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2 运动和力目录01、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17099 知识精讲 102、 HYPERLINK \l _Toc13874 题型过关 3HYPERLINK \l _Toc19966 题型一 牛顿第一定律 4HYPERLINK \l _Toc12308 题型二 惯性 5HYPERLINK \l _Toc31429 题型三 二力平衡 7HYPERLINK \l _Toc18820 题型四 摩擦力 1003、 HYPERLINK \l _Toc3011 实战训练 10知识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2.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理解:①该结论是由实验推理概括出来的;②“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指物体不受外力(合力为0)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 静止 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知识点二 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 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 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2.影响因素: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速度大小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其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大。3.理解:①任何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②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是“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4.惯性简答题答题思路:①描述两个物体的起始状态;②描述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到力运动状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③描述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知识点三 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知识点诠释:1.二力平衡的条件 概括说就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1)同物: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2)等大:大小相等。(3)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4)共线: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1)根据平衡力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2)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3.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 受力物体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受力情况 受力物体是同一个,施力物体不是同一物体 两个物体互为施力者,互为受力者力的变化 一个力变化(增大、减小或消失),另一个力不一定变化,此时物体失去平衡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知识点四 滑动摩擦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2、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要点诠释:(1)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知识点五 静摩擦1、定义:当用力推一个较重的木箱时,木箱没动,之所以没动是因为他受到了地面摩擦力的作用,这种摩擦叫做静摩擦。2、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但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反(阻力)也可以相同(动力),还可以成任意角度。如:皮带传送机就是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是静摩擦力作为动力的实例。3、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可以在0到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其大小由外界条件决定,因此它是被动力。4、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趋势。知识点六 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利用:增大有用摩擦,可以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鞋底有花纹;自行车更快停下来,可以用力捏闸。2、防止:减小有害摩擦,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冰壶运动员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隔开。题型一 牛顿第一定律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可通过直接观察实验现象得出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后可能沿着曲线运动D.静止的物体不受力后仍要保持静止状态2.某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B.逐渐减慢,最终停下来C.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下去3.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假设它所受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 )A.静止B.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匀速圆周运动D.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4.如图所示,电灯静止,若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A.保持静止B.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竖直向下加速下落5.看足球比赛的某同学突发奇想,如果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关于足球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停在空中静止不动C.做曲线运动 D.竖直下落6.下列物体中,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A.匀速转弯的火车B.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的列车C.减速上升的火箭D.加速下落的冰雹7.“嫦娥”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轨迹向 (选填“前”或“后”)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8.在2024年江原道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婧茹完美执行“兔子战术”,和队友包揽冠、亚军。杨婧茹加速时,与其他运动员的距离越拉越大,以杨婧茹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在滑道上 (选填“前进”或“后退”)。运动员转弯时速度大小不变,其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题型二 惯性9.关于因突发情况而突然刹车这一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突然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而前倾B.突然刹车时人的惯性会消失C.突然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后的惯性力而减速D.突然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10.如图所示,当公交车的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时,乘客都向北倾,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车由静止突然向北启动B.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加速C.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减速D.匀速倒车时突然减速11.走路时不小心踩到香蕉皮上常会后仰摔倒(如图)。这一现象可以用下面四句话解释:①脚踩到香蕉皮时,摩擦力突然减小,人的下半身向前加速②人猝不及防,后仰摔倒③由于具有惯性,人的上半身保持了原来的运动速度④人正常行走时,上、下半身都在向前运动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12.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C.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D.洗完手后用力甩几下,手上的水就被甩干了13.无人机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战争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向右匀速飞行的无人机,若要将炸弹准确地投放到图中目标位置,如图A、B、C三个投放点可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A点投放 B.在B点投放C.在C点投放 D.三个位置均可能1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如图所示,系上安全带可防止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是( )A.汽车突然启动时,司乘人员向前撞击车身B.汽车突然启动时,司乘人员向后撞击车身C.汽车突然刹车时,司乘人员向前撞击车身D.汽车突然刹车时,司乘人员向后撞击车身15.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一项传统习俗。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向后划水,使龙舟快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此时以江面为参照物,龙舟是 的。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运动员停止划水,但是龙舟由于 仍会继续向前运动。16.在游泳测试中,甲同学向后划水,人向前游,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在跳绳测试中,乙同学每次从地面跳起后都会落地,是由于受到 力作用;篮球测试中,丙同学运球上篮的过程中,篮球的惯性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题型三 二力平衡17.2023年10月2日,中国选手华天夺得杭州亚运会马术三项赛场地障碍个人金牌,创下中国队亚运会历史最佳纪录。如图,某时刻华天和马在场地中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马的支持力和马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马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马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地面对马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马受到的重力大小之和18.