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三(问卷)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下列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河姆渡象牙蝶形器 B.良渚玉琮王C.春秋伎乐铜屋 D.北宋彩望泥菩萨立像2.液晶显示屏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普遍用于电视机及计算机等设备。如图所示是液晶显示屏不可或缺的透明金属的原材料铟,下列关于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B.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114.818gC.所有同位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 49 D.金属铟的化学式为 ln23.小明生日时收到了朋友送的水晶球。小明观察水晶球发现球内有 L1、L2 两盏灯,底座表面可见 S1、S2两个开关。为了探究开关和灯在密封底座内是如何连接的,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先闭合 S2,发现两灯都不发光,再闭合 S1,两灯都发光;再断开 S2,只有 L2 发光。由此判断水晶球的电路连接方式为( )A. B.C. D.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下列措施会加快红墨水向左移动的是( )A.向植株吹风 B.减少植株叶片C.对植株遮光处理 D.将植株置于低温环境5.下图为桃花和桃的果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图 1 图 21A.桃的果实内有一粒种子,是因为子房里有一粒胚珠B.桃树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又可以进行无性生殖C.图 1 中的③为胚珠,以后发育成图 2 中的 BD.图 1 中的⑦是桃花最重要的结构,因为它能吸引昆虫传粉6.如图所示为消防喷淋头及其结构图。发生火灾时,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有色液体会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消防喷淋头应安装在靠近燃气灶火焰的位置B.阀片的重力和阀座对阀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玻璃球胀破是因为有色液体受热使分子间空隙变大D.喷水灭火是因为冷水通过热传递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7.2023 年 2 月 6 日,土耳其某地(属于亚洲,北纬 38.10 度,东经 38.60 度)发生两次 7.8 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如图是土耳其的位置,土耳其境内有两条大断裂带,一条是北面的北安纳托利亚断裂带,另一条是东南面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这次地震就发生在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的西段。则下列能解释此地多地震原因的是( )A B C D8.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有利于关节的灵活运动B.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肠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2C.肺泡外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有利于呼吸时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D.肾小管外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回血液9.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但他所受摩擦力—时间图像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若将其补充完整,应是下列选项中的( )10.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11.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CaCO3高温 CaO+CO2↑)。现有 100gCaCO3样品,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分别为 67g。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观事实的是( )A. 生成 CO2的质量是 33g B. 生成物中 CaO 的质量是 42gC. 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 40% D. 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 1:412.在“大力士”比赛中,需要把一质量 m=200kg,边长 1m,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利用两种方式分别进行移动。第一种方式如图甲所示,用水平向右的力 F 拉着立方体,使其匀速直线运动 5m,运动时间为 10s,F 做功的功率是 50W;第二种方式如图乙所示,利用翻滚的方法法使立方体沿图乙直线移动 5m距离。(本题中 g=10N/kg,已知 );则下列正确的是( )A. 第一种方式拉力做功 2000JB. 立方体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4000PaC. 翻滚立方体时,使立方体一边刚刚离开地面,所用最小力 F 的大小 2000N3D. 若用翻滚的方法使立方体沿直线移动了 10m,用时 20s,则克服立方体重力做功的功率 1000W13.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一氧化碳气体,为了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存在,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 A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B.装置 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装置 B中的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D.装置中尾气处理可以在尾气出口处放一点燃的酒精灯14.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 AB 支在支架上,OA=20cm,G1为一边长为 5cm 的正方体,G2重为 20N。当 OC=10cm 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 2×104Pa。现用一水平拉力 F 使 G2以 2c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则当 G1对地面的压力为 0 时所经过的时间为( )A. 25s B. 30s C. 35s D. 40s15.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可用作装饰材料的是大理石42024 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四(问卷)1.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如图所示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据图可知( )A.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B.每 6g 乙参加反应可生成 32g 丙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1:1D.该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2.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各种味道、气味、光线及色彩等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列有关生活化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柠檬水中加适量小苏打可缓解酸度B.羽绒服填充物的鉴别可采用点燃闻气味法C.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蓝色火焰D.波尔多液呈蓝色是因为溶解了氢氧化铜3.人类最早的磁化技术出现在我国宋代。《武经总要》中给出了磁化的方法:将铁片剪成鱼的形状后,放在炭火中烧红取出,用钳子夹着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时,鱼要沿着南北方向放置。这样,就制成了指南鱼(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将其放入水中漂浮时的指向。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A.指南鱼具有磁性 B.指南鱼鱼头应标注“N”C.指南鱼的腹部磁性最强 D.指南鱼利用地磁场磁化4.小科整理了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的知识结构及说明,其中说明有错误的是( )5A.消化系统①过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胃内完成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是 a、b 物质交换的场所C.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物质运输D.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5.