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模拟检测
历史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1卷1至6页,第Ⅱ卷6至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学者研究发现,距今80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聚落内部房屋排列整齐,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等的墓地内部墓葬秩序井然,距今五六千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城如石家河、良渚等,堆筑城垣宽而低矮,主要功能应是防水而非军事防御。这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 )
A. 追求和谐稳定的生活 B. 以人为本的文化基因
C. 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 D. 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2. 董仲舒言道:“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汉初因“无为而治”.固守旧法而不知“更化”,内外之乱得不到有效治理,材料意在强调当时( )
A. 汉承秦制的弊端较突出 B. 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强大
C. 调整治国理念的必要性 D. 儒学自身发展遭遇瓶颈
3. 图1是汉初政治地理结构示意图,呈现“坐西面东”的结构。图2是汉武帝元封年间的政治地理示意图,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朝( )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边患问题的解决
C. 政治中心的东移 D. 治国思想的变化
4. 下表为《旧唐书》与《新唐书》相关内容的对比,据此可知( )
《旧唐书》 编撰于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 史料来源主要是《唐实录》和唐朝国史。存在大量转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的现象,体例较为混乱
《新唐书》 编撰于北宋时期 针对《旧唐书》中文字繁琐的问题,追求文字精练;效仿“春秋笔法”,叙事把纲常名教放在核心地位
A. 《旧唐书》具有秉笔直书的特点 B. 理学有利于《旧唐书》的传播
C. 《新唐书》注重原始史料的保存 D. 《新唐书》强化儒家伦理影响
5. 1862年,清政府设立同文馆翻译包括法学在内西方著作;在洋务派创办的学堂里,《万国公法》被列为必修的课程;1905年9月,清廷正式宣布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上述变革( )
A. 维护了日益丧失的国家主权 B. 拓宽了科举制度的选官范围
C. 适应了外交形势的迫切需要 D. 开启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6. 1905年起,上海工商界人士先后成立沪学会体育部、商业体操会、商余学会、商学补习会、沪西士商体操会,时称“五体育会”,其成员以工商店主、职员为主,还包括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经常进行徒手操、体操、田径运动、兵式操练等锻炼内容。这表明,近代中国( )
A. 体育观念趋于成熟 B. 劳工阶层政治意识觉醒
C. 强国御侮思想盛行 D. 商人反帝爱国思想萌发
7. 毛泽东在1927年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这表明湖南农民运动( )
A. 已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 B. 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秩序
C. 加速了北伐战争的进程 D.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雏形
8.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英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北京和伦敦互派外交人员。两国外交人员享有完全的外交待遇,不仅承担谈判建交的任务,还负责处理侨务和商务问题。这说明了( )
A.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求同存异原则成共识
C. 新中国进行务实的外交活动 D. 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9. 下表为1978年以来我国各种定价形式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的占比变化情况统计表,反映了我国的价格改革变迁。据此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的价格改革( )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定价形式 1978年 1991年 1992年 1999年 2000年
政府定价 100.0 36.0 18.7 9.6 8.4
政府指导价 0.0 18.3 7.5 4.4 4.2
市场调节价 0.0 45.7 73.8 860 87.4
A.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B. 助推国有企业改革稳步进行
C. 受市场经济体制的驱动 D. 形成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10. 12世纪时,西欧君主或贵族颁布“城市特许状”出现了著名的模式,如英王亨利一世赐予纽卡斯尔市民的特权和法王路易六世颁布的特许状,成为后世城市特许状的模本。市自治体的居民为了获得特权,要付出很大一笔财富,之后每年还必须付一笔钱给领主以维持特许状的效力。“城市特许状”的颁布( )
A. 推动了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成 B. 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C. 强化了市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D. 缘于王权力量日益削弱
11. 下图最有可能呈现的是( )
A. 农业起源地及其农作物外传 B. 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资本流动
C. 工业革命后商品原料的交换 D. 经济全球化下劳动力的转移
12. 如图为1896年发表于瑞士苏黎世《新信使》杂志中的一幅漫画,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根据漫画内容:“盆上德文意思是‘资本主义的集水盆’”,下列命名最为合理的是( )
A. 《资本原始积累快速发展》 B. 《垄断组织改变经营方式》
C. 《社会主义革命风起云涌》 D. 《资本主义紧张的劳资关系》
13. 如图是美国学者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目录摘编。据此可知,该书( )
第五章历史的穷与富 粮食生产开始时的地理差异 第十一章畜牧的致命礼物 病菌的演化 第十三章需要之母 技术的演进 第十八章两个半球的碰撞 欧亚大陆与美洲历史比较
A. 说明地理差异决定文明发展 B. 基于技术演进视角解读历史
C. 阐述病菌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D. 运用多元视角分析历史演进
14. 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法国于1959年宣布撤出受北约控制的法国地中海舰队,并反对美国在法国领土上存储核武器;1963年法国拒绝签署由美国、苏联和英国主导的《部分禁止核实验条约》;1966年宣布将退出美国主导的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 摆脱美国控制保持独立自主 B. 提高自身在欧洲共同体地位
C. 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D. 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5. 如图所示是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整理得出的2001—2010年“金砖四国”(“金砖四国”是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GDP总额及占世界GDP比例。这可用来印证这一时期( )