一个物体受到10N的一对平衡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同时增大到30N,则物体( )A.速度增大到3倍B.按增大后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变速运动D.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19.如图,小雨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雨推汽车的力的大小等于汽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B.小雨推汽车的力的大小小于汽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C.小雨推汽车的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20.某同学用水平力分别两次拉动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两次运动的速度分别为1米/秒和5米/秒,物体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1和F2,则( )A.F1=F2 B.F1=5F2 C.F2=5F1 D.F2=0.2F121.如图所示,F1和F2为物体所受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B.C.D.22.如图所示,在平直的地面上,一辆汽车沿着水平方向匀速向西运动,下列与其相关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汽车受到的推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B.汽车受到的推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D.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23.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一起用细绳悬挂起来且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绳的拉力大小等于A球的重力大小B.b绳拉B球力的大小等于B球拉b绳力的大小C.a绳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b绳受到的拉力大小D.剪短b绳后,B球重力也随之消失24.如图所示,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船就相互远离而去,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的;人对船的压力和船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2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处于 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当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时,车上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如图所示)可以减少司机因具有 带来的伤害。遇雨雪天气时,同一汽车的刹车距离会比干燥天气 (选填“大”或“小”)一些。题型四 摩擦力26.2024年潮州半程马拉松比赛于4月14日鸣枪开跑,运动员在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通过弯道和加速快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B.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C.静止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跑鞋底部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27.2024年,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时隔五年回归上海赛道,周冠宇成为F1史上首位在中国站完赛的中国车手。小明和小刚观看直播时,了解到赛车可以通过更换软胎或硬胎、改变胎压(轮胎内部气体压强)来改变赛车的抓地力(物体在接触面与地面间产生的摩擦力),他们猜测赛车抓地力大小可能与:①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②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下列现象可以证明猜想①正确的是( )A.同一赛车使用统一规格的硬胎,改变胎压,抓地力不同B.同一赛车使用不同宽度的软胎,相同胎压,抓地力相同C.同一赛车使用不同花纹的硬胎,相同胎压,抓地力不同D.同一赛车使用相同宽度的硬胎和软胎,相同胎压,抓地力不同28.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浴室的脚垫做得凹凸不平B.饮料瓶盖上的条纹C.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D.磁悬浮列车采用“悬浮”方式行进29.如图是街头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它应用了很多关于摩擦力的知识。下列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来增大摩擦的是( )A.自行车踏板上的花纹 B.给轴承处加润滑油C.刹车时用力捏闸 D.车轮轴承中装滚珠30.拉力F1作用在B上,使B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将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改变拉力大小为F2,使A、B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B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左B.两次拉力的大小关系是F1>F2C.乙图中A、B间没有摩擦力D.乙图中A受B对它的摩擦力方向向左31.2024年2月,一股寒潮席卷长沙及周边地区,很多路面结冰。关于下列防滑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减速慢行,可以增大摩擦力,从而减小滑倒的风险B.结冰的路面铺上麻袋,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人行走时的摩擦力C.给汽车的轮胎装上防滑链,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汽车的摩擦力D.在冰面上撒盐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2.很多体育赛事都与摩擦有关,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少摩擦的是( )A.足球守门员戴的手套掌面有密集的小颗粒B.举重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C.网球运动员击球时,要用力抓握球拍D.体操运动员为了完成动作,手握得很松33.如图,洛洛手拿一瓶矿泉水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该瓶水的净含量为550mL,若不计瓶子质量,此时水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g取10N/kg),方向为 ;若增大握力,水瓶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诸多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大于球对球抬的力C.击出的乒乓球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乒乓球受到惯性的作用D.乒乓球飞行到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荡秋千是小朋友特别喜爱的娱乐项目,小朋友在荡秋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秋千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受非平衡力的作用B.假设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所有外力消失,秋千将保持静止状态C.到最低点时,小朋友不再用力,秋千继续运动,这是因为秋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D.不用力后,秋千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摩擦力等的作用3.如图所示,成熟的苹果挂在树枝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重力突然消失,苹果将向上运动B.若所有力全部消失,苹果将向下运动C.树枝对苹果施力,苹果对树枝没有施力D.剪断树枝后拉力消失,苹果重力没有改变4.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力的作用5.如图所示是小程同学玩滑板车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滑板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力的作用B.如果运动的滑板车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它将停止运动C.蹬地使滑板车加速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只有不断蹬地滑板车才能继续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6.2024年2月20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冰壶(公开组)混双比赛中,黑龙江队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冰壶比赛时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运动中的冰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下来B.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C.冰壶离开运动员惯性就不存在了D.因冰壶受到阻力大于惯性,运动员放手后冰壶滑动速度会变小7.为了拍摄春季油菜花海风景,摄影师站在一辆静止的三轮车上拍摄,如图所示。从三轮车驾驶员的角度看,若三轮车突然向前行驶,摄影师最有可能倾倒的方向是 A.向前 B.向后 C.向左 D.向右8.如图所示是儿童放飞风筝的情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B.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线对风筝的拉力是由于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人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9.在如图所示,和是物体所受的相反的两个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的是 A.B.C.D.10.如图所示,小杨将空水桶加速上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对桶的拉力大于桶受到的重力B.手对桶的拉力等于桶受到的重力C.手对桶的拉力小于桶对手的拉力D.手对桶的拉力和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1.如图,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2.如图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第一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列车,轨道的磁场与车体的磁场之间产生排斥力使车体悬浮。图乙是某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图。若车体对轨道的斥力为,车体受到的重力为,轨道对车体的斥力为,轨道的重力为,则 A.和是一对平衡力 B.