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B. 贫血病患者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C. 在体循环中,主动脉流动脉血,在肺循环中,肺静脉流静脉血D. 小明左手不慎划伤,鲜红是血液从伤口喷射出来,小明立即按压远心端止血6.为了能自动记录跳绳的次数,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自动计数器,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是一种光敏元件,每当绳子挡住了射向 R1的红外线时,R1的电阻会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信号处理系统能记录 AB 间每时刻的电压若已知电源电压为 12V,某时段 AB 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两端电压为 6V 时,跳绳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B.绳子挡住了射向 R1的红外线时,R1和 R2的阻值相等C.绳子没有挡住射向 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是 R2的 3 倍D.绳子挡住了射向 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会变为原来的 5倍7.读北半球日照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 点在晨线上B.这一天柯桥地区昼夜等长C.当天正午,位于 D 地的旗杆杆影长度为 0D.B 点所在为夜半球,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8. 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纸花变为红色的有Ⅰ和Ⅳ6B.Ⅰ的作用:证明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Ⅳ中纸花变红,Ⅱ、Ⅲ中纸花不变红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不是酸性物质9.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图在如图位置加热,对流管内液体会沿顺时针方向流动B.乙图当用注射器向烧瓶内充气时,正在沸腾的液体停止沸腾C.丙图通过纸飞机实验,可知风向是风向标箭尾所指的方向D.丁图用力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左推送气体,“潜水艇”做下沉运动10.心脏突发室颤时,心脏将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导致呼吸中枢等基本生命活动逐渐停止工作,危及人的生命。甲图是我县独山驿站中的一台 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能为患者争取“黄金 4 分钟”急救时间。乙图是急救操作和使用 AED 的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A.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B.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时血液进入动脉C.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运输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D.使用 AED 时,两个电极片应分别贴在如丙图所示②③位置11. 如图,烧杯中的水均为 100g;KC1、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得溶液①~④中正确的是( )A.①是饱和溶液 B.③是饱和溶液 C.溶质质量:①<② D.溶液质量:③=④12.如图所示,弹簧上端与物块 m相连接,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当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浸没在酒精73 3 3中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物块的体积为 100cm ,酒精的密度为 0.8×10 kg/m(不计弹簧质量及体积)其中正确的是( )A.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对底部的拉力为 0.2NB.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块体积的C.物块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是 0.1ND.物块的质量为 0.9kg1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2CO3、Na2SO4、K2SO4、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 II 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 Na2SO4、Ba(OH)2,一定没由 Na2CO3B.步骤 II 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 Na2CO3、K2SO4、Ba(OH)2C.步骤 II 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有 Na2CO3、Na2SO4、K2SO4、Ba(OH)2D.步骤 II 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 Na2CO3、Ba(OH)2,一定没有 Na2SO4、K2SO414. 在项目化活动中,小金为医院设计了一个输液自动报警器,如图,内部有一可变电阻R,其阻值随输液管内液体质量减少而减小,输液管内液体减少到一定量时电铃发声报警。已知电源电压恒定,当闭合开关S、输液管内液体质量减少时( ) 报警器 电铃A.通过电铃的电流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阻 R 的功率一直变大 D.整个电路的电阻变小15. 科学中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 ② ③ ④A.①揭示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慢B.②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越密表示磁场越弱C.③是原子结构模型,中央是原子核,这种模型是由汤姆森提出的D.④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模型,图中的 a 代表地幔8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三(问卷)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下列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河姆渡象牙蝶形器 B.良渚玉琮王C.春秋伎乐铜屋 D.北宋彩望泥菩萨立像2.液晶显示屏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普遍用于电视机及计算机等设备。如图所示是液晶显示屏不可或缺的透明金属的原材料铟,下列关于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B.一个原子的质量为114.818gC.所有同位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49 D.金属铟的化学式为ln23.小明生日时收到了朋友送的水晶球。小明观察水晶球发现球内有L1、L2两盏灯,底座表面可见S1、S2两个开关。为了探究开关和灯在密封底座内是如何连接的,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先闭合S2,发现两灯都不发光,再闭合S1,两灯都发光;再断开S2,只有L2发光。由此判断水晶球的电路连接方式为( )A. B.C. D.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下列措施会加快红墨水向左移动的是( )A.向植株吹风 B.减少植株叶片C.对植株遮光处理 D.将植株置于低温环境5.下图为桃花和桃的果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图1 图2A.桃的果实内有一粒种子,是因为子房里有一粒胚珠B.桃树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又可以进行无性生殖C.图1中的③为胚珠,以后发育成图2中的BD.图1中的⑦是桃花最重要的结构,因为它能吸引昆虫传粉6.如图所示为消防喷淋头及其结构图。发生火灾时,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有色液体会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消防喷淋头应安装在靠近燃气灶火焰的位置B.阀片的重力和阀座对阀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玻璃球胀破是因为有色液体受热使分子间空隙变大D.喷水灭火是因为冷水通过热传递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7.2023年2月6日,土耳其某地(属于亚洲,北纬 38.10 度,东经 38.60 度)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如图是土耳其的位置,土耳其境内有两条大断裂带,一条是北面的北安纳托利亚断裂带,另一条是东南面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这次地震就发生在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的西段。则下列能解释此地多地震原因的是( )A B C D8.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有利于关节的灵活运动B.