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一和测试卷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一和测试卷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 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一(问卷)
1.模型认知是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 、 分别
表示氢、氧、氮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
B.反应中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3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 ”表示的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实验中,学习小组同学所选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
的是( )
A.A B.B C.C D.D
3.海獭、海狮、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而同水域的鱼类,爬行类却没有,这主要
与它们的哪项生理特征相适应( )
A.体温是否恒定 B.运动方式
C.营养方式 D.呼吸方式
4.热爱生物学的小金制作并观察了蚕豆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如图是相关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和⑤放大倍数的和
B.植物通过筛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处散失到大气中的
1
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材料没有充分展开
D.图三中的②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5.如图,将弹性球和绳子先后放入瓶中。倒置瓶子,一手拿着瓶一手拉动绳子,直到绳子处于拉紧状态。将
瓶 子放正后,手拉绳就可将瓶子提起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加弹性球的质量有助于实验成功
B.选择粗细合适的粗糙绳子有助于实验成功
C.只要手的拉力足够大,瓶子就不会掉落
D.绳对手的拉力和绳对瓶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正放倒放正放
6.如图,小明将一张白纸紧紧地卷成棍状,在其表面缠绕一根铜丝。用蜡烛对铜丝处进行加热,纸棍
不燃烧;而对纸棍未卷铜丝处进行加热,很快就能点燃。据此推测,铜丝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A.隔绝白纸周围氧气 B.升高白纸的着火点
C.降低白纸表面温度 D.降低蜡烛火焰温度
7.科幻片《流浪地球 2》再次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讲述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
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B.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C.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8.立定跳运是中考体育常考项目,主要由起跳、腾空和落地等技术动作组成,分解功作如图所示。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
A.穿鞋底粗糙的运动鞋,增大地面对运动员的摩擦力
B.向后蹬地向前跳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C.腾空到最高点时,运动员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D.从最高点到落地,运动员速度变大,是因为惯性变大起姚
9.如图所示是我省某学校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内,观察记录自然笔记时在校园拍摄的一组照片。分析照片
中景象,可知拍摄这组照片时( )
A.太阳直射在靠近北回归线处 B.我省的白昼时长在逐渐变短
C.正是在我省赏桃花的最佳时节 D.处于我省全年气温最低的月份
10.如图是小科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计测量未知电阻 Rx阻值的四种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且未知,R0是
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R 最大阻值未知,实验中只能闭合或断开开关及移动滑动变阻器滑
片,其中能够测量出 Rx阻值的电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③④
11.小欣在配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水的质量/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10 100 40 120.9
② 60 100 40 140
A. 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40 克
B. ②所得溶液一定是 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 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 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 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12.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
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
3
3
D.木块的密度为 0.6 克/厘米
13.《天工开物》中记载有一种自动引水灌溉工具——“高转筒车”(如图)。使用时下方转轮安装在河道
中,流水驱动轮子转动,系在传动绳索上的竹筒将水从河里源源不断输送到上方农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筒车向上运输的水越多,功率越大
B.转轮转速越快,筒车的机械效率越高
C.筒车匀速转动运水时,筒内水的机械能变大
D.上、下两个轮子分别相当于定滑轮和动滑轮
14.图甲中 A 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 B 反应,B 质量为 8 克,将 NaOH 溶液渐渐加入 C中,生成
蓝色沉淀 E 与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 D 中加入 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
酸的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HCl
B. 操作 1的名称是过滤
C. 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8%
D. C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22.72g
15.事物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性质和功能是组成和结构的外在表现。下列相关表述中,
两者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
选项 组成和结构 性质和功能
A 胚胎悬浮在充满羊水的羊膜囊中 缓冲性好,减少震动对胚胎影响
B 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有 1 个 对电子束缚力强,化学性质稳定
C 家庭电路进户火线上串联断路器 电流过大时能切断电路,保护电路
D 花岗岩中晶体颗粒形成致密结构 抗压强度高,优质的建筑材料
A.A B.B C.C D.D
4
2024 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二(问卷)
1.下列用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的系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
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 )
A.CH4O B.CH2O2 C.C2H6O D.C2H4O2
3.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因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而得名。如图所
示是小明拍摄的龙井茶树照片。下列对茶树和龙井茶叶的观察和实验合理的是( )
A.茶树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裸子植物
B.可用放大镜观察茶树根部根毛的着生部位
C.茶树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D.可用显微镜观察龙井茶水中分子的热运动
4.自太空课堂开设以来,我们发现了很多地球实验和太空实验的差异性。如图甲、乙所示是分别在太空
中和地球上做的油和水混合后充分振荡,再静置充足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说明太空中水能溶解油,而地球上不行
B.地球上油滴上浮时,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太空失重环境下,浸在水中的油滴不受浮力作用
D.无论太空还是地球实验,瓶中油和水的质量始终不变
5.龙眼鸡是昆虫中的颜值担当(如图),其繁殖、生长发育与蝗虫相似。下列有关龙眼鸡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有性繁殖
B.受精发育: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生长过程:受精卵→幼虫一蛹一成虫
D.结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个体
5
