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专题复习--科普阅读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专题复习--科普阅读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专题复习--科普阅读题
1.请阅读以下文字信息,回答第下列小题。
119号元素,也被称为类钫,是暂未合成的化学元素,原子序数为119。
2019年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19号元素。发现者分析,从质量上看,第119号元素是氢元素的299倍,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99。截止到2018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发布的最后一版元素周期表中,最后一种元素是位于第七周期的第118号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第119号元素有望成为第八周期的第一元素。
(1)俄罗斯科学家发现的第119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
A.119 B.180 C.299 D.418
(2)根据元素周期表排布规律和科学家预测分析,下列元素与第119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Na B.S C.Cl D.Ar
2.神秘的“氯气”
氯气(Cl2)是一种有毒气体,颜色为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使人出现打喷嚏、咳嗽、流泪不止、窒息等症状。氯气中毒的明显症状是发生剧烈咳嗽。症状严重时,会发生肺水肿,最后致人死亡。
氧气也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其原理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HCl),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够杀死水中的病菌,氯气消毒后的自来水可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为了减轻这种伤害,现在的自来水消毒采取了多种改进措施。
现代化学中氯气的用途有很多。工业上,氯气用于制作漂白物,制备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塑料等。农业上,氯气可以制备多种农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漂白液和漂白粉,这些产品在保存过程中,要注意密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因为次氯酸盐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在光照下会进行分解,从而导致漂白剂失效。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1)氯气的物理性质有   (写出一点即可)。
(2)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氯气泄漏可向上风口高处逃生
B.氯气泄漏可向空中喷水缓解氯气污染空气
C.漂白液和漂白粉应避光密封储存
D.漂白液和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
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黑火药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燃放烟花时看到绿色光芒是因为添加了含   元素的化合物;(填元素符号)
(3)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一点即可)。
4.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葡萄中富含钙、铁、氢、氧等人体必需元素。以葡萄为原料发酵产生的酒精(C2H5OH)和氧气进一步反应会得到水和葡萄果醋(CH3COOH)。葡萄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有机酸,能促进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缓解机作疲劳。
某地区光照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是优质的葡萄种植基地,种植的玫瑰香葡萄品质优良。经检测,玫瑰香葡萄原汁的pH为3.40~3.60,总酸含量为6.4g/L,含糖量高,适于酿造葡萄果醋。葡萄果醋发酵过程中糖度和酒精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葡萄中含有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填名称)
(2)玫瑰香葡萄原汁呈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酒精变成果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据图可以得到的结论为   。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空气净化器可以减少室内雾霾及其他污染物,它通过吸附、分解或转化空气中的污染物来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空气净化器核心部件是空气过滤网,有活性炭过滤网和HEPA过滤网等。
在实验室研究这两种过滤网的净化效果。装置主体为方形玻璃箱,中部用挡板固定过滤网,过滤网上下两侧分别为通烟区和无烟区,再分别放入PM2.5测量仪。模拟空气净化器的工作状态,将HEPA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分别置于自制的玻璃箱中,通入一定量烟后停止通烟,并开始记录数据,通烟区和无烟区PM2.5颗粒物浓度变化情况见图1和图2。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颗粒。HEPA过滤网通常是由无规则排布的化学合成纤维制成,主要材质有PP或PET等,它采用多层折叠,褶皱数量越多,净化空气效果越好,它对直径在0.3微米以上的粒子过滤效果达到99.97%,可去除烟气、灰尘、花粉等颗粒,具有无毒、耐腐蚀、性能稳定等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净化器主要去除的污染物有   。
(2)活性炭过滤网能去除污染物,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3)PP和PET属于   。(填字母序号)
A 金属材料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有机合成材料
(4)依据图1、图2判断,净化效果较好的过滤网为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空气净化器可以完全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
B 活性炭过滤网净化空气是物理变化
C 根据图1可以看出,使用HEPA过滤网的实验中,PM2.5颗粒物浓度下降较快
D HEPA过滤网采用多层折叠的目的是增大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6.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氢在太阳中的核聚变放出大量光和热,是太阳能的来源,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对人类未来文明发展至关重要。年月,中科院“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创造了氘、氚核聚变在亿摄氏度下运行秒的新纪录,为世界核聚变研究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氢气是高热值清洁燃料,目前主要通过电解水和天然气重整的方法获取氢气,其中天然气重整制氢的一种原理为:,。氢氧燃科电池已被用作汽车驱动电源,和在电池内部含有或等物质的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电能。另外,、等也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它们在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本质上与它们在中的燃烧相同。
原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氘、氚原子的构成如表,它们都属于氢元素的原因是     相同。
(2)上述短文出现的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填化学式。
(3)电解理论上能获得    。
(4)上述天然气重整制氢原理的两个反应中,化合价保持不变的元素是     。
(5)燃料电池工作时溶液中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    填化学符号。
(6)在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佩戴口罩是个人防护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口罩的防护机理是过滤及阻挡可吸入颗粒物、病菌、飞沫等,以起到防护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口罩主要有KNx系列、Nx系列、FFPx系列,分别对应中国标准、美国标准、欧盟标准,其中x代表过滤效率,其值越大,防护等级越高。
我国是世界上口罩产能最大的国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如图是2019年我国口罩产值构成。
医用口罩包括: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可用于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医用外科口罩对于细菌、病毒的阻隔能力较强,也可以避免患者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可阻隔>90%的5μm颗粒。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直径≤5μ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接触(≤1m)时的飞沫,口罩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不小于95%。
下面是对两种品牌的N95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过滤效果的检验。
检验细菌过滤效率:在20L/min的抽气流量时,两种口罩各测试3个,每个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其结果如下表。
N95口罩 一次性口罩
过滤前细菌浓度(cfu/m3) 过滤后细菌浓度(cfu/m3) 过滤效率/% 过滤前细菌浓度(cfu/m3) 过滤后细菌浓度(cfu/m3) 过滤效率/%
2932 0 100 3705 157 95.76
3467 2 99.94 3248 400 87.68
4733 2 99.96 2359 230 89.82
检验颗粒物过滤效率:每个流量重复测试3次,两种口罩各测试6个,计算均值,其结果如下图。
(原文作者卢玮、叶芳、陈凤翔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口罩标识“KN95”,其中“95”指的是   。