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肠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C.肺泡外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有利于呼吸时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D.肾小管外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回血液9.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但他所受摩擦力—时间图像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若将其补充完整,应是下列选项中的( )10.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11.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CaCO3高温CaO+CO2↑)。现有100gCaCO3样品,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分别为67g。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观事实的是( )A. 生成CO2的质量是33g B. 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42gC. 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 D. 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412.在“大力士”比赛中,需要把一质量m=200kg,边长1m,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利用两种方式分别进行移动。第一种方式如图甲所示,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着立方体,使其匀速直线运动5m,运动时间为10s,F做功的功率是50W;第二种方式如图乙所示,利用翻滚的方法法使立方体沿图乙直线移动5m距离。(本题中g=10N/kg,已知);则下列正确的是( )A. 第一种方式拉力做功2000JB. 立方体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4000PaC. 翻滚立方体时,使立方体一边刚刚离开地面,所用最小力F的大小2000ND. 若用翻滚的方法使立方体沿直线移动了10m,用时20s,则克服立方体重力做功的功率1000W13.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一氧化碳气体,为了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存在,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B.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装置B中的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D.装置中尾气处理可以在尾气出口处放一点燃的酒精灯14.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AB支在支架上,OA=20cm,G1为一边长为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C=10cm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现用一水平拉力F使G2以2c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则当G1对地面的压力为0时所经过的时间为( )A. 25s B. 30s C. 35s D. 40s15.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可用作装饰材料的是大理石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四(问卷)1.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如图所示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据图可知( )A.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每6g乙参加反应可生成32g丙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D.该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2.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各种味道、气味、光线及色彩等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列有关生活化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柠檬水中加适量小苏打可缓解酸度B.羽绒服填充物的鉴别可采用点燃闻气味法C.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蓝色火焰D.波尔多液呈蓝色是因为溶解了氢氧化铜3.人类最早的磁化技术出现在我国宋代。《武经总要》中给出了磁化的方法:将铁片剪成鱼的形状后,放在炭火中烧红取出,用钳子夹着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时,鱼要沿着南北方向放置。这样,就制成了指南鱼(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将其放入水中漂浮时的指向。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A.指南鱼具有磁性 B.指南鱼鱼头应标注“N”C.指南鱼的腹部磁性最强 D.指南鱼利用地磁场磁化4.小科整理了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的知识结构及说明,其中说明有错误的是( )A.消化系统①过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胃内完成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物质交换的场所C.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物质运输D.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5.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B. 贫血病患者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C. 在体循环中,主动脉流动脉血,在肺循环中,肺静脉流静脉血D. 小明左手不慎划伤,鲜红是血液从伤口喷射出来,小明立即按压远心端止血6.为了能自动记录跳绳的次数,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自动计数器,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是一种光敏元件,每当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电阻会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信号处理系统能记录AB间每时刻的电压若已知电源电压为12V,某时段AB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端电压为6V时,跳绳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B.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和R2的阻值相等C.绳子没有挡住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是R2的3倍D.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会变为原来的5倍7.读北半球日照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点在晨线上B.这一天柯桥地区昼夜等长C.当天正午,位于D 地的旗杆杆影长度为0D.B点所在为夜半球,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8. 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纸花变为红色的有Ⅰ和ⅣB.Ⅰ的作用:证明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Ⅳ中纸花变红,Ⅱ、Ⅲ中纸花不变红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不是酸性物质9.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图在如图位置加热,对流管内液体会沿顺时针方向流动B.乙图当用注射器向烧瓶内充气时,正在沸腾的液体停止沸腾C.丙图通过纸飞机实验,可知风向是风向标箭尾所指的方向D.丁图用力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左推送气体,“潜水艇”做下沉运动10.心脏突发室颤时,心脏将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导致呼吸中枢等基本生命活动逐渐停止工作,危及人的生命。甲图是我县独山驿站中的一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能为患者争取“黄金4分钟”急救时间。乙图是急救操作和使用AED的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A.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B.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时血液进入动脉C.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运输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D.