 qì( ) 赋予( ) 精髓( )
(2)在横线A、B处各补充一个含有“和”字的成语。
A B
(3)下面是晓敏演讲稿的开头部分,请你仿照示例,续写一句。
和,是山涧涌泉,可浸润万物;是清风明月,可拂亮人心; , 。
19.(22-23八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宽容,是爱心的传递。宽容,是仁人的虔( )诚。能否宽容地对待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是幸福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倘若没有一颗宽容的心,那么,别人一旦对你稍有伤害,你就会怒不可è( ),大发雷霆,于是愤怒和浮zào( )便占据了你的心灵,快乐也会悄然隐退。理解别人的难处,谅解别人的失误,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这样,你才能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有福人。
以上是东东同学在活动中发表的即兴演讲。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以上语段的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3)请以“和”为主题,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20.(22-23八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美术小组临摹了罗中立的作品《父亲》并做了以下描述,请阅读完成以下任务。

画中“父亲”的脸占据了整幅画面,白而旧的头巾包裹着头部,yǒu黑发亮的脸庞、苍白干燥的嘴唇、深刻的皱纹、粗cāo的双手,手中捧着破旧的瓷碗,碗中的金黄的茶叶水与背景色相呼应。种种细节,描绘出一个A、历经磨难的“父亲”形象,体现了农民身上的纯朴勤劳的品质以及象征中华民族B的精神力量。画中的形象并非是狭义的父亲,而是中国数亿农民的父亲形象,我们不禁回忆起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和经历磨难的人,给观者带来视觉震撼、情感共鸣。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yǒu黑( ) 粗cāo( ) 脸庞( )
(2)文中AB两处所缺的成语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饱经风霜 自强不息 B.担惊受怕 自强不息
C.担惊受怕 不屈不挠 D.饱经风霜 不屈不挠
(3)指出并修改文中画横线句的语病。
21.(22-23八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下面是文文撰写的活动开场白初稿,阅读后,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多彩四季,xuàn( )丽青春。青春如火,沸腾着我们每一滴血液;青春如水,弥( )漫着我们每一个细胞;A__________;青春如雨,滋润了我们每一次快乐!站在青春的路口,请不要彷huáng( )迷茫,是雄鹰,就要展翅翱翔蓝天;是骏马,就要奋蹄驰骋( )沙场:是火焰,就要尽情演绎辉煌。“一路风雨前程打磨意志,半载苦乐同行B__________。”无奋斗,不青春。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博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青春吧!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xuàn( )丽 弥( )漫 彷huáng( ) 驰骋( )
(2)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将文段B处的对联补充完整( )
A.挥洒汗水 B.拼搏进取 C.勤奋刻苦 D.描绘蓝图
(3)仿照画浪线的句子,将A处的句子补充完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卑 缅 峻
jiàn zhàn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挑拨离间:拼音是tiǎo bō lí jiàn,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谣言,污蔑、中伤他人;不要写成“jiān”;
卑鄙无耻:拼音为bēi bǐ wú chǐ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缅怀:拼音是miǎn huái,意思是遥念、追思。
严峻:拼音为yán jùn,意思是严厉、严肃,严重。
湛蓝:拼音为zhàn lán,意思是晴天的蓝色;湖海等的深蓝色;不要写成“shèn”。
2.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辨析。
D.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所以“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儿童。选项“‘黄发’‘垂髫’指小孩、老人”有误。
故选D。
3.C
【详解】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理解。
C.“石”是古代容量计算单位,十斗为一石。不是“重量单位”。
故选C。
4.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社戏》是小说,不是散文。故选C。
5.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有误,应是“永恒美”,而不是“短暂美”;
B.有误,《核舟记》运用先中间次写船头后写船尾的空间顺序给读者展示了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而成,而不是“先船头到中间”和“核桃”;
D.有误,应是赞扬昆明青年,而非“全国青年”;
故选C。
6.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表达了作者对不够和谐的乡村生活的失望之情”错误,应是表达了对乡村纯朴、热情、善良的人的赞美之情。
故选C。
7.A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常识及内容理解。
A.有误,“家庭”应该改为“民族”;
故选A。
8.A
【详解】考查语句的排序。纵观整个语段可知,语段围绕着“奥林匹克精神”来写。④句中“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提出了“奥林匹克精神”,因此该句可作为第一句;根据③中的“甚至不足以”及⑤中的“不足以”可知③和⑤之间是递进关系,⑤应排在③前面,这两句可放在④句之后;②“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对整个语段的总结,故②应排在最后;①“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写的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有利之处,③和⑤写的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局限性,因此①应在③和⑤之后,据此可知语段正确的排序为:④⑤③①②;