6.某科学兴趣小组为验证 Ag、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可以达
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 a、b、c 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A.纬线 a是南回归线 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当直射点在纬线 a、b 之间移动时,金华市昼夜平分
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 a、c 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8.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的相关科学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
像正确的是( )
9.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
A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是否熄灭
B 除去 CO2中少量的 CO 通入氧气后点燃
依次加入水和适量 Ca(OH)2溶液,过滤
C 分离 MgCl2、NaCl 固体混合物 后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再蒸发两种
溶液得到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D 鉴别 CaCO3、NaCl、NaOH、CuSO4四种固体
观察现象
10.“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用如图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
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 (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6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11.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右端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
有点光源 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像,两个虚像 B.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C.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
12.稀 HCl 和 NaOH 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
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 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在混合液中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 pH 试纸测混合液的 pH,测得 pH 等于 7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0=10Ω。当 S1、S2、S3闭合时,定值电阻 R0消耗的电功率为 3.6W,
灯泡 L 恰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断开开关 S1,小灯泡会变亮 B.向右移动滑片 P,小灯泡会变暗
C.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 6V
D.把灯泡换成电压表,此电路可以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4.将锌粉持续加入到 100g 含有 AgNO3和 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
为 6.5g 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 13.0g 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
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15.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数学方法,如公式、图像、比例等。下列概念可以使用数学方法表示的是( )
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压强: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③种群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 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都可以
7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一(问卷)
1.模型认知是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氢、氧、氮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B.反应中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表示的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实验中,学习小组同学所选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 B.B C.C D.D
3.海獭、海狮、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而同水域的鱼类,爬行类却没有,这主要与它们的哪项生理特征相适应(   )
A.体温是否恒定 B.运动方式
C.营养方式 D.呼吸方式
4.热爱生物学的小金制作并观察了蚕豆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如图是相关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和⑤放大倍数的和
B.植物通过筛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处散失到大气中的
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材料没有充分展开
D.图三中的②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5.如图,将弹性球和绳子先后放入瓶中。倒置瓶子,一手拿着瓶一手拉动绳子,直到绳子处于拉紧状态。将瓶 子放正后,手拉绳就可将瓶子提起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加弹性球的质量有助于实验成功
B.选择粗细合适的粗糙绳子有助于实验成功
C.只要手的拉力足够大,瓶子就不会掉落
D.绳对手的拉力和绳对瓶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正放倒放正放
6.如图,小明将一张白纸紧紧地卷成棍状,在其表面缠绕一根铜丝。用蜡烛对铜丝处进行加热,纸棍不燃烧;而对纸棍未卷铜丝处进行加热,很快就能点燃。据此推测,铜丝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A.隔绝白纸周围氧气 B.升高白纸的着火点
C.降低白纸表面温度 D.降低蜡烛火焰温度
7.科幻片《流浪地球2》再次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讲述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B.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C.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8.立定跳运是中考体育常考项目,主要由起跳、腾空和落地等技术动作组成,分解功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穿鞋底粗糙的运动鞋,增大地面对运动员的摩擦力
B.向后蹬地向前跳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腾空到最高点时,运动员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D.从最高点到落地,运动员速度变大,是因为惯性变大起姚
9.如图所示是我省某学校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内,观察记录自然笔记时在校园拍摄的一组照片。分析照片中景象,可知拍摄这组照片时(   )
A.太阳直射在靠近北回归线处 B.我省的白昼时长在逐渐变短
C.正是在我省赏桃花的最佳时节 D.处于我省全年气温最低的月份
10.如图是小科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计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的四种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未知,实验中只能闭合或断开开关及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其中能够测量出Rx阻值的电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③④
11.小欣在配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10 100 40 120.9
② 60 100 40 140
A. 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 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 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 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12.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
