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4年5月高三三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潍坊市2024年5月高三三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 A
潍 坊 市 高 考 模 拟 考 试
地 理
2024.5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小时达”是指电商平台在客户下单后,通过智能调配系统规划配送线路,安排配送 人员在1小时内送货到家的服务。T 公司是我国著名的直播电商平台,近年来开创“小 时达”业务平台,多点布局前置仓(在社区附近建立仓库),吸引了众多商品零售商入
驻。据此完成1~3题。
1. 影响“小时达”服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技术 B. 市场 C. 政策 D. 劳动力
2.T 公司布局前置仓主要是为了
A. 提高配送效率 B. 扩大市场范围
C. 降低管理难度 D. 扩大仓储空间
3. 众多商品零售商人驻“小时达”平台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营销成本 B. 提升购物体验
C. 拓展销售渠道 D. 减少货物损耗
2013年,我国开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地区PM2.5 污染有所改甚,O3 (人类排放的氮氧化物受阳光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污染问题开始突显,目前 PM2.5; 与 O3 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图1示意2017~2022年山西省各地市 PM2.5污染日、O 河染日及PM2.5和 O 复合污染日各月出现的合计灭数变化、据此完成4~5题。
图 1
4. 甲、乙、丙分别对应
A.复合污染天数 PM2.5 污染天数 O 污染天数
B.复合污染天数 O 污染天数 PM2.5 污染天数
C.PM2.5 污染天数 复合污染天数 O 污染天数
D.O 污染天数 复合污染天数 PM2.5 污染天数
5. 与 O 浓度成正相关关系的自然因素是
①湿度 ②温度 ③ 风速 ④太阳辐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我国部分水稻主产区开始采用无人驾驶插秧机插秧。无人插秧机可以精准
控制秧苗行距和株距,通过配备的 AI摄像头,实时监测栽插状态。据此完成6~7题。
6. 无人驾驶插秧机实现精准插秧,主要依靠
A. 遥感技术 B. 北斗导航系统
C. 数字地球 D. 地理信息系统
7. 无人驾驶插秧机的应用对我国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影响是
A, 提高生产效率 B. 提高粮食产
C. 降低种植成本 D. 提高作物品质
乌伦古河发源于阿尔泰山东段,受西风影响,冬季降雪量大。乌伦古湖(图2)是 乌伦古河的尾阃湖(内流河河口终点的湖泊),湖体由大海子、骆驼脖子、中海子、吉力 湖四部分组成。各部分湖水矿化度(单位体积湖水中含有的各种矿物质的总和)差异明 显。1970年该地修建了补水工程,引额尔齐斯河水入乌伦古湖,湖水性质发生了明显改
变。据此完成8~10题。
图 2
8. 推测乌伦古河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A.1 月 B.5月 C.8月 D.10月
9. 补水前,四处水域中矿化度最高的是
A. 大海子 B. 中海子 C.吉力湖 D. 骆驼脖子
10. 补水工程实施后,吉力湖
A. 蒸发量减少 B.矿化度升高
C.结冰期延长 D. 生物多样性增加
暑假期间,某学校地理实践小组对某地区开展地质考察,图3示意该地区的地形地
质平面图。据此完成11~13题。
图 3
11. 甲处为
A.背斜山 B. 向斜山
C.背斜谷 D. 向斜谷
12. 断层线两侧地块的相对运动状况是
A. 西南部抬升,东北部下降 B. 西北部抬升,东南部下降
C. 西南部下降,东北部抬升 D. 西北部下降,东南部抬升
13. 推测该断层发生的时间是
A. 石炭纪——三叠纪 B. 三叠纪 白垩纪
C. 白垩纪——古近纪 D. 古近纪——新近纪
珠穆朗玛峰位于地球上最年轻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末次冰期以来,珠穆 朗玛峰地区的差异运动造成了南北坡雪线退缩差异。图4示意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现代雪
线与末次冰期古雪线的现代高程。据此完成14~15题。
图 4
14. 珠穆朗玛峰的冰雪覆盖区,相同海拔的南北坡气温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南坡
A. 云量大 B. 太阳高度角小
C. 风速大 D. 地表反射率高
15. 末次冰期以来,珠穆朗玛峰
A. 南坡抬升幅度大,北坡抬升幅度小
B. 南坡下降幅度大,北坡下降幅度小
C. 南坡抬升幅度小,北坡抬升幅度大
D. 南坡下降幅度小,北坡下降幅度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埃因霍温位于荷兰北部,是欧洲熏要的工业城市之一。1891 年,飞利浦灯泡工厂在 埃因震温建立。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不断拓展业务范围,飞利浦公司逐渐成为埃因霍温 的龙头企业。近些年来,埃因霍温政府依托“政府—产业—大学”协同模式,促进了企
业发展。图5示意1900~1950年埃因霍温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图 5
(1)说明飞利浦公司的发展对埃因霍温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6分)