(2)2019年我国产值最大的是   口罩。
(3)为了防止传染,新冠疫情期间出行戴的口罩,不宜选择的一种是   (填序号,下同)。
A 普通医用口罩B 医用外科口罩C 医用防护口罩
(4)检验细菌过滤效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试时,抽气流量越大,口罩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越高
B 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测试用的N95品牌口罩过滤效率在95%以上
C 抽气流量相同条件下,N95口罩对颗粒物过滤效率好于一次性医用口罩
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因此,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钙的需要量也相对较大,可达成人需要量的2~4倍,要特别注意补充。
人体对钙的需要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来源。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钙药品。体育运动可使肌肉互相牵拉,刺激骨骼,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钙质丢失,同时有利于人体对饮食中钙的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钙的吸收,因此多晒太阳对补钙有助益。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的组成元素有   种。
(2)青少年缺钙会患   。
(3)下列食物可为人体补钙的是   (填序号,下同)
A 牛奶 B 酸奶 C 豆腐 D 虾皮
(4)如图是某品牌钙片的部分说明,按说明服用每天可为人体补钙   g。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中的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B 未成年人生长发育迅速需要摄入更多的钙
C 日常补钙应大量服用补钙药品
D 加强户外运动有利于为人体补钙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酸奶是一种酸甜口味的牛奶饮品,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
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根据生产工艺和风味不同,酸奶可分为酸乳、发酵乳、风 味酸乳和风味发酵乳。
分类 原料 工艺 接种 添加辅料 蛋白质含量
酸奶 原味 酸乳 生牛/羊乳或乳粉 杀菌发酵 一般接种2种益生菌
  蛋白质含量≥2.9%
发酵乳 生牛/羊乳或乳粉 杀菌发酵 一般接种3种或3种以上益生菌
  蛋白质含量≥2.9%
风味 酸乳 生牛/羊乳或乳粉 杀菌发酵 一般接种2种益生菌 糖、食品添加剂、果粒、谷物等营养添加剂 蛋白质不低于2.3%
  生牛/羊乳或乳粉 杀菌发酵 一般接种3种或3种以上益生菌 糖、食品添加剂、果粒、谷物等营养添加剂 蛋白质不低于2.3%
酸奶的浓稠度与营养没有直接关系。根据制作方式不同,酸奶分为凝固型和搅拌型,实际上,口感好的凝固型酸奶营养并不比搅拌型酸奶好。搅拌型酸奶颗粒细腻,更利于消化,其风味更好,营养更全面。不过,有些增稠剂是淀粉水解产生的糊精、改性淀粉,这类增稠
剂含糖量高,会导致血糖升高。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是   酸奶(填“原味”或“风味”)。
(2)巴氏杀菌是将原料加热至68-70℃,并保持此温度30min以后急速冷却到4-5℃。是一种既能达到消毒目的又不损害食品品质的方法。巴氏杀菌   杀灭所有的细菌。(填“能”或“不能”)
(3)酸奶中含有乳酸[CH CH(OH)COOH],乳酸分子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巴氏杀菌不会破坏营养成分
B.可以用酸奶代替主食
C.酸奶只能用鲜牛奶为原料生产
D.口感好的酸奶营养价值不一定高
(5)在购买酸奶时,要注意______。
A.要仔细看营养标签
B.要根据口味需要选择类型
C.要看保质期
10.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制造葡萄酒的原料葡萄中富含K、Ca、Na、Fe、Zn、Mg等元素。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酿酒酵母菌株将葡萄汁中的糖转化为酒精,同时生成了高级醇、酯类、单萜等香气化合物。葡萄酒香气主要受酿造菌种、酿造工艺、发酵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发酵汁中残糖量为指标,研究不同种类的酿酒酵母的发酵动力(即发酵过程的速率),其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
为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葡萄酒酿制中还会适量添加SO2,其添加量对主要香气物质总量影响如图2所示。
葡萄在栽种过程中容易产生病虫害,可通过定期施肥、中和酸性土壤、喷洒农药等方法来增强葡萄抗病能力。若发病,可用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进行喷洒。
人们发现二氧化硫可以完成上面所有的需求。在酵母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不过这个量比较少,还需要额外添加。这里添加的并不一定是二氧化硫气体,可以是它的其他化合物一各种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等。这些物质能够实现跟二氧化硫有类似的功能。部分国家葡萄酒中二氧化硫含量上限标准如下表。
(1ppm=1mg·kg-1,1ppm=1mg·L-1)
国家 干红 甜酒
澳洲 250ppm 350ppm
中国 250ppm 400ppm
国际葡萄栽培与酿酒组织 300ppm 450ppm
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限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7mg。“安全摄入限”的意思是,不超过这个含量的二氧化硫,即使长期食用,也不会带来可见的危害。
(1)在上述金属元素中,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有   。
(2)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宜用铁制容器,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SO2的作用是   。
(4)对于一个体重62.5kg的成年人,每天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量是   g。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SO2添加量在100mg·L-1时,高级醇总量最高
B.酯类总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
C.单萜总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D.氯化钠能代替二氧化硫添加到葡萄酒中
E.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发酵动力最好的酿酒酵母菌株是LA-FR
(6)红葡萄酒具有养颜,软化血管、抗癌等保健功能。红葡萄酒中含有花色苷,其化学式为C16H16O6,通过计算花色苷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元素。
(7)葡萄酒的酿制最终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所以可认为葡萄酒本身应该呈微弱的酸性,其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1.认真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酒精广泛用于日常的消毒。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是一种有机物,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酒精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但酒精具有易燃的特性,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使用不当,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上述信息中,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的是    ,酒精的化学性质的是    (各写一条)。
(2)上述信息中,属于酒精的用途的是    (任写一条)。
(3)写出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1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茶树适宜生长在pH为4.5~6.5的土壤中。茶叶有效成分主要含有的三类物质分别为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咖啡碱(化学式为C8H10N4O2)能使人体中枢神经产生兴奋,喝茶能提神解乏。茶多酚是茶叶所含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分,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
泡茶前一般要洗茶,可以唤醒茶叶的活性,冲泡时香气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散发,口感更加醇厚,另外茶叶在加工、储存过程中会有浮尘附着,洗茶,喝着更放心。
泡茶时水的温度不同,影响着茶水中茶多酚的浓度。温度过高,茶所具有的有益物质遭受破坏,温度过低,不能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其滋味淡薄。而且,不同种类的茶需要不同温度的水冲泡,才能达到茶的最佳保健效果。
以龙井茶(绿茶)为例进行研究,如图2为水温及浸泡时间对茶多酚溶解率的影响。
除了控制水温和浸泡时间外,多次浸泡也可提高茶多酚的溶解率。
(1)茶树适宜生长在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土壤。
(2)结合题中图1,把茶叶和茶水分离的操作是   。
(3)咖啡碱中含有   种元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结合图2为减少茶多酚流失,洗龙井茶时水的温度适宜在50℃左右
B.冲泡龙井茶时,水温、浸泡时间影响茶多酚的溶解率大小
C.生活中,各种茶都要用100℃的水冲泡