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和是一对平衡力13.在分这一天,我国民间流行“竖蛋游戏”(如图所示)。关于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的鸡蛋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鸡蛋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鸡蛋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鸡蛋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4.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加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B.被磁体吸引运动轨迹改变的铁球C.绕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橡皮D.匀速直线运动的太阳能汽车15.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两人通过腿、府等部位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僵持不动,若布带的重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地面的压力和甲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布带的拉力和乙对布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甲受到的拉力和乙受到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布带对甲的拉力和地面给甲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6.如图所示,是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比赛中的情景,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下列关于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和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同一个力C.地面对平衡木的支持力和平衡木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地面对平衡木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7.如图是一项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它是我国先民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此项体育技能集娱乐性、观赏性、挑战性于一体,并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独竹漂高手们手拿一根平衡杆,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浮在水面的表演者所受浮力与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独竹受到的浮力与独竹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表演者和平衡杆受到的总重力与独竹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独竹受到的浮力和表演者对独竹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8.自行车在轮胎上刻花纹来增大摩擦,下列四种改变摩擦力的方法与该例相同的是( )A.自行车刹车时捏紧把B.脚凳表面凹凸不平C.运动员击球时用力握球拍D.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19.如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A.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B.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C.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D.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20.某实验小组用图中所示的装置研究滑动摩擦力,用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体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所测的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C.物体受到地面给它水平向右的摩擦力D.若增大拉力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变大21.如图所示是某撑杆跳高运动员比赛时的照片,关于撑杆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对撑杆的力大于撑杆对运动员的力B.运动员受到撑杆施加的重力C.运动员的手和撑杆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D.由于撑杆向下形变对运动员产生了向上的弹力22.如图所示,物块和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之间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当用的水平拉力使物块和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们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且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 A.若把物块和看作一个整体,所受的摩擦力为B.弹簧对的拉力大小为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D.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二.填空题(共3小题)23.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遥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若该火箭在某升空过程中做加速直线运动,则火箭受到的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火箭的总重力。当神舟十八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时,神舟十八号与天和核心舱彼此是相对 的。24.小朋友在玩蹦床时需要穿防滑袜,目的是防止因脚滑而发生危险。防滑袜在脚掌部位设有相间隔的橡胶突点(如图),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 摩擦力的。小朋友向下压蹦床会被蹦床弹起,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25.2023年5月28日,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开启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所示。飞机在升空过程中,乘客行李箱的惯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乘客相对于座椅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2 运动和力目录01、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17099 知识精讲 102、 HYPERLINK \l _Toc13874 题型过关 3HYPERLINK \l _Toc19966 题型一 牛顿第一定律 4HYPERLINK \l _Toc12308 题型二 惯性 7HYPERLINK \l _Toc31429 题型三 二力平衡 11HYPERLINK \l _Toc18820 题型四 摩擦力 1603、 HYPERLINK \l _Toc3011 实战训练 21知识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2.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理解:①该结论是由实验推理概括出来的;②“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指物体不受外力(合力为0)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 静止 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知识点二 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 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 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2.影响因素: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速度大小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其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大。3.理解:①任何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②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是“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4.惯性简答题答题思路:①描述两个物体的起始状态;②描述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到力运动状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③描述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知识点三 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知识点诠释:1.二力平衡的条件 概括说就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1)同物: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2)等大:大小相等。(3)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4)共线: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1)根据平衡力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2)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3.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 受力物体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受力情况 受力物体是同一个,施力物体不是同一物体 两个物体互为施力者,互为受力者力的变化 一个力变化(增大、减小或消失),另一个力不一定变化,此时物体失去平衡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知识点四 滑动摩擦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2、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要点诠释:(1)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知识点五 静摩擦1、定义:当用力推一个较重的木箱时,木箱没动,之所以没动是因为他受到了地面摩擦力的作用,这种摩擦叫做静摩擦。2、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但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反(阻力)也可以相同(动力),还可以成任意角度。