A. 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初显
C. 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D. 世界多极格局的构成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点,其中的法制文明就是其代表。孟子和苏格拉底作为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其与法制相关的言论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特点。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孟子:“舞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认为,法官应该按职责办事;但舜作为人之子,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偷偷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
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
——摘编自《孟子》、(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左右,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士喜爱的服装。克泰西亚斯在其《波斯史》一书中首次提到了赛里斯人,即产丝的中国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使古希腊人有了了解亚洲的机会。之后随着罗马的东进,希腊化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在地中海与中国之间流动。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张骞带回的“蒲陶”一词有学者认为来自希腊语,表示“一串蒲陶”。中国的丝绸、铁器、炼钢术经大宛、安息(帕提亚)传至东地中海各希腊化国家,甚至罗马。虽然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由于相距遥远,但是中希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接触、沟通与交汇。
——摘编自杨巨平《文明的流动:从希腊到中国》
材料三 近日,习近平主席复信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他以“百花园”为喻强调:“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丽多彩的“百花园’。”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两国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史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法治观念的异同,分析不同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希文明交流的主要特点,并简析中希文明能实现接触、沟通交汇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希文明互鉴的当代价值。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工人买的土豆多数都是质量很差的,蔬菜也不新鲜,干酪是质量很坏的陈货,猪板油是发臭的,肉又陈又硬,都是老畜的肉,甚至常常是病死或死畜的肉,并且往往已经半腐烂了。穷人即工人每花一文钱都得盘算一下,结果,所有这些掺假的甚至常常是有毒的食物都卖给了他们,把咸黄油冒充新鲜的出售,糖里面掺上米粉或其他价格便宜的东西,制肥皂时刷下的废弃物也掺上别的东西冒充糖卖,可可里面营掺有筛得很细的褐色粘土,把泡过的茶叶晒干烘焙然后当作好茶叶售卖。
(英国)社会正是在自己的成员最需要它援助的时候抛弃了他们,让他们去受命运的摆布……我坚决认为:现在已经间接地以个别小冲突的形式进行着的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并在英国成为全面的和公开的战争。
——摘编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材料二 1996年在英国发生的“疯牛病”事件使许多消费者谈“牛”色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员国际流动频繁,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各国的轻济依存度日益加深。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世界各国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当前,发达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和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仍很多薄弱。
——填编自李段《全球化背景下的食品安全:制度的建与国际合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恩格斯描述当时英国食品安全状况的主观意图,简要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食品安全状况堪忧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简述推动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的意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当前的历史研究中一些常用的词汇,如起源、发展、演进、进步、延续、变迁等,都包含着时间因素。历史研究者不管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在研究过程中一定会牢牢地把握其研究对象的时间定位。历史学者也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清楚,善于把历史过程编入一个井井有条的时间序列。
——摘编自俞金尧《历史学:时间的科学》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模拟检测
历史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1卷1至6页,第Ⅱ卷6至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学者研究发现,距今80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聚落内部房屋排列整齐,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等的墓地内部墓葬秩序井然,距今五六千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城如石家河、良渚等,堆筑城垣宽而低矮,主要功能应是防水而非军事防御。这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 )
A. 追求和谐稳定的生活 B. 以人为本的文化基因
C. 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 D. 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8000年前后(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聚落内部房屋“排列整齐”,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等的墓地内部墓葬“秩序井然”,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追求和谐稳定的生活,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追求和谐稳定的生活,未体现以人为本,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追求和谐稳定的生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追求和谐稳定的生活,此时尚未形成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2. 董仲舒言道:“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汉初因“无为而治”.固守旧法而不知“更化”,内外之乱得不到有效治理,材料意在强调当时( )