(5)保存茶叶时需要注意防潮,茶叶包装中常放入一小袋干燥剂,其成分为生石灰,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ⅢB 族的钪(Se)、钇(Y)以及铜系元素。这些元素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外形像泥土,而且又稀少,因而人们喜欢称它们为“稀土元素”。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若与其他元素结合,便可组成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用途广泛的新型材料,且性能会有较大提高,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稀土元素的镧(La)、铈(Ce)、镨(Pr)、钕(N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稀土元素的化合物还是生产特种玻璃和陶瓷的重要原料。如将三氧化二铈(Ce2O3)加入玻璃中,可制成低散射、高折射的光学玻璃,用于生产精密的光学器材。在铜铁、铸铁和合盒中加入少量稀土能大大改善性能;用稀土制作的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抗重金属中毒能力强的优点;稀土氧化物是重要的发光材料激光材料;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根系对养分吸收;稀土还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甚至还具有使某些作物增强抗病、抗寒、抗旱的能力。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中可得出,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    。
(2)镧元素的质子数是   ,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请标出Ce2O3中Ce元素的化合价    。
(4)CeO2是汽车尾气净化器中的关键催化剂,CeO2读作    。
(5)稀土及其化合物具有的用途有____(填字母)
A.制成低散射、高折射的光学玻璃
B.制作发光材料、激光材料
C.制作电缆
D.制作高选择性的催化剂
1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能调节被保鲜品周围和的含量,从而起到保鲜作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保鲜膜主要是聚乙烯保鲜膜,它是以石海中提炼出的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易降解,用从海藻中提取的海藻酸钠制成的保鲜膜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在可降解测试中,海藻酸钠保鲜膜20天后基本降解完毕,而聚乙烯保鲜膜基本没有变化
科研人员以环境下储藏的鲜切西瓜为样品,测试了海藻酸钠保鲜膜对西瓜品质的影响。研究其保鲜效果。其中,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和聚乙烯保鲜膜分别包裹的西瓜,储藏期间微生物生长的情况如图(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微生物数量越多);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西瓜每天减少的质量见表。
表西瓜每天减少的质量
测定时间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质量/g 3.5 2.7 3.1 2.4 2.5 1.5
目前,科研人员还在致力于海藻酸钠保鲜膜性能改进的研究,以推进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实际应用。
(原文作者王琦琦、康顺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   。
(2)海藻酸钠由钠、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   
②海藻酸钠保鲜膜比聚乙烯保鲜膜易降解。   
(4)表1中,“3.5”表示   。
(5)微生物的滋生是引起水果腐烂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图1数据可作为海藻酸钠保鲜膜的保鲜效果优于聚乙烯保鲜膜的证据之一,理由是   。
15.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煤被誉为“工业的粮食”、“黑色金子”。煤最大的用途是作为燃料,用于发电。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硫的氧化物,可以生产出优质硫酸。煤灰和煤渣可以用来制造水泥等建筑材料,在煤灰里甚至还可以提取出半导体材料——锗和镓。“煤氏三兄弟”是指无烟煤、烟煤、褐煤,它们的含碳量依次降低。无烟煤是一种很好的燃料,烧起来火力很强,发热量最高,烟尘很少,燃烧后灰渣也不多。
(1)根据“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硫的氧化物”,说明煤中除碳元素以外还含有   元素;
(2)“无烟煤、烟煤、褐煤”中含碳量最低的是   ;
(3)无烟煤作为一种很好的燃料,原因是   (任写一点)。
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冷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用于在沙漠化的地区保持土壤水分。当科研人员研究最新的冷凝方法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μm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科研人员在相对湿度为55%时,将水蒸气在硅材料表面冷凝,测得过氧化氢产生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水冷凝成不到10um大小的水滴后,最快30秒就会自发形成过氧化氢,浓度最高可达4ppm。该研究为异质界面的绿色化学、表面自清洁、安全有效的消毒措施等提供了新的方向。
过氧化氢具有高效、无毒、无残留等特性,是一种安全、环保型消毒剂。目前,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微滴产生的过氧化氢来进行清洁和消毒。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过氧化氢是安全、环保型消毒剂的原因是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冷凝可用于保持沙漠化地区的土壤水分。   。
②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
(4)过氧化氢常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分析图中实验数据可知:在相对湿度为55%时,将水蒸气在硅材料表面冷凝,过氧化氢产生量与温度的关系是   。
17.阅读下列科普知识,回答问题。
火柴是人们日常取火工具之一、17世纪人们发现了白磷,并发明了“摩擦火柴”(如图一),但白磷极易自燃,且有剧毒;1845年奥地利化学家施勒特尔发现了红磷(无毒),因红磷在240℃能转变成白磷继续燃烧,从而发明了“安全火柴”(如图二),只需将火柴头快速从火柴盒侧面划过,便可引燃火柴杆,且保存和使用比“摩擦火柴”更加方便和安全。
(1)红磷转化成白磷的过程属于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已知白磷的一个分子由4个磷原子构成的,则白磷的化学式为   。
(3)安全火柴刚刚划着时,燃烧比正常燃烧时更剧烈,是因为火柴头的物质摩擦产生的热量并反应生成了氧气,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4)从燃烧的角度,火柴梗属于“燃烧条件”中的   。
(5)用嘴吹灭燃着的火柴,其灭火原理是   。
18.【科普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硒(Se)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抗氧化、延缓机体衰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含硒丰富的食物有水产品、动物内脏、蘑菇、富硒大米、白菜心等。摄入硒过量可能会导致克山病的发生,而过高会引起中毒,导致腹泻、失明、脱发、甚至死亡。
人体中硒主要通过土壤—植物—机体食物链摄入。我国土壤中硒含量严重不均衡,因此国内对富硒食品进行了许多开发与研究。施用含硒肥料,可提高植物中硒的含量。食物中硒主要以硒酸钠(Na2SeO4)、亚硒酸钠(Na2SeO3)、植物活性硒形式存在。硒含量的检测可采取荧光光谱法,在相同条件下,将待测液荧光强度与标准曲线(图2)对比,即可快速获取结果。将10g某富硒大米、河虾样品分别制成1L待测液,进行5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见图3)。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富硒食品中“硒”指的是   (填“元素”或“单质”)。
(2)含硒较为丰富的食物有   (写出1种即可)。
(3)图3测定的数据中,第   次实验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每日摄入“硒”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②实验测定的富硒大米硒含量比河虾的高。   
③实验测定的河虾待测液中硒元素含量大约为3μg/L。   
1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谈到氨气(NH3),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它的刺激性气味,其实NH3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NH3与食品工业
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等粮油及其制品中.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氨气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毒素.该方法是利用NH3与食物中的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霉毒素反应,从而有效的降低黄曲霉的毒性.
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寻找氨气熏蒸法的最佳条件.将 50g 花生破碎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NH3,置于恒温箱进行熏蒸.图1是在相同熏蒸时间、NH3浓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条件下,熏蒸温度对降解某种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NH3与无机化工
近年来,CO2捕集与封存被认为是减少 CO2排放的有效途径. 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可作为吸收CO2的新型吸收剂.
图2为工业吸收CO2的装置示意图.实验研究表明,CO2的脱除率受到反应温度、氨水流量、氨水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低于40℃时,CO2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85%,大大减少了CO2的排放,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至此,你对NH3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呢?希望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还会对NH3有更全面的认识!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出NH3的物理性质   (答1条即可).
(2)氨气熏蒸法中,NH3与食物中水的结合过程属于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依据图1回答:
①当温度为40℃和45℃时,降解率分别为84.34%和84.35%,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   .
