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共23题,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优秀的动画作品能反映国家、民族的创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和水平,优秀的动画作品可以吸引青少年的关注,引导其形成主流价值观,启迪心灵并深入精神世界。这表明( )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2020年11月,希腊和中国签 ( http: / / www.21cnjy.com )署了关于组织2021希腊一中国文化和旅游年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希望通过举办文化旅游年,进一步深化传统关系,巩固两国人民的友谊。2021文化和旅游年将于5月揭幕。希腊一中国文化和旅游年的举办(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能够通过文明互鉴消除文化差异
②可以借助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合作
③有利于促进欧洲文化融合与创新
④能够增进相互了解增强政治互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984》《论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产党宣言》《孙子兵法》《汤姆叔叔的小屋》等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塑造与改变着社会,在世界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这表明( )
A.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 B.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C.文化对社会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4.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里谈到,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不同的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因此,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 )21cnjy.com
①尊重本民族文化,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来源:21cnj*y.co*m】
③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促进文化趋同 ④培育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坚持求同存异,共同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和谐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尊重各国文明多样性的理念。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就应该( )www-2-1-cnjy-com
A.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高度重视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D.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6.游红都,思来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瑞金以全新打造的陈列展览、全天候沉浸式情景表演、丰富多彩的主题社教活动为广大游客带来一场红色文化盛宴。在充分保证历史、文物原汁原味的同时,“文化+科技”的组合让红色文化更加可知可感。这些活动旨在( )21*cnjy*com
①展现独特标识,传承中华民族记忆
②借助科技手段,延展文物的时代内涵与价值
③参观革命圣地,重温党史,汲取革命精神力量
④释放传统景区新活力,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中国的传统泥塑、伊朗的手工艺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的阿波舞表演……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在这里,中外文化热烈碰撞,使这一全球贸易盛会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由此可见( )21·世纪*教育网
①中外文化在平等交流中相互融合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经济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 ( http: / / www.21cnjy.com )兵”……红色文化是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关键在于“红”,只有深挖红色文化的“红色矿藏”,才能让红色印记永不褪色。发展红色文化的原因是( )
①有利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②红色文化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独特文化
③红色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
④红色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多个友好国家的物资捐助。其中,日本在捐赠给武汉的物资上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一时间在微博、朋友圈刷屏。这句话曾绣于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鉴真大师被此举打动,因此决心东渡弘法。由此可见( )
①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得到了相互认同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共性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④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0.文化流动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为文化的创新创造提供了土壤。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各种各样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梦想源源不断地流入,各种传媒在这里交互激荡,各种文化理论在这里频繁实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在这里争取一席之地,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创造和创新。材料表明( )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不同民族文化需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填空题
11.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12.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 的独特标识。
13.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世界各国都对人类文化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 ,理解 ,既要 本民族文化,又要 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14.民族文化的体现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 和 。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以及 、民族服饰等方面。
15.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 。
三、判断题
16.推动中华文化交流与传播,逐步消除各民族文化差异,推进世界文化融合。( )
17.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唯一)特征。( )
18.在国际交流传播中使世界各国认同长江文化。( )
19.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20.推动文化交融,实现中外文化趋同。( )
四、主观题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征,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21·cn·jy·com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谈谈你对杭州亚运会会徽设计的认识。
22.2022年2月4日晚8时许,202 ( http: / / www.21cnjy.com )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拉开推幕。开幕式呈现三大主题:第一是展现中国对于世界和平的追求和向往;第二是展现奥运会的理念和精神——更快、更高、更强和更团结;第三是展现冬奥会口号“一起向未来”的目标和心情。开幕式讲述角度由“我”转变为“我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注重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则突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和理念,讲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出了文化自信,一起向未来,是“我们”一起向未来。
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从文化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3.云南充分发挥地缘、人缘、文缘、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缘优势,扩大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同时辐射欧美地区,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文化“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精心策划、成功举办“感知中国·美丽云南”日内瓦系列宣传展示活动,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感知中国”缅甸行系列活动,与老挝合作举办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精心打造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系列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增进了与有关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友谊。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在国外主流媒体打造一系列《美丽云南》新闻专刊,用对象国语言办好泰文《湄公河》、缅文《吉祥》、老挝文《占芭》、柬文《高棉》杂志等系列外宣刊物,推动广播节目和电视频道在周边国家落地,依托节庆活动、报纸和书社等载体开展文化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版权所有:21教育】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云南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③:优秀的动画作品可以吸引青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的关注,引导其形成主流价值观,启迪心灵并深入精神世界,这对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③符合题意。21教育网
②: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②排除。
④:材料没有强调优秀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C
【详解】②④:2021希腊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文化和旅游年于5月揭幕,希腊和中国希望通过举办文化旅游年,进一步深化传统关系,巩固两国人民的友谊,这表明希腊一中国文化和旅游年的举办可以借助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合作,增进希腊和中国相互了解,增强希腊和中国的政治互信,②④符合题意。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通过文明互鉴并不能消除文化差异,①错误。
③:材料体现的是希腊和中国的文化交流,没有涉及促进欧洲文化融合与创新,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C
【详解】C:这些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塑造并改变着社会,在世界上留下印记,表明文化对社会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C应选。
A: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文化创新,A不选。
B:说法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影响,而不是对人生的影响,B不选。
D:说法正确,材料未体现文化多样性,D不选。
故本题选C。
4.D
【详解】①: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①错误。
②④:从文化生活角度讲,维护世界的和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发展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培育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坚持求同存异,共同繁荣,②④符合题意。
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但不能文化趋同,③错误。