如:皮带传送机就是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是静摩擦力作为动力的实例。3、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可以在0到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其大小由外界条件决定,因此它是被动力。4、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趋势。知识点六 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利用:增大有用摩擦,可以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鞋底有花纹;自行车更快停下来,可以用力捏闸。2、防止:减小有害摩擦,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冰壶运动员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隔开。题型一 牛顿第一定律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可通过直接观察实验现象得出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后可能沿着曲线运动D.静止的物体不受力后仍要保持静止状态【答案】D【解答】解: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故A错误;B、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时也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B错误;C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某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B.逐渐减慢,最终停下来C.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下去【答案】C【解答】解: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所受的平衡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还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下去。故C正确。故选:C。3.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假设它所受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 )A.静止B.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匀速圆周运动D.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答案】B【解答】解:如果物体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由于惯性,将保持绳子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B。4.如图所示,电灯静止,若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A.保持静止B.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竖直向下加速下落【答案】A【解答】解:已知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原来处于静止状态,若此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电灯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看足球比赛的某同学突发奇想,如果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关于足球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停在空中静止不动C.做曲线运动 D.竖直下落【答案】A【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因为足球原来是运动状态,当外力突然消失,足球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足球将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6.下列物体中,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A.匀速转弯的火车B.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的列车C.减速上升的火箭D.加速下落的冰雹【答案】B【解答】解:A、匀速转弯的火车,速度不变但方向在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B、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的列车,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则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故B符合题意;C、减速上升的火箭,运动速度是越来越慢的,故C不符合题意;D、加速下落的冰雹,方向不变但速度在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嫦娥”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轨迹向 前 (选填“前”或“后”)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 改变 (选填“改变”或“不变”)。【答案】前;相互;改变。【解答】解:卫星“刹车制动”时,沿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即向前喷射高温气体,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温气体反过来对卫星施加制动力。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则卫星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答案为:前;相互;改变。8.在2024年江原道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婧茹完美执行“兔子战术”,和队友包揽冠、亚军。杨婧茹加速时,与其他运动员的距离越拉越大,以杨婧茹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在滑道上 后退 (选填“前进”或“后退”)。运动员转弯时速度大小不变,其运动状态 改变 (选填“改变”或“不变”)。【答案】后退;改变。【解答】解:杨婧茹加速时,与其他运动员运动方向相同,距离越拉越大,说明杨静茹的速度大于其他运动员的速度,所以以杨婧茹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在滑道上后退。运动员转弯时速度大小不变,但其运动方向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改变。故答案为:后退;改变。题型二 惯性9.关于因突发情况而突然刹车这一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突然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而前倾B.突然刹车时人的惯性会消失C.突然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后的惯性力而减速D.突然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答案】D【解答】解:A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AC错误;B、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所以刹车时人的惯性不会消失,故B错误;D、当汽车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故D正确。故选:D。10.如图所示,当公交车的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时,乘客都向北倾,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车由静止突然向北启动B.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加速C.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减速D.匀速倒车时突然减速【答案】C【解答】解:由图知,当车的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时,乘客都向北倾,A、如果原来是静止,车由静止突然向北启动,乘客由于惯性会向南倾倒,故A不符合题意;B、如果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加速,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出现向南倾,故B不符合题意;C、如果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减速,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继续向北运动,出现向北倾现象,故C符合题意;D、匀速倒车时突然减速,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继续向南运动,出现向南倾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走路时不小心踩到香蕉皮上常会后仰摔倒(如图)。这一现象可以用下面四句话解释:①脚踩到香蕉皮时,摩擦力突然减小,人的下半身向前加速②人猝不及防,后仰摔倒③由于具有惯性,人的上半身保持了原来的运动速度④人正常行走时,上、下半身都在向前运动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答案】D【解答】解:④人正常行走时,上、下半身都在向前运动;①脚踩到香蕉皮时,摩擦力突然减小,人的下半身向前加速;③由于具有惯性,人的上半身保持了原来的运动速度;②人猝不及防,后仰摔倒,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④①③②,故D正确。故选:D。12.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C.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D.洗完手后用力甩几下,手上的水就被甩干了【答案】C【解答】解: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是利用惯性的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是惯性的有利影响,故A不正确;B.拍打衣服时,灰尘由于惯性作用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从而脱离衣服,是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故B不正确;C.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被撞伤,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故C正确;D.洗完手后用力甩几下,手上的水由于惯性作用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从而脱离手,是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故D不正确。故选:C。13.无人机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战争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向右匀速飞行的无人机,若要将炸弹准确地投放到图中目标位置,如图A、B、C三个投放点可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A点投放 B.在B点投放C.在C点投放 D.三个位置均可能【答案】A【解答】解:因为炸弹被投下后,由于惯性,仍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向右运动,由于重力作用,炸弹也会向下降落,因此要击中目标,需要在目标的左侧开始投放,这样炸弹到达地面时才能到达目标处,故A符合题意。故选:A。