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6 保护土壤(分层训练)【基础达标+巩固提升】1.2023 年 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口号是“减塑捡塑”,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 )A.对土壤的污染 B.对空气的污染C.对食物的污染 D.对水体的污染【答案】A【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解答】由于塑料制品大都是用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产的,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会改变土地的酸碱度,严重污染土壤,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业减产,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土壤的染污,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B.在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C.在干旱地区喷灌或滴灌D.在适宜的耕地上玉米与大豆套种【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各种化肥农药的滥用会造成土壤污染 。【解答】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保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B、滥用化肥,导致土壤成分发生改变,污染土壤。C:在干旱地区喷灌或滴灌,是农业节约用水的方法,发挥水的最大效能,合理。D:在适宜的耕地上玉米与大豆套种 ,充分利用土壤,合理的措施。故选B。3.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下列不会导致土壤板结的是( )A.施有机肥 B.长期单一的偏施化肥C.暴雨造成水土流失 D.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答案】A【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化肥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解答】A:施有机肥,不会导致土壤板结。B:长期单一的偏施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C:暴雨造成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板结。D: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会导致土壤板结。故选A。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C.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实用方便D.厨余垃圾用塑料袋包装后,再填埋【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也就可没有人们赖以生存的衣、食等基本原料。“民以食为天,农以土为本”道出了土壤对国民经济的重大作用。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人类对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土壤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解答】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给土壤带来污染;故A错误;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能够减少土壤中的垃圾量,能大幅度降低垃圾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故B正确;C、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有毒的物质,会破坏土壤;故C错误;D、厨余垃圾可以被分解作为有机肥使用,而使用塑料袋包装后则很难被分解,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故D错误;故答案为:B。5.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资源非常丰富,人类可以随便利用B.地球表面主要是海洋,土壤资源并不丰富C.为了提高土壤利用率,可以进行毁林开荒D.陆地面积仅占地球总面积的29%,所以土壤资源的不足可以由海洋代替【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A、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生存与发展对它的依赖是必然的,我们必须保护好土壤,A错误;B、地球表面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29%,土壤资源并不丰富,B正确;C、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并不属于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C错误;D、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生存与发展对它的依赖是必然的,D错误。故选:B。【解答】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6.我们身边有很多需要保护的资源,如水资源、土壤资源等。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不要使用含磷洗衣粉,减少水体污染B.减少塑料袋使用,减少白色污染C.尽量绿色出行,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D.禁止使用化肥,防止土壤板结【答案】D【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保护土壤资源: 在措施上,主要抓好四个方面:改良土壤,重点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良酸化、盐渍化等障碍土壤,改进栽培方式。 培肥地力,重点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贫瘠土壤肥力,提高耕地基础地力。 保水保肥,重点是推广深松深耕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实行节水节肥。保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 2、水循环利用,淘米水冲厕所。 3、用洗菜水浇花。 4、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5、车主洗车最好是自己洗,用一桶水洗一辆车。 6、洗完手摇扭紧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 7、不要乱玩水,要节约。【解答】A. 不要使用含磷洗衣粉,减少水体污染,A正确;B. 减少塑料袋使用,减少白色污染,B正确;C. 尽量绿色出行,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C正确;D. 减少使用化肥,防止土壤板结,化肥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D错误;故答案为:D7.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是重要的资源。 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中有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B.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C.稻草还田能够增加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D.土壤资源是有限的,其最大威胁在于过度开发和土壤污染【答案】C【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①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②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解答】A.土壤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它们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的遗体遗物中含有有机物,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稻草还田的有机物必须经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D.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过度开发导致土壤贫瘠,土壤污染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影响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8.科学在人类生活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说法或应用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C.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D.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答案】C【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 肥料是指能供给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生产资料。一般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生物性肥料。