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关注新质生产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关注新质生产力

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关注新质生产力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我们可以用“12345”基本框架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特征。
新质生产力”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有哪些联系?
1.发展生产力
【九上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正是伴随生产力转型变革的主线,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步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型技术蓬勃兴起,万物互通、智能智造,人类生产生活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阶段。
生产力迭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生引擎。抓住生产力转型升级的契机,就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进入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唯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破依靠传统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才能真正形成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科技创新深刻重塑生产力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3.绿色生产力
【九上第六课共筑生命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就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
图片
4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九上第一课走向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明显加快,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5.“新”质生产力——新发展理念
【九上第六课共筑生命家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
关注新质生产力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一、科技创新推动发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抓住以下八个“新”
关键词:创新,科技
1.创新的角度 创新的重要性、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我国的科技现状、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教育的重要性、保护知识产权
1.创新的角度
(1) 创新的重要性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 民族禀赋 。
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2)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①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协同机制和治理格局,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机制。
④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1.请你分析新质生产力被多次提及的原因?
(1)重要性: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意义:对人民: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对国家: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2.请你为淮安培育和吸引更多的新质人才建言献策?
①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②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③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质人才;④加强法治,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⑤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⑥完善分配制度,奖励优秀人才。
3.青少年如何成为提高创新能力?(个人角度)★★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②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拓展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
③敢于向权威挑战、善于质疑,培养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善于动手实践,积极参加各种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等。
二、绿色富国持久发展
报告指出: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优先
2.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角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
1.★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要处理好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上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底线。
⑤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需要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发展战略发展理念
基本国策: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理念: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三、深化改革高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关键词:深化改革
3.深化改革的角度 深化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改革
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③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中国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例] 江苏制造业规模及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等居全
国首位,拥有5.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47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人才总量超过1560万人,此外江苏还有便捷的外向通道和巨大的内需市场,在新产业上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近年来,江苏省围绕通用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量子科技、未来网络、氢能与新型储能、元宇宙等重点方向,加快实施一批国内尚未突破、应用前景广阔、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攻关项目,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编制未来产业技术路线图和重大平台、战略人才、重大项目“一图三清单”,谋划三年布局“5个100”行动,即100项前沿技术、100家示范企业、100个孵化载体、100个应用场景、100项标准规范。
(2)结合材料分析,江苏有条件成为“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的底气在哪里
①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④坚持对外开放;
⑤坚持绿色发展
关注新质生产力了解方向政策标
1创新的角度:创新的重要性、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我国的科技现状、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2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角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
3深化改革的角度:深化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15.【探究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以新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新要素组合配置为基础,以新制度优化为保障的先进生产力。珠三角是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曾的地位。进入2024年,珠三角重点城市纷纷聚焦新质生产力。
广州: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打造未来健康、未来智能等五大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换新跨越行动。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将超3.7%。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深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哟话人才、金融、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建立产业高峰人才评价标准,积极培育人才,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建设高标准高校,同时推进人才引进工作。
珠海:全面推进政府流程再造,推动各部门协同,支持各类企业发展,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应用场景提供全方位政府支持。
结合以上材料,归纳各地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你的经验(6分)
①)“广州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说明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可以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广州进行制造业焕新”说明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可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③“着力培养专精特新企业”说明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可以加大对创新研究的资金投入,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创新活力。
④“优化人才、金融、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说明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可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分配制度。
⑤“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建设高标准高校”说明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可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创新型人才。
⑥ “政府再造流再造原则,为各类企业提供支持”说明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可增强服务型政府工业化提供良好的服务。
18、[经验做法类]
“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被誉为“绿色钢城”,中天南通公司的绿色精品钢项目是我省深入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示范项目,总投入超5亿元,形成高效协同、智慧协同、低碳协同的新制造模式,工厂定制订单因此增加35.3%,不合格品率降低47.3%,每吨钢能耗降低5%,单吨产品使用新水量降低30%。中天南通公司运用“5G+云+AI+大数据”等ICT技术与钢铁生产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智慧工厂”。
◆中天钢铁公司等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得益于政府在体制改进、减税降费、金融市场服务等多方面支持,为所有经营主体提供了最佳营商环境,塑造了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激发了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1)请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南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宝贵经验。
①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⑤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等。(任意4点即可,每点2分)
经济:①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技创新: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经济制度: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起宏观调控作用;
教育:⑤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生态: 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
【探究二: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数字经济发展。探究小组成员在小组内展开了深入讨论,以下是同学们的一段对话:
小鹏:数据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如何界定,使用权、许可权如何管理等问题亟待解决。
小城:大数据“杀熟”、收集和贩卖个人数据等现象时有发生,大家对数据安全的认识不足。
小粤:所以,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驾护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2)请你续写以上对话。
①完善数字立法,补齐数字经济的法律与制度短板。
②坚持严格执法,依法严厉打击数据违法行为。
③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④企业依法经营,自觉遵守数字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公民增强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依法维权。
(评分说明:围绕数字经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任答3点即可,可以从数据立法、产权保护、监管治理、法治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