②在25℃~45℃的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
(4)喷雾塔中利用氨水吸收CO2.氨水以雾状喷洒的目的是   .
20.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
电动汽车:电池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几类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具有的能量。
氢内燃车:氢内燃车以氢气为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氢气可通过电解水等多种方式获得。据测算,1kg氢气完全燃烧可释放14.3×104k的热量,1kg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4.6×104k的热量。
乙醇汽车: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或发酵粮食收割后剩余的秸秆大量提取。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汽车采用化石燃料为能源,化石燃料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石油、   和天然气。
(2)依据图,镍氢电池优于锂电池的性能指标是   。
(3)氢能源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原因是   。
(4)依据测算数据可知,氢内燃车与汽油车相比的优势是   (写一条)。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依据图可知,提供相同能量时,铝空电池的体积最小
B.氢内燃车在行驶过程中是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C.农业大国盛产甘蔗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
D.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池,要及时用土进行掩埋处理
2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氟里昂是一类使用广泛的空调制冷剂,通过压缩与膨胀使之冷凝与蒸发,从而转移热量。其中,比较常用的型号有R22和R410A。相关信息如下:
制冷剂型号 成分的化学式 沸点/℃ 凝固点/℃ ODP GWP 安全性
R22 CHClF2 -40.8 -160 0.05 1810 不可燃
R410A CH2F2和C2HF5 -51.6 -155 0 2100 不可燃
注:其中ODP是臭氧层破坏潜能值,GWP是全球变暖潜能值。
R22成分的学名是二氟一氯甲烷,无色,气味弱,不爆炸。
R410A是由二氟甲烷和五氟乙烷按照1:1的质量比组成的近共沸混合制冷剂。它外观无色,不浑浊,易挥发。
通过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对1990~2017年关于R410A制冷剂的专利申请进行检索,各国的申请数量如图1;其制冷效果与R22对比如图2。
在紫外线照射下,含Cl元素的氟里昂会产生氯自由基,将臭氧(O3)催化转化变成氧气,从而破坏臭氧层。有些氟里昂会产生较大的温室效应,如R410A的GWP值是二氧化碳的1725倍。所以,优良的空调制冷剂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R22型号的制冷剂中含   种元素。
(2)R410A型号的制冷剂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文中介绍的R410A的物理性质有   (答一点即可)。
(4)R22被国际社会限定2020年淘汰,其原因是   。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相同条件下,R410A的制冷效果比R22要好
B.氟里昂制冷剂都会破坏臭氧层
C.未来选择制冷剂时,ODP值最好为0,GWP值应尽量小
D.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1990~2017)中,R410A专利申请量中国处于第三位
2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为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在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熔点-59℃,沸点11℃.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ClO2。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2%的ClO2和0.085%Na2CO3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ClO2的名称是   ,分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2)下列消毒剂中,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84消毒液(含NaClO)
B.双氧水
C.氯气
(3)ClO2的化学性质有   、   (写出两点即可)。
(4)下列有关ClO2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0℃时,ClO2为黄绿色气体
B.常温下,100g水中大约能溶解0.29gClO2
C.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lO2并置于冷暗处保存
(5)ClO2遇热水生成次氯酸(HClO)、氯气(双原子分子)和一种具有助燃性的气体单质。完成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ClO2+H2O HClO +   +   
23.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软水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蒸馏水、自然水中的雨水和雪水属软水。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当硬水中的钙和镁主要以碳酸氢盐形式(Ca(HCO3)2、Mg(HCO3)2)存在时,这些盐在水被煮沸时便会发生分解,变成碱式碳酸盐沉淀析出而除去。因此,这种硬水称为暂时硬水。如果硬水中的钙和镁主要以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的形式存在,当水煮沸时,这些盐不会沉淀,无法除去,这种硬水称为永久硬水。
(1)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样加入   进行验证。
(2)生活中可用食醋除水垢,主要利用食醋中的乙酸与水垢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乙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可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B硬水和软水一定属于混合物
C煮沸不能降低永久硬水的硬度
D锅炉用水应当经过软化处理
(4)2020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
24.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高亮提及”。所谓“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从概念上理解就是指一个组织一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的技术应用来达到平衡。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通过化学的催化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既适用于化工新材料,又适用于现在新能源锂电池等等。它是一个绿色、低碳并且是新能源的产业,所以我们也呼吁国家应该重视二氧化碳产业化和资源化的利用。
(1)“碳中和”中的“碳”通常指的是   ;
(2)为实现“碳中和”,请你列举一项有效措施   ;
(3)研究机构发明了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再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也有人说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还可以用作燃料,你认为这种做法能否有效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填“能”或“否")。
25.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氨主要来自于人工合成。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出氨。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左)所示。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6500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右)所示。1913年第一座合成氨工厂建立。如今全球合成氨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大约85%的氨用于生产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1)工业上可用   的方法获得合成氨的原料N2。
(2)甲烷和H2O高温下反应得到CO和原料气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科学家研究合成氨反应催化剂的目的是   。
(5)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   (填字母)。
a、200大气压、300℃
b、200大气压、500℃
c、400大气压、300℃
d、400大气压、500℃
2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甲。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溶液、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乙。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   (填“吸收”或“释放”)CO2。
(2)由图甲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补充一条你在生活中能为达到“碳中和”力所能及的事情: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由图乙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增强。   
②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
(4)对比图乙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   。
27.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陆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金属矿藏。
部分常见的金属矿石
矿石名称 赤铁矿 孔雀石 辉铜矿 铝土矿 白钨矿
图样
主要成分 Fe2O3 Cu2(OH)2CO3 Cu2S Al2O3 CaWO4
从矿石中制取金属单质的过程叫冶金,金属作为金属材料,其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和独特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冶炼的难易程度。例如铝是人们熟悉的金属,其蕴藏量居金属之首,应用广泛,但在1886年以前,它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目前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将铝土矿提纯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铝和氧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从1世纪起,铁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制得金属铁。
金属除了有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有各自的特性。例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汞是液体。
金属材料应用广泛。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揉成一团放入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需要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抛物面形状。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但矿物的储量有限,因此,对金属资源的保护变得迫在眉睫。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可知,工业上可以用   (填矿石名称)来冶炼金属钨。