化肥的过多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解答】A. 虽然化肥有助于植物生长,但是长期使用化肥往往会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所以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不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A错误;B. 大量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危害,所以不能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B错误;C. 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正确;D. 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但不能填埋处理,因为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土壤或水资源,D错误;故答案为:C.9.下列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土壤污染严重是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的②污染物一旦进人土壤后很难除去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严重,而城郊、工矿区周围土壤污染相对较轻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解答】土壤污染主要是人类行为导致,故①错;土壤位于地表以下,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清除,故②对;土壤污染会危害人类的健康,故③错。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严重,尤其是城郊、工矿区,排放的污染物较多,周围土壤污染较重,故④对。故选B。10.某些加油站出售含铅汽油,使用这些汽油会造成铅污染。如图是温州市104国道某路段周边土壤样品的铅含量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你认为下列观点或建议不正确的是( )A.该路段周边土壤已明显受到铅污染B.该路段周边土壤距国道越近,铅污染越严重C.该路段两侧已受铅污染的土壤不宜种植农作物D.要大力推广使用无铅汽油【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题干的有效信息加工分析能力。【解答】 根据信息图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此地含铅量已经超过土壤铅含量的上限,因此已经明显受到污染,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含铅量过高,植物会吸收,导致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并且会进一步影响人类的生命,因此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含铅过高对土壤污染比较严重,不利于植物生长,且能够对人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大力推广无铅汽油,D正确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可以发现在距离国道100米的时候含铅量最高,并不是距离国道越近铅污染越重。故答案为:B11.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的降解时间,而且将大量垃圾埋入土壤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最大的弊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垃圾在土壤中降解,细菌等微生物的功能是 。(2)“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端是对环境造成 ,其原因是 。(3)世界上较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将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统统分开后再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你认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 【答案】(1)分解有机物(2)白色污染;塑料等人工合成材料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3)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土壤中的微生物、小动物等对土壤中的其他物质起分解作用,一些动植物的尸体和残枝败叶等能快速地被土壤中的生物分解,而像塑料等人工合成的材料,能在土壤中长期存在,破坏土壤结构,导致白色污染,从而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是能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保护土壤、节约资源等。【解答】(1)在土壤中起降解作用的细菌等微生物营腐生生活,能够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2)塑料袋是难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的物质,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因而用"垃圾袋装化"造成了白色污染。(3)将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做到垃圾的回收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故题中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故答案为:(1)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2)白色污染;塑料等人工合成材料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3)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12.今年,为保护耕地,我区及周边不少地区出现“退林还耕”,尤其不建议在适合耕种的壤土类土壤上继续种植树木、草皮和花卉等,以下对此类土壤描述正确的是 。①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空气、水、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②通气性好、透水性差;③通气性好、透水性强;④保水保肥能力差;⑤土壤黏性适度;为保护耕地土壤资源,你认为还可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任写一种)【答案】①③⑤;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或宣传耕地土壤环境保护或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或注重农业废弃物回收(合理即可)【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解答】 ①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空气、水、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②通气性好、透水性差,农作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③通气性好、透水性强,农作物可以获得足够的水分和空气,适宜农作物的生长;④保水保肥能力差,这类土壤的肥力不足,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⑤土壤黏性适度,有助于农作物根的生长;土壤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所以在耕种的时候要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避免对土壤的污染和破坏,同时还要多宣传土壤保护的意识;也可以更新新的耕种方式等等来保护土壤资源;故答案为:①③⑤;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或宣传耕地土壤环境保护或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或注重农业废弃物回收(合理即可)。13.2021年乐清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1)植物吸收土壤中无机盐的器官是 。(2)乐乐把一定质量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经称量后发现土壤质量变小,这说明土壤中存在 。(3)下列做法有助于减少耕地污染,保护土壤资源的是A.使用工业废水灌溉土地 B.用大量化肥提高产量C.“秸秆还田”综合治理 D.农业废弃膜埋入土壤【答案】(1)根(2)有机物(3)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1)成熟区,也称根毛区,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根据土壤的成分分析解答。(3) 从土壤保护方面分析。【解答】(1)植物吸收土壤中无机盐的器官是根。(2)有机物具有可燃性。通过将干燥土壤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土壤中的有机物燃烧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得燃烧后土壤的质量减少,这说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3) A:使用工业废水灌溉土地,会污染土地,不利于保护土壤。B:用大量化肥提高产量,不利于保护土壤。C:“秸秆还田”综合治理,有利于保护土壤。D:农业废弃膜埋入土壤,不利于保护土壤。故选C。14.