使用AED时,两个电极片应分别贴在如丙图所示②③位置11. 如图,烧杯中的水均为100g;KC1、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得溶液①~④中正确的是( )A.①是饱和溶液 B.③是饱和溶液 C.溶质质量:①<② D.溶液质量:③=④12.如图所示,弹簧上端与物块m相连接,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当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物块的体积为100c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不计弹簧质量及体积)其中正确的是( )A.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对底部的拉力为0.2NB.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块体积的C.物块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是0.1ND.物块的质量为0.9kg1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II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Na2SO4、Ba(OH)2,一定没由Na2CO3B.步骤II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Na2CO3、K2SO4、Ba(OH)2C.步骤II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有Na2CO3、Na2SO4、K2SO4、Ba(OH)2D.步骤II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Na2CO3、Ba(OH)2,一定没有Na2SO4、K2SO414. 在项目化活动中,小金为医院设计了一个输液自动报警器,如图,内部有一可变电阻R,其阻值随输液管内液体质量减少而减小,输液管内液体减少到一定量时电铃发声报警。已知电源电压恒定,当闭合开关S、输液管内液体质量减少时( )A.通过电铃的电流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阻R的功率一直变大 D.整个电路的电阻变小15. 科学中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揭示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慢B.②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越密表示磁场越弱C.③是原子结构模型,中央是原子核,这种模型是由汤姆森提出的D.④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模型,图中的a代表地幔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三(答卷)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下列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C )A.河姆渡象牙蝶形器 B.良渚玉琮王C.春秋伎乐铜屋 D.北宋彩望泥菩萨立像2.液晶显示屏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普遍用于电视机及计算机等设备。如图所示是液晶显示屏不可或缺的透明金属的原材料铟,下列关于铟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B.一个原子的质量为114.818gC.所有同位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49 D.金属铟的化学式为ln23.小明生日时收到了朋友送的水晶球。小明观察水晶球发现球内有L1、L2两盏灯,底座表面可见S1、S2两个开关。为了探究开关和灯在密封底座内是如何连接的,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先闭合S2,发现两灯都不发光,再闭合S1,两灯都发光;再断开S2,只有L2发光。由此判断水晶球的电路连接方式为( D )A. B.C. D.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下列措施会加快红墨水向左移动的是( A )A.向植株吹风 B.减少植株叶片C.对植株遮光处理 D.将植株置于低温环境5.下图为桃花和桃的果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图1 图2A.桃的果实内有一粒种子,是因为子房里有一粒胚珠B.桃树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又可以进行无性生殖C.图1中的③为胚珠,以后发育成图2中的BD.图1中的⑦是桃花最重要的结构,因为它能吸引昆虫传粉6.如图所示为消防喷淋头及其结构图。发生火灾时,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有色液体会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消防喷淋头应安装在靠近燃气灶火焰的位置B.阀片的重力和阀座对阀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玻璃球胀破是因为有色液体受热使分子间空隙变大D.喷水灭火是因为冷水通过热传递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7.2023年2月6日,土耳其某地(属于亚洲,北纬 38.10 度,东经 38.60 度)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如图是土耳其的位置,土耳其境内有两条大断裂带,一条是北面的北安纳托利亚断裂带,另一条是东南面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这次地震就发生在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的西段。则下列能解释此地多地震原因的是( C )A B C D8.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有利于关节的灵活运动B.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肠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C.肺泡外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有利于呼吸时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D.肾小管外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回血液9.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但他所受摩擦力—时间图像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若将其补充完整,应是下列选项中的( C )10.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D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11.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CaCO3高温CaO+CO2↑)。现有100gCaCO3样品,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分别为67g。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观事实的是( D )A. 生成CO2的质量是33g B. 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42gC. 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 D. 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412.在“大力士”比赛中,需要把一质量m=200kg,边长1m,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利用两种方式分别进行移动。第一种方式如图甲所示,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着立方体,使其匀速直线运动5m,运动时间为10s,F做功的功率是50W;第二种方式如图乙所示,利用翻滚的方法法使立方体沿图乙直线移动5m距离。(本题中g=10N/kg,已知);则下列正确的是( B )A. 第一种方式拉力做功2000JB. 立方体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4000PaC. 翻滚立方体时,使立方体一边刚刚离开地面,所用最小力F的大小2000ND. 若用翻滚的方法使立方体沿直线移动了10m,用时20s,则克服立方体重力做功的功率1000W13.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一氧化碳气体,为了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存在,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B.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装置B中的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D.装置中尾气处理可以在尾气出口处放一点燃的酒精灯14.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AB支在支架上,OA=20cm,G1为一边长为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C=10cm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现用一水平拉力F使G2以2c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则当G1对地面的压力为0时所经过的时间为( A )A. 25s B. 30s C. 35s D. 40s15.