(2)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886年以前铝的价格比黄金还高的原因是   。
(3)根据材料,写出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   。
(4)金属可以压成片,抽成丝,利用了金属的   性。
(5)根据材料可知,   合金可用来制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的天线。
(6)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防止金属腐蚀;②   ;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代用品。
28.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近期,我国科学工作者马延和团队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C6H10O5)n)的合成。“这也意味着,我们所需要的淀粉,今后可以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通过类似酿造啤酒的过程,在生产车间中制造出来。”马延和表示。
从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需11步反应,简单说来就是:首先把二氧化碳用无机催化制还原为甲醇(CH4O),再将甲醇转换为三碳,使用三碳合成为六碳,最后聚合成为淀粉。
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这一人工途径的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向设计自然、超越自然目标的实现迈进一大步。为创建新功能的生物系统提供了新科学基础。有网友评论:“终于实现了喝西北风的愿望”。
(1)二氧化碳制甲醇(CH4O)的原理是CO2
+H2 CH4O +H2O
①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反应过程中,CO2与H2按照分子数1︰   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2)在制造淀粉的过程中使用了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   和   不变。
(3)该研究成果将来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填字母)
A.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
C.可以节约耕地资源
29.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碳中和”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成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香然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4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
(2)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会产生CO2的是____(填字母)。
A.天然气 B.氢气 C.肼(NH4) D.煤
(3)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将MgO与C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锂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地较软,密度比所有的油都小,故应存放于液态石蜡中。锂能与稀硫酸迅速反应生成硫酸锂(Li2SO3)和氢气,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并且放出热量,1800年,人类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后来陆续发明了干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是21世纪才研制开发的优质能源,是很有前途的动力电池。当前手机中广泛使用的电池主要是高能锂电池。用锂电池发电来开动汽车,行车费只有普通汽油发动机车的 。锂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不论生产,使用和报废都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
(1)贮存金属锂时,用液态石蜡包裹的作用是   。
(2)请画出锂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3)依据短文内容判新:锂着火了   (选填“能”或“不能”)用水来灭火;上述金属中Li的金属活动性   (选填“>”或“<”)Hg。
(4)手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广泛使用锂电池的优点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A
【解析】【解答】(1)俄罗斯科学家发现的第119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1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19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119,由题干信息可知,119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第119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故答案为:B。
(2)由题干信息可知:最后一种元素是位于第七周期的第118号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第119号元素为第八周期的第一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与之化学性质相似的为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一个电子。
A、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一个电子,正确;
B、S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2个电子,不正确;
C、Cl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到1个电子,不正确;
D、Ar是稀有气体元素,具备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不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分析;
(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分析。
2.【答案】(1)氯气颜色为黄绿色或密度比空气大或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2)H2O+Cl2=HCl +HClO
(3)A;B;C
【解析】【解答】(1)氯气的颜色、气味、密度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氯气的物理性质。故氯气的物理性质有氯气颜色为黄绿色或密度比空气大或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2)根据“氧气也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其原理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HCl)”,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l2=HCl +HClO 。
(3)A、氯气泄漏可向上风口高处逃生 能减少氯气的吸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说法正确;
B、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HCl)”可知,氯气泄漏可向空中喷水缓解氯气污染空气,说法正确;
C、 根据“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漂白液和漂白粉,这些产品在保存过程中,要注意密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可知,漂白液和漂白粉应避光密封储存 ,说法正确;
D、根据“氯气可以制备多种农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漂白液和漂白粉,这些产品在保存过程中,要注意密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因为次氯酸盐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产生次氯酸”可知,漂白液和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盐,不是次氯酸,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ABC。
【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分析;
(2)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分析;
(3)根据材料中所给氯气的性质分析。
3.【答案】(1)混合物
(2)Cu
(3)禁止燃放烟花爆炸(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含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2)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燃放烟花时看到绿色光芒是因为添加了含铜元素的化合物;
(3)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燃放后及时清扫洒水、使用环保型烟花等。
【分析】(1)根据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进行分析;
(2)根据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进行分析;
(3)根据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
4.【答案】(1)铁
(2)酸性
(3)
(4)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果醋发酵过程中糖度在降低,酒精度在增加(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葡萄中富含钙、铁、氢、氧等人体必需元素,铁属于微量元素;
(2)玫瑰香葡萄原汁的pH为3.40~3.60,pH<7,溶液显酸性;
(3)酒精(C2H5OH)和氧气反应会得到水和葡萄果醋(CH3CO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图像可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果醋发酵过程中糖度在降低,酒精度在增加。
【分析】(1)根据钙、铁、氢、氧等人体必需元素,铁属于微量元素分析;
(2)根据pH<7溶液显酸性分析;
(3)根据酒精和氧气反应会得到水和葡萄果醋分析;
(4)根据图像中葡萄果醋发酵过程中糖度和酒精度的变化分析。
5.【答案】(1)雾霾及其他污染物
(2)吸附
(3)C
(4)HEPA过滤网
(5)BCD
【解析】【解答】(1)由题干的信息可知,空气净化器主要去除的污染物有雾霾及其他污染物,它通过吸附、分解或转化空气中的污染物来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故填:雾霾及其他污染物;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活性炭过滤网能去除污染物,故填:吸附;
(3)HEPA过滤网通常是由无规则排布的化学合成纤维制成,PP和PET是塑料制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C;
(4)依据图1、图2判断,净化效果较好的过滤网为HEPA过滤网,故填:HEPA过滤网;
(5)A、由图示可知,空气净化器并不能完全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说法不正确;
B、活性炭过滤网净化空气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说法正确;
C、根据图1可以看出,使用HEPA过滤网的实验中,PM2.5颗粒物浓度下降较快,说法正确;
D、HEPA过滤网采用多层折叠的目的是增大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过滤效果,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1)根据题干的信息可知,空气净化器主要去除的污染物有雾霾及其他污染物,进行分析。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塑料制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4)根据图1、图2判断,净化效果较好的过滤网的种类,进行分析。
(5)根据题目给出的资料,进行分析。
6.【答案】(1)质子数