D.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13.《天工开物》中记载有一种自动引水灌溉工具——“高转筒车”(如图)。使用时下方转轮安装在河道中,流水驱动轮子转动,系在传动绳索上的竹筒将水从河里源源不断输送到上方农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筒车向上运输的水越多,功率越大
B.转轮转速越快,筒车的机械效率越高
C.筒车匀速转动运水时,筒内水的机械能变大
D.上、下两个轮子分别相当于定滑轮和动滑轮
14.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C中,生成蓝色沉淀E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HCl
B. 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
C. 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8%
D. 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2.72g
15.事物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性质和功能是组成和结构的外在表现。下列相关表述中,两者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
选项 组成和结构 性质和功能
A 胚胎悬浮在充满羊水的羊膜囊中 缓冲性好,减少震动对胚胎影响
B 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有1个 对电子束缚力强,化学性质稳定
C 家庭电路进户火线上串联断路器 电流过大时能切断电路,保护电路
D 花岗岩中晶体颗粒形成致密结构 抗压强度高,优质的建筑材料
A.A B.B C.C D.D
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二(问卷)
1.下列用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的系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 )
A.CH4O B.CH2O2 C.C2H6O D.C2H4O2
3.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因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而得名。如图所示是小明拍摄的龙井茶树照片。下列对茶树和龙井茶叶的观察和实验合理的是(   )
A.茶树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裸子植物
B.可用放大镜观察茶树根部根毛的着生部位
C.茶树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D.可用显微镜观察龙井茶水中分子的热运动
4.自太空课堂开设以来,我们发现了很多地球实验和太空实验的差异性。如图甲、乙所示是分别在太空中和地球上做的油和水混合后充分振荡,再静置充足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说明太空中水能溶解油,而地球上不行
B.地球上油滴上浮时,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太空失重环境下,浸在水中的油滴不受浮力作用
D.无论太空还是地球实验,瓶中油和水的质量始终不变
5.龙眼鸡是昆虫中的颜值担当(如图),其繁殖、生长发育与蝗虫相似。下列有关龙眼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有性繁殖
B.受精发育: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生长过程:受精卵→幼虫一蛹一成虫
D.结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个体
6.某科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A.纬线a是南回归线 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金华市昼夜平分
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8.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的相关科学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正确的是(   )
9.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入氧气后点燃
C 分离MgCl2、NaCl固体混合物 依次加入水和适量Ca(OH)2溶液,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再蒸发两种溶液得到固体
D 鉴别CaCO3、NaCl、NaOH、CuSO4四种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10.“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用如图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 (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11.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右端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像,两个虚像 B.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C.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
12.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0=10Ω。当S1、S2、S3闭合时,定值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为3.6W,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断开开关S1,小灯泡会变亮 B.向右移动滑片P,小灯泡会变暗
C.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6V
D.把灯泡换成电压表,此电路可以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4.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g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g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15.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数学方法,如公式、图像、比例等。下列概念可以使用数学方法表示的是(   )
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压强: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③种群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 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都可以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一(答卷)
1.模型认知是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氢、氧、氮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B.反应中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表示的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实验中,学习小组同学所选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B )
A.A B.B C.C D.D
3.海獭、海狮、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而同水域的鱼类,爬行类却没有,这主要与它们的哪项生理特征相适应( A )
A.体温是否恒定 B.运动方式
C.营养方式 D.呼吸方式
4.热爱生物学的小金制作并观察了蚕豆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如图是相关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D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和⑤放大倍数的和
B.植物通过筛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处散失到大气中的
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材料没有充分展开
D.图三中的②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5.如图,将弹性球和绳子先后放入瓶中。倒置瓶子,一手拿着瓶一手拉动绳子,直到绳子处于拉紧状态。将瓶 子放正后,手拉绳就可将瓶子提起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增加弹性球的质量有助于实验成功
B.选择粗细合适的粗糙绳子有助于实验成功
C.只要手的拉力足够大,瓶子就不会掉落
D.绳对手的拉力和绳对瓶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正放倒放正放
6.如图,小明将一张白纸紧紧地卷成棍状,在其表面缠绕一根铜丝。用蜡烛对铜丝处进行加热,纸棍不燃烧;而对纸棍未卷铜丝处进行加热,很快就能点燃。据此推测,铜丝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C )
A.隔绝白纸周围氧气 B.升高白纸的着火点
C.降低白纸表面温度 D.降低蜡烛火焰温度
7.科幻片《流浪地球2》再次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讲述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B.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C.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8.立定跳运是中考体育常考项目,主要由起跳、腾空和落地等技术动作组成,分解功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A.穿鞋底粗糙的运动鞋,增大地面对运动员的摩擦力