故选A。
9.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有误,《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小说以记叙为主,事件也是贴近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并没有很多对历史的介绍以及哲学思想的论述,也没有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指导。故题干中所说的“介绍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阅读方法,将书中介绍的历史、哲学思想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以求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不恰当。
故选D。
10.(1) qián xuán
(2) 抉 沓
(3)“虔诚”与“理想”搭配不当,改为“虔诚的态度”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虔诚(qián):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
漩涡(xuán):水流遇低洼处所激成的螺旋形水涡。
(2)本题考查字形。
抉择(jué zé):挑选;选择,多用于较正式的场合或书面;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结合“当我们能够用虔诚的理想去读书,不仅可以让知识获得提升,也可以使人格得到升华”分析,搭配不当,定语“虔诚”与中心词“理想”不能搭配,可将“虔诚的理想”改为“虔诚的态度”。
11.(1) chù chěng
(2) 绎 副
(3)他七下西洋的壮举,树立了世界航海业发展的里程碑。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矗立(chù lì):高耸地立着。
驰骋(chí chěng):纵马疾驰;奔驰。指在某个领域纵横自如,能充分发挥才能。
(2)本题考查字形。
演绎(yǎn yì):推演铺陈。
名副其实(míng fù qí shí):名声或称谓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搭配不当,“彰显”与“里程碑”无法搭配,可将“彰显”改为“树立”。
12.(1) hè 绚 yíng 辅
(2)六尺巷
(3)提高人际交往水平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相和:xiāng hè;此唱彼和;
绚丽:xuàn lì;灿烂美丽;
萦绕:yíng rào;萦回;
相辅相成:xiāng fǔ xiāng chéng;指两者相互辅助、相互促进。
(2)本题考查历史故事识记。
要求在空格处写与“和”有关的历史故事,又结合第二段“邻里相让传佳话”和三个空格可知,写邻里之间关于“和”的故事,即“六尺巷”的故事。“六尺巷”故事: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3)本题考查病句。
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提高”,即“提高人际交往水平”。
13.(1)sù
(2) 藉 礴
(3)C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追溯(sù):本义为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探索缘由。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慰藉(jiè):安慰。
磅礴(bó): 广大无边的。
(3)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篆刻:我国传统刻制印章的艺术,多用各种篆书字体刻制。
雕刻:在金属、象牙、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花纹、形象。
铭刻: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铸在器物上面或刻在器物、碑碣上;深深地记在心中。
结合题干中“她的历史”、“她把光荣”、“史册上”,可知内容与“事实、功德”等有关。
故选C。
14.(1) 涵 骛 寞 馈
(2) B A
(3)D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①涵养:hán yǎng;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特指善于控制情绪冷静处事的功夫;积蓄、保持水分;
②心无旁骛:xīn wú páng wù;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③寂寞:jì mò;寂静无声,沉寂;冷清,孤单;
④馈赠:kuì zèng;赠送(礼品)。
(2)本题考查字形。
①笔耕不辍:bǐ gēng bù chuò;从未中断写作的意思;
故选B。
②载体:zài tǐ;科学技术上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承载其他物质的物质;现也泛指一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
故选A。
(3)本题考查座右铭。要找不符合“读书”的座右铭。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句意为: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由“书卷多情”“每相亲”能看出读书的重要性;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句意为: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表示一个人因为做到了成功的阅读,而在写作上达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高明的境界,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意为: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用流水比作知识的更新,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句意为: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这是杜甫对李白诗篇的高度评价,与读书无关,不适合作为读书的座右铭;