(2)
(3)2
(4)氧元素
(5)、
(6)
【解析】【解答】(1)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依据表格数据可知,氘、氚均有1个质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故填: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碱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则氢氧化钾属于碱,故填: KOH;
(3)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则;
(4)甲烷和水反应过程中碳元素从-4价变为+2价,氢元素从+ 1价变为价,氧元素化合价不变,一氧化碳和水反应过程中,碳元素从+2价变为+4价,氢元素从+1价变为价,氧元素化合价不变;故填:氧元素;
(5) 燃料电池工作时溶液中 所含的离子是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填:;
(6)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1)根据元素定义分析;
(2)根据碱的定义分析;
(3)根据化学方程式物质质量关系计算;
(4)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
(5)根据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7.【答案】(1)过滤效率为95%
(2)医用
(3)A
(4)在20L/min的抽气流量时,N95口罩对细菌过滤的效率比一次性口罩好
(5)BC
【解析】【解答】(1)根据题中信息,“95”指的是过滤效率为95%;(2)根据2019年我国口罩产值构成图可知,2019年我国产值最大的是医用口罩;(3)新冠疫情期间出行戴的口罩,不宜选择的一种是普通医用口罩,原因是普通医用口罩可用于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对于病毒的阻隔能力较差;(4)根据表格信息,在20L/min的抽气流量时,N95口罩对细菌过滤的效率比一次性口罩好;(5)A、根据题中图示,测试时,抽气流量越大,口罩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越低,选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中图示,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测试用的N95品牌口罩过滤效率在95%以上,选项符合题意;
C、从图中可知,抽气流量相同条件下,N95口罩对颗粒物过滤效率好于一次性医用口罩,选项符合题意。故说法正确的是:BC。
【分析】(1)根据 口罩标识中数字代表过滤效率 分析;
(2)根据 2019年我国产值最大的是 医用口罩分析;
(3)根据 普通医用口罩 的作用分析;
(4)根据 在20L/min的抽气流量时,N95口罩对细菌过滤的效率比一次性口罩好 分析;
(5)根据测试流量与颗粒物过滤效率分析。
8.【答案】(1)四
(2)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3)ABCD
(4)0.6
(5)ABD
【解析】【解答】(1)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由钙、磷、氧、氢四种元素组成,故填:四;(2)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故填:佝偻病和发育不良;(3)由短文的信息可知,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来源,牛奶、酸奶、豆腐、虾皮可为人体补钙;故填:ABCD;(4)按说明服用每天可为人体补钙的质量为:1.5g× ×100%=0.6g;故填:0.6(5)A.人体中的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说法正确;
B.未成年人生长发育迅速需要摄入更多的钙,说法正确;
C.日常补钙不能大量服用补钙药品,应该适量,说法不正确;
D.加强户外运动有利于为人体补钙,说法正确;
故填:ABD。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2)根据钙元素的生理功能分析
(3)根据钙元素的食物来源分析
(4)说明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5)根据微量元素的作用分析
9.【答案】(1)原味
(2)不能
(3)40%
(4)A;D
(5)A;B;C
【解析】【解答】(1)读题中的信息可知原味牛奶中含蛋白质高,故填原味。
(2)巴氏杀菌是将原料加热至68-70℃,并保持此温度30min以后急速冷却到4-5℃,而有些细菌耐高温,故不能杀死所有细菌,故填不能。
(3)质量分数 ,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4)A、根据题意巴氏杀菌是一种既能达到消毒目的又不损害食品品质的方法,A对,正确;
B、酸奶主要提供蛋白质,不能代替主食,B错,不正确;
C、酸奶是一种酸甜口味的牛奶饮品,是以牛奶为原料,可以用生牛、羊乳或乳粉,C错,不正确;
D、酸奶的浓稠度与营养没有直接关系。根据制作方式不同,酸奶分为凝固型和搅拌型,实际上,口感好的凝固型酸奶营养并不比搅拌型酸奶好,D对,正确。
故答案为:AD;
(5)A、仔细看营养标签,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酸奶,A对,正确;
B、根据个人口味购买,不盲目跟从,B对,正确;
C、酸奶的保质期很短,需看清,C对,正确。
故答案为:ABC。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原味牛奶中含蛋白质高,进行分析。
(2)根据巴氏杀菌是将原料加热至68-70℃,但是有些细菌耐高温,进行分析。
(3)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
(4)根据题意,结合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5)根据给出的资料,进行分析。
10.【答案】(1)Fe、Zn
(2)
(3)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
(4)0.04375
(5)A;C;E
(6)碳
(7)
【解析】【解答】(1)K、Ca、Na、Mg属于常量元素,Fe、Zn属于微量元素;
(2)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葡萄酒酿制中还会适量添加SO2;
(4)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限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7mg,故对于一个体重62.5kg的成年人,每天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量是:0.7mg/kg×62.5kg=43.75mg=0.04375g;
(5)A、由图2可知,SO2添加量在100mg·L-1时,高级醇总量最高,正确;
B、由图2可知,酯类总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大而减少,不正确;
C、由图2可知,单萜总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正确;
D、氯化钠中不含硫元素,不能代替二氧化硫添加到葡萄酒中,不正确;
E、在其他条件相同时,LA-FR中发酵汁残糖量较少,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发酵动力最好的酿酒酵母菌株是LA-FR,正确。
故答案为:ACE;
(6)花色苷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6:(16×6)=12:1:6,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7)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
(2)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分析
(4)根据图2的数据进行分析
(6)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7)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
11.【答案】(1)易挥发;可燃性
(2)日常消毒、作燃料
(3)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解析】【解答】(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
化学性质为可燃性。
(2)根据题意,“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乙醇作消毒”,酒精的用途有做消毒剂、做燃料。
(3) 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文字表达式为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分析】(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腐蚀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2)根据题意找出酒精的用途。
(3) 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2.【答案】(1)酸性
(2)过滤
(3)4
(4)A;B
(5)
【解析】【解答】(1) 茶树适宜生长在pH为4.5~6.5的土壤中 ,即酸性土壤。
(2) 把茶叶和茶水分离的操作是过滤。
(3) 咖啡碱中含有碳、氢、氮、氧四种元素。
(4) 结合图2可知,为减少茶多酚流失,洗龙井茶时水的温度适宜在50℃左右 ,A正确; 冲泡龙井茶时,水温、浸泡时间影响茶多酚的溶解率大小 ,B正确; 不同种类的茶需要不同温度的水冲泡, 不是各种茶都要用100℃的水冲泡 ,C错误。
(5)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pH小于7呈酸性分析;
(2)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3)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4)根据图示中所给信息分析;
(5)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分析。
13.【答案】(1)较为活泼
(2)57;144.2
(3)+3
(4)二氧化铈
(5)A;B;D
【解析】【解答】(1)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
(2)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镧元素的质子数是57,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4.2;
(3)Ce2O3中Ce元素的化合价,x=+3,标出Ce2O3中Ce元素的化合价;
(4)CeO2读作二氧化铈;
(5)A、稀土元素的化合物还是生产特种玻璃和陶瓷的重要原料。如将三氧化二铈(Ce2O3)加入玻璃中,可制成低散射、高折射的光学玻璃,用于生产精密的光学器材。答案正确;
B、稀土氧化物是重要的发光材料激光材料。答案正确;
C、稀土及其化合物不能制作电缆。答案错误;
D、用稀土制作的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抗重金属中毒能力强的优点。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1)根据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分析;
(2)根据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4)根据CeO2读作二氧化铈分析;
(5)根据稀土元素的化合物还是生产特种玻璃和陶瓷的重要原料。如将三氧化二铈(Ce2O3)加入玻璃中,可制成低散射、高折射的光学玻璃,用于生产精密的光学器材。用稀土制作的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抗重金属中毒能力强的优点;稀土氧化物是重要的发光材料激光材料分析。
14.【答案】(1)1:2
(2)钠/Na
(3)对;对
(4)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 100g 西瓜第1天减少的质量
(5)相同条件下,储藏期间,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西瓜比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的西瓜微生物数量少
【解析】【解答】(1)C2H4中C、H原子的个数比=2:4=1:2。
(2)海藻酸钠由钠、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钠,元素符号为Na。
(3)根据给出的资料,① 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对
② 海藻酸钠保鲜膜比聚乙烯保鲜膜易降解。对
(4)表1中,“3.5”表示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 100g 西瓜第1天减少的质量。
(5)微生物的滋生是引起水果腐烂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图1数据可作为海藻酸钠保鲜膜的保鲜效果优于聚乙烯保鲜膜的证据之一,理由是相同条件下,储藏期间,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西瓜比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的西瓜微生物数量少。