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C )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可用作装饰材料的是大理石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四(答卷)1.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如图所示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据图可知( B )A.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每6g乙参加反应可生成32g丙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D.该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2.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各种味道、气味、光线及色彩等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列有关生活化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在柠檬水中加适量小苏打可缓解酸度B.羽绒服填充物的鉴别可采用点燃闻气味法C.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蓝色火焰D.波尔多液呈蓝色是因为溶解了氢氧化铜3.人类最早的磁化技术出现在我国宋代。《武经总要》中给出了磁化的方法:将铁片剪成鱼的形状后,放在炭火中烧红取出,用钳子夹着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时,鱼要沿着南北方向放置。这样,就制成了指南鱼(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将其放入水中漂浮时的指向。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C )A.指南鱼具有磁性 B.指南鱼鱼头应标注“N”C.指南鱼的腹部磁性最强 D.指南鱼利用地磁场磁化4.小科整理了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的知识结构及说明,其中说明有错误的是( A )A.消化系统①过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胃内完成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物质交换的场所C.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物质运输D.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5.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B. 贫血病患者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C. 在体循环中,主动脉流动脉血,在肺循环中,肺静脉流静脉血D. 小明左手不慎划伤,鲜红是血液从伤口喷射出来,小明立即按压远心端止血6.为了能自动记录跳绳的次数,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自动计数器,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是一种光敏元件,每当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电阻会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信号处理系统能记录AB间每时刻的电压若已知电源电压为12V,某时段AB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AB两端电压为6V时,跳绳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B.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和R2的阻值相等C.绳子没有挡住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是R2的3倍D.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会变为原来的5倍7.读北半球日照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A.A点在晨线上B.这一天柯桥地区昼夜等长C.当天正午,位于D 地的旗杆杆影长度为0D.B点所在为夜半球,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8. 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纸花变为红色的有Ⅰ和ⅣB.Ⅰ的作用:证明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Ⅳ中纸花变红,Ⅱ、Ⅲ中纸花不变红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不是酸性物质9.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甲 乙 丙 丁A.甲图在如图位置加热,对流管内液体会沿顺时针方向流动B.乙图当用注射器向烧瓶内充气时,正在沸腾的液体停止沸腾C.丙图通过纸飞机实验,可知风向是风向标箭尾所指的方向D.丁图用力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左推送气体,“潜水艇”做下沉运动10.心脏突发室颤时,心脏将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导致呼吸中枢等基本生命活动逐渐停止工作,危及人的生命。甲图是我县独山驿站中的一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能为患者争取“黄金4分钟”急救时间。乙图是急救操作和使用AED的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甲 乙 丙A.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B.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时血液进入动脉C.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运输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D.使用AED时,两个电极片应分别贴在如丙图所示②③位置11. 如图,烧杯中的水均为100g;KC1、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得溶液①~④中正确的是( B )A.①是饱和溶液 B.③是饱和溶液 C.溶质质量:①<② D.溶液质量:③=④12.如图所示,弹簧上端与物块m相连接,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当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物块的体积为100c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不计弹簧质量及体积)其中正确的是( B )A.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对底部的拉力为0.2NB.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块体积的C.物块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是0.1ND.物块的质量为0.9kg1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步骤II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Na2SO4、Ba(OH)2,一定没由Na2CO3B.步骤II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Na2CO3、K2SO4、Ba(OH)2C.步骤II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有Na2CO3、Na2SO4、K2SO4、Ba(OH)2D.步骤II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Na2CO3、Ba(OH)2,一定没有Na2SO4、K2SO414. 在项目化活动中,小金为医院设计了一个输液自动报警器,如图,内部有一可变电阻R,其阻值随输液管内液体质量减少而减小,输液管内液体减少到一定量时电铃发声报警。已知电源电压恒定,当闭合开关S、输液管内液体质量减少时( D )A.通过电铃的电流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阻R的功率一直变大 D.整个电路的电阻变小15. 科学中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①揭示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慢B.②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越密表示磁场越弱C.③是原子结构模型,中央是原子核,这种模型是由汤姆森提出的D.④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模型,图中的a代表地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三和测试卷四( 答卷 ).docx 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三和测试四( 问卷 ).docx 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选择题专项测试三和测试四( 问卷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