“毒大米”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散范围广、隐蔽性强、难清理,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类超强金属吸收能力的植物(又叫超富集植物),对土壤进行“排毒”。(1)双子叶的超富集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 (填“韧皮部”“木质部”或“形成层”),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2)一种叫做重雪球的植物,富集金属镍的能力很强。通过改良植株增强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对500千克的重雪球干燥的枝叶进行提纯处理,理论上可获得 千克的镍。(3)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 (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木质部(2)100(3)简便、高效、环保、资源回收、增加收入等【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双子叶植物木质部中有导管,可以从下至上运输通过根毛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韧皮部中有筛管,可以从上至下运输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解答】(1)双子叶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木质部,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2)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故500千克的重雪球干燥的枝叶,理论上可获得100千克的镍。(3)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简便、高效、环保、资源回收、增加收入等。故答案为:(1)木质部(2)100;(3)简便、高效、环保、资源回收、增加收入等15.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的降解时间,而且将大量垃圾埋入土壤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最大的弊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垃圾在土壤中降解,细菌等微生物的功能是 。(2)“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端是对环境造成 ,其原因是 。(3)世界上较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将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统统分开后再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你认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答案】(1)分解有机物(2)白色污染;塑料等人工合 成材料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3)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1)在土壤中起降解作用的细菌等微生物营腐生生活,能够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2)塑料袋是难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的物质,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因而用"垃圾袋装化"造成了白色污染。(3)将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做到垃圾的回收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故题中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故答案为:(1)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2)白色污染;塑料等人工合成材料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3)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解答】不能腐烂的垃圾会污染土壤,妨碍植物的生长,影响动物生存,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为了减少垃圾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不能随意乱扔垃圾,可以将垃圾分类处理,分成能腐烂的和不能腐烂的,能回收利用的和不能回收利用的几类,能回收的回收再利用,从而保护土壤、保护环境。现在,科学家已经研制出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并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大大降低了污染。 细菌等微生物 能够 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16.某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做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为主。(2)下列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A.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B.有害元素的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的增加而增加C.各种有害元素在0~30 cm层含量都低于30~60 cm层含量(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设想: (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A(或有机物)(2)C(3)分类回收等【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获取并且加工利用的能力,需要正确对待资源保护。【解答】(1)根据甲图可以分析得出A(或者有机物)占据比例高达50%,是生活垃圾主要成分;(2)根据题干信息,垃圾掩埋的时候会根据有害垃圾的有害元素的含量进行不同深度的掩埋。通过乙图,有害的元素在0-30cm层含量会低于30-60cm的含量,C正确;(3)垃圾的掩埋需要根据不同的成分进行不同的处理掩埋,因此我们需要在垃圾分类上重点开展,目前开展的垃圾分类回收就是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建议可以使加强分类回收。17.把泥土按30°的坡度在一侧为玻璃的箱子内堆好(如图所示),在低处安上引水沟,放好接水桶。在其中的A坡上种上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同样快的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酒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如表所示: 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A 较慢 较少 较少B 较快 较多 较多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表中实验结果说明 ,原因是植物的 把土壤颗粒紧紧地黏结在一起,植物的树冠或茎叶可以减缓雨水直接冲击土壤,大大减轻了 流失。而裸露的地面没有 的保护,就容易发生 。(2)水土流失现象往往与人们 等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因此这些行为必须加以制止。(3)2021年,我国南方多地发生洪水,洪水对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后,我国政府决定严禁乱砍滥伐,多植树种草,保护环境。这项措施主要是为了 (填字母)。A.改善大气质量B.改善植被结构,防止水土流失C.保护当地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D.降低当地气温的日较差,从而减少洪灾【答案】(1)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根系;水土;植物;水土流失(2)乱砍滥伐(3)B【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需要注意实验类问题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并且能够对题干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进行综合问题解决。【解答】(1)由题干信息可知,A面试种植了草皮,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流水变慢,携带泥沙较少,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这主要是植物的根系可以把土壤颗粒紧紧的黏结在一起,从而减轻了水土流失。而没有植被保护的土壤,则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主要是缺乏植被保护,这与人类的乱滥发过度开发等有直接原因;(3)根据题干信息,我们在洪水过后造成的损失,再一次说明植被对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因此改善植被的结构哦,将非常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故答案为:(1)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根系;水土;植物;水土流失;(2)滥砍滥发;(3)B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6 保护土壤(分层训练)【基础达标+巩固提升】1.2023 年 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口号是“减塑捡塑”,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 )A.