【分析】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元素角码之比。
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确定元素的种类。
15.【答案】(1)硫/ S
(2)褐煤
(3)烧起来火力很强/发热量最高/烟尘很少/燃烧后灰渣也不多
【解析】【解答】(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硫的氧化物”,说明煤中除碳元素以外还含有硫元素,故答案为:硫/ S;
(2)无烟煤、烟煤、褐煤,它们的含碳量依次降低,则“无烟煤、烟煤、褐煤”中含碳量最低的是褐煤,故答案为:褐煤;
(3)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无烟煤是一种很好的燃料,烧起来火力很强,发热量最高,烟尘很少,燃烧后灰渣也不多,则无烟煤作为一种很好的燃料,原因是烧起来火力很强/发热量最高/烟尘很少/燃烧后灰渣也不多,故答案为:烧起来火力很强/发热量最高/烟尘很少/燃烧后灰渣也不多。
【分析】(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无烟煤、烟煤、褐煤的含碳量依次降低;
(3)无烟煤是一种很好的燃料,烧起来火力很强,发热量最高,烟尘很少,燃烧后灰渣也不多。
16.【答案】(1)纯净物
(2)过氧化氢易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无毒、无残留
(3)对;错
(4)
(5)在研究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过氧化氢的产生量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2)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具有无毒、无残留等特性,故是一种安全、环保型消毒剂;
(3)①冷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用于在沙漠化的地区保持土壤水分,故填:对;
②由题干信息可知,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说明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填:错;
(4)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由图可知,在相对湿度为55%时,将水蒸气在硅材料表面冷凝,过氧化氢产生量与温度的关系是:在研究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过氧化氢的产生量先增大后减小。
【分析】(1)根据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易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3)根据冷凝可保持土壤水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
(4)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5)根据图示中所给数据分析。
17.【答案】(1)化学
(2)P4
(3)
(4)可燃物
(5)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解析】【解答】(1)红磷转化为白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化学;
(2) 白磷的一个分子由4个磷原子构成的,则白磷的化学式为 P4,故答案为:P4;
(3)由图二可得,发生反应时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4) 火柴梗属于“燃烧条件”中的 可燃物,故答案为:可燃物;
(5) 用嘴吹灭燃着的火柴,其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故答案为: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
【分析】(1)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
(2)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进行分析;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5)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18.【答案】(1)元素
(2)水产品、动物内脏、蘑菇、富硒大米、白菜心等(合理即可)
(3)四
(4)错;对;对
【解析】【解答】(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富硒食品中“硒”指的是元素;
(2)含硒较为丰富的食物有水产品、动物内脏、蘑菇、富硒大米、白菜心等;
(3)图3测定的数据中,第4次实验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4)①每日摄入“硒”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说法不正确,因为摄入硒过量可能会导致克山病的发生,而过高会引起中毒,导致腹泻、失明、脱发、甚至死亡,摄入过多会影响人体健康;
②实验测定的富硒大米硒含量比河虾的高,说法正确;
③实验测定的河虾待测液中硒元素含量大约为3μg/L,说法正确。
【分析】(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
(2)(3)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
(4)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
19.【答案】(1)有刺激性气味
(2)化学变化
(3)40℃;增大
(4)增大氨水与CO2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吸收
【解析】【解答】(1)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氨气是刺激性气味气体,故填:有刺激性气味。(2)NH3与食物中水的结合生成氨水,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3)当温度为40℃和45℃时,降解率分别为84.34%和84.35%,考虑到经济性原则,温度高耗能高,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40℃,故填:40℃。(4)由图可知,在25℃~45℃的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逐渐增大,故填:增大。(5)喷雾塔中利用氨水吸收CO2.氨水以雾状喷洒的目的增大氨水与CO2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吸收,故填:增大氨水与CO2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吸收。
【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分析
(2)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分析
(3)根据图像进行分析
(4)根据增加接触面积能够促进反应分析
20.【答案】(1)不可再生;煤
(2)循环寿命
(3)燃烧后只生成水,不污染环境
(4)相同质量燃料下,氢内燃车可行驶得更远
(5)A;B;C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遗骸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和天然气;
故答案为:不可再生;煤;
(2)从几类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图示可知镍氢电池优于锂电池的性能指标是循环寿命;
故答案为:循环寿命;
(3)氢能源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是因为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
故答案为: 燃烧后只生成水,不污染环境 ;
(4) 据测算,1kg氢气完全燃烧可释放14.3×104k的热量,1kg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4.6×104k的热量。 相同质量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汽油多,氢内燃车可行驶得更远;
故答案为: 相同质量燃料下,氢内燃车可行驶得更远 ;
(5)A、根据图可知,铝空电池能量密度最大,因此提供相同能量时,铝空电池的体积最小,故A正确;
B、氢内燃车在行驶过程中,化学能首先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C、乙醇可通过发酵甘蔗、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提取,是可再生能源, 因此盛产甘蔗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故C正确;
D、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池要回收利用,不能用土进行掩埋处理,以防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C。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形成的原因,化石燃料包含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题干信息及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5)A、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乙醇的来源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电动车电池掩埋会造成环境污染进行分析解答。
21.【答案】(1)4
(2)混合物
(3)无色、易挥发、沸点为-51.6℃、凝固点为-155℃(答出其中的一点即可)
(4)R22含氯元素,在紫外线照射下,含Cl元素的氟里昂会产生氯自由基,将臭氧(O3)催化转化变成氧气,从而破坏臭氧层
(5)B
【解析】【解答】(1)R22型制冷剂由C、H、Cl、F 4种元素组成。(2)R410A制冷剂由CH2F2和C2HF5两种物质组成,因此属于混合物。(3)由题目信息可知:R410A制冷剂外观无色,不浑浊,易挥发,沸点为-51.6℃、凝固点为-155℃。(4)在紫外线照射下,含Cl元素的氟里昂会产生氯自由基,将臭氧(O3)催化转化变成氧气,从而破坏臭氧层,而R22型制冷剂中含有Cl元素,ODP值为0.05,会破坏臭氧层,因此需要淘汰选择更合适的制冷剂。(5)A、根据图2单位容积制冷量与蒸发温度的关系可得出,相同的蒸发温度时,R410A的制冷效果比R22要好,选项正确。
B、在紫外线照射下,含Cl元素的氟里昂会产生氯自由基,将臭氧(O3)催化转化变成氧气,从而破坏臭氧层,有些氟里昂会产生较大的温室效应,因此选项错误。
C、ODP是臭氧层破坏潜能值,GWP是全球变暖潜能值,当潜能值越小,说明其性能越好,所以未来制冷剂的选择ODP值最好为0,GWP值应尽量小,选项正确。
D、根据图1可知,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1990~2017)中,R410A专利申请量中国数量为57,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处于第三位,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正确获取题中的信息是解题关键。
22.【答案】(1)二氧化氯;+4价
(2)B
(3)受热或见光易分解;强氧化性或腐蚀性
(4)B;C
(5)Cl2;O2
【解析】【解答】(1)根据“先读后写”,ClO2的名称是: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中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x=+4;
(2)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由Na、Cl、O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含氯消毒剂,不符合题意;
B、双氧水是由H、O元素组成,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符合题意;
C、氯气由氯元素组成,属于含氯消毒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强氧化性、腐蚀性,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4)A、通常情况下,二氧化氯的沸点为11℃,故0℃时,二氧化氯为液体,不符合题意;
B、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ClO2。故常温下,100g水中大约能溶解0.29gClO2,符合题意;
C、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lO2并置于冷暗处保存,符合题意;
(5)ClO2遇热水生成次氯酸(HClO)、氯气(双原子分子)和一种具有助燃性的气体单质。具有助燃性的气体单质是氧气,故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2)根据物质含有的元素进行分析