故本题选D。
5.A
【详解】A: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 律平等的原则,A符合题意。
BCD: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重视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均与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无直接关联,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6.D
【详解】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革命文化以及革命精神的传承,该选项没有凸显这一主旨,①不符合题意。
②:借助科技手段能够改变文化的呈现形式,但不能起到延展文物的时代内涵与价值的作用,②错误。
③: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及科技手段为广大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客带来一场红色文化盛宴,有助于让人们在参观革命圣地中重温党史,体会红色文化,汲取革命精神力量,③正确。
④: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及科技手段为广大游客带来一场红色文化盛宴,旨在释放传统景区新活力,让红色历史“活起来”,④正确。
故本题选D。
7.C
【详解】①:题干没有涉及文化的融合,①排除。
②:“中外文化”、“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全球贸易盛会上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这些表明这一贸易盛会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平台,②符合题意。
③:中外文化热烈碰撞,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符合题意;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④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8.B
【详解】①③:红色文化是产生于革命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代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关键在于“红”,只有深挖红色文化的“红色矿藏”,才能让红色印记永不褪色。红色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发展红色文化有利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①③符合题意。
②:红色文化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独特文化,这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②。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④错误。
故本题选B。
9.D
【详解】②④:日本在捐赠给武汉的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上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一时间在微博、朋友圈刷屏。这句话曾绣于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鉴真大师被此举打动,因此决心东渡弘法。由此可见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文化交流有益于增进两国友谊,②④符合题意。
①:中日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各有其文化特色,两国文化自古就有交流,但并非同根同源和相互认同,①错误。
③:文化共性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沟通,但不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0.A
【详解】①②: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各样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梦想源源不断地流入,各种传媒在这里交互激荡,各种文化理论在这里频繁实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在这里争取一席之地,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创造和创新,这说明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说明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①②正确切题。【出处:21教育名师】
③④:材料不涉及创新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也未体现“不同民族文化需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③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1.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详解】本题属于填空题,可参阅教材进行回答,详解略。
12.其他民族
【详解】本题属于课内填空题,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详解略。
13. 差异 个性 认同 尊重
【详解】本题是填空题,结合教材直接回答即可,解析略。
14. 核心 灵魂 生产方式 民族节日
【详解】本题为填空题,根据课本知识作答即可,详解略。
15.标识
【详解】本题为填空题,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详解略。
16.错误
【详解】文化具有多样性,不能消除各民族文化差异,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故本题错误。
17.错误
【详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故本题说法错误。
18.错误
【详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故本题错误。
19.正确
【详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故本题正确。
20.错误
【详解】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趋同”说法错误。故题干说法错误。
21.①杭州亚运会公徽中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等因素充分体现了文化具有民族性,賽道、亚奥理事会太阳图形的融入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的独特标识,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欢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的丰富程度,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吉祥物的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坚持在立足中国尤素的基础上,融合国际元素,凸显了对世界文化的借鉴与尊重。2·1·c·n·j·y
【分析】背景素材: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
考点考查:“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谈谈你对杭州亚运会会徽设计的认识。注意作答主体为杭州亚运会会徽,需要调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分析作答。21*cnjy*com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可联系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
关键词②: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③: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 ( http: / / www.21cnjy.com )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22.中国主张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建人文共同体。2-1-c-n-j-y
【分析】背景素材: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考点考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指向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要求调用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从文化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由“我”转变为“我们”→可联系文化多样性。
有效信息②:开幕式讲述角度由“我”转变为“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注重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则突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和理念,讲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联系文化交流与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文化多样性+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得分点②:文化交流与发展+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原则角度阐释文化交流、文化互鉴、文化共存。
【点睛】解答“措施类”主观题,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用回归教材法,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可采用挖掘材料法,结合背景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挖掘材料时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语句;对材料分层,概括层意,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原因,针对原因或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或者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正面归纳答案;或者从材料中的具体做法概括答案要点。
23.①充分利用和发挥其地理、社会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文化交流、传播、贸易的力度,这是云南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的前提。(3分)
②注重文化创新,立足云南文化资源,兼收并蓄,打造云南特色文化;创新文化交流方式,利用多种媒体、精心开展丰富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3分)
③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系列对外文化交流品牌,用对象国语言办好杂志等系列外宣刊物,推动广播节目和电视频道在周边国家落地,有利于各国文化交流、借鉴、融合。(3分)
④通过商业贸易、艺术节等途径;以刊物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为手段,加大交流力度,提升交流成效。(3分)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要求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二,分析云南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回答本题要注意认真审读材料,依据有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原因分析。“云南充分发挥地缘、人缘、文缘、商缘优势,扩大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交流,同时辐射欧美地区,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文化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效”,说明充分利用和发挥其地理、社会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文化交流、传播、贸易的力度,这是云南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的前提;利用电视等媒体加大宣传,“精心打造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系列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增进了与有关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友谊”,说明注重文化创新,立足云南文化资源,兼收并蓄,打造云南特色文化;创新文化交流方式,利用多种媒体、精心开展丰富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在国外主流媒体打造一系列《美丽云南》新闻专刊,用对象国语言办好泰文《湄公河》、缅文《吉祥》、老挝文《占芭》、柬文《高棉》杂志等系列外宣刊物”,体现了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总上所述,云南通过商业贸易、艺术节等途径;以刊物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为手段,加大交流力度,提升交流成效。www.21-cn-jy.com
【考点定位】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文化创新;大众传媒;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的多样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