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坚持改革开放 课件(20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坚持改革开放 课件(20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本册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本册教材是国情国策教育专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1.1 坚持改革开放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中法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等原因,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1949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 革命,建立了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 了。
新民主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站起来
党如何带领人民踏上强国富民之路
1956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 革命,确立了 基本制度,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1978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 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 、 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
富起来
强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新革命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社会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新革命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思考:促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促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伟大决策
时间:
会议:
过程: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城市的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基本国策)
①从农村到城市②从试点到推广③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
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经济建设
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
中心工作
立国之本、政治基石
强国之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大
提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1978年
十五大
1992年
1997年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02年
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逐步确立基本经济制度:
十六大
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我国发展的?(P4-5)
①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经济制度。
②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③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笔记区
改革开放≠对外开放
强国富民之路
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篇章二:改革开放,何以促发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4-5页,思考以下问题:
1.简要概括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2.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
子议题二:把握改革历程,探究改革何以促发
笔记1: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是如何推进改革开放的
改革
开放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城市的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基本国策)
笔记2 改革开放如何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议学情境:小组上台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三个方面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议学任务:以上变化说明了什么?
议学活动: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子议题三:对比发展变化,感悟改革之正确性
笔记1:中国腾飞的表现:
综合国力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笔记2.中国腾飞说明了什么?/改革开放的地位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