(3)根据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分析
(4)根据二氧化氯的性质分析
23.【答案】(1)肥皂水
(2)
(3)B
(4)A;淘米水浇花
【解析】【解答】(1)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样加入肥皂水进行验证,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
(2)食醋中的乙酸与水垢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乙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A、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减少水污染,保护环境,不正确;
B、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由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软水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可能是混合物,也可能是纯净物,如蒸馏水是软水,属于纯净物,正确;
C、如果硬水中的钙和镁主要以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的形式存在,当水煮沸时,这些盐不会沉淀,无法除去,这种硬水称为永久硬水,不正确;
D、锅炉用水硬度高了非常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可能发生爆炸,不正确。
故答案为:B;
(4)A、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正确;
B、该图标是“禁止烟火”爆炸,不正确;
C、该图标是塑料用品循环利用的标志,不正确;
D、该图标是“禁止放易燃物”的标志,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生活中,节约用水,可通过“一水多用”的方法,如淘米水浇花,洗衣粉水冲厕所等。
【分析】(1)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若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2)根据乙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乙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蒸馏水属于软水。
(4)根据图标的含义,进行分析。
24.【答案】(1)二氧化碳或CO2
(2)植树造林等
(3);能
【解析】【解答】(1)通过“碳中和从概念上理解就是指一个组织一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可知,“碳”通常指的是二氧化碳。
(2)实现“碳中和”可以通过二氧化碳去除的技术应用来达到平衡。比如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植树造林。
(3)二氧化碳和氢气是反应物,甲醇和水是生成物,所以化学方程式为。转化成的甲醇用作燃料,虽然燃烧放出二氧化碳,但也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所以这种做法能有效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分析】(1)根据“碳”通常指的是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分析。
(3)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25.【答案】(1)分离液态空气
(2)
(3)混合物
(4)提高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
(5)c
【解析】【解答】(1)由于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达到78%,所以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合成氨的原料N2,故填:分离液态空气。(2)甲烷和H2O高温下能反应得到CO和原料气H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3)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混合物,因为从流程图中可知,经冷却后除了得到液态氨外还得到氮气和氢气,故填:混合物;(4)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科学家研究合成氨反应催化剂的目的是提高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故填:提高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5)根据图像可知,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400大气压、300℃,故填:c。
【分析】本题要充分利用流程图提供的信息和压强、温度与合成氨含量的图像进行解答。例:根据流程图可知从合成塔出来的有液态氨、氢气、氮气可知出来的是(  )混合物。从右图可知相同压强下温度低的合成氨的含量高,且压强越大产生的合成氨含量越高。
26.【答案】(1)释放
(2)碳替代;骑自行车上学
(3)错误;正确
(4)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含碳元素,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
(2)由图甲可知,碳替代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是 47%,所占比例最大;在生活中能为达到碳中和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骑自行车上学,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3)①由图乙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三种物质对二氧化碳的脱除率都在降低,故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减弱,故说法错误;
②节约用电,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则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实现碳中和,故说法正确。
(4)对比图乙中三条曲线,当烟气流速相同时,氨基乙酸钾对二氧化碳的脱除率最高,一乙醇胺次之,二乙醇胺对二氧化碳的脱除率最小,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燃烧释放能量分析。
(2)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分析。
(3)根据减少二氧化碳的措施分析。
(4)根据图像分析。
27.【答案】(1)白钨矿
(2)冶炼成本太高
(3)2Al2O3 4Al+3O2↑
(4)延展
(5)钛镍形状记忆
(6)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解析】【解答】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相关知识分析解答。(1)由材料信息可知,白钨矿中含有钨元素,所以可用来冶炼金属钨;(2)在1886年以前,铝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3)在熔融状态下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4Al+3O2↑;(4)金属具有延展性,所以可压成片,抽成丝;(5)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揉成一团放入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需要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抛物面形状;(6)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的锈蚀,由于金属锈蚀而浪费的金属约占三分之一,要想方设法防止金属生锈;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原料、节省能源,是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否则既浪费了资源,又损害了国家利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减少了金属的使用等。
【分析】学会从提供的材料中提取信息。
(1)学会从提供的材料中提取信息,通过信息可知,工业上用白钨矿炼钨;
(2)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冶炼成本太高;
(3)氧化铝在通电条件下生成铝和氧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书写即可;
(4)延展性;
(5)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用来制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的天线;
(6)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28.【答案】(1)化学;3
(2)质量;化学性质(两答案可互换)
(3)A;B;C
【解析】【解答】(1)① 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
② 由二氧化碳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CO2 +3H2 CH4O +H2O可知,CO2与H2按照分子数1:3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故填:3;
(2)由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两不变”可知,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填:质量;化学性质(两答案可互换);
(3)A、该成果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选项说法正确;
B、该成果最终可生成淀粉,可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选项说法正确;
C、该成果可以节约粮食,可以节约耕地资源,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BC。
【分析】(1)① 根据化学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
② 根据二氧化碳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
(2)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
(3)根据题目给出的资料,进行分析。
29.【答案】(1)石油
(2)A;D
(3)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煤的主要成分是碳,都含碳元素,燃烧时能产生CO2,氢气、肼均不含碳元素,故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
故选:AD;
(3)氧化镁与CO2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进行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3)根据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进行分析。
30.【答案】(1)隔绝金属锂与水
(2)
(3)不能;>
(4)对环境污染不大
【解析】【解答】(1)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锂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而变质。所以,贮存金属锂时,用液态石蜡包裹。
(2)锂原子质子数=3,核外有3个电子,分两层排布,锂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锂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所以锂着火了不能用水来灭火;锂能与稀硫酸迅速反应生成硫酸锂(Li2SO3)和氢气说明Li>H,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g<H,所以,Li>Hg。
(4)用锂电池发电来开动汽车,行车费只有普通汽油发动机车的 13 。锂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不论生产,使用和报废都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所以,手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广泛使用锂电池。
【分析】(1)金属锂与水发生反应;
(2)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画图;
(3)根据题干信息中的信息分析;
(4)锂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