1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如图所示,系上安全带可防止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是( )A.汽车突然启动时,司乘人员向前撞击车身B.汽车突然启动时,司乘人员向后撞击车身C.汽车突然刹车时,司乘人员向前撞击车身D.汽车突然刹车时,司乘人员向后撞击车身【答案】C【解答】解:AB、汽车突然启动时,车身就开始运动,司乘人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的状态,所以司乘人员头部向后仰,系上安全带不能避免这种伤害,故AB错误;CD、汽车突然刹车时,车身就停止运动,司乘人员仍由于具有惯性,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撞向挡风玻璃造成伤害,系上安全带就可有效避免这种伤害,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5.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一项传统习俗。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向后划水,使龙舟快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此时以江面为参照物,龙舟是 运动 的。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运动员停止划水,但是龙舟由于 惯性 仍会继续向前运动。【答案】相互;运动;惯性。【解答】解:(1)划桨手向后划水,同时水也会给桨一个反作用力而使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此时以江面为参照物,龙舟的位置发生改变,龙舟是运动的。(3)停止划水,由于龙舟具有惯性,龙舟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一段路程。故答案为:相互;运动;惯性。16.在游泳测试中,甲同学向后划水,人向前游,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在跳绳测试中,乙同学每次从地面跳起后都会落地,是由于受到 重 力作用;篮球测试中,丙同学运球上篮的过程中,篮球的惯性 不变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甲同学向后划水,人就向前游,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于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乙同学每次从地面跳起后都会落地;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有其他因素无关,因此篮球测试中,丙同学运球上篮的过程中,篮球的惯性不变。故答案为:相互;重;不变。题型三 二力平衡17.2023年10月2日,中国选手华天夺得杭州亚运会马术三项赛场地障碍个人金牌,创下中国队亚运会历史最佳纪录。如图,某时刻华天和马在场地中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马的支持力和马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马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马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地面对马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马受到的重力大小之和【答案】D【解答】解:A、地面对马的支持力和马与人的总重是平衡力,地面对马的支持力和马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等,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马和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马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地面对马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马受到的重力之和,故D正确。故选:D。18.一个物体受到10N的一对平衡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同时增大到30N,则物体( )A.速度增大到3倍B.按增大后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变速运动D.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答】解:因为物体原来在平衡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的这对平衡力同时增大到30N时,物体受力仍然平衡,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因此物体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D。19.如图,小雨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雨推汽车的力的大小等于汽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B.小雨推汽车的力的大小小于汽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C.小雨推汽车的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答】解:AB、小雨用水平力推汽车,在水平方向上,汽车受推力F、阻力f作用,汽车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B错误;C、小雨推汽车的力F与汽车受到的重力G,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汽车受到的重力作用在汽车上,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20.某同学用水平力分别两次拉动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两次运动的速度分别为1米/秒和5米/秒,物体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1和F2,则( )A.F1=F2 B.F1=5F2 C.F2=5F1 D.F2=0.2F1【答案】A【解答】解:物体受水平方向的摩擦力f,水平方向上的拉力F,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1=f,F2=f,所以F1=F2,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1.如图所示,F1和F2为物体所受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B.C.D.【答案】B【解答】解:A、图中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B、图中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C、图中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故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D、图中两个力没有作用于同一物体,故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故选:B。22.如图所示,在平直的地面上,一辆汽车沿着水平方向匀速向西运动,下列与其相关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汽车受到的推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B.汽车受到的推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D.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答案】A【解答】解:AB.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推力和阻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不正确;C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分别是地面和汽车,受力物体不是同一物体;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分别是汽车和地面,受力物体不是同一物体,故CD不正确。故选:A。23.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一起用细绳悬挂起来且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绳的拉力大小等于A球的重力大小B.b绳拉B球力的大小等于B球拉b绳力的大小C.a绳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b绳受到的拉力大小D.剪短b绳后,B球重力也随之消失【答案】B【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A球受到三个力作用而平衡,分别是竖直向上的a绳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b绳的拉力,即a绳对A物体的拉力大于A物体所受到重力,故A错误;B、b绳拉B球的力等于B球拉b绳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C、a绳受到的拉力等于AB球重力之和,b绳受到的拉力等于B球重力,大小不相等,故C错误;D、剪断b绳后,B球将在重力作用下做加速直线运动,重力仍存在,故D错误。故选:B。24.如图所示,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船就相互远离而去,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人对船的压力和船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答案】相互;相互作用力。【解答】解: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另一只船也会对人施加一个力,所以船就相互远离而去。人对船的压力和船对人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答案为:相互;相互作用力。2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处于 平衡 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当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时,车上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如图所示)可以减少司机因具有 惯性 带来的伤害。遇雨雪天气时,同一汽车的刹车距离会比干燥天气 大 (选填“大”或“小”)一些。【答案】平衡;惯性;大。【解答】解: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当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时,人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会向前倾,车上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对人有保护作用;当路面湿滑时,轮胎与地面间变光滑,所以摩擦力变小,而干燥的路面较粗糙,摩擦力较大,所以汽车在湿滑的路面上滑行的距离比在干燥路面上滑行的距离要大。故答案为:平衡;惯性;大。题型四 摩擦力26.2024年潮州半程马拉松比赛于4月14日鸣枪开跑,运动员在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通过弯道和加速快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B.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C.静止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跑鞋底部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答案】A【解答】解:A.通过弯道和加速快跑需要用力,而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B.