故选D。
15.驰骋 恬静 精湛 16.示例:读《壶口瀑布》,听澎湃涛声,感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 17.将“感受”与“阅读”互换位置。
【解析】15.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驰骋:chí chěng,骑马快速奔跑。
恬静:tián jìng,意思是指恬淡、安静,形容为人闲适,安静。
精湛:jīng zhàn,精深。
16.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格式:读+篇目名,动词+偏正短语,动词+偏正短语+的+(形容词性)并列短语。答案不唯一。
示例:读《安塞腰鼓》,看民间技艺,悟百里秦川的粗犷豪迈。
17.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划线句语序不当,将“感受”与“阅读”互换位置。
18.(1) 溯 契 yǔ suǐ
(2) 和气致祥 心平气和
(3) 是长河大海 可兼容天地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①空,追溯(zhuī sù):逆流行向江河源头。
②空,默契(mò qì):暗相契合;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秘密约定。
③空,赋予(fù yǔ):给与;交给。
④空,精髓(jīng suǐ):精气真髓。常用以比喻事物的精要部分。
(2)本题考查成语。所填词语符合语境,并且带有“和”字即可,答案不唯一。
①空:结合“与他人相处时”可知,这里所填的带“和”的词语应与人相处有关,例如“和颜悦色”,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②空:结合“与自己相处时”可知,这里所填的带“和”的词语也应与人相处有关,例如“和风细雨”,和风细雨(hé fēng xì yǔ):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和,是山涧涌泉,可浸润万物;是清风明月,可拂亮人心”可知,这里要填的内容应与“和”有关,且第①空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结构是:是+四字短语;②空应承接①空,体现“和”的积极意义,结构是:可+四字短语。
例如:是苍茫大地,可承载万物。
19.(1)qián 遏 躁
(2)去掉“否”/去掉“能否”/在“是”后面(“幸福”前面)加“能否”。
(3)示例:让一步换来和气,争一步惹来麻烦。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虔诚:qián chéng,(形)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
怒不可遏:nù bù kě è,意思是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浮躁:fú zào,指急躁,不沉稳,轻浮急躁。
(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本句属于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的类型。去掉“否”/去掉“能否”/在“是”后面(“幸福”前面)加“能否”都可以。
(3)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扣住主题“宽容,是爱心的传递”,符合宣传标语特点,语句通顺即可。
示例:创造和谐,追求卓越。
20.(1) 黝 糙 páng
(2)D
(3)前后主语不一致(偷换主语),将“我们”改为“使我们”或者“使人”。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黝黑(yǒu hēi):颜色深黑。
粗糙(cū cāo):不精细;不光滑;不细致;草率。
脸庞(liǎn páng):脸盘,指人的面颊或面部。
(2)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第一空:
饱经风霜: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担惊受怕: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在此形容历经磨难的“父亲”形象,应使用“饱经风霜”;
第二空:
自强不息: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形容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在此形容经历磨难而不屈服的精神,应使用“不屈不挠”;
故选D。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中的形象并非是狭义的父亲,而是中国数亿农民的父亲形象”主语为“画中的形象”;
“我们不禁回忆起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和经历磨难的人”主语为“我们”;
前后主语不一致(偷换主语),一个完整语句中出现两个主语,可以通过添加介词的方式改正;将“我们”改为“使我们”或者“使人”。
21.(1) 绚 mí 徨 chěng
(2)D
(3)示例:青春如风,抚平了我们每一份忧伤;(句式,意思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绚丽:xuàn lì,(形)灿烂美丽。
弥漫:mí màn,意思是充盈,鼓荡; 密布,扬洒; 连绵不断;辽远或漫远;枝蔓多而冗长; 蔓延;烟尘或水雾布满,到处都是。
彷徨:páng huáng,表示徘徊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也表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驰骋:chí chěng,一指骑马奔跑,二指驰射、田猎,三指奔竞、追逐,四指在某个领域纵横自如,能充分发挥才能,五指役使,六指奔放,七指历观;放视,八指显扬、显示,九是形容得意。
(2)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一致、平仄相合。
上联的“打磨意志”是动宾短语。“挥洒汗水”和“描绘蓝图”都是动宾短语,而“拼搏进取”和“勤奋刻苦”都是并列短语,故排除 BC。A项中的“水”读三声,是仄声,不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而D项中的“图”读二声,是平声,符合对联“仄起平收”的要求;
故选D 。
(3)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题目要求仿照画浪线的句子写句子,内容上要突出对青春的赞颂,结构上,按照“青春如……,……着我们每一……”的句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即可。
如:青春如歌,澎湃着我们的每一个细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