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思考:中国法治建设的最高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运用你的经验,看看他们在干什么?中国人民立法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二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1.什么是法治意识?2.为什么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3.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4.如何做到依法办事?5.青少年应该如何与法同行?学习任务01树立法治意识你知道校园欺凌有几种形式?要承担什么后果?从法律角度思考,为什么他们会实施校园欺凌?法治意识薄弱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P101二“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卢梭1.什么是法治意识?你是一个有法律意识的人吗?你会每天努力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吗?你会不会随意P同学的照片,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你怎么看待父母翻看孩子的私人日记的问题?你会不会在网络随意转发照片、视频或者聊天记录?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P101探究与分享】1.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体现宪法价值和功能。2.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有助于增强公职人员和公民的宪法意识,践行宪法;有助于在全社会传播宪法理念,树立法治信仰。2.为什么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对人民)P101一②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P101一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法律)P101二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对青少年)P102一02学会依法办事你从下面名言中读出哪些道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难于法之必行。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你从上面名言中能读出哪些道理?面对校园欺凌,最有效的武器是什么?《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刑法》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P102二3.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人们保障尊崇、遵守法律1、保留证据: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如果能够保证自己安全,在录音或录像时,告知对方行为已违法;如果无法保证安全,秘密录音录像。2、及时求助:欺凌发生后,应当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及时向家长、学校或公安机关反映相关情况;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赔偿损失等。在电影《第二十条》中,学校教导主任的儿子张科伙同二人脱掉男同学的衣服,对男同学进行辱骂、殴打。如果你自己遇到了校园欺凌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呢?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反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即:树立法治意识和法信仰)P102二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P103一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P103二4.如何做到依法办事?(1)树立法治意识:①需要我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②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2)学会依法办事:①要树立法律意识。②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③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5、青少年应该如何与法同行?我们与法律同行(要求)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法治意识的含义为什么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如何做到依法办事?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