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C.运动员起跑前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跑鞋底部有凹凸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错误。故选:A。27.2024年,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时隔五年回归上海赛道,周冠宇成为F1史上首位在中国站完赛的中国车手。小明和小刚观看直播时,了解到赛车可以通过更换软胎或硬胎、改变胎压(轮胎内部气体压强)来改变赛车的抓地力(物体在接触面与地面间产生的摩擦力),他们猜测赛车抓地力大小可能与:①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②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下列现象可以证明猜想①正确的是( )A.同一赛车使用统一规格的硬胎,改变胎压,抓地力不同B.同一赛车使用不同宽度的软胎,相同胎压,抓地力相同C.同一赛车使用不同花纹的硬胎,相同胎压,抓地力不同D.同一赛车使用相同宽度的硬胎和软胎,相同胎压,抓地力不同【答案】C【解答】解:A、同一赛车使用统一规格的硬胎,改变胎压,接触面积改变,这是探究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故A错误;B、同一赛车使用不同宽度的软胎,则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同,这是探究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故B错误;C、同一赛车使用不同花纹的硬胎,是在压力一定时,分析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故C正确D、同一赛车使用相同宽度的硬胎和软胎,在相同的压力下软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这是探究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C。28.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浴室的脚垫做得凹凸不平B.饮料瓶盖上的条纹C.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D.磁悬浮列车采用“悬浮”方式行进【答案】D【解答】解:A、浴室的脚垫做得凹凸不平,是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B、饮料瓶盖上的条纹,是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C、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是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D、磁悬浮列车采用“悬浮”方式行进,是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D正确。故选:D。29.如图是街头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它应用了很多关于摩擦力的知识。下列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来增大摩擦的是( )A.自行车踏板上的花纹 B.给轴承处加润滑油C.刹车时用力捏闸 D.车轮轴承中装滚珠【答案】C【解答】解:A.自行车踏板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B.给轴承处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C.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D.车轮轴承中装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0.拉力F1作用在B上,使B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将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改变拉力大小为F2,使A、B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B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左B.两次拉力的大小关系是F1>F2C.乙图中A、B间没有摩擦力D.乙图中A受B对它的摩擦力方向向左【答案】C【解答】解:A.甲图中B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B受到的摩擦力向右,故A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增大,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2>F1,故B不符合题意;CD.乙图中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A、B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AB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B间没有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31.2024年2月,一股寒潮席卷长沙及周边地区,很多路面结冰。关于下列防滑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减速慢行,可以增大摩擦力,从而减小滑倒的风险B.结冰的路面铺上麻袋,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人行走时的摩擦力C.给汽车的轮胎装上防滑链,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汽车的摩擦力D.在冰面上撒盐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答案】B【解答】解:A、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人走路时减速慢行,不能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B、结冰的路面铺上麻袋,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人行走时的摩擦力,故B正确。C、给汽车的轮胎装上防滑链,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人行走时的摩擦力,故C错误。D、在冰面上撒盐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冰的熔点,使冰迅速熔化,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人行走时的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B。32.很多体育赛事都与摩擦有关,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少摩擦的是( )A.足球守门员戴的手套掌面有密集的小颗粒B.举重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C.网球运动员击球时,要用力抓握球拍D.体操运动员为了完成动作,手握得很松【答案】D【解答】解:A、足球守门员戴的手套掌面有密集的小颗粒,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B、举重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C、网球运动员击球时,要用力抓握球拍,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D、体操运动员为了完成动作,手握得很松,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33.如图,洛洛手拿一瓶矿泉水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该瓶水的净含量为550mL,若不计瓶子质量,此时水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5.5 N(g取10N/kg),方向为 竖直向上 ;若增大握力,水瓶受到的摩擦力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5.5;竖直向上;不变。【解答】解:水的重力:G=mg=ρVg=1.0×103kg/m3×550×10﹣6m3×10N/kg=5.5N;水瓶在空中静止不动,则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与水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为5N,方向为竖直向上;若将握力增大,则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仍与重力平衡,则摩擦力将不变。故答案为:5.5;竖直向上;不变。1.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诸多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大于球对球抬的力C.击出的乒乓球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乒乓球受到惯性的作用D.乒乓球飞行到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答案】A【解答】解: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B、击球时,手对球的力与球对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B错误;C、击出的乒乓球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乒乓球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D、乒乓球飞行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2.荡秋千是小朋友特别喜爱的娱乐项目,小朋友在荡秋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秋千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受非平衡力的作用B.假设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所有外力消失,秋千将保持静止状态C.到最低点时,小朋友不再用力,秋千继续运动,这是因为秋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D.不用力后,秋千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摩擦力等的作用【答案】【解答】解:.秋千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秋千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正确;.秋千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假设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所有外力消失,秋千将保持静止状态,故正确;.到最低点时,小朋友不再用力,秋千继续运动,这是因为秋千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故错误;.不用力后,秋千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摩擦力等的作用,秋千的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正确。故选:。3.如图所示,成熟的苹果挂在树枝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重力突然消失,苹果将向上运动B.若所有力全部消失,苹果将向下运动C.树枝对苹果施力,苹果对树枝没有施力D.