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与演变历程
确立
完善
加强
发展
强化
顶峰
巩固
秦朝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西汉
新课引入
君主专制在清朝时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清朝统治者是怎样实行文化专制统治的?
清朝走向衰败有哪些表现?
七下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阅读课本p101-102,梳理清朝主要中央权力机构的演变。


雍正
清初
顺治帝
乾隆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受到限制
设立南书房
皇权得到扩大
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设立军机处
皇权达到顶峰
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议政王大臣会议
君主专制的加强
军机处的设立
1.建立过程:
政治专制
【专制】政治篇:登峰造极——设军机处
中枢机构的变革实质:
时间:
目的:
成员:
雍正年间
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
加强君主专制
2. 设立:
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抄写传达,无决策权。
3. 职 责: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想一想: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
链接课本P102——材料研读
我的意思是不能做任何改动,必须依葫芦画瓢!
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记录,然后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军机处的设立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成为虚设机构。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君主专制极端强化。
【专制】政治篇:登峰造极——设军机处
【专制】政治篇:登峰造极——设军机处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分析概括军机处的职能和特点是什么?
材料一 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材料二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特点:简、精、速、密
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无实权)
阅读P101,总结清朝初年中枢机构发生哪些变化?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
设立南书房
设立军机处
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受限
独掌
扩大
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材料一 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雍正帝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力,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负责抄写、传达皇帝的旨意。
阅读材料,分析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
养心殿
军机处
乾清门
隆宗门
(跪受笔录,不能发表意见)
【专制】政治篇:登峰造极——设军机处
合作讨论
阅读材料,说说军机处的设置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1: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材料2:
影响: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秦朝
坐而论道
宋朝
站立议政
清朝
跪受笔录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清朝统治者如何加强思想控制?
康熙
雍正
乾隆
戴名世《南山集》狱
事由:同情前明政权,
使用南明年号。
结果:牵连三百多人,
戴名世被处斩。
查嗣庭狱
出考题:“维民所止”,被
指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
查在狱中死去被戮尸枭首,
其子坐死,家属流放。
胡中藻诗狱
“一把心肠论浊清”
被指为侮辱清朝。
胡中藻被杀,
株连族人,祸及师友
文字狱
“清朝时因文字犯禁或藉
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
设置的刑狱。”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专制】思想篇:万马齐喑——文字狱
合作讨论
雍正、乾隆年间,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下面摘录一些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诗句:
“一把心肠论浊清。”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
想一想:以下诗人所写诗句何错之有
文 字 狱
生者斩首
死者戮尸
文化专制政策
目的: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康熙帝为北京孔庙书“万世师表”匾额
中国古代最大丛书——
乾隆时期纂修的《四库全书》
2.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
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
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乾隆)在长达19年的禁书过程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销毁书板80000块以上。”
黄宗羲,明末清初思
想家。《明夷待访录》在清朝乾隆时被列为禁书。黄宗羲在这本书了明确批判了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
借编书之名行查书之实,破坏古书
【专制】思想篇:万马齐喑——文字狱
合作探究
清朝大兴文字狱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材料一 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略》
材料二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
影响: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文 字 狱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朝代
回顾:历史上还有哪些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事件?
禁锢思想
巩固统治
思考:历朝历代加强文化专制的目的是什么?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专制】思想篇:万马齐喑——文字狱
清朝就像一个被虫蛀的渐渐从内部腐烂掉的苹果
军队腐败
财政危机
土地兼并
表 现
官场腐败
射箭箭虚发,
驰马人堕地。
清民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乾隆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政治腐败:贪腐之风在官场、军队蔓延。
嘉庆元年,国库存银5658万两,而到嘉庆十九年,仅为1240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
嘉庆时,北京城的乞丐就有10万多人。嘉庆元年的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竟达8000人。
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社会危机重重
【专制】风气篇:危机四伏--体制腐败
【专制】风气篇:危机四伏--体制腐败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101至102页,用自己的话说说清朝社会内部出现了哪些矛盾
吏制腐败
乾隆帝时期大贪官和珅,贪污的现金资产折合人民币约268亿!坐拥21.5亿的豪宅!“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军事松弛
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
财政危机
嘉庆元年时,国库存银5658万两,到嘉庆19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1/6。
社会危机
土地兼并、人地矛盾。农民失去土地,只得租种地主的土地,但每年要把收获量的一半甚至七八成交给地主。还有许多巧立名目的额外剥削,如“送节钱”、“断气钱”等。沦为乞丐的农民数量极大。嘉庆时,北京城的乞丐就有10万多人。嘉庆元年的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竟达8000人。
闭关锁国,指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一种国家政策。
什么是闭关锁国?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闭关锁国清王朝周边形势图


西

被动自保
材料一: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①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交往,危及统治。
【专制】对外篇:暗藏危机---闭关锁国
材料二:1792年英国全权大使马嘎尔尼乘坐“狮子”号
从英国出发,于1793年9月来到承德觐见乾隆帝。马嘎尔
尼提出开放贸易口岸,在北京设立使馆等要求。
②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③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制度落后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
货物以通有无。”
观察图片,说说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盲目自大
自大+自保+自给自足
【专制】对外篇:暗藏危机---闭关锁国
阅读课本105页,归纳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及其表现。
严厉海禁
清初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颁布“禁海令”,
不准“片帆出海”。
放宽海禁 多口开放
康熙帝收回台湾后,开放
宁波、漳州、广州等口岸。
限制贸易
1757年乾隆时期只限
广州一口开放通商。
“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
广州十三行西洋式建筑
18世纪末广州港盛况
【专制】对外篇:暗藏危机---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否能够抵御外国的侵略?
学生辩论
中外科技成就发明成果比较表 时期 科技发明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1—1500年 157 98 59
1501—1840年 472 19 453
材料: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击败清朝
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的启示。
启示:开放促进繁荣,闭关导致落后(或开放兴,闭关穷);
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遣唐使来华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设立市舶司
海外贸易兴盛
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
以史为鉴——包容开放
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交往的事例、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对外交往频繁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海外贸易发达
引进占城稻,设立市舶司
郑和下西洋,引进高产作物
严格限制海外贸易,“一口通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对外开放
闭关锁国
启示:开放则发展,闭关则落伍。要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交流,加强友好合作等。
开放促进繁荣,闭关导致落后。
社会危机重重,中国落伍于世界
设立军机处
政 治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
思想文化
经 济
闭关锁国政策
不断加剧社会矛盾
清朝
君主专制强化
后 果
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
资产阶级革命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历经发展:秦朝时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中央政权机构,唐朝时完善三省六部制,明朝时废丞相,清朝时设军机处。该发展体现了( )A.皇权不断强化    B.科举制度衰落
C.军事权力更替    D.监察权力失衡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史纲》中写道:“事实证明,朝贡社会不能容忍那些可能引起重大进步的技术创新。……朝贡社会不仅缺乏技术创新的刺激因素,也缺乏进行此类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意愿,精英人士把从事此类活动视为有失身份。”这是在分析( )A.清朝专制措施     B.清朝前期的兴盛
C.清朝腐败现象    D.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4.美国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里清政府实行“严格限制”主要目的是( )A.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C.树立清朝皇帝的权威 D.避免外国干扰维护边境稳定

3.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这反映出清政府( )A.重视发展文化教育 B.实行文化专制政策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采取民族交融政策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