A. 汉承秦制的弊端较突出 B. 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强大
C. 调整治国理念的必要性 D. 儒学自身发展遭遇瓶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可知董仲舒强调如今不“善治”的原因在于“不更化”即不作为,因此可以反映出其强调有为的策略,说明其调整治国理念的必要性,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汉代治理天下的变化,并没有提到对汉承秦制的态度,排除A项;地方诸侯实力强大削弱了中央集权,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受到汉武帝重视,成为正统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3. 图1是汉初政治地理结构示意图,呈现“坐西面东”的结构。图2是汉武帝元封年间的政治地理示意图,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朝( )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边患问题的解决
C. 政治中心的东移 D. 治国思想的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由图1到图2,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这是权力集中的体现,A项正确;边患问题解决在图中看不出排除B项;政治中心东移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治国思想在图中看不出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4. 下表为《旧唐书》与《新唐书》相关内容的对比,据此可知( )
《旧唐书》 编撰于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 史料来源主要是《唐实录》和唐朝国史。存在大量转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的现象,体例较为混乱
《新唐书》 编撰于北宋时期 针对《旧唐书》中文字繁琐的问题,追求文字精练;效仿“春秋笔法”,叙事把纲常名教放在核心地位
A. 《旧唐书》具有秉笔直书的特点 B. 理学有利于《旧唐书》的传播
C. 《新唐书》注重原始史料的保存 D. 《新唐书》强化儒家伦理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针对《旧唐书》中文字繁琐问题,追求文字精练;效仿‘春秋笔法’,叙事把纲常名教放在核心地位”可知,《新唐书》成书于北宋时期,重视伦理纲常,D项正确;《旧唐书》并不具有秉笔直书的特点,排除A项;理学思想有利于《新唐书》的传播,排除B项;据材料“史料来源主要是《唐实录》和唐朝国史,存在大量转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的现象”可知,《旧唐书》不注重原始史料的保存,排除C项。故选D项。
5. 1862年,清政府设立同文馆翻译包括法学在内的西方著作;在洋务派创办的学堂里,《万国公法》被列为必修的课程;1905年9月,清廷正式宣布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上述变革( )
A. 维护了日益丧失的国家主权 B. 拓宽了科举制度的选官范围
C. 适应了外交形势的迫切需要 D. 开启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2年后的晚清(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翻译西方法学著作、必修《万国公法》、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反映了晚清外交中熟悉和运用国际法的迫切需求,C项正确;维护了日益丧失的国家主权,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选官方式的变化,而非范围的变化,排除B项;近代教育改革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6. 1905年起,上海工商界人士先后成立沪学会体育部、商业体操会、商余学会、商学补习会、沪西士商体操会,时称“五体育会”,其成员以工商店主、职员为主,还包括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经常进行徒手操、体操、田径运动、兵式操练等锻炼内容。这表明,近代中国( )
A. 体育观念趋于成熟 B. 劳工阶层政治意识觉醒
C. 强国御侮思想盛行 D. 商人反帝爱国思想萌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晚清工商界人士成立体育会,工商店主、职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体育操练,蕴含了强身卫国、强国御侮的思想,C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体育观念的成熟,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劳工阶层的政治意识,排除B项;“商人反帝爱国思想萌发”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 毛泽东在1927年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这表明湖南农民运动( )
A. 已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 B. 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秩序
C. 加速了北伐战争的进程 D.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雏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中国。根据材料“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可知,湖南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的特权,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秩序,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湖南农民运动对封建秩序的冲击,没有强调其组织架构,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湖南农民运动对封建秩序的冲击,没有涉及其对北伐战争进程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中涉及农民阶级,不涉及无产阶级,据材料无法得出湖南农民运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雏形,排除D项。故选B项。
8.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英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北京和伦敦互派外交人员。两国外交人员享有完全的外交待遇,不仅承担谈判建交的任务,还负责处理侨务和商务问题。这说明了( )
A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求同存异原则成共识
C. 新中国进行务实外交活动 D. 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英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北京和伦敦互派外交人员,没有受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约束,体现了务实外交的特点,C项正确;此时资本主义阵营没有分化,排除A项;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材料时间不符合,而且“共识”一说也不恰当,排除B项;材料说明新中国进行务实的外交活动,“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材料未体现,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9. 下表为1978年以来我国各种定价形式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的占比变化情况统计表,反映了我国的价格改革变迁。据此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的价格改革( )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定价形式 1978年 1991年 1992年 1999年 2000年