剪断树枝后拉力消失,苹果重力没有改变【答案】D【解答】解:A、苹果原来静止在枝头,若重力突然消失,苹果对树枝就不再有拉力,由于苹果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苹果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会同时消失,此时苹果不再受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苹果会保持原来的静止,故A错误;B、苹果原来静止,若所有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苹果会继续保持静止,故B错误;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树枝对苹果施力,苹果也对树枝施力,故C错误;D、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的力叫重力,剪断树枝后拉力消失,苹果的质量不变,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不变,苹果的重力不变,故D正确。故选:D。4.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力的作用【答案】【解答】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正确,错误;.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力的作用,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故正确。故选:。5.如图所示是小程同学玩滑板车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滑板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力的作用B.如果运动的滑板车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它将停止运动C.蹬地使滑板车加速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只有不断蹬地滑板车才能继续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答案】【解答】解:、停止蹬地后,运动的滑板车最终停下来,此时滑板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保持静止,故错误;、若在滑行过程中,人和车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滑板车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错误;、摩擦力使滑板车加速运动,改变了滑板车的运动状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正确;、停止蹬地后,滑板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后不再运动,是因为滑板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停止蹬地前,脚对地有一个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对脚也有一个力的作用使滑板车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故错误。故选:。6.2024年2月20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冰壶(公开组)混双比赛中,黑龙江队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冰壶比赛时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运动中的冰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下来B.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C.冰壶离开运动员惯性就不存在了D.因冰壶受到阻力大于惯性,运动员放手后冰壶滑动速度会变小【答案】【解答】解:.如果运动中的冰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不符合题意;.开始冰壶和手一起运动,冰壶脱离手后,冰壶不会受到手的推力,冰壶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故符合题意;.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冰壶离开运动员惯性不会消失,故不符合题意;.阻力是一种力,惯性是一种性质,两者是不同的物理量,不能进行比较大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7.为了拍摄春季油菜花海风景,摄影师站在一辆静止的三轮车上拍摄,如图所示。从三轮车驾驶员的角度看,若三轮车突然向前行驶,摄影师最有可能倾倒的方向是 A.向前 B.向后 C.向左 D.向右【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若三轮车突然向前行驶,摄影师由于惯性又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与三轮车运动的方向相反,因此最有可能倾倒的方向是向后,故正确,不正确。故选:。8.如图所示是儿童放飞风筝的情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B.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线对风筝的拉力是由于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人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解答】解:、越飞越高的风筝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风筝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错误;、线对风筝的拉力是斜向下的,风筝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的方向不相反,大小不能确定,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线对风筝的拉力是由于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正确;、线对风筝的拉力和人对线的拉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错误。故选:。9.在如图所示,和是物体所受的相反的两个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的是 A.B.C.D.【答案】【解答】解:、图中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合题意;、图中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合题意;、图中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合题意;、图中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符合题意。故选:。10.如图所示,小杨将空水桶加速上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对桶的拉力大于桶受到的重力B.手对桶的拉力等于桶受到的重力C.手对桶的拉力小于桶对手的拉力D.手对桶的拉力和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解答】解:小杨将空水桶加速上提的过程中,手对桶的拉力大于桶受到的重力。故选:。11.如图,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解答】解:、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的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也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错误;、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正确,错误。故选:。12.如图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第一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列车,轨道的磁场与车体的磁场之间产生排斥力使车体悬浮。图乙是某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图。若车体对轨道的斥力为,车体受到的重力为,轨道对车体的斥力为,轨道的重力为,则 A.和是一对平衡力 B.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和是一对平衡力【答案】【解答】解:、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正确,错误;、和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错误;、的大小等于,即与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故选:。13.在分这一天,我国民间流行“竖蛋游戏”(如图所示)。关于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的鸡蛋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鸡蛋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鸡蛋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鸡蛋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解答】解:、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鸡蛋所受的重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错误;、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鸡蛋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正确;、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鸡蛋所受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故选:。14.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加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B.被磁体吸引运动轨迹改变的铁球C.绕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橡皮D.匀速直线运动的太阳能汽车【答案】【解答】解: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加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速度不断变化,不是平衡状态,故错误;、被磁体吸引运动轨迹改变的铁球,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不是平衡状态,故错误;、绕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橡皮,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不是平衡状态,故错误;、匀速直线运动的太阳能汽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故正确。故选:。15.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两人通过腿、府等部位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僵持不动,若布带的重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地面的压力和甲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布带的拉力和乙对布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甲受到的拉力和乙受到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布带对甲的拉力和地面给甲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解答】解:、甲对地面压力方向竖直向下,甲受到的摩擦力是水平方向的,这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甲对布带的拉力和乙对布带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都作用在布带上,符合平衡力条件,故正确;、由图,甲受到的拉力是绳子给的和乙受到的拉力也是绳子给的,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故错误;、布带对甲的拉力和地面给甲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错误。