对土壤的污染 B.对空气的污染C.对食物的污染 D.对水体的污染2.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C.在干旱地区喷灌或滴灌 D.在适宜的耕地上玉米与大豆套种3.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下列不会导致土壤板结的是( )A.施有机肥 B.长期单一的偏施化肥C.暴雨造成水土流失 D.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C.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实用方便D.厨余垃圾用塑料袋包装后,再填埋5.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资源非常丰富,人类可以随便利用B.地球表面主要是海洋,土壤资源并不丰富C.为了提高土壤利用率,可以进行毁林开荒D.陆地面积仅占地球总面积的29%,所以土壤资源的不足可以由海洋代替6.我们身边有很多需要保护的资源,如水资源、土壤资源等。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不要使用含磷洗衣粉,减少水体污染B.减少塑料袋使用,减少白色污染C.尽量绿色出行,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D.禁止使用化肥,防止土壤板结7.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是重要的资源。 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中有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B.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C.稻草还田能够增加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D.土壤资源是有限的,其最大威胁在于过度开发和土壤污染8.科学在人类生活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说法或应用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C.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D.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9.下列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土壤污染严重是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的②污染物一旦进人土壤后很难除去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严重,而城郊、工矿区周围土壤污染相对较轻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10.某些加油站出售含铅汽油,使用这些汽油会造成铅污染。如图是温州市104国道某路段周边土壤样品的铅含量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你认为下列观点或建议不正确的是( )A.该路段周边土壤已明显受到铅污染B.该路段周边土壤距国道越近,铅污染越严重C.该路段两侧已受铅污染的土壤不宜种植农作物D.要大力推广使用无铅汽油11.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的降解时间,而且将大量垃圾埋入土壤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最大的弊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垃圾在土壤中降解,细菌等微生物的功能是 。(2)“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端是对环境造成 ,其原因是 。(3)世界上较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将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统统分开后再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你认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 12.今年,为保护耕地,我区及周边不少地区出现“退林还耕”,尤其不建议在适合耕种的壤土类土壤上继续种植树木、草皮和花卉等,以下对此类土壤描述正确的是 。①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空气、水、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②通气性好、透水性差;③通气性好、透水性强;④保水保肥能力差;⑤土壤黏性适度;为保护耕地土壤资源,你认为还可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任写一种)13.2021年乐清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1)植物吸收土壤中无机盐的器官是 。(2)乐乐把一定质量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经称量后发现土壤质量变小,这说明土壤中存在 。(3)下列做法有助于减少耕地污染,保护土壤资源的是A.使用工业废水灌溉土地 B.用大量化肥提高产量C.“秸秆还田”综合治理 D.农业废弃膜埋入土壤14.“毒大米”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散范围广、隐蔽性强、难清理,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类超强金属吸收能力的植物(又叫超富集植物),对土壤进行“排毒”。(1)双子叶的超富集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 (填“韧皮部”“木质部”或“形成层”),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2)一种叫做重雪球的植物,富集金属镍的能力很强。通过改良植株增强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对500千克的重雪球干燥的枝叶进行提纯处理,理论上可获得 千克的镍。(3)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 (写出一点即可)。15.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的降解时间,而且将大量垃圾埋入土壤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最大的弊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垃圾在土壤中降解,细菌等微生物的功能是 。(2)“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端是对环境造成 ,其原因是 。(3)世界上较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将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统统分开后再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你认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16.某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做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为主。(2)下列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A.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B.有害元素的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的增加而增加C.各种有害元素在0~30 cm层含量都低于30~60 cm层含量(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设想: (写出一点即可)。17.把泥土按30°的坡度在一侧为玻璃的箱子内堆好(如图所示),在低处安上引水沟,放好接水桶。在其中的A坡上种上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同样快的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酒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如表所示: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A 较慢 较少 较少B 较快 较多 较多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表中实验结果说明 ,原因是植物的 把土壤颗粒紧紧地黏结在一起,植物的树冠或茎叶可以减缓雨水直接冲击土壤,大大减轻了 流失。而裸露的地面没有 的保护,就容易发生 。(2)水土流失现象往往与人们 等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因此这些行为必须加以制止。(3)2021年,我国南方多地发生洪水,洪水对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后,我国政府决定严禁乱砍滥伐,多植树种草,保护环境。这项措施主要是为了 (填字母)。A.改善大气质量B.改善植被结构,防止水土流失C.保护当地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D.降低当地气温的日较差,从而减少洪灾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6 保护土壤(分层训练)【原卷版】.docx 4.6 保护土壤(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