B.向后蹬地向前跳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腾空到最高点时,运动员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D.从最高点到落地,运动员速度变大,是因为惯性变大起姚
9.如图所示是我省某学校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内,观察记录自然笔记时在校园拍摄的一组照片。分析照片中景象,可知拍摄这组照片时( B )
A.太阳直射在靠近北回归线处 B.我省的白昼时长在逐渐变短
C.正是在我省赏桃花的最佳时节 D.处于我省全年气温最低的月份
10.如图是小科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计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的四种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未知,实验中只能闭合或断开开关及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其中能够测量出Rx阻值的电路(  D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③④
11.小欣在配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10 100 40 120.9
② 60 100 40 140
A. 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 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 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 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12.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
D.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13.《天工开物》中记载有一种自动引水灌溉工具——“高转筒车”(如图)。使用时下方转轮安装在河道中,流水驱动轮子转动,系在传动绳索上的竹筒将水从河里源源不断输送到上方农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筒车向上运输的水越多,功率越大
B.转轮转速越快,筒车的机械效率越高
C.筒车匀速转动运水时,筒内水的机械能变大
D.上、下两个轮子分别相当于定滑轮和动滑轮
14.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C中,生成蓝色沉淀E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HCl
B. 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
C. 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8%
D. 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2.72g
15.事物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性质和功能是组成和结构的外在表现。下列相关表述中,两者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B )
选项 组成和结构 性质和功能
A 胚胎悬浮在充满羊水的羊膜囊中 缓冲性好,减少震动对胚胎影响
B 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有1个 对电子束缚力强,化学性质稳定
C 家庭电路进户火线上串联断路器 电流过大时能切断电路,保护电路
D 花岗岩中晶体颗粒形成致密结构 抗压强度高,优质的建筑材料
A.A B.B C.C D.D
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二(答卷)
1.下列用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的系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A. B.
C. D.
2.“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 B )
A.CH4O B.CH2O2 C.C2H6O D.C2H4O2
3.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因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而得名。如图所示是小明拍摄的龙井茶树照片。下列对茶树和龙井茶叶的观察和实验合理的是( B )
A.茶树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裸子植物
B.可用放大镜观察茶树根部根毛的着生部位
C.茶树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D.可用显微镜观察龙井茶水中分子的热运动
4.自太空课堂开设以来,我们发现了很多地球实验和太空实验的差异性。如图甲、乙所示是分别在太空中和地球上做的油和水混合后充分振荡,再静置充足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实验说明太空中水能溶解油,而地球上不行
B.地球上油滴上浮时,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太空失重环境下,浸在水中的油滴不受浮力作用
D.无论太空还是地球实验,瓶中油和水的质量始终不变
5.龙眼鸡是昆虫中的颜值担当(如图),其繁殖、生长发育与蝗虫相似。下列有关龙眼鸡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有性繁殖
B.受精发育: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生长过程:受精卵→幼虫一蛹一成虫
D.结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个体
6.某科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A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B  )
A.纬线a是南回归线 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金华市昼夜平分
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8.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的相关科学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正确的是( B )
9.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D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入氧气后点燃
C 分离MgCl2、NaCl固体混合物 依次加入水和适量Ca(OH)2溶液,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再蒸发两种溶液得到固体
D 鉴别CaCO3、NaCl、NaOH、CuSO4四种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10.“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用如图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 ( C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11.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右端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B )
A.两个实像,两个虚像 B.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C.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
12.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C )
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0=10Ω。当S1、S2、S3闭合时,定值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为3.6W,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断开开关S1,小灯泡会变亮 B.向右移动滑片P,小灯泡会变暗
C.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6V
D.把灯泡换成电压表,此电路可以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4.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g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g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C )
15.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数学方法,如公式、图像、比例等。下列概念可以使用数学方法表示的是( D )
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压强: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③种群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 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都可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