故选:。16.如图所示,是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比赛中的情景,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下列关于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和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同一个力C.地面对平衡木的支持力和平衡木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地面对平衡木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解答】解:、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是一对平衡力,故正确;、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作用在平衡木上,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作用在运动员上,不是同一个力,故错误;、地面对平衡木的支持力和平衡木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地面对平衡木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大小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错误。故选:。17.如图是一项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它是我国先民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此项体育技能集娱乐性、观赏性、挑战性于一体,并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独竹漂高手们手拿一根平衡杆,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浮在水面的表演者所受浮力与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独竹受到的浮力与独竹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表演者和平衡杆受到的总重力与独竹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独竹受到的浮力和表演者对独竹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解答】解:、漂浮在水面的表演者所受浮力与重力,受力物体相同,大小不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错误;、独竹受到的浮力与独竹的重力是,大小不同,不一对平衡力,故错误;、表演者和平衡杆受到的总重力与独竹对她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正确;、独竹受到的浮力和表演者对独竹的压力,受力物体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错误;故选:。18.自行车在轮胎上刻花纹来增大摩擦,下列四种改变摩擦力的方法与该例相同的是( )A.自行车刹车时捏紧把B.脚凳表面凹凸不平C.运动员击球时用力握球拍D.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答案】B【解答】解:在轮胎上刻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A、自行车刹车时捏紧把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B、脚凳表面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C、运动员击球时用力握球拍,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D、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故D错误。故选:B。19.如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A.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B.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C.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D.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答案】D【解答】解:A.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不正确;B.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是通过增大接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B不正确;C.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不正确;D.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是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的,故D正确。故选:D。20.某实验小组用图中所示的装置研究滑动摩擦力,用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体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所测的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C.物体受到地面给它水平向右的摩擦力D.若增大拉力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变大【答案】【解答】解:、物体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故错误,正确;、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向左,故错误。、若增大拉力时.物体与木板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而所受摩擦力大小仍然保持不变,摩擦力与速度大小无关,故错误。故选:。21.如图所示是某撑杆跳高运动员比赛时的照片,关于撑杆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对撑杆的力大于撑杆对运动员的力B.运动员受到撑杆施加的重力C.运动员的手和撑杆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D.由于撑杆向下形变对运动员产生了向上的弹力【答案】【解答】解:、运动员对撑杆的力与撑杆对运动员的力是两个相互作用力,因此它们的大小相等,故错误。、因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所以运动员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故错误;、运动员握紧撑杆起跳时,撑杆与手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因此手与撑杆之间的摩擦属于静摩擦,故错误;、被撑杆运动员压弯的杆,杆恢复原状时对运动员有弹力,且弹力的方向应向上,故正确;故选:。22.如图所示,物块和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之间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当用的水平拉力使物块和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们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且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 A.若把物块和看作一个整体,所受的摩擦力为B.弹簧对的拉力大小为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D.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答案】【解答】解:、当用的水平拉力使物块和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整体受到向右的拉力、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受到摩擦力之和,故错误;、已知它们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则,,且这两个摩擦力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左的;以为研究对象,受到向右的拉力、向左的摩擦力和弹簧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所以弹簧对的拉力:,故、错误,正确。故选:。二.填空题(共3小题)23.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遥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若该火箭在某升空过程中做加速直线运动,则火箭受到的动力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火箭的总重力。当神舟十八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时,神舟十八号与天和核心舱彼此是相对 的。【答案】大于;静止。【解答】解:火箭在某升空过程中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受力不平衡,较大的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故推力大于火箭的总重力;当神舟十八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时,神舟十八号与天和核心舱之间的位置不改变,因而彼此是相对静止的。故答案为:大于;静止。24.小朋友在玩蹦床时需要穿防滑袜,目的是防止因脚滑而发生危险。防滑袜在脚掌部位设有相间隔的橡胶突点(如图),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 增大 摩擦力的。小朋友向下压蹦床会被蹦床弹起,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答案】增大;相互。【解答】解:防滑袜在脚掌部位设有相间隔的橡胶突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小朋友向下压蹦床,给蹦床一个向下的力,被蹦床弹起,是因为他受到蹦床的反作用力,所以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增大;相互。25.2023年5月28日,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开启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所示。飞机在升空过程中,乘客行李箱的惯性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乘客相对于座椅是 静止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答案】不变;静止。【解答】解:惯性只跟质量有关,飞机在升空过程中,乘客行李箱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飞机在升空过程中,以座椅为参照物,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乘客相对于座椅是静止的。故答案为:不变;静止。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2 运动和力(知识精讲+四大题型+实战训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题型通关练(学生版).doc 专题02 运动和力(知识精讲+四大题型+实战训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题型通关练(教师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