(2)分析“政府—产业—大学”协同模式对该地企业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2年5月3 日前,华北地区连续多日高温。5月3日午后至前半夜,华北某地发生 强对流天气,出现冰雹和雷暴大风。图6示意5月3日20时亚洲东部500hpa 等高线和风
向分布,图7示意5月3日20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
(1)在图6中用虚线标出导致此次华北地区强对流天气的高空低压槽的位置。(2分)
(2)分析华北地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原因。(8分)
(3)简述人们对强对流天气关注度高的原因。(4分)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永暑礁(图8)是我国南沙群岛西北部的一座珊瑚礁。受第四纪冰期以来气候变化 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该地区的珊瑚礁存在明显的二元地质结构(表层为全新世松散珊 瑚礁沉积物,下层为更新世以前已成岩的礁灰岩)。近年来,我国在该礁的西南部修建了人工岛。受盛行风的影响,人工岛周围沉积物的渗透性存在明显差异。
图 8
(1)简述人工岛建在永暑礁西南部的原因。(4分)
(2)说明该地珊瑚礁二元地质结构的形成过程。(6分)
(3)比较A 、B 两地沉积物渗透性的大小,并分析原因。(3分)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农业兼具碳源和碳汇双重属性,可以通过农作物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是唯一可 以在短期内产生净碳汇的国民经济部门。近年来,农业净碳汇地区差异较大。通过改善 秸杆还田等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碳汇可实现增长。图9示意2021年我国农业净碳汇总量空间分布。
图 9
(1)分析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净碳汇量的差异。(4分)
(2)说明秸秆还田技术对农业净碳汇的有利影响。(8分)
(3)说明提高农业净碳汇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4分)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B 2.A 3.C 4.A 5.C 6.B 7.A 8.B
9.D 10.B 11.D 12.C 13.D 14.A 15.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5分)
16 . (12分)
(1)工业园区的建设,增加了工业用地面积;文体区的修建,提升了城市的服务功
能,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公司在西北地区的布局,加快了城市向西北方向扩展。(6分)
(2)政府向企业提供资金、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创新转型;增加大学科研投资, 将大学科研成果共享给企业,减少企业研发的资金压力;大学结合企业用工需求,为企
业提供定制化技能培训。(6分)
17 . (14分)
(1)(2分)
(2)更新世以前,该地经过漫长的珊瑚礁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礁灰岩;第四纪冰 期时海平面下降,珊瑚礁暴露在海平面以上,受降雨和风浪作用,表层沉积物不断被侵 蚀,出现沉积间断;全新世以来,海平面上升,珊瑚礁继续增长,沉积了松散的碎屑沉
积层,从而形成该地珊瑚礁的二元地质结构。(6分)
(3)A 大于B 该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大,A 地位于上风向一侧,沉积物颗粒
大,渗透性大。(或 B 位于下风向一侧,沉积物颗粒小,渗透性小。)(3分) 19 . (16分)
(1)东北地区农业自然条件较好,种植业发达,农作物吸收大量温室气体,碳汇量 大;青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碳汇量少,此外该地农业以畜牧业为 主,碳排放量大。(4分)
(2)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从而增加土壤的碳储量;提高土壤肥力,作物生长 旺盛,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化肥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
的大量温室气体;减少了秸杆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8分)
(3)提高农业净碳汇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造 成的粮食减产;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从而有利于保障我国
粮食安全。(4分)
(2)高空低压槽后吹西北风,导致华北地区中高空冷空气侵入;当地多日高温,近
地面气温较高,“上冷下热”的不稳定结构,空气对流易于发生;近地面的偏东南风,带
来湿热气团;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进一步加剧气流上升。(8分)
(3)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对人们生产生活干扰大;易造成城市内涝,
诱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4分)
18 . (13分)
(1)永暑礁西南部海水浅,地形平坦面积大,修建成本低;周围等深线密集,适宜
大型船只停靠。(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