政府定价 100.0 36.0 18.7 9.6 8.4
政府指导价 0.0 18.3 7.5 4.4 4.2
市场调节价 0.0 45.7 73.8 86.0 874
A.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B. 助推国有企业改革稳步进行
C. 受市场经济体制的驱动 D. 形成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2000年(中国)。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价格机制不断完善,市场调节价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的占比显著提高,价格体系发展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价格改革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A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价格改革助推国企改革稳步进行,排除B项;1992年之后我国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C项;当前我国的价格改革未能形成公平的市场环境,如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仍处于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排除D项。故选A项。
10. 12世纪时,西欧君主或贵族颁布“城市特许状”出现了著名的模式,如英王亨利一世赐予纽卡斯尔市民的特权和法王路易六世颁布的特许状,成为后世城市特许状的模本。市自治体的居民为了获得特权,要付出很大一笔财富,之后每年还必须付一笔钱给领主以维持特许状的效力。“城市特许状”的颁布( )
A. 推动了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成 B. 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C. 强化了市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D. 缘于王权力量日益削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2世纪(欧洲)。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居民要求城市自治,并逐渐取得部分自治权,因而有的城市发展为自治的城市,城市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城市自治有助于加强王权,打击割据,排除A项;“市自治体的居民为了获得特权,要付出很大一笔财富,之后每年还必须付一笔钱给领主以维持特许状的效力”,说明随着城市自治的发展,市民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弱化,排除C项;中世纪西欧王权力量呈现出加强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
11. 下图最有可能呈现的是( )
A. 农业起源地及其农作物外传 B. 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资本流动
C. 工业革命后商品原料的交换 D. 经济全球化下劳动力的转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可知,该图涉及亚洲、非洲、美洲及欧洲地区物种交换的路径信息,说明反映的是农业起源地与农作物外传的相关内容,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主要区域在亚非拉地区,说明其并不是全球资本流动的情况,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其核心地带在英国,不符合图示信息,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下劳动力的转移与图示中的路径方向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2. 如图为1896年发表于瑞士苏黎世《新信使》杂志中的一幅漫画,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根据漫画内容:“盆上德文意思是‘资本主义的集水盆’”,下列命名最为合理的是( )
A. 《资本原始积累的快速发展》 B. 《垄断组织改变经营方式》
C. 《社会主义革命风起云涌》 D. 《资本主义紧张的劳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德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幅漫画通过描绘一个盆子来象征资本主义,盆子里装满了金币和纸币,而从盆子中伸出的许多手正在争夺这些财富。这个形象很可能在讽刺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不均以及劳资之间的紧张关系,D项正确;资本原始积累的快速发展主要在工业革命之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是经营方式的改变,且没有体现垄断组织,排除B项;材料主旨“资本主义发展”,而“社会主义革命风起云涌”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 如图是美国学者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目录摘编。据此可知,该书( )
第五章历史的穷与富 粮食生产开始时的地理差异 第十一章畜牧的致命礼物 病菌的演化 第十三章需要之母 技术的演进 第十八章两个半球的碰撞 欧亚大陆与美洲历史的比较
A. 说明地理差异决定文明发展 B. 基于技术演进视角解读历史
C. 阐述病菌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D. 运用多元视角分析历史演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方。根据目录,两个半球从粮食生产开始时就出现差异,并在技术演变中进一步发生变化,体现出要用多种视角分析历史演进,D项正确;A项错在“决定”,排除A项;B项没体现整个材料,排除B项;C项只涉及材料部分,排除C项。故选D项。
14. 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法国于1959年宣布撤出受北约控制的法国地中海舰队,并反对美国在法国领土上存储核武器;1963年法国拒绝签署由美国、苏联和英国主导的《部分禁止核实验条约》;1966年宣布将退出美国主导的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 摆脱美国控制保持独立自主 B. 提高自身在欧洲共同体地位
C. 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D. 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二战后(法国)。据材料可知,面对美国在西方阵营中的霸权统治,戴高乐实行一系列的外交举措,力图保障法国的独立和国家主权安全,摆脱美国控制,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A项正确;欧洲共同体于1967年7月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增加自身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材料突出法国自身发展而不是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5. 如图所示是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整理得出的2001—2010年“金砖四国”(“金砖四国”是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GDP总额及占世界GDP比例。这可用来印证这一时期( )
A. 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初显
C. 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 D. 世界多极格局的构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01—2010年世界。根据题干统计图可知,2001—2010年“金砖四国”GDP总额及占世界GDP比例从8%左右增加到近25%,金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力量,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全球化、生产经营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等,与材料所述不符,且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而非趋势初显,排除B项;世界经济区域化的重要表现是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比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金砖四国”不是同一区域的临近国家,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排除C项;世界多极化目前只是趋势,多极格局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点,其中的法制文明就是其代表。孟子和苏格拉底作为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其与法制相关的言论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特点。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孟子:“舞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认为,法官应该按职责办事;但舜作为人之子,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偷偷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
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
——摘编自《孟子》、(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左右,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士喜爱的服装。克泰西亚斯在其《波斯史》一书中首次提到了赛里斯人,即产丝的中国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使古希腊人有了了解亚洲的机会。之后随着罗马的东进,希腊化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在地中海与中国之间流动。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张骞带回的“蒲陶”一词有学者认为来自希腊语,表示“一串蒲陶”。中国的丝绸、铁器、炼钢术经大宛、安息(帕提亚)传至东地中海各希腊化国家,甚至罗马。虽然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由于相距遥远,但是中希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接触、沟通与交汇。
——摘编自杨巨平《文明的流动:从希腊到中国》
材料三 近日,习近平主席复信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他以“百花园”为喻强调:“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丽多彩的“百花园’。”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两国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史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法治观念的异同,分析不同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希文明交流的主要特点,并简析中希文明能实现接触、沟通交汇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希文明互鉴的当代价值。
【答案】(1)相同:认同法治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法治不受其他权力的干涉。
不同:孟子认为法治与人伦冲突时要注重人伦;苏格拉底认为只要程序合法,就要严格执行。
主要原因:孟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受到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苏格拉底生活在民主政治高度发达的时代,法治理念影响突出。
(2)主要特点:双向性交流、涉及范围较广泛、方式多样。
主要原因:希腊人的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从汉武帝以来,中原王朝积极对外交往,通过丝绸之路来扩大影响。
(3)当代价值:中国与希腊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了两国文明的深入研究,繁荣了中希文化,也为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交流提供范本。它是当下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交流渠道和方式,加强了东西方的紧密联系,深入影响了中西文明间的相互交流,共同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推动作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比较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分别是:战国时期、古希腊时期。第一小问是异同。相同:据材料一“法官应该按职责办事”与材料二“但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可知,法治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据材料二“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可知,法治不受其他权力的干涉。不同:据材料一“但舜作为人之子,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偷偷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可知,孟子认为法治与人伦冲突时要注重人伦;据材料二“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可知,苏格拉底认为只要程序合法,就要严格执行。第二小问是原因,结合所学从孟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受到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的角度分析;结合所学从苏格拉底生活在民主政治高度发达的时代、法治理念影响突出的角度分析。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分别是:汉朝、罗马帝国时期。第一小问是特点。据材料二“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士喜爱的服装”“希腊化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在地中海与中国之间流动”“中国的丝绸、铁器、炼钢术经大宛、安息(帕提亚)传至东地中海各希腊化国家,甚至罗马”可知,涉及范围较广泛、交流方式多样;据材料“中希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接触、沟通与交汇”可知,双向性交流。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汉朝与罗马时期。据材料三“两国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史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可知,中国与希腊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了两国文明的深入研究,繁荣了中希文化;结合所学从为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交流提供范本、加强了东西方的紧密联系、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推动作用的角度分析。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工人买的土豆多数都是质量很差的,蔬菜也不新鲜,干酪是质量很坏的陈货,猪板油是发臭的,肉又陈又硬,都是老畜的肉,甚至常常是病死或死畜的肉,并且往往已经半腐烂了。穷人即工人每花一文钱都得盘算一下,结果,所有这些掺假的甚至常常是有毒的食物都卖给了他们,把咸黄油冒充新鲜的出售,糖里面掺上米粉或其他价格便宜的东西,制肥皂时刷下的废弃物也掺上别的东西冒充糖卖,可可里面营掺有筛得很细的褐色粘土,把泡过的茶叶晒干烘焙然后当作好茶叶售卖。
(英国)社会正是在自己的成员最需要它援助的时候抛弃了他们,让他们去受命运的摆布……我坚决认为:现在已经间接地以个别小冲突的形式进行着的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并在英国成为全面的和公开的战争。
——摘编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材料二 1996年在英国发生的“疯牛病”事件使许多消费者谈“牛”色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员国际流动频繁,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各国的轻济依存度日益加深。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世界各国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当前,发达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和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仍很多薄弱。
——填编自李段《全球化背景下的食品安全:制度的建与国际合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恩格斯描述当时英国食品安全状况的主观意图,简要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食品安全状况堪忧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简述推动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的意义。
【答案】(1)主观意图:揭示资产阶级的贪婪,激发工人阶级的斗争意识。历史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生活贫困;资产阶级唯利是图;阶级矛盾激化。
(2)成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人员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依存度加深;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薄弱。意义: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提高食品安全领域治理的效能;丰富食品安全领域治理手段;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1845年(英国)。第一小问主观意图:根据材料“现在已经间接地以个别小冲突的形式进行着的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并在英国成为全面的和公开的战争”可知,恩格斯意在揭示资产阶级的贪婪,激发工人阶级的斗争意识。第二小问历史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根据材料“ 工人买的土豆多数都是质量很差的”可知,工人阶级生活贫困;根据材料“穷人即工人每花一文钱都得盘算一下,结果,所有这些掺假的甚至常常是有毒的食物都卖给了他们,把咸黄油冒充新鲜的出售,糖里面掺上米粉或其他价格便宜的东西”可知,资产阶级唯利是图;根据材料“已经间接地以个别小冲突的形式进行着的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可知,阶级矛盾激化。
【小问2详解】
本题为背景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现代(世界)。第一小问成因: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员国际流动频繁,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各国的轻济依存度日益加深”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人员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依存度加深;根据材料“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仍很多薄弱”可知,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薄弱。第二小问意义: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有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打击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而言,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领域治理的效能;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治理手段,因此国际合作有助于丰富食品安全领域治理手段;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有助于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当前的历史研究中一些常用的词汇,如起源、发展、演进、进步、延续、变迁等,都包含着时间因素。历史研究者不管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在研究过程中一定会牢牢地把握其研究对象的时间定位。历史学者也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清楚,善于把历史过程编入一个井井有条的时间序列。
——摘编自俞金尧《历史学:时间的科学》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观点:历史研究离不开对时间变迁的深刻把握
评析:①材料认为历史研究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对研究对象的历史定位,构建事件的因果关系;②在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进程中,离不开对时间因素的准确把握,在经济层面15世纪到17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扩张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而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的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并使其最终形成,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殖民体系。
在政治层面,从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到19世纪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等政治事件促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全球内扩张,建立也有资本主义政治体系;
结合上述分析,在分析探资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历史事件中的时间因素有助于更好理解历史事件的历史逻辑,发扬唯物史观的精神内核。
因此,该学者的观点是对历史研究的正确认识,历史学的研究同时间因素的分析密不可分。
【解析】
【详解】本题是历史事物阐释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历史学者也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清楚,善于把历史过程编入一个井井有条的时间序列”得出观点为历史研究离不开对时间变迁的深刻把握。阐述时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随着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逐渐形成的;然后从政治上来看,从17世纪到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形成,综合来看,在分析探资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历史事件中的时间因素有助于更好理解历史事件的历史逻辑,发扬唯物史观的精神内核。因此,该学者的观点是对历史研究的正确认识,历史学的研究同时间因素的分析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